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刊》在中国算是市场化最成功的专业报刊了,趁着中国队杀入2002世界杯决赛圈的东风,他们全面超越了老对手《足球周报》。
每个星期二和星期五买《体坛周刊》已经成了很多球迷的固定节目。
因为在欧洲有很多消息渠道和合作媒体,所以《体坛周刊》往往能够第一时间为中国球迷奉上欧洲一线的消息,所以深受读者球迷的喜爱。
不过今天,每一个看到这份报纸的人,哪怕本来对《体坛周刊》不感兴趣的人,或者是《足球周报》的忠实读者的人,都会忍不住掏钱买上一份《体坛周刊》。
因为他们今天的头版头条相当有震撼性。
“中国队?荣光:没兴趣!”
加粗加黑的标题让这句话显得特别触目惊心。
什么情况?
荣光没兴趣加入国家队?!
之前大家都还在憧憬他出现在国家队,参加今年夏天在本土举行的亚洲杯呢。
怎么突然就传出说荣光没兴趣加入国家队了呢?
靠,不会是在国外提前赚到钱出了名之后,就不像来回奔波,参加中国队的比赛了吧?
不行,一定要看看他究竟说了什么!
于是大家纷纷掏钱买下一份《体坛周刊》,一看究竟。
就这样,各大城市的《体坛周刊》被迅速抢购一空,各分印点的印刷机不得不马力全开,加班加点的加印,以供应市场。
那么《体坛周刊》究竟是怎么说的呢?
“……我们的记者注意到,在回答有关中国国家队的问题时,荣光表现的有些冷漠。他表示自己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作为中国的职业球员,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吗?加入中国国家队,难道不是每一个中国球员的目标吗?荣光并没有回答‘我等待中国国队的召唤’,也没有回答‘我非常希望能够为国争光’。而是出人意料地回答了‘我没考虑过’。我想这个回答意味深长……”
这一段话在报道中被加粗重点标了出来。
让读者们一眼就注意到这段。他们不需要去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最核心的内容。
那就是荣光对加入国家队并没有兴趣!
……
莫莉整整一天都在调查德国媒体对荣光接受德国电视一台采访的反应,正如她所料,德国媒体对荣光在电视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就是她想看到的东西。
于是她开始整理材料,撰写稿子。
稿子写得很顺利,因为她在翻阅那些德国媒体报道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打了多少次腹稿,现在不过是把她心中的话写出来而已。
很快就写完了,然后润色了一遍。
就在她打算用电子邮箱传给国内编辑的时候,却先接到了社里从国内打来的电话。
“莫莉,荣光那是怎么回事儿啊?”打电话的人是社里国内足球部分的总编李宇生。
这让莫莉有些奇怪,她是欧洲足球的记者啊,和国内足球没什么交集。
而且李总编的问题也很奇怪,什么叫“荣光那是怎么回事儿”?
“怎么了,李总?”
“《体坛周刊》说荣光不想加入国家队,这是真的吗?我们没在你传回来的采访稿中看到相关内容啊……”
李宇生后面的话,莫莉都没听到了。她的脑子里全都是他的第一句话——“《体坛周刊》说荣光不想加入国家队……荣光不想加入国家队……不想加入国家队……”
她怎么就给忘了呢?
就算她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高,可不见得所有人都会这么要求自己啊!
媒体,总归还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一群人所掌握着的……
第七十一章 辟谣
“不想加入国家队?没有的事儿!”反应过来之后,莫莉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把《体坛周刊》的报导发你邮箱里,你看看他们的报导。”李宇生刚刚说完,莫莉的邮箱里就收到了新邮件。
莫莉下载打开来,发现是一张图片,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她明白《体坛周刊》的伎俩了。
没什么高深的,就是曲解受访者的意思,受访者原话说的不是太清楚,于是他们就往不利于受访者的方向扭曲。
这几乎任何一个记者都会,技术上没什么难度。
“他们胡说八道。”莫莉看完之后重新给李宇生打了个电话。“荣光是怎么回答我问题的,我传回去的稿子里写的清清楚楚,一个字都没改。”
“现在中国国内的球迷们对荣光的表态很不满,骂得很难听,连什么汉奸卖国贼都出来了……”
莫莉说道:“这个其实没什么,我联系一下荣光好了,让他辟个谣。”
她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报纸的机会呢?
因为这事儿,自己和荣光的关系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再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普通记者,自己或许能够打进荣光身边,获得某些第一手的资料情报?
李宇生听到莫莉这么说,也连忙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你让荣光出来辟谣,最好能在咱们报纸上辟谣……”
显然,李宇生也知道这种事情对于《足球周报》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必须抓住。
莫莉放下电话,看了看自己刚刚写好的稿子,决定暂时不发了,在荣光辟谣的时候再发这个,给荣光树立一个正面形象。现在这个关头发出去,也没人关注,白白浪费了这么一篇稿子和自己的心血。
每个星期二和星期五买《体坛周刊》已经成了很多球迷的固定节目。
因为在欧洲有很多消息渠道和合作媒体,所以《体坛周刊》往往能够第一时间为中国球迷奉上欧洲一线的消息,所以深受读者球迷的喜爱。
不过今天,每一个看到这份报纸的人,哪怕本来对《体坛周刊》不感兴趣的人,或者是《足球周报》的忠实读者的人,都会忍不住掏钱买上一份《体坛周刊》。
因为他们今天的头版头条相当有震撼性。
“中国队?荣光:没兴趣!”
加粗加黑的标题让这句话显得特别触目惊心。
什么情况?
荣光没兴趣加入国家队?!
之前大家都还在憧憬他出现在国家队,参加今年夏天在本土举行的亚洲杯呢。
怎么突然就传出说荣光没兴趣加入国家队了呢?
靠,不会是在国外提前赚到钱出了名之后,就不像来回奔波,参加中国队的比赛了吧?
不行,一定要看看他究竟说了什么!
于是大家纷纷掏钱买下一份《体坛周刊》,一看究竟。
就这样,各大城市的《体坛周刊》被迅速抢购一空,各分印点的印刷机不得不马力全开,加班加点的加印,以供应市场。
那么《体坛周刊》究竟是怎么说的呢?
“……我们的记者注意到,在回答有关中国国家队的问题时,荣光表现的有些冷漠。他表示自己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作为中国的职业球员,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吗?加入中国国家队,难道不是每一个中国球员的目标吗?荣光并没有回答‘我等待中国国队的召唤’,也没有回答‘我非常希望能够为国争光’。而是出人意料地回答了‘我没考虑过’。我想这个回答意味深长……”
这一段话在报道中被加粗重点标了出来。
让读者们一眼就注意到这段。他们不需要去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最核心的内容。
那就是荣光对加入国家队并没有兴趣!
……
莫莉整整一天都在调查德国媒体对荣光接受德国电视一台采访的反应,正如她所料,德国媒体对荣光在电视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就是她想看到的东西。
于是她开始整理材料,撰写稿子。
稿子写得很顺利,因为她在翻阅那些德国媒体报道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打了多少次腹稿,现在不过是把她心中的话写出来而已。
很快就写完了,然后润色了一遍。
就在她打算用电子邮箱传给国内编辑的时候,却先接到了社里从国内打来的电话。
“莫莉,荣光那是怎么回事儿啊?”打电话的人是社里国内足球部分的总编李宇生。
这让莫莉有些奇怪,她是欧洲足球的记者啊,和国内足球没什么交集。
而且李总编的问题也很奇怪,什么叫“荣光那是怎么回事儿”?
“怎么了,李总?”
“《体坛周刊》说荣光不想加入国家队,这是真的吗?我们没在你传回来的采访稿中看到相关内容啊……”
李宇生后面的话,莫莉都没听到了。她的脑子里全都是他的第一句话——“《体坛周刊》说荣光不想加入国家队……荣光不想加入国家队……不想加入国家队……”
她怎么就给忘了呢?
就算她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高,可不见得所有人都会这么要求自己啊!
媒体,总归还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一群人所掌握着的……
第七十一章 辟谣
“不想加入国家队?没有的事儿!”反应过来之后,莫莉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把《体坛周刊》的报导发你邮箱里,你看看他们的报导。”李宇生刚刚说完,莫莉的邮箱里就收到了新邮件。
莫莉下载打开来,发现是一张图片,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她明白《体坛周刊》的伎俩了。
没什么高深的,就是曲解受访者的意思,受访者原话说的不是太清楚,于是他们就往不利于受访者的方向扭曲。
这几乎任何一个记者都会,技术上没什么难度。
“他们胡说八道。”莫莉看完之后重新给李宇生打了个电话。“荣光是怎么回答我问题的,我传回去的稿子里写的清清楚楚,一个字都没改。”
“现在中国国内的球迷们对荣光的表态很不满,骂得很难听,连什么汉奸卖国贼都出来了……”
莫莉说道:“这个其实没什么,我联系一下荣光好了,让他辟个谣。”
她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报纸的机会呢?
因为这事儿,自己和荣光的关系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再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普通记者,自己或许能够打进荣光身边,获得某些第一手的资料情报?
李宇生听到莫莉这么说,也连忙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你让荣光出来辟谣,最好能在咱们报纸上辟谣……”
显然,李宇生也知道这种事情对于《足球周报》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必须抓住。
莫莉放下电话,看了看自己刚刚写好的稿子,决定暂时不发了,在荣光辟谣的时候再发这个,给荣光树立一个正面形象。现在这个关头发出去,也没人关注,白白浪费了这么一篇稿子和自己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