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知道赵云来了荆州,不禁跃跃欲试。道:“素闻刘玄德麾下,关、张、黄等皆万人敌。其余严、赵诸将亦勇不可当。关羽久镇淮泗,果然名不虚传。不知这赵云,却有传说中的几分本事?”
古代人说万人敌,说的不仅是武将的个人武力,更是指他带兵的本事。项羽小时候读书、学剑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项梁大怒,项羽便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便教项羽兵法。这就是万人敌的由来。
程普见孙策似乎心痒,生怕孙策年轻气盛挑起事端,便劝道:“伯符年未弱冠,便将兵纵横江东,古之名将,唯项王可比也。区区赵云,何足道哉。”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孙策作为项羽的头号粉丝,虽然自知远远不及项羽,但听到程普拿项王来与自己相比,心中竟然也如饮醉酒般美妙非常。程普见孙策不吭声,知道话语有效,便又继续道:“赵云之来荆州,目的已明,便是接刘表北上。吾等只欲得荆州,刘景升去留与吾等何干?既然如此,不如且遣人往长沙郡,抢在曹孟德前,说降荆南四郡。此乃急务也。”
孙策一想,确实如此。坐等刘表离开然后瓜分其土就好了,没必要再生事端。于是便依程普之言。又想起之前游说荆南之人乃是顾元叹,便又遣人往州中,去调了顾雍来。
曹操那边也是如此。他并不在乎刘表能带多少人走。只要刘表肯走,那就万事大吉。他一直担心的就是刘备会出手。但现在赵云来迎刘表,证明刘备无意南下。曹操不管刘备是有心无力还是什么情况。只要刘备不来,荆州这块肥肉,基本上就到嘴一半。剩下的,不过是去和孙坚抢罢了。和孙坚抢,他是不怕的。更何况孙坚病重,现在主事之人不过是个小年轻孙策罢了。
就在各人心怀鬼胎的气氛中,荆州竟然迎来了这数月间难得的宁静。蔡瑁在府中,闻刘表要北归。愕然之后,却是苦笑。遣人请了蒯良来,道:“主公欲北上,却不通知吾等。唉,君臣一场,何至如此?”
蒯良长叹一声,道:“主公知你我心意,是以也不强求了。”本来就是,蔡氏和蒯氏作为荆州大族,怎么可能跟随刘表北上。既然注定不会跟他走,那么他干嘛要通知你们?
继李严率军来助刘表之后,又有临沮长向朗率部曲家兵数百,来投刘表。被刘表安置在馆驿。这个时候,愿意跟随刘表一起北上去青州的名单,基本上都出来了。
刘表麾下有文聘、霍峻、向朗、李严、刘巴、傅巽、伊籍等。又有襄阳庞统、颖川徐庶等无数士人愿意追随。这些人随刘表到了北方,皆受重用。后来又更是涌现出蒋琬、杨仪、张南、冯习、傅肜、辅匡、廖化等人材来。这些人在历史上,被统一称之为荆州派系。
至于蔡氏、蒯氏、刘先、张允、邓羲、黄射、韩嵩等人,却在荆州留了下来。他们这些人,都是荆州士族的代表,家族基业都在荆州。不愿举家北迁。对于这些人,刘表也只随他去。
兴平七年冬十月,东海王刘祗薨逝。天子自到青州之后,很让刘备放心。两边心照不宣的达成默契,祭则天子,政则刘备。所以刘祇死了,刘备也没去关心,接下来吊唁、追谥、册封新王,都是天子与朝廷大臣的事,他也懒得管。也是在这个冬十月的月底,赵云传来了消息,称将与荆州大将文聘一道,引军护送荆州牧、镇南将军、成武侯刘表北上。满朝文武,皆对刘表诸人翘首以望。
大将军刘备权势滔天,对于百官来说,这将又是一个权臣。虽然目前的局面全部是刘备一个人撑起来的。但他们觉得,天下平定之后,刘备早晚要还政。但这期间若刘备无人制衡而起了别样的心思,以他的威望、权势,谁人敢阻?为了避免不忍言的事情发生,他们是时候要早作防范了。这样,对朝廷、对刘备都好。君臣相得、善始善终、青史留名岂不是好?也符合儒家功成身退的观念。
只是以杨彪为首的百官们,与刘备争了几次,若不是刘备有意相让,只怕是什么也争不来。于是百官们发现,像刘备这样的,一般人也拿他没办法。前番扬州牧刘繇到了青州,百官们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毕竟刘繇也是正牌子宗室、前太尉刘宠之侄。又曾为扬州牧、振武将军。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要是能站出来团结大家,那该多好。结果刘繇一来,便把长子刘基等送入书院读书,自己却是闭门不出,隐居家中。
好吧,刘繇你不敢。那现在刘表就要来了,我们还是把心思放到刘表身上好了。刘表更加不用说啦,名士、党人、宗室、荆州牧、成武侯、镇南将军,看看他身上的一大串头衔,而且随他一道来的,还有荆州文武、名士无数。刘繇你凄凄惨惨的来青州,身边除了王朗等人外,没兵没将,不敢出头,我们原谅你。现在刘表要人有人、要兵有兵,若他肯出头,将来朝廷上肯定又是一大势力。到时候还怕拿大将军没办法?
刘表还没到,青州便暗流汹涌了。
而对这一切,刘备似乎还并不知道。他这段时间,除了关心粮食和孩子。其他似乎都抛开了。
吕布和张辽在并州,一边委托王凌招募名士、恢复内政,一边持续对北方四郡用兵。在呼厨泉的配合下,连破敌军。袁氏残部郭援身死,牵招被高柔说降。经此一战,北方四郡又重回并州治下,整个并州版图再一次完整。
在扫平并州之后,便是全面、彻底的执行刘备的新政了。工曹、商曹、民曹也早早派了人手过去,协助并州恢复秩序、战后重建。
想来到明年,一个崭新的并州就要重新出现了。
古代人说万人敌,说的不仅是武将的个人武力,更是指他带兵的本事。项羽小时候读书、学剑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项梁大怒,项羽便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便教项羽兵法。这就是万人敌的由来。
程普见孙策似乎心痒,生怕孙策年轻气盛挑起事端,便劝道:“伯符年未弱冠,便将兵纵横江东,古之名将,唯项王可比也。区区赵云,何足道哉。”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孙策作为项羽的头号粉丝,虽然自知远远不及项羽,但听到程普拿项王来与自己相比,心中竟然也如饮醉酒般美妙非常。程普见孙策不吭声,知道话语有效,便又继续道:“赵云之来荆州,目的已明,便是接刘表北上。吾等只欲得荆州,刘景升去留与吾等何干?既然如此,不如且遣人往长沙郡,抢在曹孟德前,说降荆南四郡。此乃急务也。”
孙策一想,确实如此。坐等刘表离开然后瓜分其土就好了,没必要再生事端。于是便依程普之言。又想起之前游说荆南之人乃是顾元叹,便又遣人往州中,去调了顾雍来。
曹操那边也是如此。他并不在乎刘表能带多少人走。只要刘表肯走,那就万事大吉。他一直担心的就是刘备会出手。但现在赵云来迎刘表,证明刘备无意南下。曹操不管刘备是有心无力还是什么情况。只要刘备不来,荆州这块肥肉,基本上就到嘴一半。剩下的,不过是去和孙坚抢罢了。和孙坚抢,他是不怕的。更何况孙坚病重,现在主事之人不过是个小年轻孙策罢了。
就在各人心怀鬼胎的气氛中,荆州竟然迎来了这数月间难得的宁静。蔡瑁在府中,闻刘表要北归。愕然之后,却是苦笑。遣人请了蒯良来,道:“主公欲北上,却不通知吾等。唉,君臣一场,何至如此?”
蒯良长叹一声,道:“主公知你我心意,是以也不强求了。”本来就是,蔡氏和蒯氏作为荆州大族,怎么可能跟随刘表北上。既然注定不会跟他走,那么他干嘛要通知你们?
继李严率军来助刘表之后,又有临沮长向朗率部曲家兵数百,来投刘表。被刘表安置在馆驿。这个时候,愿意跟随刘表一起北上去青州的名单,基本上都出来了。
刘表麾下有文聘、霍峻、向朗、李严、刘巴、傅巽、伊籍等。又有襄阳庞统、颖川徐庶等无数士人愿意追随。这些人随刘表到了北方,皆受重用。后来又更是涌现出蒋琬、杨仪、张南、冯习、傅肜、辅匡、廖化等人材来。这些人在历史上,被统一称之为荆州派系。
至于蔡氏、蒯氏、刘先、张允、邓羲、黄射、韩嵩等人,却在荆州留了下来。他们这些人,都是荆州士族的代表,家族基业都在荆州。不愿举家北迁。对于这些人,刘表也只随他去。
兴平七年冬十月,东海王刘祗薨逝。天子自到青州之后,很让刘备放心。两边心照不宣的达成默契,祭则天子,政则刘备。所以刘祇死了,刘备也没去关心,接下来吊唁、追谥、册封新王,都是天子与朝廷大臣的事,他也懒得管。也是在这个冬十月的月底,赵云传来了消息,称将与荆州大将文聘一道,引军护送荆州牧、镇南将军、成武侯刘表北上。满朝文武,皆对刘表诸人翘首以望。
大将军刘备权势滔天,对于百官来说,这将又是一个权臣。虽然目前的局面全部是刘备一个人撑起来的。但他们觉得,天下平定之后,刘备早晚要还政。但这期间若刘备无人制衡而起了别样的心思,以他的威望、权势,谁人敢阻?为了避免不忍言的事情发生,他们是时候要早作防范了。这样,对朝廷、对刘备都好。君臣相得、善始善终、青史留名岂不是好?也符合儒家功成身退的观念。
只是以杨彪为首的百官们,与刘备争了几次,若不是刘备有意相让,只怕是什么也争不来。于是百官们发现,像刘备这样的,一般人也拿他没办法。前番扬州牧刘繇到了青州,百官们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毕竟刘繇也是正牌子宗室、前太尉刘宠之侄。又曾为扬州牧、振武将军。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要是能站出来团结大家,那该多好。结果刘繇一来,便把长子刘基等送入书院读书,自己却是闭门不出,隐居家中。
好吧,刘繇你不敢。那现在刘表就要来了,我们还是把心思放到刘表身上好了。刘表更加不用说啦,名士、党人、宗室、荆州牧、成武侯、镇南将军,看看他身上的一大串头衔,而且随他一道来的,还有荆州文武、名士无数。刘繇你凄凄惨惨的来青州,身边除了王朗等人外,没兵没将,不敢出头,我们原谅你。现在刘表要人有人、要兵有兵,若他肯出头,将来朝廷上肯定又是一大势力。到时候还怕拿大将军没办法?
刘表还没到,青州便暗流汹涌了。
而对这一切,刘备似乎还并不知道。他这段时间,除了关心粮食和孩子。其他似乎都抛开了。
吕布和张辽在并州,一边委托王凌招募名士、恢复内政,一边持续对北方四郡用兵。在呼厨泉的配合下,连破敌军。袁氏残部郭援身死,牵招被高柔说降。经此一战,北方四郡又重回并州治下,整个并州版图再一次完整。
在扫平并州之后,便是全面、彻底的执行刘备的新政了。工曹、商曹、民曹也早早派了人手过去,协助并州恢复秩序、战后重建。
想来到明年,一个崭新的并州就要重新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