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东阵骑兵阵列,李青云望见公孙大旗,脸上多了一份焦虑。
“主公,秦军数目要比我军多不少,又是防守。这一战不好打,所以不到关键时刻,我部骑兵还是不要太早投入战场为好!”
“秦军斥候不惜代价的阻拦我军斥候,就知秦军在隐藏什么。能隐藏的不外乎兵力和某些器械,秦琼三将身为积年宿将,焉能不知?”
李青云望着公孙策大旗,只是一叹,继续对亲卫将李存孝说道:“强敌在前,我军还要进攻。除了军令如此外,秦琼应该还有后手!”
“后手?”
“对,晋军有逆转形势的后手!就是不知道我那姐夫,能不能挺过这一劫。”
“咚!咚!咚咚!”晋军鼓点由高亢激奋转为平整,各部晋军旗帜如云,缓缓朝南压去,持盾晋军踩着鼓点,齐步闻鼓而进。
“嘿!吼!”每三步,晋军就要闷声低喝一声,南面秦军各部就绪,望着三百米外的晋军,眼神之中满是杀意,其中也有新兵未经战事者,虽战意高昂,身子不受控制在微微颤抖。
“风!风!大风!”秦军各部大呼中,蒙恬脸色沉着,缓缓点头。身旁旗官挥舞双色小旗,最后双旗指向晋军中军,猛地向下一挥。
车阵后面是三排弩兵,两千五百人,他们使用的是五连轻弩,性能与公孙策当初使用的一样。这是一种在秦军复活前就定型的制式连弩,在保证弩箭威力最大的前提下,让连弩可以发射最多的弩矢。
轻型连弩还有另外两种款式,分别是侧重威力的三连轻弩和侧重连发能力的十连轻弩。但前者对弩具制作材料有很高的要求,后者则对工匠的技能需求很高。
秦军积弩将军剑指晋军中军,目测晋军中军重盾方阵距离己方只有三百步的时候,大喝:“射!”
秦军弩兵多是军魂,少有天兵,都是极具射击天分的灵魂收割者。
“咻咻!”弩箭就像雨一样泼过去,看到的只是一片黑色残影,除此之外有的只有弩箭刺耳的破空声。
“稳住!只要不乱,秦弩箭阵能奈我何!”罗士信孤身立在中军阵前,肩扛特制大盾对身后晋军大喝。
他话音一落,秦军弩箭猛然降临,弩箭破空声将他的声音淹没,紧随其后的就是接连不断的“哚哚”声,锋利强劲的弩箭扎在大盾上。
立在阵前的罗士信首当其冲,整个大盾一瞬间扎满了弩矢,他本人连人带盾被强劲弩箭蕴含的惯性推的连连后退,站立不稳。
“稳住!”罗士信双目充血,大喝一声,双臂死死固定住大盾,斜立在地上,侧身死死顶住。地上的青草,被他一脚连根抹断。
“稳住!”不断有倒霉的晋军重盾被强劲弩箭射偏,或有弩箭从重盾隙缝钻入,前排盾阵眨眼间就倒下过半。
晋军的大盾都是特制,很重,防御能力极强。但在强劲弩箭接连打击下,仍有握持不稳的情况发生,一旦大盾偏移,躲在盾后的盾兵绝无幸免!
弩箭来的太急,失去大盾防护的盾兵瞬间就被弩箭射穿,接连不断的弩箭从身躯上穿过,有些晋军盾兵甚至一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魂归天国。更多的盾兵被弩箭带飞,钉死在第二排盾阵大盾上。
“踏张弩,三轮连射!”秦军积弩将军见晋中军盾阵被破去一层,很是不满这种效果,五连轻弩不成,那就换更强的弩。
这五百踏张弩属于踏弩,属于重弩初级。张弦时,弩手将弩机立于地上,脚踏弩机前的环,用全身的力气向后张弦上箭的弩。通常射击力量在两石到三石之间,一石三十公斤。
这些踏弩被搭在牛车上,瞄着罗士信所在的晋中军齐射,一轮齐射,摆在牛车上的五百踏弩猛地一颤,有的弩手握持不住,踏弩竟跳了起来。
踏弩威力更为强劲,罗士信所在的盾阵直接被射倒一排。
一轮射击完毕,踏弩后撤上箭,连弩上前继续射击,无数的弩矢这回抛射,直指罗士信中军中后部。
“盾!遮!”罗士信中后军中先后响起领军校尉的大喝声,无数中型圆盾被举起,晋军排列有序的阵列一变,在弩箭抛射而下的时候,以什伍为单位,圆盾相互叠加,组成小团。
除了反应过慢,或战术出错的晋军士兵被射死射伤外,躲在圆盾团阵下的晋军安然无事,也有倒霉的,被抛射而下的弩箭射伤小腿。
“将军,箭阵打击力量有限!”一名校尉从前阵跑回,对蒙恬高声禀道。
“晋军不做好防箭准备,是不会来的。这也是意料之中,告诉积弩将军,只射晋军罗士信部!”
“喏!”很简洁很有力的一声回答,这校尉疾步跑向前阵。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传令后部,加快组装速度。十分钟后,本将要见到他们攻击,否则让王将军提头来见!”
“喏!”数名亲兵疾步朝后阵跑去,这时候晋军东西两阵已经距离秦军车阵不足百米。
“大哥,为什么秦军只射晋军中阵?”
公孙策摸着胡须沉思,突然被郭亮打断,想也不想就说道:“晋军就是唐军,唐军作战喜欢中路突破,打乱敌军秩序,然后全军突击,最后与骑兵配合,力求全歼。所以中路的晋军,往往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明白了,大哥刚才在想什么?”
“我在想晋军主将应该发现秦军要比他们多,两军都是精锐,谁人多,谁就能胜。这样的情况下,晋军还主动进攻,明显说明有后手!我在想,这后手会是什么,会从哪个方向杀过来。”
“蒙恬也应该能想到,晋军后手的事情他应该会有准备。”
“就怕晋军的后手出人意料的强,如果蒙恬的准备挡不住晋军的后手呢?这一战秦军不能败,也不能大胜。关键时刻,还需要我们出场!”
“大哥说我们观战不是只为学习经验么?”
“不参与进去,看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一战,才是你我踏上中原军界的第一战,就当是实习。”
“几十万人参与的大战,仅仅是我们的实习战,真不知道以后我们会经历怎样的大战!”
“以后的战争,规模也就是如此。秦晋这是初次扳手腕,都会竭尽全力的投入进来,毕竟胜负影响太大,容不得他们留手。”
公孙策继续说道:“将来的大战中,我们会从参与者成为制定者,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郭亮点了点头说道:“这一战还不是大哥你策划的?没有大哥的易地之策,秦晋怎么会打起来?”
“你高看我了,平阳郡关系重大。对于晋国而言就像燕国天津卫对燕京,潼关对长安一样的重要。晋军攻打平阳只是迟早,为了防止西凉军有损失,我只是将这一场必然发生的大战提前了四五个月而已!”
“这就是大势所趋,不是我们这样的小势所能主导的。我们这样的小势夹在强国大势之间,更是举步维艰,当步步慎思!”
公孙策说完,看向战局,秦晋两军已经接战。
晋军盾阵依然保持,只是露出几个缺口,冲出十几队无甲壮汉,抱着加工好的圆木撞向秦军车阵,他们成了秦军弓弩重点打击对象,往往整队覆没。
但会有更多的晋军敢死士冲出来,接替他们的任务,一往无前的冲向秦军车阵。在圆木的撞击下,秦军车阵被打开数个缺口,晋军三道主攻战阵中后方,轻甲晋军背盾张弓,对着车阵内的秦军发动箭雨攻击。
“十轮箭雨后,全军总攻!”秦琼带着后续晋军劲锐列在车阵三百米外,高声下令。而指挥骑军的程咬金五千骑已经按捺不住,缓缓朝秦军东阵侧翼迂回。
“全体后阵待命!”秦积弩将军高声大呼,带着弩兵在盾兵掩护下后撤。弩兵上弦费时,和晋军弓手对射明显得不偿失。
“射,不要停!”秦御弓将军大声呼喝,同时激励部下弓手。在盾兵的掩护下,秦军弓手在晋军近万强弓压制下,艰难反击,每一个眨眼间,都有弓手与盾兵身死。
“不要怕,压制了秦军弓手,你们就是最安全的!”晋军领军校尉纷纷给自己部下打气,晋军没有专职弓手,弓手都是兼职。可以说每个士兵,都是弓手!
他们主要射击目标就是秦军弓手,射残了秦军弓兵部队,他们后面就能依靠数量众多的弓手将秦军磨死!
由于晋军持弓士兵除了军魂外,多是天兵,对弓箭不是很熟悉,所以他们射击的时候,前排重甲大盾兵并没有上前攻击,不然很可能被新弓手射死。
没死在秦军手中,死在自己人手中不仅很冤枉,还会对士气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引发内部厮杀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前排盾兵已经做好了厮杀的准备,就等本部将军一声将令!
罗士信面目沉毅,盯着车阵缺口,心中数着后阵弓手射击次数。当数到第八轮的时候,见秦军弓手部队已经被压制,他提刀猛地削断了扎在蒙铁皮的大厚盾上的弩箭。
当第十轮箭雨飞起,罗士信举刀高呼一声:“杀!”
随即单人持盾健步如飞,身后亲兵紧随其上,接着晋军全线高呼冲杀声,发动总攻。
罗士信与唐朝名将秦琼是同乡。当时,隋炀帝不恤民力,穷奢极侈,又发动大军征讨高句丽,民众不堪忍受,不能不起来反抗。
当时,只有14岁的罗士信就投到齐郡丞张须陀帐下,开始征战疆场。他上阵杀敌的欲望十分强烈。当战前他要求上阵时,张须陀看他还只是个孩子,认为他穿盔甲都没气力,何况上阵呢?
罗士信见主帅小觑自己,就迅速穿上两副盔甲,悬挂两壶箭支,飞身上马。张须陀看到罗士信如此英武,就同意他出战。
罗士信随张须陀出征于潍水上,敌人正在布阵,罗士信突然冲入,连杀数人,并斩下一个敌人头颅,用长槊挑着,在敌阵前挑战,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接战。张须陀趁势率领大军进攻,敌军大败。
罗士信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割下尸体上的鼻子藏好,回来以后按鼻子的数量报功。从此,罗士信成为天下闻名的一员少年猛将。
罗士信在14岁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胆识,让张须陀颇为赞叹,他让罗士信做他的侍卫。每次作战,张须陀身先士卒,而罗士信紧随其后。隋炀帝闻报,派遣使者对他们进行慰劳,并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阵之状来观看。
以后张须陀升任齐郡通守,领河南十二道讨捕大使,他率领万余人马在祝阿截击卢明月的十几万人马。粮尽将退,张须陀打算出奇计取胜,需要人去袭取敌人的大营。
没有人敢承担这样艰巨的任务,只有罗士信和秦琼挺身而出。
于是张须陀先率领人马假装撤退,吸引卢明月全军出动追击。而罗士信和秦琼率领伏兵突袭敌军的大营,营门紧闭,罗士信和秦琼跃上敌军的望楼,各杀敌数人,敌营大乱。
两人打开营门,率领部队突入大营攻击,纵火焚毁了敌军三十多座营寨,烟火冲天。卢明月赶快率军回师,张须陀回头猛攻。卢明月大败,自己率领几百骑兵逃走,张须陀斩获乱军无数,取得大胜。
后来张须陀被李密率领的瓦岗军所杀后,罗士信隶属隋将裴仁基麾下。后来裴仁基归降了李密,罗士信也随着投入了瓦岗军。李密被王世充所败,罗士信力战负重伤,为王世充所擒。
王世充起初很看重罗士信,后来又疏远了他。更让罗士信难以忍受的是,王世充还夺取了罗士信的骏马送给自己的亲属。所以罗士信趁王世充派他进攻谷州的时候,率领部下千余人投奔了唐朝,被唐高祖李渊任命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罗士信不贪财,凡有所获,都赏赐部下,所以部下乐于效命,但是他持军严谨,对人对己要求都很高,因而终失军心,部下和他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不能不说是罗士信治军的一大遗憾。
但是,罗士信非常重情义,裴仁基对他有恩,后来裴仁基在东都洛阳企图杀王世充,拥立隋朝皇室,反被王世充所杀。在攻破洛阳以后,罗士信出家财,收殓裴仁基的尸首,厚葬在北邙山上,以报答当初礼遇之恩。
后来,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在河北起兵,李世民率军征讨。李世民在过去的作战中所向无敌,所以注重对敌人进行军事打击,而忽视了同时采用政治手段进行瓦解。
而李建成则不同,他宽厚仁明,后来接替李世民,用政治怀柔手段分化瓦解了刘黑闼。
刘黑闼猛烈围攻河北南部一城,李世民率军三次救援,都被刘黑闼所阻击,不能前进。李世民恐怕守将王君廓不能支撑,罗士信主动请缨,请求接替王君廓。
于是,李世民命令王君廓率领部队突围而出,罗士信率领手下200人杀向城下,奋勇攻击,终于突破包围进入城中。而这时天降大雪,后续救兵无法进城,罗士信虽死守城池,但城很快就被敌军攻破了。
罗士信竭力奋战杀敌,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获。刘黑闼早知道罗士信乃当世猛将,就亲自劝降,而罗士信宁死不屈,终于被杀害,终年20岁。
李世民闻罗士信之死,大为悲伤,重金购得其尸,将其安葬于裴仁基墓之侧。
这样的勇将阵亡,而且还是在李世民眼前阵亡的,李世民对于此事必然是非常痛惜。在历史上,李世民一生所向披靡,但是在征讨刘黑闼的战役中却受到了不小的挫折。
而罗士信的阵亡,更是令人遗憾。
他一生勇武超人,立功无数,又常挺身于患难之际,领命于危急之时,实在不负李世民所谥的“勇”字。若不是英年早逝,罗士信会在历史上留下更大的声名。
另外,罗成的这个虚构人物的原型就是罗士信,可见罗士信并不是一个只知蛮力战斗的一根筋武将。
类似于张飞,但被小说扭曲成了一个勇猛粗犷的绝世武将。
第七十五章 突击!
“杀!”
“罗士信在此,何人敢战!”
罗士信抗盾先登入阵,竟然一口气冲破秦军盾阵,直接杀进秦军腹心!
“杀了他!”一群秦军持戈杀来,乱戈凿下,罗士信持盾护住一侧,另一侧挥刀对砍,秦军刺来的枪矛刀戈尽被罗士信一刀斩断。
“大秦校尉赵吉在此,敌将受死!”
一名秦将自呼己名,持戟杀向罗士信。见罗士信转身杀向另一侧,他高高跃起,一戟刺出,直指罗士信后背。
罗士信一刀砍断另外一圈刺来的戈矛,手中战刀满是豁口,不堪再用,转身间朝半空投掷,并大呼一声:“去死!”
半空秦将被这突如其来的飞刀扎穿,随即被战刀上的大力带飞,倒飞落地,死得不能再死。
“罗士信在此,何人取我头颅!”
罗士信大呼一声,手中大盾朝身后横甩出去,刚刚被他冲破的战线,此时已被秦军堵上,这群秦兵被身后飞来的大盾砸倒一片,罗士信亲兵转眼突破秦军战线,亲卫将罗成将一把长刃马槊抛给罗士信。
“射死那名晋将!”秦军积弩将军持剑大呼。
“秦军都是无胆小儿么?可有愿与我罗士信一战者!”罗士信一槊挑杀一名秦将,持槊高举,秦将未死透的尸体被高高举起,半空中抽搐。
“主公,秦军数目要比我军多不少,又是防守。这一战不好打,所以不到关键时刻,我部骑兵还是不要太早投入战场为好!”
“秦军斥候不惜代价的阻拦我军斥候,就知秦军在隐藏什么。能隐藏的不外乎兵力和某些器械,秦琼三将身为积年宿将,焉能不知?”
李青云望着公孙策大旗,只是一叹,继续对亲卫将李存孝说道:“强敌在前,我军还要进攻。除了军令如此外,秦琼应该还有后手!”
“后手?”
“对,晋军有逆转形势的后手!就是不知道我那姐夫,能不能挺过这一劫。”
“咚!咚!咚咚!”晋军鼓点由高亢激奋转为平整,各部晋军旗帜如云,缓缓朝南压去,持盾晋军踩着鼓点,齐步闻鼓而进。
“嘿!吼!”每三步,晋军就要闷声低喝一声,南面秦军各部就绪,望着三百米外的晋军,眼神之中满是杀意,其中也有新兵未经战事者,虽战意高昂,身子不受控制在微微颤抖。
“风!风!大风!”秦军各部大呼中,蒙恬脸色沉着,缓缓点头。身旁旗官挥舞双色小旗,最后双旗指向晋军中军,猛地向下一挥。
车阵后面是三排弩兵,两千五百人,他们使用的是五连轻弩,性能与公孙策当初使用的一样。这是一种在秦军复活前就定型的制式连弩,在保证弩箭威力最大的前提下,让连弩可以发射最多的弩矢。
轻型连弩还有另外两种款式,分别是侧重威力的三连轻弩和侧重连发能力的十连轻弩。但前者对弩具制作材料有很高的要求,后者则对工匠的技能需求很高。
秦军积弩将军剑指晋军中军,目测晋军中军重盾方阵距离己方只有三百步的时候,大喝:“射!”
秦军弩兵多是军魂,少有天兵,都是极具射击天分的灵魂收割者。
“咻咻!”弩箭就像雨一样泼过去,看到的只是一片黑色残影,除此之外有的只有弩箭刺耳的破空声。
“稳住!只要不乱,秦弩箭阵能奈我何!”罗士信孤身立在中军阵前,肩扛特制大盾对身后晋军大喝。
他话音一落,秦军弩箭猛然降临,弩箭破空声将他的声音淹没,紧随其后的就是接连不断的“哚哚”声,锋利强劲的弩箭扎在大盾上。
立在阵前的罗士信首当其冲,整个大盾一瞬间扎满了弩矢,他本人连人带盾被强劲弩箭蕴含的惯性推的连连后退,站立不稳。
“稳住!”罗士信双目充血,大喝一声,双臂死死固定住大盾,斜立在地上,侧身死死顶住。地上的青草,被他一脚连根抹断。
“稳住!”不断有倒霉的晋军重盾被强劲弩箭射偏,或有弩箭从重盾隙缝钻入,前排盾阵眨眼间就倒下过半。
晋军的大盾都是特制,很重,防御能力极强。但在强劲弩箭接连打击下,仍有握持不稳的情况发生,一旦大盾偏移,躲在盾后的盾兵绝无幸免!
弩箭来的太急,失去大盾防护的盾兵瞬间就被弩箭射穿,接连不断的弩箭从身躯上穿过,有些晋军盾兵甚至一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魂归天国。更多的盾兵被弩箭带飞,钉死在第二排盾阵大盾上。
“踏张弩,三轮连射!”秦军积弩将军见晋中军盾阵被破去一层,很是不满这种效果,五连轻弩不成,那就换更强的弩。
这五百踏张弩属于踏弩,属于重弩初级。张弦时,弩手将弩机立于地上,脚踏弩机前的环,用全身的力气向后张弦上箭的弩。通常射击力量在两石到三石之间,一石三十公斤。
这些踏弩被搭在牛车上,瞄着罗士信所在的晋中军齐射,一轮齐射,摆在牛车上的五百踏弩猛地一颤,有的弩手握持不住,踏弩竟跳了起来。
踏弩威力更为强劲,罗士信所在的盾阵直接被射倒一排。
一轮射击完毕,踏弩后撤上箭,连弩上前继续射击,无数的弩矢这回抛射,直指罗士信中军中后部。
“盾!遮!”罗士信中后军中先后响起领军校尉的大喝声,无数中型圆盾被举起,晋军排列有序的阵列一变,在弩箭抛射而下的时候,以什伍为单位,圆盾相互叠加,组成小团。
除了反应过慢,或战术出错的晋军士兵被射死射伤外,躲在圆盾团阵下的晋军安然无事,也有倒霉的,被抛射而下的弩箭射伤小腿。
“将军,箭阵打击力量有限!”一名校尉从前阵跑回,对蒙恬高声禀道。
“晋军不做好防箭准备,是不会来的。这也是意料之中,告诉积弩将军,只射晋军罗士信部!”
“喏!”很简洁很有力的一声回答,这校尉疾步跑向前阵。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传令后部,加快组装速度。十分钟后,本将要见到他们攻击,否则让王将军提头来见!”
“喏!”数名亲兵疾步朝后阵跑去,这时候晋军东西两阵已经距离秦军车阵不足百米。
“大哥,为什么秦军只射晋军中阵?”
公孙策摸着胡须沉思,突然被郭亮打断,想也不想就说道:“晋军就是唐军,唐军作战喜欢中路突破,打乱敌军秩序,然后全军突击,最后与骑兵配合,力求全歼。所以中路的晋军,往往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明白了,大哥刚才在想什么?”
“我在想晋军主将应该发现秦军要比他们多,两军都是精锐,谁人多,谁就能胜。这样的情况下,晋军还主动进攻,明显说明有后手!我在想,这后手会是什么,会从哪个方向杀过来。”
“蒙恬也应该能想到,晋军后手的事情他应该会有准备。”
“就怕晋军的后手出人意料的强,如果蒙恬的准备挡不住晋军的后手呢?这一战秦军不能败,也不能大胜。关键时刻,还需要我们出场!”
“大哥说我们观战不是只为学习经验么?”
“不参与进去,看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一战,才是你我踏上中原军界的第一战,就当是实习。”
“几十万人参与的大战,仅仅是我们的实习战,真不知道以后我们会经历怎样的大战!”
“以后的战争,规模也就是如此。秦晋这是初次扳手腕,都会竭尽全力的投入进来,毕竟胜负影响太大,容不得他们留手。”
公孙策继续说道:“将来的大战中,我们会从参与者成为制定者,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郭亮点了点头说道:“这一战还不是大哥你策划的?没有大哥的易地之策,秦晋怎么会打起来?”
“你高看我了,平阳郡关系重大。对于晋国而言就像燕国天津卫对燕京,潼关对长安一样的重要。晋军攻打平阳只是迟早,为了防止西凉军有损失,我只是将这一场必然发生的大战提前了四五个月而已!”
“这就是大势所趋,不是我们这样的小势所能主导的。我们这样的小势夹在强国大势之间,更是举步维艰,当步步慎思!”
公孙策说完,看向战局,秦晋两军已经接战。
晋军盾阵依然保持,只是露出几个缺口,冲出十几队无甲壮汉,抱着加工好的圆木撞向秦军车阵,他们成了秦军弓弩重点打击对象,往往整队覆没。
但会有更多的晋军敢死士冲出来,接替他们的任务,一往无前的冲向秦军车阵。在圆木的撞击下,秦军车阵被打开数个缺口,晋军三道主攻战阵中后方,轻甲晋军背盾张弓,对着车阵内的秦军发动箭雨攻击。
“十轮箭雨后,全军总攻!”秦琼带着后续晋军劲锐列在车阵三百米外,高声下令。而指挥骑军的程咬金五千骑已经按捺不住,缓缓朝秦军东阵侧翼迂回。
“全体后阵待命!”秦积弩将军高声大呼,带着弩兵在盾兵掩护下后撤。弩兵上弦费时,和晋军弓手对射明显得不偿失。
“射,不要停!”秦御弓将军大声呼喝,同时激励部下弓手。在盾兵的掩护下,秦军弓手在晋军近万强弓压制下,艰难反击,每一个眨眼间,都有弓手与盾兵身死。
“不要怕,压制了秦军弓手,你们就是最安全的!”晋军领军校尉纷纷给自己部下打气,晋军没有专职弓手,弓手都是兼职。可以说每个士兵,都是弓手!
他们主要射击目标就是秦军弓手,射残了秦军弓兵部队,他们后面就能依靠数量众多的弓手将秦军磨死!
由于晋军持弓士兵除了军魂外,多是天兵,对弓箭不是很熟悉,所以他们射击的时候,前排重甲大盾兵并没有上前攻击,不然很可能被新弓手射死。
没死在秦军手中,死在自己人手中不仅很冤枉,还会对士气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引发内部厮杀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前排盾兵已经做好了厮杀的准备,就等本部将军一声将令!
罗士信面目沉毅,盯着车阵缺口,心中数着后阵弓手射击次数。当数到第八轮的时候,见秦军弓手部队已经被压制,他提刀猛地削断了扎在蒙铁皮的大厚盾上的弩箭。
当第十轮箭雨飞起,罗士信举刀高呼一声:“杀!”
随即单人持盾健步如飞,身后亲兵紧随其上,接着晋军全线高呼冲杀声,发动总攻。
罗士信与唐朝名将秦琼是同乡。当时,隋炀帝不恤民力,穷奢极侈,又发动大军征讨高句丽,民众不堪忍受,不能不起来反抗。
当时,只有14岁的罗士信就投到齐郡丞张须陀帐下,开始征战疆场。他上阵杀敌的欲望十分强烈。当战前他要求上阵时,张须陀看他还只是个孩子,认为他穿盔甲都没气力,何况上阵呢?
罗士信见主帅小觑自己,就迅速穿上两副盔甲,悬挂两壶箭支,飞身上马。张须陀看到罗士信如此英武,就同意他出战。
罗士信随张须陀出征于潍水上,敌人正在布阵,罗士信突然冲入,连杀数人,并斩下一个敌人头颅,用长槊挑着,在敌阵前挑战,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接战。张须陀趁势率领大军进攻,敌军大败。
罗士信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割下尸体上的鼻子藏好,回来以后按鼻子的数量报功。从此,罗士信成为天下闻名的一员少年猛将。
罗士信在14岁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胆识,让张须陀颇为赞叹,他让罗士信做他的侍卫。每次作战,张须陀身先士卒,而罗士信紧随其后。隋炀帝闻报,派遣使者对他们进行慰劳,并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阵之状来观看。
以后张须陀升任齐郡通守,领河南十二道讨捕大使,他率领万余人马在祝阿截击卢明月的十几万人马。粮尽将退,张须陀打算出奇计取胜,需要人去袭取敌人的大营。
没有人敢承担这样艰巨的任务,只有罗士信和秦琼挺身而出。
于是张须陀先率领人马假装撤退,吸引卢明月全军出动追击。而罗士信和秦琼率领伏兵突袭敌军的大营,营门紧闭,罗士信和秦琼跃上敌军的望楼,各杀敌数人,敌营大乱。
两人打开营门,率领部队突入大营攻击,纵火焚毁了敌军三十多座营寨,烟火冲天。卢明月赶快率军回师,张须陀回头猛攻。卢明月大败,自己率领几百骑兵逃走,张须陀斩获乱军无数,取得大胜。
后来张须陀被李密率领的瓦岗军所杀后,罗士信隶属隋将裴仁基麾下。后来裴仁基归降了李密,罗士信也随着投入了瓦岗军。李密被王世充所败,罗士信力战负重伤,为王世充所擒。
王世充起初很看重罗士信,后来又疏远了他。更让罗士信难以忍受的是,王世充还夺取了罗士信的骏马送给自己的亲属。所以罗士信趁王世充派他进攻谷州的时候,率领部下千余人投奔了唐朝,被唐高祖李渊任命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罗士信不贪财,凡有所获,都赏赐部下,所以部下乐于效命,但是他持军严谨,对人对己要求都很高,因而终失军心,部下和他的关系并不密切,这不能不说是罗士信治军的一大遗憾。
但是,罗士信非常重情义,裴仁基对他有恩,后来裴仁基在东都洛阳企图杀王世充,拥立隋朝皇室,反被王世充所杀。在攻破洛阳以后,罗士信出家财,收殓裴仁基的尸首,厚葬在北邙山上,以报答当初礼遇之恩。
后来,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在河北起兵,李世民率军征讨。李世民在过去的作战中所向无敌,所以注重对敌人进行军事打击,而忽视了同时采用政治手段进行瓦解。
而李建成则不同,他宽厚仁明,后来接替李世民,用政治怀柔手段分化瓦解了刘黑闼。
刘黑闼猛烈围攻河北南部一城,李世民率军三次救援,都被刘黑闼所阻击,不能前进。李世民恐怕守将王君廓不能支撑,罗士信主动请缨,请求接替王君廓。
于是,李世民命令王君廓率领部队突围而出,罗士信率领手下200人杀向城下,奋勇攻击,终于突破包围进入城中。而这时天降大雪,后续救兵无法进城,罗士信虽死守城池,但城很快就被敌军攻破了。
罗士信竭力奋战杀敌,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获。刘黑闼早知道罗士信乃当世猛将,就亲自劝降,而罗士信宁死不屈,终于被杀害,终年20岁。
李世民闻罗士信之死,大为悲伤,重金购得其尸,将其安葬于裴仁基墓之侧。
这样的勇将阵亡,而且还是在李世民眼前阵亡的,李世民对于此事必然是非常痛惜。在历史上,李世民一生所向披靡,但是在征讨刘黑闼的战役中却受到了不小的挫折。
而罗士信的阵亡,更是令人遗憾。
他一生勇武超人,立功无数,又常挺身于患难之际,领命于危急之时,实在不负李世民所谥的“勇”字。若不是英年早逝,罗士信会在历史上留下更大的声名。
另外,罗成的这个虚构人物的原型就是罗士信,可见罗士信并不是一个只知蛮力战斗的一根筋武将。
类似于张飞,但被小说扭曲成了一个勇猛粗犷的绝世武将。
第七十五章 突击!
“杀!”
“罗士信在此,何人敢战!”
罗士信抗盾先登入阵,竟然一口气冲破秦军盾阵,直接杀进秦军腹心!
“杀了他!”一群秦军持戈杀来,乱戈凿下,罗士信持盾护住一侧,另一侧挥刀对砍,秦军刺来的枪矛刀戈尽被罗士信一刀斩断。
“大秦校尉赵吉在此,敌将受死!”
一名秦将自呼己名,持戟杀向罗士信。见罗士信转身杀向另一侧,他高高跃起,一戟刺出,直指罗士信后背。
罗士信一刀砍断另外一圈刺来的戈矛,手中战刀满是豁口,不堪再用,转身间朝半空投掷,并大呼一声:“去死!”
半空秦将被这突如其来的飞刀扎穿,随即被战刀上的大力带飞,倒飞落地,死得不能再死。
“罗士信在此,何人取我头颅!”
罗士信大呼一声,手中大盾朝身后横甩出去,刚刚被他冲破的战线,此时已被秦军堵上,这群秦兵被身后飞来的大盾砸倒一片,罗士信亲兵转眼突破秦军战线,亲卫将罗成将一把长刃马槊抛给罗士信。
“射死那名晋将!”秦军积弩将军持剑大呼。
“秦军都是无胆小儿么?可有愿与我罗士信一战者!”罗士信一槊挑杀一名秦将,持槊高举,秦将未死透的尸体被高高举起,半空中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