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考虑到这是魏永宁的第一部 电影,这些瑕疵又显得十分合理正常,他才毕业多久,三十岁还没到呢。能拍出这种影片,如果以后有人投资,说不定也会成为未来的“名导”之一。
最重要的是,他拍出了不一样的麦秋。
上官芷不知该怎么去形容,她印象中的麦秋跟现实中的麦秋完全是两个人,却在有些地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画面中的麦秋,更吸引人。
这种吸引不是异性的吸引,也不是对漂亮脸蛋的欣赏,而是一种魅力,演员的魅力。
或许麦秋的表演还没有那么的完美,但在她出现的第一刻起,她就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的视线,让这些习惯了看电影的人不会在影片间隙想起要去洗手间,甚至走神。
魏永宁非常好的抓住了麦秋身上那种沉淀的气质,她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二十多的小姑娘。
她的评价也是很多观众想说的,在票卖光了之后,影院方反应迅速的又增加了场次,这让原本喜爱文艺片的人也能够挤进粉丝中间观看了。只是比较影响观影体验的是,片场里有很多小姑娘,麦秋有多惨她们就哭的多惨。有个影评人说,他没抢上首映,导致他看的时候身边都是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有不少粉丝跑到他的微博底下跑去道歉的,影评人弄得哭笑不得。只好再发一条,他对麦秋没有任何意见,这部电影他还挺喜欢的,麦秋在里面的表演也在及格线以上,甚至可以到八十分优秀了。
麦秋特别皮地在底下回复:“八十分当不起,六十分已经很满意了。您要是觉得还行,再给加一分。提前祝您六一儿童节快乐!”后面还加了个“撒花”的表情,也真是皮到骨子里了。
华夏人才济济,很难去确定一个人是真的有才华,还是昙花一现,不过普遍对于《夫妻》的评价都还不错。——尽管如此,电影在上映两周后就下映了,据说是给影院的分成不是很令人满意。
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都觉得电影不符合逻辑,前后气质不统一,颇像是硬凑的一个结局。
除了粉丝,普罗大众是不喜欢艺术片的。艺术片是小众,喜欢艺术片的人对影片的要求更严苛。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杠精转世,有些人是被戳痛了痛点,反正影评网站上评论很两极化,喜欢的人五星都不够用,不喜欢的人一分都嫌多。有趣的是,大家对于麦秋的表演倒是不约而同地给与了好评。
也许是这个世道太缺少年轻的,有灵气的,有扎实基本功的演员了吧。有的人不下去,有的人上不来,有的人不上不下,岁月就悠悠地溜走了。年轻的人不再年轻,却始终不肯承认。
麦秋从F国回到学校,那位H国导演也给她留了作业,希望她能尽快掌握一门新语言。因为H国电影是没有其他演员配音这种东西的,而这也会成为决定她跟其他竞争者比赛输赢与否的很大的加分项。
你演的是华夏人没错,但也是个正在学,或懂得H语的华夏人,那么了解台词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麦秋自己也看过不少H国电影,专业的演员在剧情需要的时候说起台词来又急又快,而且都必须让人听懂,有时还要学习方言。毕竟H国除了首尔,很多地方的方言都很不一样。
上官芷有些不乐意,几个月学一门语言不是难为人吗?麦秋又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她还要上课,还要参加其他活动。全部时间用来学习外语,到时候要是选不上那不鸡飞蛋打了?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不肯多出钱!我看了他们的报价,连你综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上官芷托了人去打听,这个价钱是H国本土二流影星的价钱,什么时候从国外请人这么便宜了?
麦秋倒是没那么多想法,人家一开始就说了因为缺钱才找的她,再说她们不是也准备好低价了嘛。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要求,导演还说是不可能走后门的,要竞争。
神特么竞争!
谁不知道H国那点猫腻是怎么的?黑的时候比华夏黑多了,新闻头条天天播也没见哪里管用了。
搁这儿装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了,搞笑。
而且这位导演还让麦秋减肥,她现在已经比当初瘦多了,上镜也还行吧,就是腿有些粗。导演甚至说实在不行去打个瘦腿针也可以,演员不好整脸,对表情有点障碍,身体是没问题的,不耽误演戏。
——反正他们那边整容业发达着呢,不少华夏的艺人都偷偷去过,签了合同没人知道而已。
上官芷一条条数过来都有点害怕了,她们现在就是一个小工作室,没什么大靠山,去了H国就更没有了。现签一个吧,又不知道靠不靠谱,谁知道会不会是没爆出来的新闻头条?到时哭都找不到地方。
主要是根据她的经验,一般要求这么多的,不是特别龟·毛的大导演,就是找机会拿捏演员。
“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就是把咱们杀了,都得好几天以后才能被人知道。”上官芷颤声道。
扶额的麦秋:“……”她经纪人快得被害妄想症了,自己要被自己吓死了。
上官芷义正言辞的教育她:“你别当我开玩笑!”就算不被杀了,有人借机揩油她们也没办法啊。
这倒是真的,她们只是在影展上认识的导演,麦秋也去查过,这个导演的确有不少片子票房很好。但他剧组究竟是什么样,没人知道,H国在这方面保密得可以说是苛刻了。
最重要的是,他拍出了不一样的麦秋。
上官芷不知该怎么去形容,她印象中的麦秋跟现实中的麦秋完全是两个人,却在有些地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画面中的麦秋,更吸引人。
这种吸引不是异性的吸引,也不是对漂亮脸蛋的欣赏,而是一种魅力,演员的魅力。
或许麦秋的表演还没有那么的完美,但在她出现的第一刻起,她就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的视线,让这些习惯了看电影的人不会在影片间隙想起要去洗手间,甚至走神。
魏永宁非常好的抓住了麦秋身上那种沉淀的气质,她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二十多的小姑娘。
她的评价也是很多观众想说的,在票卖光了之后,影院方反应迅速的又增加了场次,这让原本喜爱文艺片的人也能够挤进粉丝中间观看了。只是比较影响观影体验的是,片场里有很多小姑娘,麦秋有多惨她们就哭的多惨。有个影评人说,他没抢上首映,导致他看的时候身边都是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有不少粉丝跑到他的微博底下跑去道歉的,影评人弄得哭笑不得。只好再发一条,他对麦秋没有任何意见,这部电影他还挺喜欢的,麦秋在里面的表演也在及格线以上,甚至可以到八十分优秀了。
麦秋特别皮地在底下回复:“八十分当不起,六十分已经很满意了。您要是觉得还行,再给加一分。提前祝您六一儿童节快乐!”后面还加了个“撒花”的表情,也真是皮到骨子里了。
华夏人才济济,很难去确定一个人是真的有才华,还是昙花一现,不过普遍对于《夫妻》的评价都还不错。——尽管如此,电影在上映两周后就下映了,据说是给影院的分成不是很令人满意。
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都觉得电影不符合逻辑,前后气质不统一,颇像是硬凑的一个结局。
除了粉丝,普罗大众是不喜欢艺术片的。艺术片是小众,喜欢艺术片的人对影片的要求更严苛。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杠精转世,有些人是被戳痛了痛点,反正影评网站上评论很两极化,喜欢的人五星都不够用,不喜欢的人一分都嫌多。有趣的是,大家对于麦秋的表演倒是不约而同地给与了好评。
也许是这个世道太缺少年轻的,有灵气的,有扎实基本功的演员了吧。有的人不下去,有的人上不来,有的人不上不下,岁月就悠悠地溜走了。年轻的人不再年轻,却始终不肯承认。
麦秋从F国回到学校,那位H国导演也给她留了作业,希望她能尽快掌握一门新语言。因为H国电影是没有其他演员配音这种东西的,而这也会成为决定她跟其他竞争者比赛输赢与否的很大的加分项。
你演的是华夏人没错,但也是个正在学,或懂得H语的华夏人,那么了解台词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麦秋自己也看过不少H国电影,专业的演员在剧情需要的时候说起台词来又急又快,而且都必须让人听懂,有时还要学习方言。毕竟H国除了首尔,很多地方的方言都很不一样。
上官芷有些不乐意,几个月学一门语言不是难为人吗?麦秋又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她还要上课,还要参加其他活动。全部时间用来学习外语,到时候要是选不上那不鸡飞蛋打了?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不肯多出钱!我看了他们的报价,连你综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上官芷托了人去打听,这个价钱是H国本土二流影星的价钱,什么时候从国外请人这么便宜了?
麦秋倒是没那么多想法,人家一开始就说了因为缺钱才找的她,再说她们不是也准备好低价了嘛。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要求,导演还说是不可能走后门的,要竞争。
神特么竞争!
谁不知道H国那点猫腻是怎么的?黑的时候比华夏黑多了,新闻头条天天播也没见哪里管用了。
搁这儿装好一朵美丽的白莲花了,搞笑。
而且这位导演还让麦秋减肥,她现在已经比当初瘦多了,上镜也还行吧,就是腿有些粗。导演甚至说实在不行去打个瘦腿针也可以,演员不好整脸,对表情有点障碍,身体是没问题的,不耽误演戏。
——反正他们那边整容业发达着呢,不少华夏的艺人都偷偷去过,签了合同没人知道而已。
上官芷一条条数过来都有点害怕了,她们现在就是一个小工作室,没什么大靠山,去了H国就更没有了。现签一个吧,又不知道靠不靠谱,谁知道会不会是没爆出来的新闻头条?到时哭都找不到地方。
主要是根据她的经验,一般要求这么多的,不是特别龟·毛的大导演,就是找机会拿捏演员。
“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就是把咱们杀了,都得好几天以后才能被人知道。”上官芷颤声道。
扶额的麦秋:“……”她经纪人快得被害妄想症了,自己要被自己吓死了。
上官芷义正言辞的教育她:“你别当我开玩笑!”就算不被杀了,有人借机揩油她们也没办法啊。
这倒是真的,她们只是在影展上认识的导演,麦秋也去查过,这个导演的确有不少片子票房很好。但他剧组究竟是什么样,没人知道,H国在这方面保密得可以说是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