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千板楯蛮兵飞山越岭的奇袭之下,不过旬月,函谷关便落入刘备之手。可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刘备在接到洛阳密报之后,便勃然大怒。
时荀彧在侧,他在刘备身边多年,从未见刘备有如此失态之时。不禁疑道:“主公,洛阳出了何事?”
刘备把信函扔到荀彧手上,怒道:“文若自己看罢,依我之见,乱天下者,袁本初也!”
荀彧一目数行,草草看完之后,也不禁惊呆了。他袁本初想做什么?函谷关既下,西征一片光明,董卓败亡在既,他竟然不思举兵西向,却在洛阳合纵连横,鼓动诸侯重立弘农王,而密报中指出,何太后竟然也心动了!好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袁本初,好个不识大体的何太后!
荀彧面对如此之事,也不禁心神摇动,不知如何是好,抬头看着刘备,讷讷道:“主公……”
刘备嘿然一声,双眸神光湛然,道:“我为大汉宗室,岂能坐视袁绍行如此之事,他想学董卓,也得看天下人肯不肯!来人,击鼓,聚将!”
刘备留了众将率大军驻扎在此,只率了刘恪与荀彧以及一千亲军,一路疾驰往洛阳而去。
刘备一路风尘赶到了洛阳,求见袁绍。袁绍一脸喜色的把他给迎了进来,似乎没有看到刘备铁青的脸色似的,还没等刘备开口,便道:“玄德来得正好,我正欲有事与你相商。来来来,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平原王刘硕,先帝之叔;这位是河间王刘陔,先帝之侄,同为孝穆皇之后。你们同是宗室,可得好生亲近亲近。”
刘备憋了一肚子的话,就这样硬生生的给压回去了。看着在座一老一少两个王爷,刘备心中不得不给袁绍个赞,不愧是袁本初,好手段。
刘备自然想得到袁绍请了两位王爷来此干什么。平原王刘硕,汉桓帝幼弟,建和二年,追封刘桓帝父刘翼为孝崇皇,建庙、陵祭之,陵名博陵。封刘硕为平原王,于博陵奉祀;刘陔,孝穆皇刘开玄孙,继承刘开河间王一脉爵位传承,与当今天子、弘农王同辈,为其堂兄。在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皆死的情况下,汉灵帝一脉最亲近的,便是这二人了。袁绍把这两位王爷请过来,自然是为了重新立帝之事。
刘备强抑满腹心事,向两人一礼,道:“刘备刘玄德,见过两位王爷!”
刘硕六十多了,满头华发,他一脸笑容的虚扶道:“广阳侯,你我既是一家人,便不必多礼。”
刘备心中腹诽,谁和你是一家人了?你们是汉景帝皇六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我是皇九子中山靖王一脉,虽然是同一个祖宗,可几百年风雨了,刘氏皇族开枝散叶,所繁衍后人不计其数。谁认识谁呀。可千万别这么套近乎。
刘备与两人叙礼毕,便于下首坐了下来,却不话,只是拿眼一直看袁绍。刘硕笑眯眯的开口道:“广阳侯便不想问问,我与河间王如何到了此处?”
刘备真的不想问,他只想单独和袁绍谈谈。可人家平原王发话了,刘备只好硬着头皮道:“备乃辈,王爷直呼我字便可,广阳侯之称,备实不敢当。”见平原王头,一双浑浊的眼睛却死死看着自己。刘备又只好继续道:“那么敢问两位王爷,为何远离封国,到了洛都?”
刘备的话里面,暗藏机锋,无天子诏令,藩王一律不得擅离封国。平原王人老成精,自然听出来刘备话里的意思,不过他不置可否,捶了捶膝盖,笑道:“本王与河间王在封国自在逍遥,原也不想爬山涉水,远离封地。然则太后有旨,着令我俩前来洛都,有大事商议。此事关系到我刘氏皇统,关系到我大汉江山。既是家事,又是国事。于是迫不得已,只好远来此处。”
刘备还未答言,袁绍就冷幽幽的来了一句:“玄德,我与诸侯商议,欲立弘农王为帝,你觉得如何?”
刘备纵然已得密报,但袁绍当他之面了出来,刘备还是不禁一阵心乱,刘备想了想,道:“自古废立之事,不可不慎。今天下播乱,而顽凶未除。备一介末进,名位不显,如何敢妄议废立。”既然得知太后心意已决,又有袁绍等实力派和宗室长辈一力支持,刘备是不打算掺和了。
袁绍笑道:“玄德何出此言,你先帝时便已见擢用,声名播于四海,且又是宗室之后,如何议不得废、立?”
刘备沉默良久,乃道:“若本初欲知我意,我便直言相告。此非废立之时也,天下,再也经不起震荡了。言尽于此,本初三思。”
袁绍脸色一沉。旁边一直没话的河间王刘陔便开言了:“玄德此言差矣,董贼枉兴废立,败坏纲纪。以至天下大乱。于是方有诸侯举兵西向,天下义士翘首以望。年内以来,董贼惧诸侯兵锋,不得不西迁长安以避之。然则天下诸侯为何讨董?乃董贼行废立之事以失天下人心也。董贼多行不义,败亡在即,其所立之天子,名不正言不顺,自然当废除帝号也……”
河间王絮絮叨叨一大堆,刘备总算听明白了,你们诸侯讨董,就是因为董卓枉兴废立,那么你们打败了董卓,难道还要继续承认这个董卓立的天子?自然不行,董卓既然要败、要死,那么他的一切,包括他所立的当今的天子,都得推翻。
这是典型的成王败寇论了。不过,刘备听了,忽然觉得有些无言以对。他貌似得很有道理的样子。原本历史上董卓死后,天子能够继续当他的天子,是因为他的兄长,汉灵帝嫡子弘农王刘辨已经被董卓害死了。所以他作为汉灵帝唯一子嗣,继承大统名正言顺。可如今太后与弘农王被自己所救,董卓铁定败亡。那么,那些野心家们,那些遵循礼教的老古板们,似乎又有了更好的目标?
太后在,弘农王在,弘农王为先帝嫡长子,又曾经登基为帝,似乎打败董卓之后,再度为帝,也不是不可以?
刘备之前一直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现在这个问题被袁绍捅了出来,而且还动了太后,请动了宗室两位王爷。只怕已经是不允许任何人阻止他了。至于洛都诸侯们,这种拥立从龙之功,谁会放过?都不要袁绍,只要一个暗示,便会有人自觉的跳出来拥护。
刘备一时心乱如麻,罢了罢了,不想了。先回营去罢。于是刘备沉声道:“备远来疲惫,本初,两位王爷,还请允我先行告退。”
袁绍与平原王、河间王对视一眼,袁绍道:“既然如此,玄德先去歇息,此事来日再议。”
送走刘备,平原王道:“看这意思,似乎刘玄德不同意?”
袁绍一声冷笑,道:“箭在弦上,他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可由不得他了。”
刘硕若有所思的了头,道:“一切便全靠本初了。”
袁绍道:“两位王爷放心,只要此事得成,两位所求,包在某身上。”
刘氏皇族经过历代皇帝的打压,早就不复西汉初年有兵马有钱粮的盛况,如今没有实权的他们,也只能在封国中拼命的享乐。纵情于声色的同时,子女数目也是急剧增多。而除了嫡长子能袭爵外,其余子孙却无法顾及,只能任他们成年之后独自生活。有本事的,自然能够脱颖而出,没本事的,便泯然众人。这次袁绍能动平原王与河间王,便是对两王,若能够在立帝一事中立下功勋,太后与新的天子必然会有封赏下来,到时再封荫数子,不在话下。
平原王与河间王已经贵为王爵,享尽人间富贵尊荣。若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如意的地方,就是还有几个宠姬所出的爱子没有办法安排。就算自己能够让他们富贵一世又如何,自己撒手之后,谁又会来照顾他们和他们的娘亲?靠嫡子?别想了,平民之家,嫡庶之争都是常事,更何况王侯之家。两个王爷被府中爱姬闹来闹去,正自烦忧。谁曾想袁绍使者便突然上门,还提出了如此丰厚的条件。两个王爷不禁眼前一亮,于是不由分,便屁颠屁颠的一路跑到洛阳来了。
在他们看来,天子家事,便是他刘家事,更何况,还有太后旨意在,谁能他们什么?
刘备回营,对一直等候的荀彧道:“文若,袁本初已经动诸侯与太后,欲重立弘农王为帝。甚至还请动宗室平原王与河间王。此次我料袁本初必然一意孤行。此消息传出,天下又要动荡了。”
荀彧也凌乱了:“董贼未平,岂是重立天子之时?且天子在位以来,并未失德,如何能轻言废之。若如此,袁本初与董贼何异?”
刘备深吸一口气,道:“我亦持此论,然则河间王言,我崤山以东诸侯反董,便是因为董贼废立天子。若董贼败,其所立天子名不正言不顺,自然要废。因为弘农王为先帝嫡长子,绍继大统,名正言顺!更何况弘农王曾为天子,却无辜被董贼所废!诸侯与宗室,自然是要匡正董贼败乱的天下!”
荀彧摇摇头,心中也是一团乱麻,弘农王无辜,当今天子又有何辜?董卓与袁绍这些权臣们一个个想着废帝立帝,把大汉天子随意摆弄,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罢了。唉,我大汉何至一弱如斯?
时荀彧在侧,他在刘备身边多年,从未见刘备有如此失态之时。不禁疑道:“主公,洛阳出了何事?”
刘备把信函扔到荀彧手上,怒道:“文若自己看罢,依我之见,乱天下者,袁本初也!”
荀彧一目数行,草草看完之后,也不禁惊呆了。他袁本初想做什么?函谷关既下,西征一片光明,董卓败亡在既,他竟然不思举兵西向,却在洛阳合纵连横,鼓动诸侯重立弘农王,而密报中指出,何太后竟然也心动了!好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袁本初,好个不识大体的何太后!
荀彧面对如此之事,也不禁心神摇动,不知如何是好,抬头看着刘备,讷讷道:“主公……”
刘备嘿然一声,双眸神光湛然,道:“我为大汉宗室,岂能坐视袁绍行如此之事,他想学董卓,也得看天下人肯不肯!来人,击鼓,聚将!”
刘备留了众将率大军驻扎在此,只率了刘恪与荀彧以及一千亲军,一路疾驰往洛阳而去。
刘备一路风尘赶到了洛阳,求见袁绍。袁绍一脸喜色的把他给迎了进来,似乎没有看到刘备铁青的脸色似的,还没等刘备开口,便道:“玄德来得正好,我正欲有事与你相商。来来来,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平原王刘硕,先帝之叔;这位是河间王刘陔,先帝之侄,同为孝穆皇之后。你们同是宗室,可得好生亲近亲近。”
刘备憋了一肚子的话,就这样硬生生的给压回去了。看着在座一老一少两个王爷,刘备心中不得不给袁绍个赞,不愧是袁本初,好手段。
刘备自然想得到袁绍请了两位王爷来此干什么。平原王刘硕,汉桓帝幼弟,建和二年,追封刘桓帝父刘翼为孝崇皇,建庙、陵祭之,陵名博陵。封刘硕为平原王,于博陵奉祀;刘陔,孝穆皇刘开玄孙,继承刘开河间王一脉爵位传承,与当今天子、弘农王同辈,为其堂兄。在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皆死的情况下,汉灵帝一脉最亲近的,便是这二人了。袁绍把这两位王爷请过来,自然是为了重新立帝之事。
刘备强抑满腹心事,向两人一礼,道:“刘备刘玄德,见过两位王爷!”
刘硕六十多了,满头华发,他一脸笑容的虚扶道:“广阳侯,你我既是一家人,便不必多礼。”
刘备心中腹诽,谁和你是一家人了?你们是汉景帝皇六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我是皇九子中山靖王一脉,虽然是同一个祖宗,可几百年风雨了,刘氏皇族开枝散叶,所繁衍后人不计其数。谁认识谁呀。可千万别这么套近乎。
刘备与两人叙礼毕,便于下首坐了下来,却不话,只是拿眼一直看袁绍。刘硕笑眯眯的开口道:“广阳侯便不想问问,我与河间王如何到了此处?”
刘备真的不想问,他只想单独和袁绍谈谈。可人家平原王发话了,刘备只好硬着头皮道:“备乃辈,王爷直呼我字便可,广阳侯之称,备实不敢当。”见平原王头,一双浑浊的眼睛却死死看着自己。刘备又只好继续道:“那么敢问两位王爷,为何远离封国,到了洛都?”
刘备的话里面,暗藏机锋,无天子诏令,藩王一律不得擅离封国。平原王人老成精,自然听出来刘备话里的意思,不过他不置可否,捶了捶膝盖,笑道:“本王与河间王在封国自在逍遥,原也不想爬山涉水,远离封地。然则太后有旨,着令我俩前来洛都,有大事商议。此事关系到我刘氏皇统,关系到我大汉江山。既是家事,又是国事。于是迫不得已,只好远来此处。”
刘备还未答言,袁绍就冷幽幽的来了一句:“玄德,我与诸侯商议,欲立弘农王为帝,你觉得如何?”
刘备纵然已得密报,但袁绍当他之面了出来,刘备还是不禁一阵心乱,刘备想了想,道:“自古废立之事,不可不慎。今天下播乱,而顽凶未除。备一介末进,名位不显,如何敢妄议废立。”既然得知太后心意已决,又有袁绍等实力派和宗室长辈一力支持,刘备是不打算掺和了。
袁绍笑道:“玄德何出此言,你先帝时便已见擢用,声名播于四海,且又是宗室之后,如何议不得废、立?”
刘备沉默良久,乃道:“若本初欲知我意,我便直言相告。此非废立之时也,天下,再也经不起震荡了。言尽于此,本初三思。”
袁绍脸色一沉。旁边一直没话的河间王刘陔便开言了:“玄德此言差矣,董贼枉兴废立,败坏纲纪。以至天下大乱。于是方有诸侯举兵西向,天下义士翘首以望。年内以来,董贼惧诸侯兵锋,不得不西迁长安以避之。然则天下诸侯为何讨董?乃董贼行废立之事以失天下人心也。董贼多行不义,败亡在即,其所立之天子,名不正言不顺,自然当废除帝号也……”
河间王絮絮叨叨一大堆,刘备总算听明白了,你们诸侯讨董,就是因为董卓枉兴废立,那么你们打败了董卓,难道还要继续承认这个董卓立的天子?自然不行,董卓既然要败、要死,那么他的一切,包括他所立的当今的天子,都得推翻。
这是典型的成王败寇论了。不过,刘备听了,忽然觉得有些无言以对。他貌似得很有道理的样子。原本历史上董卓死后,天子能够继续当他的天子,是因为他的兄长,汉灵帝嫡子弘农王刘辨已经被董卓害死了。所以他作为汉灵帝唯一子嗣,继承大统名正言顺。可如今太后与弘农王被自己所救,董卓铁定败亡。那么,那些野心家们,那些遵循礼教的老古板们,似乎又有了更好的目标?
太后在,弘农王在,弘农王为先帝嫡长子,又曾经登基为帝,似乎打败董卓之后,再度为帝,也不是不可以?
刘备之前一直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现在这个问题被袁绍捅了出来,而且还动了太后,请动了宗室两位王爷。只怕已经是不允许任何人阻止他了。至于洛都诸侯们,这种拥立从龙之功,谁会放过?都不要袁绍,只要一个暗示,便会有人自觉的跳出来拥护。
刘备一时心乱如麻,罢了罢了,不想了。先回营去罢。于是刘备沉声道:“备远来疲惫,本初,两位王爷,还请允我先行告退。”
袁绍与平原王、河间王对视一眼,袁绍道:“既然如此,玄德先去歇息,此事来日再议。”
送走刘备,平原王道:“看这意思,似乎刘玄德不同意?”
袁绍一声冷笑,道:“箭在弦上,他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可由不得他了。”
刘硕若有所思的了头,道:“一切便全靠本初了。”
袁绍道:“两位王爷放心,只要此事得成,两位所求,包在某身上。”
刘氏皇族经过历代皇帝的打压,早就不复西汉初年有兵马有钱粮的盛况,如今没有实权的他们,也只能在封国中拼命的享乐。纵情于声色的同时,子女数目也是急剧增多。而除了嫡长子能袭爵外,其余子孙却无法顾及,只能任他们成年之后独自生活。有本事的,自然能够脱颖而出,没本事的,便泯然众人。这次袁绍能动平原王与河间王,便是对两王,若能够在立帝一事中立下功勋,太后与新的天子必然会有封赏下来,到时再封荫数子,不在话下。
平原王与河间王已经贵为王爵,享尽人间富贵尊荣。若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如意的地方,就是还有几个宠姬所出的爱子没有办法安排。就算自己能够让他们富贵一世又如何,自己撒手之后,谁又会来照顾他们和他们的娘亲?靠嫡子?别想了,平民之家,嫡庶之争都是常事,更何况王侯之家。两个王爷被府中爱姬闹来闹去,正自烦忧。谁曾想袁绍使者便突然上门,还提出了如此丰厚的条件。两个王爷不禁眼前一亮,于是不由分,便屁颠屁颠的一路跑到洛阳来了。
在他们看来,天子家事,便是他刘家事,更何况,还有太后旨意在,谁能他们什么?
刘备回营,对一直等候的荀彧道:“文若,袁本初已经动诸侯与太后,欲重立弘农王为帝。甚至还请动宗室平原王与河间王。此次我料袁本初必然一意孤行。此消息传出,天下又要动荡了。”
荀彧也凌乱了:“董贼未平,岂是重立天子之时?且天子在位以来,并未失德,如何能轻言废之。若如此,袁本初与董贼何异?”
刘备深吸一口气,道:“我亦持此论,然则河间王言,我崤山以东诸侯反董,便是因为董贼废立天子。若董贼败,其所立天子名不正言不顺,自然要废。因为弘农王为先帝嫡长子,绍继大统,名正言顺!更何况弘农王曾为天子,却无辜被董贼所废!诸侯与宗室,自然是要匡正董贼败乱的天下!”
荀彧摇摇头,心中也是一团乱麻,弘农王无辜,当今天子又有何辜?董卓与袁绍这些权臣们一个个想着废帝立帝,把大汉天子随意摆弄,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罢了。唉,我大汉何至一弱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