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任何一刻时间,风耀觉得自己的知识是如此的浩瀚。
跟聪明人说话,你会逐渐感受到自己的渊博,而跟蠢人交谈,即便是时时防备自己的智商不被拉低,也会逐渐变得白痴。
这一刻,风耀的目光似乎分做两缕,一缕落在洛阳,一缕驾临渤海。
渤海的周边、军事、经济、商业、农业,渐渐地被剖析出来,风耀凝重道“五利五害为何,三利三害又是什么?”
风耀必言,似乎也问出了满帐众将的困惑,有见识的将领,莫不齐齐向面前的年轻人看去,而不解其意的,也看出了风耀的郑重,不敢随意插言。
只是一句话,年轻人便给众人一种远远凌驾在前军司马叶昌之上的才情。
似乎早知道风耀有此一问,郭嘉不慌不忙道“如今洛阳已经成为董卓、袁绍争雄之地,二人莫不鹰顾狼视,眦睚必报,大人统领大军虽然不多,却乃精锐,而大人之武勇,天下未闻有能出其右者,缘此,若然不能归顺其一,留在京城,必定为董卓、袁绍所忌,这是害一!”
“将军所统领大军,乃是出身凉州,如今凉州各部兵马,在洛阳城外散漫而无军纪,肆意欺压百姓,得到民怨,将军不从董卓,士人知而百姓不可能得知,若然被有心之士挑拨,失之民意,后果难料,这是害二!”
“失之民意?”风耀神色微变,这倒真是有可能,毕竟,自己麾下的儿郎,穿的都是“凉州军区”的军服。
如此说来,金城大军进入渤海,还有可能引发“冀州军区”与“西州军区”的地域性军事矛盾。
举一反三,他已经猜出郭嘉所言前往渤海,三害之中的一害,环顾其他人,不论是饱读诗书的芸娘,还是见多识广的庞德,反应还真是没有风耀迅捷。
郭嘉接着道“将军乃武将出身,韬略虽有,却不通权变,我观将军,隐隐露出不臣于人的峥嵘之心,这对将军来说,十分不智!”
“这是害三?”
风耀皱眉沉思,洛阳,所居之人,乃是大汉最有权势的一批人,自己若然只是一名武艺高强的将领,那么,曹操这样的人,对自己是一种态度,而一旦自己流露出不能久居人下的峥嵘,那曹孟德之流的态度,恐怕转的弯儿就大了!
风耀苦笑道“本官流露出不能久居人下的姿态吗?”
郭嘉摇摇头,并不回答,淡然的道“大人背反董卓,有一利,是可以免受董卓日后声名所累,不会出现恶的名声,但是,却有一害,引起了朝中公卿的忌惮,没有人会轻易相信你,接纳你,却会有心怀叵测之辈来谋害你,所以,将军不知道的是,自己实则已经被整座洛阳城所孤立。”
“士大夫、百姓、军队,原来本官不知不觉,出现了这么多的对立阶级!”
风耀忍不住苦笑,“还有两害呢?”
“其一,乃是陈留王,吾闻大人凝丹诀,天下妙法无出其右,经洛阳城外一战,道门贤者未必没有心思,天下多鸡鸣狗盗之辈,卑劣手段将军自己不惧,但是,吾闻陈留王精明强干,有进取之心,若有智者欲破将军,一谗言便可让大人与这位大汉王侯结怨!”
郭嘉道。
“皇室会打我凝丹诀的主意?”风耀一怔,这时候的士人,还是要风骨的,没有唐宋时期那么恶劣,兼并土地,搜刮民财,通通肆无忌惮。
想要强取凝丹诀,自己不愿意,哪有那么容易,左慈的“奇门遁甲”曹操也没能要到手啊!
“想不到,连宗教、皇室、商贾也有可能与我为敌!”
风耀点点头,一开始他觉得郭嘉说什么五害,只以为大言唬人,却没想到,这一条条,竟然真不是瞎掰的。
不过,进谏的时候,最让人揪心的是,谏客先说的,都是纳谏者本身认同了的,自己最独到的见解,往往放在最后,摆明了要吊人胃口啊!
偏偏这前奏,让风耀经不住有些心痒了,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自己在洛阳,还会有什么害处发生,这也再没有什么人来与我为难了啊?风耀困惑看向郭嘉。
郭嘉淡然道“第五害,请大人屏退左右,必言一旦传出,嘉死无葬身之地也!”
“哦?”
风耀一双眸子精光爆射,突兀深深看了郭嘉一眼,又扫视众将一圈,良久,对郭嘉摆摆手,摇头道“你不必说了,风耀已经尽知了!”
转而问道“那五利呢?”
“第一利,民苦,大人救之,得民望!”
“第二利,枭臣,大人抗之,得官望!”
“第三利,除贼可得兵!”
“第四利,声望亦得人!”
“大人应当知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一雄毙,一雄兴,歌舞变刀兵,董卓、袁绍所谋之事,若然失败,他们遗存下来的势力,又该由何人执掌?大人深谋之,京洛乃是大汉帝都,人才鼎盛,不说其他,灵帝驾崩,帝师王越也因此出宫,此时与弟子散居京城,谋求长久之策,一个人才的价值,岂是权势钱财可以相比,商贾往来云集,将军在京洛有一分的名声,那天下就会有十分的威望,而若是有一分的狼藉,那天下便皆是将军的骂名,百姓遭受蹂躏,正是将军获得声望的大好时机。”
“你只说了四利,那第五利呢?”
胡车儿脸色诧异的道。
郭嘉笑而不语。
众将皆是不明所以,胡车儿脸黑道“莫非也是不能说?”
郭嘉莞尔笑道“将军可曾听说过,法不传六耳的故事?”
“法不传六耳,这是西游记的故事?”风耀正在思忖这第五利的缘由,如果所料不差,那必定又是有可能涉及谋逆的论断,闻言却是一震,听到“法不传六耳”这个比喻,被雷的不轻,这是三国啊,怎么郭嘉已经知道西游的故事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也不是这样的啊!
转念一想,立时醒悟过来,自己八成又被误导了,西游记确实有法不传六耳的经典故事,那么,焉知不是吴承恩皆一个词语而开出脑洞?
只是,郭嘉说的又是什么典故呢?
风耀心中颇为的好奇!
跟聪明人说话,你会逐渐感受到自己的渊博,而跟蠢人交谈,即便是时时防备自己的智商不被拉低,也会逐渐变得白痴。
这一刻,风耀的目光似乎分做两缕,一缕落在洛阳,一缕驾临渤海。
渤海的周边、军事、经济、商业、农业,渐渐地被剖析出来,风耀凝重道“五利五害为何,三利三害又是什么?”
风耀必言,似乎也问出了满帐众将的困惑,有见识的将领,莫不齐齐向面前的年轻人看去,而不解其意的,也看出了风耀的郑重,不敢随意插言。
只是一句话,年轻人便给众人一种远远凌驾在前军司马叶昌之上的才情。
似乎早知道风耀有此一问,郭嘉不慌不忙道“如今洛阳已经成为董卓、袁绍争雄之地,二人莫不鹰顾狼视,眦睚必报,大人统领大军虽然不多,却乃精锐,而大人之武勇,天下未闻有能出其右者,缘此,若然不能归顺其一,留在京城,必定为董卓、袁绍所忌,这是害一!”
“将军所统领大军,乃是出身凉州,如今凉州各部兵马,在洛阳城外散漫而无军纪,肆意欺压百姓,得到民怨,将军不从董卓,士人知而百姓不可能得知,若然被有心之士挑拨,失之民意,后果难料,这是害二!”
“失之民意?”风耀神色微变,这倒真是有可能,毕竟,自己麾下的儿郎,穿的都是“凉州军区”的军服。
如此说来,金城大军进入渤海,还有可能引发“冀州军区”与“西州军区”的地域性军事矛盾。
举一反三,他已经猜出郭嘉所言前往渤海,三害之中的一害,环顾其他人,不论是饱读诗书的芸娘,还是见多识广的庞德,反应还真是没有风耀迅捷。
郭嘉接着道“将军乃武将出身,韬略虽有,却不通权变,我观将军,隐隐露出不臣于人的峥嵘之心,这对将军来说,十分不智!”
“这是害三?”
风耀皱眉沉思,洛阳,所居之人,乃是大汉最有权势的一批人,自己若然只是一名武艺高强的将领,那么,曹操这样的人,对自己是一种态度,而一旦自己流露出不能久居人下的峥嵘,那曹孟德之流的态度,恐怕转的弯儿就大了!
风耀苦笑道“本官流露出不能久居人下的姿态吗?”
郭嘉摇摇头,并不回答,淡然的道“大人背反董卓,有一利,是可以免受董卓日后声名所累,不会出现恶的名声,但是,却有一害,引起了朝中公卿的忌惮,没有人会轻易相信你,接纳你,却会有心怀叵测之辈来谋害你,所以,将军不知道的是,自己实则已经被整座洛阳城所孤立。”
“士大夫、百姓、军队,原来本官不知不觉,出现了这么多的对立阶级!”
风耀忍不住苦笑,“还有两害呢?”
“其一,乃是陈留王,吾闻大人凝丹诀,天下妙法无出其右,经洛阳城外一战,道门贤者未必没有心思,天下多鸡鸣狗盗之辈,卑劣手段将军自己不惧,但是,吾闻陈留王精明强干,有进取之心,若有智者欲破将军,一谗言便可让大人与这位大汉王侯结怨!”
郭嘉道。
“皇室会打我凝丹诀的主意?”风耀一怔,这时候的士人,还是要风骨的,没有唐宋时期那么恶劣,兼并土地,搜刮民财,通通肆无忌惮。
想要强取凝丹诀,自己不愿意,哪有那么容易,左慈的“奇门遁甲”曹操也没能要到手啊!
“想不到,连宗教、皇室、商贾也有可能与我为敌!”
风耀点点头,一开始他觉得郭嘉说什么五害,只以为大言唬人,却没想到,这一条条,竟然真不是瞎掰的。
不过,进谏的时候,最让人揪心的是,谏客先说的,都是纳谏者本身认同了的,自己最独到的见解,往往放在最后,摆明了要吊人胃口啊!
偏偏这前奏,让风耀经不住有些心痒了,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自己在洛阳,还会有什么害处发生,这也再没有什么人来与我为难了啊?风耀困惑看向郭嘉。
郭嘉淡然道“第五害,请大人屏退左右,必言一旦传出,嘉死无葬身之地也!”
“哦?”
风耀一双眸子精光爆射,突兀深深看了郭嘉一眼,又扫视众将一圈,良久,对郭嘉摆摆手,摇头道“你不必说了,风耀已经尽知了!”
转而问道“那五利呢?”
“第一利,民苦,大人救之,得民望!”
“第二利,枭臣,大人抗之,得官望!”
“第三利,除贼可得兵!”
“第四利,声望亦得人!”
“大人应当知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一雄毙,一雄兴,歌舞变刀兵,董卓、袁绍所谋之事,若然失败,他们遗存下来的势力,又该由何人执掌?大人深谋之,京洛乃是大汉帝都,人才鼎盛,不说其他,灵帝驾崩,帝师王越也因此出宫,此时与弟子散居京城,谋求长久之策,一个人才的价值,岂是权势钱财可以相比,商贾往来云集,将军在京洛有一分的名声,那天下就会有十分的威望,而若是有一分的狼藉,那天下便皆是将军的骂名,百姓遭受蹂躏,正是将军获得声望的大好时机。”
“你只说了四利,那第五利呢?”
胡车儿脸色诧异的道。
郭嘉笑而不语。
众将皆是不明所以,胡车儿脸黑道“莫非也是不能说?”
郭嘉莞尔笑道“将军可曾听说过,法不传六耳的故事?”
“法不传六耳,这是西游记的故事?”风耀正在思忖这第五利的缘由,如果所料不差,那必定又是有可能涉及谋逆的论断,闻言却是一震,听到“法不传六耳”这个比喻,被雷的不轻,这是三国啊,怎么郭嘉已经知道西游的故事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也不是这样的啊!
转念一想,立时醒悟过来,自己八成又被误导了,西游记确实有法不传六耳的经典故事,那么,焉知不是吴承恩皆一个词语而开出脑洞?
只是,郭嘉说的又是什么典故呢?
风耀心中颇为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