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曹仁调集重兵,围华容。臧霸引兵攻安陆,夏侯渊袭扰西陵。江夏北方四县易主,周瑜和程普立时就感觉到了压力。
战略缓冲的安全区被进一步压缩。之前曹军还无法踏入江夏一步,现在南阳兵来了,豫州兵也来了。曹军的兵锋都已经出现在安陆了。
幸好,孙策没有让江夏的重臣们等多久,先是蒋钦、周泰率了六千精卒前来。接着,又有徐盛、潘璋率水师两万前来助战。
能再腾出两万兵马来,还是孙策接受了张紘、顾雍、鲁肃等人的劝说,向青州朝廷上了份表,以臣属的语气,向北方大佬低头了。
说起来,扬州这边,除了向朝廷请册封的时候,会自称臣外,其他时候,什么时候主动向朝廷上过表?
不过孙策虽然年轻气盛,却也不是莽撞人,该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刘备是北方强者,他表面上虽然不以为然,心里还是服气的。人家赤手空拳打出这样的基业,硬生生把四分五裂的王朝又捏合起来。这份功绩,他也自愧不如。
刘备接到孙策的奏表,对荀彧等人笑道:“幼虎低头了。也罢,便去信云长,且不要为难孙策,让孙策放手与曹仁一搏,在荆州争个高下。不管谁赢谁输,消耗的都是他们的力量。我军用心抢占豫州就好。”
荀彧、贾诩等人闻言,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当然是要应该如此。两家打仗,他们坐在旁边看热闹的最开心了。现在孙策担心打不过,他们必须得帮啊。最好两家在荆州势均力敌,打个头破血流,两败俱伤。那才是大快人心。
于是便有左右拟信,发往徐州处。
说完此事,刘备又道:“今年案比已毕,情况如何?”
闻言,荀彧便站了起来,向刘备一拱手,道:“主公,统计表已出,各州郡县,户数比去岁增长三万有余,田地比去岁多增十万亩,各地守令,其之优劣,尽在表中。”
刘备听了,心中暗道,这几年一直在打仗,死亡率与新增人口比起来,还是过高,虽然各地都有流民被编入户口,但减去一些虚报的,估计实际增长的人口,并不多。看来,还是要加快统一。等到明年,把兖州和豫州的数据也纳进来,数字估计就要好看多了。
嗯,在汉朝,官员们为了政绩,也是会粉饰数字的。古代的官员们要升官,也是要凭政绩说话。这会不考虑发展经济。那就只能从人口、田地、教育、治安等这几个方面来说事。
古代的人口增长,嗯,太平年间,增长自然会快。但要赶上了荒年,别说增长了,失去了土地卖身为奴的,活不下去当流民的,为了抗税逃入深山的,还有胆子一横从寇为盗的……到了这个时候,为了粉饰太平,为了业绩,那就只好改数字了。
不然别人都形势一片大好,你这里搞个负增长,岂不是说天子失德、公卿无能?大家还要不要脸了?
刘备在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也是一脸懵然,汉代竟然也有这种神操作?后来详细一了解,别说这会了,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也避免不了这种事。官僚们,总会有办法来对付上面。当然,能瞒过去就瞒过去了。瞒不过去,被刺史或御史发现了怎么办?
碰上酷吏那就只能怨命不好了。碰上个好皇帝,最多也就是去职罢了。成本不高,风险也不算大。所以这项业务,也就延续到了现在。成了个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了。
刘备一时半会也没腾出手来搞审计工作。官官相护在这个年代也并不是说着玩的。天下还没一统,四海还在分裂。他也无意在内部大搞整风运动。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还是清楚的。所以暂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这里面情况实在是复杂,一时半会他也无从下手。真要派人搞审计,他的地盘只怕就要立马大乱。
至于田地,现在倒还算好,虽然地方上的地主们依旧不会停止兼并土地。但因为战乱的原因,地主们死掉了一大批。所以很多无主的土地,被刘备收回官有,然后按照军功,分赏给了麾下的将士们。等于是利益再分配,又重新造就出了一批新的地主来。当然,现在他刘备,才是这北方最大的地主。
他的土地,免费分给了许多百姓耕种,也不收租金,只是让他们按三十税一的规矩,上缴皇粮就好。另外,这些土地的地契,仍然在他手里。这些田地,是严禁买卖的。
刘备分地,给北方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正面效果,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拥有大量的自耕农,这社会,才算稳定。不然全都是地主、佃户、奴仆了,还要他做什么?
另外官府组织开荒的,也零零散散,大部分都分了下去,以此来吸引逃到深山中的流民隐户……
想着想着,刘备就觉得有些头痛,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虽然麾下人材济济,各方面的人手都有,但诸多事务堆积起来,要他做决定,他还是觉得忙不过来。
虽然这些年也在一步一步的慢慢成长,但比起处理政务来,他还是觉得,带着军队外出打仗最简单。
只是,随着他的地位渐高,再欲提兵征战,已经是不太可能了。许多人的未来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现在只要他提出说要亲征,只怕立时就会收到无数的反对声音。
除了政务,家里的事情,也让他头痛,几个孩子都在渐渐长大,也开始懂事了。每天问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不说,老大还老爱带着几个小的,往书院跑。当然,往书院跑也没啥,可天天去格物院,这算怎么回事?
虽然刘备并不觉得自己的儿子里面出个大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别的人不允许啊。尤其是里面还有中山王世子殿下,这在儒生看来,就更不妥了。
世子可以对格物感兴趣,但这个年纪,是不是应该多学些儒家知识,打好基础,不要玩物丧志?
告状的人那是一波接一波。偏偏又都打着我为世子殿下好的旗号,让刘备也只能干瞪眼。当然,回到后院,教训自己家孩子,也是可以的,但孩子现在也学乖了,只要把嘴巴一扁,孩子奶奶就出来了。
刘夫人才不管刘备是什么中山王啊,什么大将军啊。她只知道,孙子最重要。当然,教训得厉害了,还有一桩不好的地方就是,晚上刘备睡哪啊。打了孩子,孩子他娘也不高兴啊。
战略缓冲的安全区被进一步压缩。之前曹军还无法踏入江夏一步,现在南阳兵来了,豫州兵也来了。曹军的兵锋都已经出现在安陆了。
幸好,孙策没有让江夏的重臣们等多久,先是蒋钦、周泰率了六千精卒前来。接着,又有徐盛、潘璋率水师两万前来助战。
能再腾出两万兵马来,还是孙策接受了张紘、顾雍、鲁肃等人的劝说,向青州朝廷上了份表,以臣属的语气,向北方大佬低头了。
说起来,扬州这边,除了向朝廷请册封的时候,会自称臣外,其他时候,什么时候主动向朝廷上过表?
不过孙策虽然年轻气盛,却也不是莽撞人,该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刘备是北方强者,他表面上虽然不以为然,心里还是服气的。人家赤手空拳打出这样的基业,硬生生把四分五裂的王朝又捏合起来。这份功绩,他也自愧不如。
刘备接到孙策的奏表,对荀彧等人笑道:“幼虎低头了。也罢,便去信云长,且不要为难孙策,让孙策放手与曹仁一搏,在荆州争个高下。不管谁赢谁输,消耗的都是他们的力量。我军用心抢占豫州就好。”
荀彧、贾诩等人闻言,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当然是要应该如此。两家打仗,他们坐在旁边看热闹的最开心了。现在孙策担心打不过,他们必须得帮啊。最好两家在荆州势均力敌,打个头破血流,两败俱伤。那才是大快人心。
于是便有左右拟信,发往徐州处。
说完此事,刘备又道:“今年案比已毕,情况如何?”
闻言,荀彧便站了起来,向刘备一拱手,道:“主公,统计表已出,各州郡县,户数比去岁增长三万有余,田地比去岁多增十万亩,各地守令,其之优劣,尽在表中。”
刘备听了,心中暗道,这几年一直在打仗,死亡率与新增人口比起来,还是过高,虽然各地都有流民被编入户口,但减去一些虚报的,估计实际增长的人口,并不多。看来,还是要加快统一。等到明年,把兖州和豫州的数据也纳进来,数字估计就要好看多了。
嗯,在汉朝,官员们为了政绩,也是会粉饰数字的。古代的官员们要升官,也是要凭政绩说话。这会不考虑发展经济。那就只能从人口、田地、教育、治安等这几个方面来说事。
古代的人口增长,嗯,太平年间,增长自然会快。但要赶上了荒年,别说增长了,失去了土地卖身为奴的,活不下去当流民的,为了抗税逃入深山的,还有胆子一横从寇为盗的……到了这个时候,为了粉饰太平,为了业绩,那就只好改数字了。
不然别人都形势一片大好,你这里搞个负增长,岂不是说天子失德、公卿无能?大家还要不要脸了?
刘备在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也是一脸懵然,汉代竟然也有这种神操作?后来详细一了解,别说这会了,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也避免不了这种事。官僚们,总会有办法来对付上面。当然,能瞒过去就瞒过去了。瞒不过去,被刺史或御史发现了怎么办?
碰上酷吏那就只能怨命不好了。碰上个好皇帝,最多也就是去职罢了。成本不高,风险也不算大。所以这项业务,也就延续到了现在。成了个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了。
刘备一时半会也没腾出手来搞审计工作。官官相护在这个年代也并不是说着玩的。天下还没一统,四海还在分裂。他也无意在内部大搞整风运动。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还是清楚的。所以暂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这里面情况实在是复杂,一时半会他也无从下手。真要派人搞审计,他的地盘只怕就要立马大乱。
至于田地,现在倒还算好,虽然地方上的地主们依旧不会停止兼并土地。但因为战乱的原因,地主们死掉了一大批。所以很多无主的土地,被刘备收回官有,然后按照军功,分赏给了麾下的将士们。等于是利益再分配,又重新造就出了一批新的地主来。当然,现在他刘备,才是这北方最大的地主。
他的土地,免费分给了许多百姓耕种,也不收租金,只是让他们按三十税一的规矩,上缴皇粮就好。另外,这些土地的地契,仍然在他手里。这些田地,是严禁买卖的。
刘备分地,给北方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正面效果,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拥有大量的自耕农,这社会,才算稳定。不然全都是地主、佃户、奴仆了,还要他做什么?
另外官府组织开荒的,也零零散散,大部分都分了下去,以此来吸引逃到深山中的流民隐户……
想着想着,刘备就觉得有些头痛,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虽然麾下人材济济,各方面的人手都有,但诸多事务堆积起来,要他做决定,他还是觉得忙不过来。
虽然这些年也在一步一步的慢慢成长,但比起处理政务来,他还是觉得,带着军队外出打仗最简单。
只是,随着他的地位渐高,再欲提兵征战,已经是不太可能了。许多人的未来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现在只要他提出说要亲征,只怕立时就会收到无数的反对声音。
除了政务,家里的事情,也让他头痛,几个孩子都在渐渐长大,也开始懂事了。每天问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不说,老大还老爱带着几个小的,往书院跑。当然,往书院跑也没啥,可天天去格物院,这算怎么回事?
虽然刘备并不觉得自己的儿子里面出个大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别的人不允许啊。尤其是里面还有中山王世子殿下,这在儒生看来,就更不妥了。
世子可以对格物感兴趣,但这个年纪,是不是应该多学些儒家知识,打好基础,不要玩物丧志?
告状的人那是一波接一波。偏偏又都打着我为世子殿下好的旗号,让刘备也只能干瞪眼。当然,回到后院,教训自己家孩子,也是可以的,但孩子现在也学乖了,只要把嘴巴一扁,孩子奶奶就出来了。
刘夫人才不管刘备是什么中山王啊,什么大将军啊。她只知道,孙子最重要。当然,教训得厉害了,还有一桩不好的地方就是,晚上刘备睡哪啊。打了孩子,孩子他娘也不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