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能有啥好命运。
被征徭役,累大劲了都丢命,都有回不来家的,一去就去几年。再听到信就是一把枯骨。
更何况是兵役。
就这种被征走的小兵,啥也不会,不是正规兵,征上去的命运,就是在打仗时,前排用身体堵炸药和箭头的。
无法接受。
现在的新皇,曾经的燕王,百姓们一直在他手下活的挺自给自足。
也从不剥削百姓。
有灾年出现,以前的燕王甚至还会让少交赋税。
这可真是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来最大最狠的。
汉子们听完告示,直踉跄的后退,强征,谁不遵守就杀头。
“呜呜呜,我不活啦,没好日子过啦。”当即就有好些妇女,腿一软,跪在告示前嚎哭。
翟婆子哭的,在衙役没走前就胆大发疯道:
“我家老头子让狼咬死了,儿子也被撕稀碎,就剩俩儿几个孙,你还要再征去俩。你干脆刨了我家得了,一把火烧了我们,一个根也别留下,俺们通通进祖坟。”
几名衙役唰唰的就抽出剑,一副要当场砍了大逆不道婆子的架势。
是任族长急忙带人捂住翟婆子的嘴,又是作揖又是赔礼说她得了癔症,给拽走,才算没出现血溅当场的惨剧。
是的,一户要征俩,这很突然。
之前,任族长虽然做动员工作,大伙要众志成城之类的,但是他确实一点儿消息也不知。
只在心里合计,估摸是要征粮。
当时心里还寻思:征吧,早晚躲不过。眼下又没种地,咋征也得等秋收后,以为是赋税会增多呢。
哪想到让他们这些里正先劝劝大家,是为征兵做铺垫。
十五岁至三十五岁,每户两名被征名额。
如若有个别家里,只有一位符合被征条件,少的那个名额就要交粮抵,现在就要交二石粮。(五百斤左右)或以银钱抵。
任族长安排人手扯走好些情绪不稳的婆子,转回身要找衙役,发现几名衙役已经到了村口,正被河对岸那伙人围住。
马老太啥也顾不上了,急了眼。
她几个儿子加上大郎还能留住了吗?
她们当初为何要分成十五户,九族就该合为一户。好悔。
“能不能用银钱抵名额,我有钱,用粮也中,没问题。”
不成。
有一名衙役提醒道:前提条件是你家没有人了,没有十五至三十五岁的,才能用粮用银钱抵。不被征的情况只存在一种:那就是家里只剩老人妇孺。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上面有人(一更)
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宋九族一众人的心理只剩下:
这可真是从尿窝又挪到了屎窝。
“嗳?”任族长凑上前刚要问问,就见河对岸那伙人,很是冷静地互相呼唤着同伴、搀扶着同伴:“走走走,先回家开会。奶?你小心脚下,别摔了,不至于,不至于气昏,啊?”
任族长又回身看了眼任家村的众人,以及扑上前拽住官差没完没了打听的任公信一家。
平时不对比,感觉不出来差在哪。
这一对比就看出来了。
村里人此时咒骂老天又哭又嚎的,好些家汉子还有问自家爹娘咋办的。
再加上小一辈的娃子们,纷纷拽着自个爹哭喊着:“让大伯去,爹不准去。”有那爹愚孝窝囊的,就原地蹲下抱住头,只会沉沉地叹一声:“唉。”
“爹,你不能再听爷奶的了。”
然后就有好些家在祠堂门口,内讧起来内斗了。
当即就有打孩子的,骂着你爹不去谁去?
“我爹凭啥去,平日里爷奶就偏心你们大房,好事落不到我们三房头上,征兵征徭役倒想起我们这房。”
“你个小丫头片子,家里的事还由不得你个赔钱货说的算。等你爹你哥被征走,提脚就给你先卖了换粮。”
“大嫂,你说啥!”窝囊汉子眼通红,又看向爹娘带着哭声道:“我要是走,就要给我家丫卖啦?”
总之,祠堂门口什么样的人间悲剧都有。
出了问题不先想办法,先内讧爹娘偏心的问题。
任族长紧皱两眉,心堵的没条缝隙。
“爹?”
任族长摆了摆手,让儿子们别说了,也不用说。
他打算向河对岸那伙人学习,“老三套车,咱这就出村问问。我当里正,我还是秀才出身,能不能免了咱家的名额,用粮食抵也成,走走人情,想想办法。”
他三儿子立即痛快地应了声。
哭喊咒骂有用吗?
宋九族的一众成员最有发言权:没用,骂出花来都没用。
要不他们能逃荒嘛。
他们的心里早就被生活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早就被锻炼出来,遇到大事先冷静,想办法,实在没能力解决了,那就再躺平任由命运磋磨呗。
所以过桥这一路,河对岸这伙人,心里琢磨的全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会议室里,大伙才聚齐。
宋富贵就举手发言,“阿爷,福生兄弟,我想到一招,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讲。”
“求人吧,咱上面有人。”
求谁呀。
高铁头抢过话,“三叔,求小将军,擒贼先擒王。”
大郎他们几个小子立即附和:没错,三叔曾教过,逮住头目才能事半功倍。
所有人也跟着纷纷点头,对,没错。
虽然平日里,我们时刻谨记,自个的日子要自个过,好孬能不求人就不求人,不要出门装逼说认识小将军,但是眼下我们已经到了命运的危险时刻,是真的需要小将军拉扯一把。
“小将军当初能让我们拿大红牌,那时候和咱们不熟都能帮忙,他现在更不能眼瞅着不管吧?”
“小将军是那么好那么好的人,我觉得他能管。”
“小将军在咱们这里吃过饭,他三姐姐和大娘她们合伙开过店。小将军很稀罕咱们的米寿,他都走一步抱一步,这种应能算咱们与他有很深的人情关系吧?”
“小将军要是想管,虽然咱们十几户人多麻烦了些,得一气帮助几十名小子不被征兵,但是到了他那里,是不是就一句话的事儿?”
高屠户抱着米寿,一脸恳求,还没说出口。
米寿就用小手拍了拍高屠户粗糙的大手,打断道:“高爷爷,让姑父送我进城,只要能见到小将军哥哥,我求。我给他磕头,我长大了为他卖命,可是我不知,他能不能答应。”
钱佩英急忙从高屠户怀里抢过孩子。
我们娃才五岁,不要再给孩子心理添负担。这么小的娃,怎么卖命的话都说出来了?竟知道欠人重情要拿命还。心事要有多重。
“米寿。”
“姑母?”米寿在钱佩英的怀里,眼圈一红,又硬憋了回去,紧紧攥住拳头拼命提醒自个:
开会呢,不能哭,哭就该被送回去了,就听不到姑父他们是怎么商量的。
可是,为什么会忍不住。
姑父要像父亲一样用命去堵城楼吗?他为什么才五岁,他要是十五岁该多好,姑父就不用去了。
宋阿爷一脸急色:“福生,是到了得求他的时候,张嘴三分利,不行也够本。”
宋福生对阿爷和大伙道:“我会去求,但是大伙也不要想的太乐观。”
不要太乐观,是女儿提醒他的。
宋茯苓在过桥时,曾和他爹分析道:
“陆畔那个人,我们聊过天。
他给我的感觉,打小受到的教育很正,脑子里主旋律的东西很多。
他家、他爹正在前线卖命,都是将领出身,以一身戎装为荣。
他那个人,也满心惦念奔赴前线,恨不得为统一、为将来的国泰民安马革裹尸,精忠报国。
你求他去说,不想当兵?只想过自个的小日子?很容易起到反效果。
不仅没同意你的恳求,而且之前产生的好感都容易灰飞烟灭。
所以,爹,我们要有第二套方案,两手准备。”
在宋福生刚要说出女儿的第二套方案时,马老太插言道:
“三儿,你先去求小将军,他毕竟是咱认识人里官最大的。
但如果他那里要是不行,我就去找许小娘子,拜托她去求三小姐。
三小姐是齐府大少奶奶,齐府也是个大高门。
然后三小姐要还是不行,我就去寻在咱店里吃过饭的两位官爷。我知道他们在哪当值。
虽然咱们与人只是面子情,但是我与他们好好说一说,我们配合。要钱,多少俺们想办法都掏,要粮,咱大伙目前所有的粮都可以上缴。”
大家纷纷赞同:“对的对的,所有粮所有银钱都给,只要别征兵。”
宋福生想了想点下头,老娘自个动脑筋想的主意也好。
被征徭役,累大劲了都丢命,都有回不来家的,一去就去几年。再听到信就是一把枯骨。
更何况是兵役。
就这种被征走的小兵,啥也不会,不是正规兵,征上去的命运,就是在打仗时,前排用身体堵炸药和箭头的。
无法接受。
现在的新皇,曾经的燕王,百姓们一直在他手下活的挺自给自足。
也从不剥削百姓。
有灾年出现,以前的燕王甚至还会让少交赋税。
这可真是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来最大最狠的。
汉子们听完告示,直踉跄的后退,强征,谁不遵守就杀头。
“呜呜呜,我不活啦,没好日子过啦。”当即就有好些妇女,腿一软,跪在告示前嚎哭。
翟婆子哭的,在衙役没走前就胆大发疯道:
“我家老头子让狼咬死了,儿子也被撕稀碎,就剩俩儿几个孙,你还要再征去俩。你干脆刨了我家得了,一把火烧了我们,一个根也别留下,俺们通通进祖坟。”
几名衙役唰唰的就抽出剑,一副要当场砍了大逆不道婆子的架势。
是任族长急忙带人捂住翟婆子的嘴,又是作揖又是赔礼说她得了癔症,给拽走,才算没出现血溅当场的惨剧。
是的,一户要征俩,这很突然。
之前,任族长虽然做动员工作,大伙要众志成城之类的,但是他确实一点儿消息也不知。
只在心里合计,估摸是要征粮。
当时心里还寻思:征吧,早晚躲不过。眼下又没种地,咋征也得等秋收后,以为是赋税会增多呢。
哪想到让他们这些里正先劝劝大家,是为征兵做铺垫。
十五岁至三十五岁,每户两名被征名额。
如若有个别家里,只有一位符合被征条件,少的那个名额就要交粮抵,现在就要交二石粮。(五百斤左右)或以银钱抵。
任族长安排人手扯走好些情绪不稳的婆子,转回身要找衙役,发现几名衙役已经到了村口,正被河对岸那伙人围住。
马老太啥也顾不上了,急了眼。
她几个儿子加上大郎还能留住了吗?
她们当初为何要分成十五户,九族就该合为一户。好悔。
“能不能用银钱抵名额,我有钱,用粮也中,没问题。”
不成。
有一名衙役提醒道:前提条件是你家没有人了,没有十五至三十五岁的,才能用粮用银钱抵。不被征的情况只存在一种:那就是家里只剩老人妇孺。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上面有人(一更)
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宋九族一众人的心理只剩下:
这可真是从尿窝又挪到了屎窝。
“嗳?”任族长凑上前刚要问问,就见河对岸那伙人,很是冷静地互相呼唤着同伴、搀扶着同伴:“走走走,先回家开会。奶?你小心脚下,别摔了,不至于,不至于气昏,啊?”
任族长又回身看了眼任家村的众人,以及扑上前拽住官差没完没了打听的任公信一家。
平时不对比,感觉不出来差在哪。
这一对比就看出来了。
村里人此时咒骂老天又哭又嚎的,好些家汉子还有问自家爹娘咋办的。
再加上小一辈的娃子们,纷纷拽着自个爹哭喊着:“让大伯去,爹不准去。”有那爹愚孝窝囊的,就原地蹲下抱住头,只会沉沉地叹一声:“唉。”
“爹,你不能再听爷奶的了。”
然后就有好些家在祠堂门口,内讧起来内斗了。
当即就有打孩子的,骂着你爹不去谁去?
“我爹凭啥去,平日里爷奶就偏心你们大房,好事落不到我们三房头上,征兵征徭役倒想起我们这房。”
“你个小丫头片子,家里的事还由不得你个赔钱货说的算。等你爹你哥被征走,提脚就给你先卖了换粮。”
“大嫂,你说啥!”窝囊汉子眼通红,又看向爹娘带着哭声道:“我要是走,就要给我家丫卖啦?”
总之,祠堂门口什么样的人间悲剧都有。
出了问题不先想办法,先内讧爹娘偏心的问题。
任族长紧皱两眉,心堵的没条缝隙。
“爹?”
任族长摆了摆手,让儿子们别说了,也不用说。
他打算向河对岸那伙人学习,“老三套车,咱这就出村问问。我当里正,我还是秀才出身,能不能免了咱家的名额,用粮食抵也成,走走人情,想想办法。”
他三儿子立即痛快地应了声。
哭喊咒骂有用吗?
宋九族的一众成员最有发言权:没用,骂出花来都没用。
要不他们能逃荒嘛。
他们的心里早就被生活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早就被锻炼出来,遇到大事先冷静,想办法,实在没能力解决了,那就再躺平任由命运磋磨呗。
所以过桥这一路,河对岸这伙人,心里琢磨的全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会议室里,大伙才聚齐。
宋富贵就举手发言,“阿爷,福生兄弟,我想到一招,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讲。”
“求人吧,咱上面有人。”
求谁呀。
高铁头抢过话,“三叔,求小将军,擒贼先擒王。”
大郎他们几个小子立即附和:没错,三叔曾教过,逮住头目才能事半功倍。
所有人也跟着纷纷点头,对,没错。
虽然平日里,我们时刻谨记,自个的日子要自个过,好孬能不求人就不求人,不要出门装逼说认识小将军,但是眼下我们已经到了命运的危险时刻,是真的需要小将军拉扯一把。
“小将军当初能让我们拿大红牌,那时候和咱们不熟都能帮忙,他现在更不能眼瞅着不管吧?”
“小将军是那么好那么好的人,我觉得他能管。”
“小将军在咱们这里吃过饭,他三姐姐和大娘她们合伙开过店。小将军很稀罕咱们的米寿,他都走一步抱一步,这种应能算咱们与他有很深的人情关系吧?”
“小将军要是想管,虽然咱们十几户人多麻烦了些,得一气帮助几十名小子不被征兵,但是到了他那里,是不是就一句话的事儿?”
高屠户抱着米寿,一脸恳求,还没说出口。
米寿就用小手拍了拍高屠户粗糙的大手,打断道:“高爷爷,让姑父送我进城,只要能见到小将军哥哥,我求。我给他磕头,我长大了为他卖命,可是我不知,他能不能答应。”
钱佩英急忙从高屠户怀里抢过孩子。
我们娃才五岁,不要再给孩子心理添负担。这么小的娃,怎么卖命的话都说出来了?竟知道欠人重情要拿命还。心事要有多重。
“米寿。”
“姑母?”米寿在钱佩英的怀里,眼圈一红,又硬憋了回去,紧紧攥住拳头拼命提醒自个:
开会呢,不能哭,哭就该被送回去了,就听不到姑父他们是怎么商量的。
可是,为什么会忍不住。
姑父要像父亲一样用命去堵城楼吗?他为什么才五岁,他要是十五岁该多好,姑父就不用去了。
宋阿爷一脸急色:“福生,是到了得求他的时候,张嘴三分利,不行也够本。”
宋福生对阿爷和大伙道:“我会去求,但是大伙也不要想的太乐观。”
不要太乐观,是女儿提醒他的。
宋茯苓在过桥时,曾和他爹分析道:
“陆畔那个人,我们聊过天。
他给我的感觉,打小受到的教育很正,脑子里主旋律的东西很多。
他家、他爹正在前线卖命,都是将领出身,以一身戎装为荣。
他那个人,也满心惦念奔赴前线,恨不得为统一、为将来的国泰民安马革裹尸,精忠报国。
你求他去说,不想当兵?只想过自个的小日子?很容易起到反效果。
不仅没同意你的恳求,而且之前产生的好感都容易灰飞烟灭。
所以,爹,我们要有第二套方案,两手准备。”
在宋福生刚要说出女儿的第二套方案时,马老太插言道:
“三儿,你先去求小将军,他毕竟是咱认识人里官最大的。
但如果他那里要是不行,我就去找许小娘子,拜托她去求三小姐。
三小姐是齐府大少奶奶,齐府也是个大高门。
然后三小姐要还是不行,我就去寻在咱店里吃过饭的两位官爷。我知道他们在哪当值。
虽然咱们与人只是面子情,但是我与他们好好说一说,我们配合。要钱,多少俺们想办法都掏,要粮,咱大伙目前所有的粮都可以上缴。”
大家纷纷赞同:“对的对的,所有粮所有银钱都给,只要别征兵。”
宋福生想了想点下头,老娘自个动脑筋想的主意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