在丘吉尔及其强硬派拥趸的疯狂煽动下,英国舆论为之大哗,报刊媒体对德皇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做出了极其恶毒的人身攻击,并毫无根据的造谣德国的目的是征服全世界。本来提尔皮茨因自己主动将对英主力舰数量从75%下降到62.5%的让步就心怀犹疑,有一种被霍尔丹空手套白狼所讹诈了的感觉而英国的这一举动,更使得提尔皮茨对英国的信任登时荡然无存。谈判因此为之破裂。被受迫妄想症所困、毕生都在致力于为大英帝国寻找敌人的丘吉尔,以实际行动毁掉了英德和解、延缓曰不落帝国覆灭50年的机会,让德国坚信只能以更加锋锐的利剑来解决与英国这个奉行丛林法则的强盗之间的争端,同时也证明了他关于德国潜包祸谋,意欲侵吞世界的高瞻远瞩的预言。而这对于上任海军大臣仅一月,就敏锐地揭露了德国险恶阴谋的丘吉尔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并终身夸耀的政治资本和光辉功绩!
随着霍尔丹的访问因德国方面的蛮横挑衅宣告失败,原本在对德政策中战和不定、心怀犹豫的英国高层瞬间转变了立场:既然德国不屑与不列颠达成协定,那么就要让他们为今天的傲慢付出最惨重的代价!牛脾气上头的约翰牛们群情激愤,在1912年倾尽全力通过了包括两艘总造价达到553.8万英镑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内的7艘主力舰的建造预算在之后的1913年,英国也开工了6艘装备8门15英寸重炮的女王级或R级。而德国却由于陆地局势的曰趋严峻、舰炮子系统研发缓慢和自身潜力挖掘不足等缘故,导致当年开工的主力舰数量只有3艘,此后的1913年更是只保持了2艘的速度。再加上英国在战争中漂没的3艘外销主力舰,由此便构成了战争中后期对德国海军的绝对数量优势。
;;;;;;;;;
在回顾了这段由于是英语界所编篡整理,因此后世鲜有人知晓的黑历史之后,清英也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了。
历史上,霍尔丹是在德国于1911年度开工5艘主力舰之后,英德开工无畏舰数量骤然拉近的情况下到访德国而在这一位面,由于德国在无畏舰领域的先声夺人,霍尔丹到访的进程被大大提前。凭借前世的历史经验和当下的国情现状,清英几乎可以断定,这位有着将军中的叔本华之称、对德国古典哲学狂热崇拜的律师陆军大臣,是来与德国达成有关海军的协定无疑了。
而英国政斧对霍尔丹此行的态度,清英此刻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在自己的作用下,德意志帝国在财政、军队和所处的国际形势上都较历史有着极大幅度的飞跃,对英国造成的冲击远胜历史同期。根本无力在造舰竞赛中取得预期优势的英国政斧,已经如历史上一般被迫开始考虑容忍德国的可能姓:即通过承认德国所要求的权益,来结束这场让自己经济不堪重负的造舰竞赛;就如同他们早先对美国所采取的策略一样。英国政斧寄希望于霍尔丹能在谈判桌上最大限度的为皇家海军争取到更多的筹码,从而尽可能的在和解之后的英德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254章 对策
经过一番思量,清英最终决定了对此次霍尔丹到访所应该采取的对策hellip;
毫无疑问,如果能弥补历史上英德谈判最终破裂的缺憾,与英国达成一项旨在解决欧洲各种问题的协议,对于德国而言自然是再好不过。只要英国因畏惧同德国开战所造成的舰队损失、而与德国签订有关相互谅解的和平条约,那么德国便可凭借自己远胜法俄的工业经济力量,在欧洲事务中占据绝对的主导优势!到那时,法国即便是对德国在1870年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行径再怎么铭记在心、卧薪尝胆以图复仇,失去英国帮助的他们也将不可能是德国的对手,只能选择在锥心刻骨的屈辱中底下自己高昂的头颅。
而如果法国人不开窍、执意要向德国复仇的话,那么清英也不介意撺掇威廉在陆军做好战备之后发动一场战争,以对法国的碾压姓优势来彻底解决德国西部边境上的争端。由于德国舰队对英国的威慑,原本的一次世界大战就会变成仅限于欧陆四大国之间的纷争而在没有英国介入的情况下,德奥收拾法俄将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根本没有任何的技术难度。
因此,既然霍尔丹已经来了柏林,那么清英也就完全有理由与他进行接触,尝试着让这群嚣狂蛮横的撒克逊强盗开始痛苦地正视自己已然老去的这一残酷现实。自从穿越以来,清英便始终致力于改变自己所处的这个帝国的国祚如果能保证德国会因为提尔皮茨的那支风险舰队而避免与英国的战争,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对于德国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情况。而即便是谈判破裂,最后依旧要用暴力解决问题,德国也没有任何的损失。在对英战争爆发之后,清英所苦心经营的攻击潜艇以及倾力打造的公海舰队,将会通过最有力的实际行动,来让这群死抱着手中既得利益不放的英国老顽固们明白花儿为什么会这样红!
历史上,霍尔丹的访德之行之所以会以失败告终,除了丘吉尔为了捞取个人政治资本而进行的一番毫无底线的嘴炮乱捅之外,英国各界对德国海军的恐惧还不够深,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英国人对近在咫尺的德国海军感到了芒刺在背的切实威胁,那么他们便不会在之前对德是战是和的选择中犹疑不定,更不会在丘吉尔的煽动挑拨之下怒火上涌,以更加狂热的姿态挑起了新一轮的海军造舰风波。而在这一位面,这两个对德国的不利因素都较历史同期的那场访问有了不小程度的改观。
随着霍尔丹的访问因德国方面的蛮横挑衅宣告失败,原本在对德政策中战和不定、心怀犹豫的英国高层瞬间转变了立场:既然德国不屑与不列颠达成协定,那么就要让他们为今天的傲慢付出最惨重的代价!牛脾气上头的约翰牛们群情激愤,在1912年倾尽全力通过了包括两艘总造价达到553.8万英镑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内的7艘主力舰的建造预算在之后的1913年,英国也开工了6艘装备8门15英寸重炮的女王级或R级。而德国却由于陆地局势的曰趋严峻、舰炮子系统研发缓慢和自身潜力挖掘不足等缘故,导致当年开工的主力舰数量只有3艘,此后的1913年更是只保持了2艘的速度。再加上英国在战争中漂没的3艘外销主力舰,由此便构成了战争中后期对德国海军的绝对数量优势。
;;;;;;;;;
在回顾了这段由于是英语界所编篡整理,因此后世鲜有人知晓的黑历史之后,清英也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了。
历史上,霍尔丹是在德国于1911年度开工5艘主力舰之后,英德开工无畏舰数量骤然拉近的情况下到访德国而在这一位面,由于德国在无畏舰领域的先声夺人,霍尔丹到访的进程被大大提前。凭借前世的历史经验和当下的国情现状,清英几乎可以断定,这位有着将军中的叔本华之称、对德国古典哲学狂热崇拜的律师陆军大臣,是来与德国达成有关海军的协定无疑了。
而英国政斧对霍尔丹此行的态度,清英此刻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在自己的作用下,德意志帝国在财政、军队和所处的国际形势上都较历史有着极大幅度的飞跃,对英国造成的冲击远胜历史同期。根本无力在造舰竞赛中取得预期优势的英国政斧,已经如历史上一般被迫开始考虑容忍德国的可能姓:即通过承认德国所要求的权益,来结束这场让自己经济不堪重负的造舰竞赛;就如同他们早先对美国所采取的策略一样。英国政斧寄希望于霍尔丹能在谈判桌上最大限度的为皇家海军争取到更多的筹码,从而尽可能的在和解之后的英德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254章 对策
经过一番思量,清英最终决定了对此次霍尔丹到访所应该采取的对策hellip;
毫无疑问,如果能弥补历史上英德谈判最终破裂的缺憾,与英国达成一项旨在解决欧洲各种问题的协议,对于德国而言自然是再好不过。只要英国因畏惧同德国开战所造成的舰队损失、而与德国签订有关相互谅解的和平条约,那么德国便可凭借自己远胜法俄的工业经济力量,在欧洲事务中占据绝对的主导优势!到那时,法国即便是对德国在1870年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行径再怎么铭记在心、卧薪尝胆以图复仇,失去英国帮助的他们也将不可能是德国的对手,只能选择在锥心刻骨的屈辱中底下自己高昂的头颅。
而如果法国人不开窍、执意要向德国复仇的话,那么清英也不介意撺掇威廉在陆军做好战备之后发动一场战争,以对法国的碾压姓优势来彻底解决德国西部边境上的争端。由于德国舰队对英国的威慑,原本的一次世界大战就会变成仅限于欧陆四大国之间的纷争而在没有英国介入的情况下,德奥收拾法俄将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根本没有任何的技术难度。
因此,既然霍尔丹已经来了柏林,那么清英也就完全有理由与他进行接触,尝试着让这群嚣狂蛮横的撒克逊强盗开始痛苦地正视自己已然老去的这一残酷现实。自从穿越以来,清英便始终致力于改变自己所处的这个帝国的国祚如果能保证德国会因为提尔皮茨的那支风险舰队而避免与英国的战争,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对于德国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情况。而即便是谈判破裂,最后依旧要用暴力解决问题,德国也没有任何的损失。在对英战争爆发之后,清英所苦心经营的攻击潜艇以及倾力打造的公海舰队,将会通过最有力的实际行动,来让这群死抱着手中既得利益不放的英国老顽固们明白花儿为什么会这样红!
历史上,霍尔丹的访德之行之所以会以失败告终,除了丘吉尔为了捞取个人政治资本而进行的一番毫无底线的嘴炮乱捅之外,英国各界对德国海军的恐惧还不够深,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英国人对近在咫尺的德国海军感到了芒刺在背的切实威胁,那么他们便不会在之前对德是战是和的选择中犹疑不定,更不会在丘吉尔的煽动挑拨之下怒火上涌,以更加狂热的姿态挑起了新一轮的海军造舰风波。而在这一位面,这两个对德国的不利因素都较历史同期的那场访问有了不小程度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