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亏得李渊一门是八柱国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豪门大族,在关中各地到陇西都是势力盘根错节,庄园产业遍布,而且很多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已经渐渐改头换面,外人并不知道是李家的产业。
李秀宁得以先回到敌后的户县,那里有李家田庄屯粮无数,李秀宁身边只带了一个家将马三宝算是颇有战斗力,然后靠着开仓放粮吸纳流民和原本已经起兵的其他义军。有一股义军的头目名叫何潘仁,乃是一个西域来的波斯胡商出身,手下虽然人马不少,却在官军连续围剿之下很是窘迫,经常缺粮,李秀宁与马三宝软硬兼施,一方面许以军粮,另一方面抬出李渊的大旗,总算是收服何潘仁易帜遵奉唐公为主。后来李秀宁靠着这支人马在敌后连续征战躲地,还与正面战场的唐军配合夹击隋右屯卫大将军屈突通之战中建功颇丰,倒是歪打正着了。
除了姐姐姐夫有惊无险之外,另外几个小鱼小虾都是在劫难逃,比如李世民的五弟李智云,就在国统区rdquo;被阴世师逮捕了之后在大兴闹市区活剐了示众,年仅十二岁。
不过说句良心话,可能是觉得小孩子知道太多事情不容易保密,所以哪怕没有李世民的提前散步消息,这李智云也没多大逃脱的机会。因为其父李渊貌似也已经放弃这个小儿子了,毕竟一来才十二岁,没啥逃亡的经验,不会随机应变,二来李渊的儿子当中,只有李元吉以上的四个儿子是正妻也就是后来的窦皇后所生,从第五子李智云开始,都是别的小妾所出,李智云的生母是万氏,所以死了也就死了。
只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二爷对于杀兄屠弟这种事情的嗜好。实在是不在当今圣上杨二爷之下呐。后来除了大哥四弟是直接在玄武门被他和他的打手们手刃射杀的之外,还有比如七弟李元昌据说被卷入后来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杀;就算李元昌案真没啥冤枉的、纯属李元昌罪有应得。那也还有李二爷的八弟李元亨和九弟李元方两人的离奇死亡事件可以为证,这俩孩子死的时候都是十三四岁年纪。只是有一次被李二爷赐宴赏酒后不久就不明不白嗝屁了。不过谁让八弟九弟的亲妈分别是当初据说很向着大哥李建成的张婕姝和尹贵嫔呢mdash;mdash;李二爷修的史书里头,初唐宫闱**的典范。便是说他大哥和父皇李渊的张、尹二妃不清不楚了吧。
hellip;hellip;
好了,关于李二爷杀兄屠弟的嗜好,便说到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却说李建成为李渊拿下河西郡之后,李渊自然是大喜过望,当下正式传令,在军前正式册封李建成为左军都督,带兵从河西南下潼关方向。李世民为右军都督。抄略陇地夺取萧关。
唐军靠着一开始的先手突袭之力,很快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五月到六月,接连破了七八个郡的地盘,还把原本陷于陇地敌后的李秀宁部娘子军也接应了出来,整个唐军地盘连成一线,已然成了气候。
反观官军这边,镇守大兴的傀儡代王当然是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卫玄和阴世师安排。阴世师自己军事才能也不敢说强,只能是派出两路卫大将军级别的将领分兵剿贼。分别抵御李建成军和李世民军的进攻。
官军的两路主将分别是宋老生,屈突通。各自也有两三万兵力,其中宋老生麾下的。是当初杨广组建的骁果军里头,目前留守在关中地区的仅有的那部分人马了。,而屈突通带领的则自然是传统府兵制下的右屯卫各镇府兵,算是旧军头势力。
虽然宋老生和屈突通二将麾下兵马明面上的强弱规模还算相若,然而懂行的人一看他们兵力的构成成分,便能理解其部队作战意志上的差异。如果此刻他们面对的是农民起义军的话,或许宋老生和屈突通部都还能全力死战,然而面对李渊时,骁果军和旧府兵的战斗意志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李渊好歹是八柱国门阀出身。虽然如今是太原留守的官职,但是谁都知道李家是陇西成纪人。对于关中北部地区的府兵影响力很大,完全和屈突通的府兵征集防区重合。屈突通手下的府兵里头。或许只有九原/五原一带,也就是后世河套地区郡县征集来的府兵属于李家势力范围之外。
这样的差异,当然注定了李渊对宋老生和对屈突通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在宋老生对面,李世民和李秀宁,柴绍的部队要以强攻为主,最多用一些诱敌深入调动敌军的计策,但总的基调还是击溃歼灭为主。而屈突通对面的李建成部,就要靠一拉一打,先以击溃战挫动屈突通锐气,让其彻底军心涣散明白不能取胜后,再以招抚诱降的外交手段相配合。
七月间,李世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开战以来,他好歹是在和兄长李建成的竞争中扳回了一局,把李建成当初首战告捷秒杀河西郡桥头堡的功劳给抵消了。这一局,便是与隋将宋老生的决战。
这一战的胜利,首先说来也是李世民运气好,因为他被分配到的陇地战场本来就是李氏根基较好的地区,又有李秀宁在敌后拉拢各路已有义军的帮助,所以自从五月份李世民和李建成分兵之后,李世民这一路人马在进军中补充兵力的速度便远远快于李建成。李建成在插向潼关北面的过程中,后半段几乎补充不到多少自动来投效的义军,而李世民一直有无数新血可以源源不断弥补战损。
李秀宁得以先回到敌后的户县,那里有李家田庄屯粮无数,李秀宁身边只带了一个家将马三宝算是颇有战斗力,然后靠着开仓放粮吸纳流民和原本已经起兵的其他义军。有一股义军的头目名叫何潘仁,乃是一个西域来的波斯胡商出身,手下虽然人马不少,却在官军连续围剿之下很是窘迫,经常缺粮,李秀宁与马三宝软硬兼施,一方面许以军粮,另一方面抬出李渊的大旗,总算是收服何潘仁易帜遵奉唐公为主。后来李秀宁靠着这支人马在敌后连续征战躲地,还与正面战场的唐军配合夹击隋右屯卫大将军屈突通之战中建功颇丰,倒是歪打正着了。
除了姐姐姐夫有惊无险之外,另外几个小鱼小虾都是在劫难逃,比如李世民的五弟李智云,就在国统区rdquo;被阴世师逮捕了之后在大兴闹市区活剐了示众,年仅十二岁。
不过说句良心话,可能是觉得小孩子知道太多事情不容易保密,所以哪怕没有李世民的提前散步消息,这李智云也没多大逃脱的机会。因为其父李渊貌似也已经放弃这个小儿子了,毕竟一来才十二岁,没啥逃亡的经验,不会随机应变,二来李渊的儿子当中,只有李元吉以上的四个儿子是正妻也就是后来的窦皇后所生,从第五子李智云开始,都是别的小妾所出,李智云的生母是万氏,所以死了也就死了。
只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二爷对于杀兄屠弟这种事情的嗜好。实在是不在当今圣上杨二爷之下呐。后来除了大哥四弟是直接在玄武门被他和他的打手们手刃射杀的之外,还有比如七弟李元昌据说被卷入后来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杀;就算李元昌案真没啥冤枉的、纯属李元昌罪有应得。那也还有李二爷的八弟李元亨和九弟李元方两人的离奇死亡事件可以为证,这俩孩子死的时候都是十三四岁年纪。只是有一次被李二爷赐宴赏酒后不久就不明不白嗝屁了。不过谁让八弟九弟的亲妈分别是当初据说很向着大哥李建成的张婕姝和尹贵嫔呢mdash;mdash;李二爷修的史书里头,初唐宫闱**的典范。便是说他大哥和父皇李渊的张、尹二妃不清不楚了吧。
hellip;hellip;
好了,关于李二爷杀兄屠弟的嗜好,便说到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却说李建成为李渊拿下河西郡之后,李渊自然是大喜过望,当下正式传令,在军前正式册封李建成为左军都督,带兵从河西南下潼关方向。李世民为右军都督。抄略陇地夺取萧关。
唐军靠着一开始的先手突袭之力,很快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五月到六月,接连破了七八个郡的地盘,还把原本陷于陇地敌后的李秀宁部娘子军也接应了出来,整个唐军地盘连成一线,已然成了气候。
反观官军这边,镇守大兴的傀儡代王当然是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卫玄和阴世师安排。阴世师自己军事才能也不敢说强,只能是派出两路卫大将军级别的将领分兵剿贼。分别抵御李建成军和李世民军的进攻。
官军的两路主将分别是宋老生,屈突通。各自也有两三万兵力,其中宋老生麾下的。是当初杨广组建的骁果军里头,目前留守在关中地区的仅有的那部分人马了。,而屈突通带领的则自然是传统府兵制下的右屯卫各镇府兵,算是旧军头势力。
虽然宋老生和屈突通二将麾下兵马明面上的强弱规模还算相若,然而懂行的人一看他们兵力的构成成分,便能理解其部队作战意志上的差异。如果此刻他们面对的是农民起义军的话,或许宋老生和屈突通部都还能全力死战,然而面对李渊时,骁果军和旧府兵的战斗意志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李渊好歹是八柱国门阀出身。虽然如今是太原留守的官职,但是谁都知道李家是陇西成纪人。对于关中北部地区的府兵影响力很大,完全和屈突通的府兵征集防区重合。屈突通手下的府兵里头。或许只有九原/五原一带,也就是后世河套地区郡县征集来的府兵属于李家势力范围之外。
这样的差异,当然注定了李渊对宋老生和对屈突通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在宋老生对面,李世民和李秀宁,柴绍的部队要以强攻为主,最多用一些诱敌深入调动敌军的计策,但总的基调还是击溃歼灭为主。而屈突通对面的李建成部,就要靠一拉一打,先以击溃战挫动屈突通锐气,让其彻底军心涣散明白不能取胜后,再以招抚诱降的外交手段相配合。
七月间,李世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开战以来,他好歹是在和兄长李建成的竞争中扳回了一局,把李建成当初首战告捷秒杀河西郡桥头堡的功劳给抵消了。这一局,便是与隋将宋老生的决战。
这一战的胜利,首先说来也是李世民运气好,因为他被分配到的陇地战场本来就是李氏根基较好的地区,又有李秀宁在敌后拉拢各路已有义军的帮助,所以自从五月份李世民和李建成分兵之后,李世民这一路人马在进军中补充兵力的速度便远远快于李建成。李建成在插向潼关北面的过程中,后半段几乎补充不到多少自动来投效的义军,而李世民一直有无数新血可以源源不断弥补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