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越,在此时的扬州,已经不再纯粹是深山中的土著了,混合了逃难上山的汉人,以及武装抗税的豪强地主。这些人混在一起,组成武装集团,共同对付当地的统治者。甚至沦为寇匪,劫掠郡县,杀伤吏民。严重动摇了孙氏在扬州的统治。所以自来扬州,孙氏便没放松过对山越的征讨。当年的严白虎、祖郎等人,便是孙氏的战绩。
孙氏早就视山越为心头之患,此时扬州偏安一隅,左右无事,正好拿山越来下手。首领和顽抗者全部杀光,妇孺等降众全部编户齐民。
铁血心肠的孙策在扬州带着兵马杀得山越人头滚滚,血水染红了江河。而在兖州,濮阳最后还是被张飞给攻下来了。
再坚固的城池,也会有攻破的时候。大城如咸阳、长安、洛阳等雄城,一样都被人攻破过。守城不但要看城池是否高大坚固,还得看守城人和攻城者是谁。
臧霸很厉害,制造出来的冰城也给张飞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也仅仅只是麻烦了。在张飞把濮阳给围死,然后又在守军的目睹之下,击溃了来援的东郡军队之后,濮阳的守军觉得再坚守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
张飞围了濮阳,却不再攻城。连坑道也不挖了。他本还想着掘地道靠近城下,然后再用火药炸城。只可惜,濮阳城下,要先把护城河给填平了不说,还得瞒过臧霸的耳目,而濮阳附近,地下水又丰富无比。一挖就是一坑水。火药就是密封了浸泡在水中,威力也不够明显了。就正如刘备所估计的那样,火药的提前出现,是很好的事情,但专门用来攻城,却还是不太现实。除了在北方干旱之地使用,最适合不过的,应该就是用来炸矿山了。
张飞不攻城,臧霸也很识时务。在东郡其他县城失守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并没有死守濮阳,而是选择了放弃,自己带兵南下,将城池让给了张飞。
在兖州主持大局的是陈宫和夏侯惇。对于曹操攻打益州的后果,他们早就心知肚明,但想不到刘备说动手就动手。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刘军已经入境了。
张飞突破了大河防线,进入东郡,在昌邑的陈宫得知,忙让夏侯惇前往救援,别的不说,他一大家子还在东武阳老家呢。夏侯惇刚到离狐,便遇臧霸军。于是迎住,质问道:“我今已来援,宣高为何不守濮阳?”
臧霸道:“元让,刘军初来,锐气正盛,东郡其他城池已失陷,再守濮阳已无意义。莫如诱敌深入,再趁机破之。”
夏侯惇也不知道臧霸说的对不对,只好与其一道兵屯离狐。没过几天,陈宫也来了。三人在一块一商议,现在东郡有张飞,泰山郡那边,太史慈也打进来了,到处都在请援。而他们的主心骨曹操却远在益州。如今他们手里的兵力,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到了此时,陈宫心里也是颇有埋怨的。当年曹操召他们几个对策,陈宫的意思是与袁绍一起抵御刘备,甚至拉扰孙坚一起打刘备的徐州都可以。结果曹操被郭嘉说动,趁着北方刘备与袁绍大战的时候,不顾袁绍的请援,毅然南下抢夺荆州,然后由荆入益。
荆州之战,确实是把刘表给打跑了,可自己这边也没能够全部得到荆州,荆南四郡落入了捡便宜的孙坚手中。现在荆州只得了一半,益州还是个泡影,而刘备却已经破平袁绍、略定关中了。这下如何是好?
说实话,如果能够在北方袁绍与刘备胜负未分之前,抢占荆、益,陈宫觉得还是划算的。但现在问题是自己便宜没占到,这边也恶了刘备。那就大大的吃亏了。在陈宫心中,兖州、豫州才是精华之地,那遥远的益州,到处都是蛮夷、瘴气,看似地盘大,而人口耕地都少,时不时还有蛮人要造反,抢来何用?
不过现在紧要关头,也不是抱怨的时候,为人臣子,自然当为主上解忧。思来想去,陈宫便想出个办法来。他对夏侯惇与臧霸道:“元让,宣高,刘军势大,而青、冀、徐又近在咫尺。曹公远征,吾州中兵少,恐非刘军之敌。莫如且凭坚城,以御刘军。若势不能守,则迅速撤离,保全兵马为上。至于撤离之时,城中一应粮草物资,全部焚毁,粒米不留刘军!”
夏侯惇与臧霸互望一眼,心道这是要坚壁清野了么?臧霸道:“公台,若如此,我军一退,城中百姓无粮,为之奈何?”
陈宫露出一个笑容来:“刘玄德仁德之名传播四海,既然如此,自然不忍坐视百姓饿死。他必会以军粮而赈百姓,嘿嘿。”
两员大将听了陈宫之言,心中一寒,陈公台这简直是不顾兖州百姓死活啊。刘备来攻,自己这边先动员百姓抵抗,抵抗不过了,就把粮食全部烧光,然后再把百姓推给刘备。这一城一城的攻下来,刘备得准备多少粮食?正如陈宫所言,刘备还想要兖州百姓的人心的话,就只能咬着牙自掏腰包来养没了粮食的百姓。到时遍地都是要饭吃的百姓,刘备还顾得上来攻打自己?
夏侯惇把眉头一皱,道:“公台,若如此,吾等民心尽丧矣。”这样干不是不行,好歹我们统治了兖州这么久,还是要点脸吧?
陈宫看了夏侯惇一眼,道:“元让,这大战一起,兖州到时还是不是为我等所有尚且难说,要这民心何用?不如先以此策缓阻刘备攻势,待曹公返师,再作计较!”
陈宫觉得这个时候还考虑什么民心,那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兖州已经成为了两家交锋的战场,最后的结果有可能会归刘备,也有可能还是会在自家手中。归了刘备那就不说了,若刘备兵退,兖州仍旧在自家手中,到时再从府库中挤点钱粮出来补偿一下,或者是免今年租赋也可以的嘛。到那时,百姓只会感恩戴德,民心这东西,就看你怎么操作了。
反正自己几人的任务,就是拖延刘军前进的脚步,拖得越久越好。只要拖到曹操那边有了结果,那就算成功。
夏侯惇与臧霸仔细想了一想,最后还是同意了陈宫的意见。打仗就得死人,既然烧了粮食,百姓还有刘备这个冤大头兜底,那他们怕什么。
孙氏早就视山越为心头之患,此时扬州偏安一隅,左右无事,正好拿山越来下手。首领和顽抗者全部杀光,妇孺等降众全部编户齐民。
铁血心肠的孙策在扬州带着兵马杀得山越人头滚滚,血水染红了江河。而在兖州,濮阳最后还是被张飞给攻下来了。
再坚固的城池,也会有攻破的时候。大城如咸阳、长安、洛阳等雄城,一样都被人攻破过。守城不但要看城池是否高大坚固,还得看守城人和攻城者是谁。
臧霸很厉害,制造出来的冰城也给张飞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也仅仅只是麻烦了。在张飞把濮阳给围死,然后又在守军的目睹之下,击溃了来援的东郡军队之后,濮阳的守军觉得再坚守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
张飞围了濮阳,却不再攻城。连坑道也不挖了。他本还想着掘地道靠近城下,然后再用火药炸城。只可惜,濮阳城下,要先把护城河给填平了不说,还得瞒过臧霸的耳目,而濮阳附近,地下水又丰富无比。一挖就是一坑水。火药就是密封了浸泡在水中,威力也不够明显了。就正如刘备所估计的那样,火药的提前出现,是很好的事情,但专门用来攻城,却还是不太现实。除了在北方干旱之地使用,最适合不过的,应该就是用来炸矿山了。
张飞不攻城,臧霸也很识时务。在东郡其他县城失守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并没有死守濮阳,而是选择了放弃,自己带兵南下,将城池让给了张飞。
在兖州主持大局的是陈宫和夏侯惇。对于曹操攻打益州的后果,他们早就心知肚明,但想不到刘备说动手就动手。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刘军已经入境了。
张飞突破了大河防线,进入东郡,在昌邑的陈宫得知,忙让夏侯惇前往救援,别的不说,他一大家子还在东武阳老家呢。夏侯惇刚到离狐,便遇臧霸军。于是迎住,质问道:“我今已来援,宣高为何不守濮阳?”
臧霸道:“元让,刘军初来,锐气正盛,东郡其他城池已失陷,再守濮阳已无意义。莫如诱敌深入,再趁机破之。”
夏侯惇也不知道臧霸说的对不对,只好与其一道兵屯离狐。没过几天,陈宫也来了。三人在一块一商议,现在东郡有张飞,泰山郡那边,太史慈也打进来了,到处都在请援。而他们的主心骨曹操却远在益州。如今他们手里的兵力,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到了此时,陈宫心里也是颇有埋怨的。当年曹操召他们几个对策,陈宫的意思是与袁绍一起抵御刘备,甚至拉扰孙坚一起打刘备的徐州都可以。结果曹操被郭嘉说动,趁着北方刘备与袁绍大战的时候,不顾袁绍的请援,毅然南下抢夺荆州,然后由荆入益。
荆州之战,确实是把刘表给打跑了,可自己这边也没能够全部得到荆州,荆南四郡落入了捡便宜的孙坚手中。现在荆州只得了一半,益州还是个泡影,而刘备却已经破平袁绍、略定关中了。这下如何是好?
说实话,如果能够在北方袁绍与刘备胜负未分之前,抢占荆、益,陈宫觉得还是划算的。但现在问题是自己便宜没占到,这边也恶了刘备。那就大大的吃亏了。在陈宫心中,兖州、豫州才是精华之地,那遥远的益州,到处都是蛮夷、瘴气,看似地盘大,而人口耕地都少,时不时还有蛮人要造反,抢来何用?
不过现在紧要关头,也不是抱怨的时候,为人臣子,自然当为主上解忧。思来想去,陈宫便想出个办法来。他对夏侯惇与臧霸道:“元让,宣高,刘军势大,而青、冀、徐又近在咫尺。曹公远征,吾州中兵少,恐非刘军之敌。莫如且凭坚城,以御刘军。若势不能守,则迅速撤离,保全兵马为上。至于撤离之时,城中一应粮草物资,全部焚毁,粒米不留刘军!”
夏侯惇与臧霸互望一眼,心道这是要坚壁清野了么?臧霸道:“公台,若如此,我军一退,城中百姓无粮,为之奈何?”
陈宫露出一个笑容来:“刘玄德仁德之名传播四海,既然如此,自然不忍坐视百姓饿死。他必会以军粮而赈百姓,嘿嘿。”
两员大将听了陈宫之言,心中一寒,陈公台这简直是不顾兖州百姓死活啊。刘备来攻,自己这边先动员百姓抵抗,抵抗不过了,就把粮食全部烧光,然后再把百姓推给刘备。这一城一城的攻下来,刘备得准备多少粮食?正如陈宫所言,刘备还想要兖州百姓的人心的话,就只能咬着牙自掏腰包来养没了粮食的百姓。到时遍地都是要饭吃的百姓,刘备还顾得上来攻打自己?
夏侯惇把眉头一皱,道:“公台,若如此,吾等民心尽丧矣。”这样干不是不行,好歹我们统治了兖州这么久,还是要点脸吧?
陈宫看了夏侯惇一眼,道:“元让,这大战一起,兖州到时还是不是为我等所有尚且难说,要这民心何用?不如先以此策缓阻刘备攻势,待曹公返师,再作计较!”
陈宫觉得这个时候还考虑什么民心,那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兖州已经成为了两家交锋的战场,最后的结果有可能会归刘备,也有可能还是会在自家手中。归了刘备那就不说了,若刘备兵退,兖州仍旧在自家手中,到时再从府库中挤点钱粮出来补偿一下,或者是免今年租赋也可以的嘛。到那时,百姓只会感恩戴德,民心这东西,就看你怎么操作了。
反正自己几人的任务,就是拖延刘军前进的脚步,拖得越久越好。只要拖到曹操那边有了结果,那就算成功。
夏侯惇与臧霸仔细想了一想,最后还是同意了陈宫的意见。打仗就得死人,既然烧了粮食,百姓还有刘备这个冤大头兜底,那他们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