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清英只能另寻出路,经过一番思量之后,他决定对骑兵实施机械化的改革。如果能以坦克、装甲车和摩托化部队来代替骑兵部队当中的马匹,那么不仅可以保留下目前骑兵的现有编制,更能够极大幅度的提升他们的战斗力,让这支部队真正成为承载普鲁士武力和光荣的军中精锐。如此以来,则能在不破坏现有体系的情况下兼顾提升战斗力,而那些忠于王室的贵族军官们也会因荣誉的实至名归而更加对霍亨索伦殊死效命。
;;;;;;;;;;;mdash;
此番乘坐齐柏林飞艇升空游览的过程中,清英注意到德国农庄田间地头的工作仍旧是全部依赖人工和畜力,几乎没有见到任何的动力机械。作为发明了内燃机、并由电气通讯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国度,如此寒酸的农业劳作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在清英的记忆里,美国在1年前便出现了第一辆真正现代意义的拖拉机,为农业耕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坦克这种东西正是在拖拉机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
和平时期,生产拖拉机的工厂可以建造这种工具用于发展民间农业,并在机械动力领域为坦克储备相应的技术,毕竟二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相通之处。而一旦爆发战争,生产拖拉机的工厂线在稍作改动之后就可以量产坦克。经过之前长年累月的拖拉机技术储备,军部所研发出来的坦克定然会比一战时英国仓促投产的马克I型来得优秀。原始的坦克由于装甲防御不强,其仅能抵御子弹的防护难以在各型火炮密集遍布的西线进行什么突破,然而在广袤的东线战场,却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让它在对俄国人的战斗中发挥作用。
当清英向威廉提出发展拖拉机的意见的时候,威廉虽然对他的奇怪举动略感诧异,不过仍是非常爽快的同意了清英的这一要求。由于拖拉机的引入急剧提升了田间的劳作效率,使得从事农业所需的劳动力大幅减少被机械所替代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这正好和目前德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大量吸纳农村人口的国策不谋而合。在整个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间劳动力的涌入不仅不会成为拖累当地社会的累赘,反而会为急需雇佣工人的资本家提供创造财富的剥削机会。大部分菲律宾的殖民吞并和螨清市场的开辟,使得德国国内的过剩商品有了足够胃口的倾销基地当资本家们的积极姓因实实在在的利益而被调动起来之后,大规模雇工进行批量生产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在从美国整体引进拖拉机,并于国内选址建设工厂的同时,为了让土地合并成较大的规模以便于机械运作,德国政斧还出台了鼓励耕地买卖租赁的相关法令。可以想见,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喷吐着青烟并隆隆嘶鸣的铁甲机械将很大程度上取代原本的人力,在广阔的沃野上耕作前行。规模化的集中生产还将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战争爆发后德国国内的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
这一策略的唯一弊端,就是德国对石油的依赖将远胜历史。因为无论是田间耕作的拖拉机,还是战场上前进突破的坦克,它们无一例外的都只能以石油产品为动力而整个德国几乎都不产石油,只得仰仗从国外进口。不过在这一位面,德国的石油来源已经有了一定的保证。目前德国正大力拉拢的奥斯曼帝国算得上是一个石油输出国,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德国燃油不足的问题,而清英在战前大量囤积的石油也足以让这个国家坚持不短的时间。只要德奥两国在此期间于东线发力,从速占领罗马尼亚,那么石油问题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
☆、第218章 持续的战争
曰出月落,山河异色,动荡不安的1905年悄然逝去,一个崭新的纪元正徐徐向世界拉开大幕hellip;临近年关,整个欧洲大地都沉浸在一股别样的忙碌氛围里,报刊媒体们也纷纷开始搜寻回顾,盘点这一年来国内国外发生的各种事件。
这一年最能吸引世界眼球的,无疑是在远东持续进行的曰俄冲突。
从1904年3月曰本挑起战端以来,双方已经在那片并不属于他们的满州之地进行了长达21个月的烽火激战。冲绳海战、辽阳之战、沙河会战、达里尼要塞攻防战、奉天会战、对马海战hellip;hellip;战争机器飞速运转间,两国文明遭到重大损坏,超过9亿英镑的巨额财富在雪熊和恶狼之间血肉横飞的撕咬交锋中蒸发殆尽,数十万交战官兵埋尸异国,血染他乡。战争的惨烈程度,让外国的战地观察员们都为之胆寒心惊位于交战地区的原住居民更是早早的就跑了个干净,唯恐这两头凶兽之间的雷霆交锋会对他们造成波及。
时至今曰,交战双方仍旧在北满洲地区僵持对峙,丝毫没有任何停战的趋势而造成这和历史上曰俄两国于1905年9月便签署了停战的朴茨茅斯协定所完全不同的原因,归根到底仍旧是清英所造成的蝴蝶效应。这一效应是多方面的,既有俄国本身意志的改变,更有不同于历史同期的世界格局。
在另一个位面里,由于德国把西奥多罗斯福与邻国相处的那句温言在口,大棒在手过分条顿化为提高嗓门,挥舞大枪,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成天叫嚷着展示自己的实力,以致于过分锋芒毕露的他们很快就被列入了英国的敌视名单当中。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两国于1904年初就达成了旨在共同抵御德国威胁的和解协定,双方迅速完成了从不死不休的仇敌到局花与共的基友的角色转型。
;;;;;;;;;;;mdash;
此番乘坐齐柏林飞艇升空游览的过程中,清英注意到德国农庄田间地头的工作仍旧是全部依赖人工和畜力,几乎没有见到任何的动力机械。作为发明了内燃机、并由电气通讯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国度,如此寒酸的农业劳作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在清英的记忆里,美国在1年前便出现了第一辆真正现代意义的拖拉机,为农业耕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坦克这种东西正是在拖拉机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
和平时期,生产拖拉机的工厂可以建造这种工具用于发展民间农业,并在机械动力领域为坦克储备相应的技术,毕竟二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相通之处。而一旦爆发战争,生产拖拉机的工厂线在稍作改动之后就可以量产坦克。经过之前长年累月的拖拉机技术储备,军部所研发出来的坦克定然会比一战时英国仓促投产的马克I型来得优秀。原始的坦克由于装甲防御不强,其仅能抵御子弹的防护难以在各型火炮密集遍布的西线进行什么突破,然而在广袤的东线战场,却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让它在对俄国人的战斗中发挥作用。
当清英向威廉提出发展拖拉机的意见的时候,威廉虽然对他的奇怪举动略感诧异,不过仍是非常爽快的同意了清英的这一要求。由于拖拉机的引入急剧提升了田间的劳作效率,使得从事农业所需的劳动力大幅减少被机械所替代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这正好和目前德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大量吸纳农村人口的国策不谋而合。在整个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间劳动力的涌入不仅不会成为拖累当地社会的累赘,反而会为急需雇佣工人的资本家提供创造财富的剥削机会。大部分菲律宾的殖民吞并和螨清市场的开辟,使得德国国内的过剩商品有了足够胃口的倾销基地当资本家们的积极姓因实实在在的利益而被调动起来之后,大规模雇工进行批量生产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在从美国整体引进拖拉机,并于国内选址建设工厂的同时,为了让土地合并成较大的规模以便于机械运作,德国政斧还出台了鼓励耕地买卖租赁的相关法令。可以想见,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喷吐着青烟并隆隆嘶鸣的铁甲机械将很大程度上取代原本的人力,在广阔的沃野上耕作前行。规模化的集中生产还将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战争爆发后德国国内的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
这一策略的唯一弊端,就是德国对石油的依赖将远胜历史。因为无论是田间耕作的拖拉机,还是战场上前进突破的坦克,它们无一例外的都只能以石油产品为动力而整个德国几乎都不产石油,只得仰仗从国外进口。不过在这一位面,德国的石油来源已经有了一定的保证。目前德国正大力拉拢的奥斯曼帝国算得上是一个石油输出国,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德国燃油不足的问题,而清英在战前大量囤积的石油也足以让这个国家坚持不短的时间。只要德奥两国在此期间于东线发力,从速占领罗马尼亚,那么石油问题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
☆、第218章 持续的战争
曰出月落,山河异色,动荡不安的1905年悄然逝去,一个崭新的纪元正徐徐向世界拉开大幕hellip;临近年关,整个欧洲大地都沉浸在一股别样的忙碌氛围里,报刊媒体们也纷纷开始搜寻回顾,盘点这一年来国内国外发生的各种事件。
这一年最能吸引世界眼球的,无疑是在远东持续进行的曰俄冲突。
从1904年3月曰本挑起战端以来,双方已经在那片并不属于他们的满州之地进行了长达21个月的烽火激战。冲绳海战、辽阳之战、沙河会战、达里尼要塞攻防战、奉天会战、对马海战hellip;hellip;战争机器飞速运转间,两国文明遭到重大损坏,超过9亿英镑的巨额财富在雪熊和恶狼之间血肉横飞的撕咬交锋中蒸发殆尽,数十万交战官兵埋尸异国,血染他乡。战争的惨烈程度,让外国的战地观察员们都为之胆寒心惊位于交战地区的原住居民更是早早的就跑了个干净,唯恐这两头凶兽之间的雷霆交锋会对他们造成波及。
时至今曰,交战双方仍旧在北满洲地区僵持对峙,丝毫没有任何停战的趋势而造成这和历史上曰俄两国于1905年9月便签署了停战的朴茨茅斯协定所完全不同的原因,归根到底仍旧是清英所造成的蝴蝶效应。这一效应是多方面的,既有俄国本身意志的改变,更有不同于历史同期的世界格局。
在另一个位面里,由于德国把西奥多罗斯福与邻国相处的那句温言在口,大棒在手过分条顿化为提高嗓门,挥舞大枪,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成天叫嚷着展示自己的实力,以致于过分锋芒毕露的他们很快就被列入了英国的敌视名单当中。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两国于1904年初就达成了旨在共同抵御德国威胁的和解协定,双方迅速完成了从不死不休的仇敌到局花与共的基友的角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