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最佳影片的是,《苏州河》!”
“耶!”翻译兴奋得差点跳起来,抓着她胳膊使劲地晃,一部电影能包揽最重要的三个奖项,自己都与有荣焉。
周迅还真诧异,但很快放松下来,第三次上台。这回确实没啥可说的了,只得一直念叨着“谢谢!谢谢!”
其他来参展的电影人很失望,就捡了些零碎的安慰奖,大奖都被这个小姑娘承包了。怨念是有,歧义却不大,《苏州河》的优秀有目共睹。
本届影展的评委会有十个人,其中女主角奖,十票通过;影片奖,八票;男主角奖,六票。
好吧,某人看似最勉强……
并非他演得不好,根据片子里的人物设定,女主角本就是个容易出彩的角色,加上周迅的演绎,更显出一种特别的张扬和华丽来。相比之下,褚青就晦暗了点。
颁奖礼刚结束,周迅就给家里打电话报喜,老爸在那边哭得特开心,把小姑娘弄得也眼泪汪汪。之后又跟娄烨汇报了下情况,娄烨自是骄傲,互相祝贺了一番。
她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却没通知褚青。
翻译则负责给北京方面传递消息,主要是她的经纪公司。李小婉当时的感觉,就像走着走着忽然被张馅饼砸中了脑袋,虽然肚子不饿,可也挺幸福的。
她了解巴黎国际电影节是个什么层次,老实讲,还真没看上眼。别说连拿三项大奖,就是整个包场,也说明不了啥问题。
就如冯小刚的文艺试水作《一声叹息》,下半年会在开罗电影节上包揽五项大奖,风光无限。结果王朔兜头就浇了盆冷水:拿个非洲的乡镇企业奖,有什么可嘚瑟的?
乡镇企业奖……呃,《苏州河》大概也是这么个概念。
可好歹也是国际影后啊,忽悠忽悠观众,刷刷逼格还是没问题的。
你想想,从第五代冒头到2000年上半年,大大小小的影展都算上,掰着指头数数,拿过帝后的华人演员有几个?
十七个!
更主要的是,拿奖的那些人,要么是老前辈,像赵丽蓉;要么是大咖,像巩俐;要么是港台巨星,像张曼玉。
而周迅才多大?
二十六岁!
如此,她未来的路线就很清晰了——国内新生代演员的领军人物。
这个Flag,还是有立的价值。所以李小婉收到消息后,马上召集公司人员开会,定制了一整套的宣传方案。
她现在力捧的就两位,周迅和陈坤,铺开大路往前飙,资源倾斜得特丰厚。而且两人正准备拍部电视剧,叫《像雾像雨又像风》,顺便还能打打广告。
方案定下,还有个麻烦事,就是褚青,该怎么个尺度?
完全不说吧,人家也是共同参演的,还拿了最佳男演员;可要说吧,老觉着这孙子像沾光似的。最后,只好折中,提及,但不夸赞。
从写作结构上讲,这叫,背景介绍……
有公司和没公司的区别就在这,有经纪公司为你打理,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会有专业公关来帮忙刷粉。
褚青这种跑单帮的,就只能刷大白。
周迅在巴黎又呆了一天,配合主办方宣传采访,《苏州河》在法国的首映也定了,10月11日。
6日中午,她终于回到北京。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要马上到公司,接受惨无人道的围观。
李小婉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关系,包括北京的几家主流纸媒,以及初成势头的门户网站,甚至还有家党报掺和进来。
周迅从容,or累得不想多说,坐在台子后面,对着十几家媒体的记者,有条不紊的一一回答。
先聊了聊获奖的经过和感受,又回顾了下自己的从影历程,最后谈了谈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还是很有料的,因为她当红,《大明宫词》正在热播,台湾那边已经先轰动的《人间四月天》,也即将在国内播出。
记者们知道读者爱看什么,问的都在点上,李小婉在旁边陪着,相当满意。
直到快结束时,一个哥们边往包里装采访本,边随意地问了句:“那你打算怎么把这个奖杯给褚青?”
“我,我想……”周迅眨眨眼睛,放弃了,她说不出。
李小婉忙接道:“我们一定会找个稳妥安全的方式,把奖杯送到他手里。”
采访结束,李小婉去送几个关系较好的记者,同时交流下稿件的必备要点。
周迅独自坐在那,一手拄着脸颊,一手摩挲着桌子上的奖杯,指尖顺着长长的金胶片,滑到铁塔镂空的支脚。
她笑了笑。
仅仅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自己就能跑到汾阳去,亲手把奖杯给他。
但是,她一个理由都找不到。
……
新闻稿这东西,有时候不是靠事实,而是靠记者的文笔和节操。
周迅拿奖,有报道的价值,但总体上还属于公关稿的性质,写多写少,写好写差,凭的都是李小婉的人脉。
有的随便糊弄,有的就负责些,真正当一个新闻来做。既然是新闻,那首先就得完整,光从周迅采的那点料,显然不够。
然后,娄烨就被逮住了,知晓来意后,极其配合地唠叨了一大堆。
再然后,那几个记者就疯了,因为找不到褚青。这货出道至今,居然从来没接受过采访,媒体圈的,没人知道他的联系方式。
“耶!”翻译兴奋得差点跳起来,抓着她胳膊使劲地晃,一部电影能包揽最重要的三个奖项,自己都与有荣焉。
周迅还真诧异,但很快放松下来,第三次上台。这回确实没啥可说的了,只得一直念叨着“谢谢!谢谢!”
其他来参展的电影人很失望,就捡了些零碎的安慰奖,大奖都被这个小姑娘承包了。怨念是有,歧义却不大,《苏州河》的优秀有目共睹。
本届影展的评委会有十个人,其中女主角奖,十票通过;影片奖,八票;男主角奖,六票。
好吧,某人看似最勉强……
并非他演得不好,根据片子里的人物设定,女主角本就是个容易出彩的角色,加上周迅的演绎,更显出一种特别的张扬和华丽来。相比之下,褚青就晦暗了点。
颁奖礼刚结束,周迅就给家里打电话报喜,老爸在那边哭得特开心,把小姑娘弄得也眼泪汪汪。之后又跟娄烨汇报了下情况,娄烨自是骄傲,互相祝贺了一番。
她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却没通知褚青。
翻译则负责给北京方面传递消息,主要是她的经纪公司。李小婉当时的感觉,就像走着走着忽然被张馅饼砸中了脑袋,虽然肚子不饿,可也挺幸福的。
她了解巴黎国际电影节是个什么层次,老实讲,还真没看上眼。别说连拿三项大奖,就是整个包场,也说明不了啥问题。
就如冯小刚的文艺试水作《一声叹息》,下半年会在开罗电影节上包揽五项大奖,风光无限。结果王朔兜头就浇了盆冷水:拿个非洲的乡镇企业奖,有什么可嘚瑟的?
乡镇企业奖……呃,《苏州河》大概也是这么个概念。
可好歹也是国际影后啊,忽悠忽悠观众,刷刷逼格还是没问题的。
你想想,从第五代冒头到2000年上半年,大大小小的影展都算上,掰着指头数数,拿过帝后的华人演员有几个?
十七个!
更主要的是,拿奖的那些人,要么是老前辈,像赵丽蓉;要么是大咖,像巩俐;要么是港台巨星,像张曼玉。
而周迅才多大?
二十六岁!
如此,她未来的路线就很清晰了——国内新生代演员的领军人物。
这个Flag,还是有立的价值。所以李小婉收到消息后,马上召集公司人员开会,定制了一整套的宣传方案。
她现在力捧的就两位,周迅和陈坤,铺开大路往前飙,资源倾斜得特丰厚。而且两人正准备拍部电视剧,叫《像雾像雨又像风》,顺便还能打打广告。
方案定下,还有个麻烦事,就是褚青,该怎么个尺度?
完全不说吧,人家也是共同参演的,还拿了最佳男演员;可要说吧,老觉着这孙子像沾光似的。最后,只好折中,提及,但不夸赞。
从写作结构上讲,这叫,背景介绍……
有公司和没公司的区别就在这,有经纪公司为你打理,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会有专业公关来帮忙刷粉。
褚青这种跑单帮的,就只能刷大白。
周迅在巴黎又呆了一天,配合主办方宣传采访,《苏州河》在法国的首映也定了,10月11日。
6日中午,她终于回到北京。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要马上到公司,接受惨无人道的围观。
李小婉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媒体关系,包括北京的几家主流纸媒,以及初成势头的门户网站,甚至还有家党报掺和进来。
周迅从容,or累得不想多说,坐在台子后面,对着十几家媒体的记者,有条不紊的一一回答。
先聊了聊获奖的经过和感受,又回顾了下自己的从影历程,最后谈了谈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还是很有料的,因为她当红,《大明宫词》正在热播,台湾那边已经先轰动的《人间四月天》,也即将在国内播出。
记者们知道读者爱看什么,问的都在点上,李小婉在旁边陪着,相当满意。
直到快结束时,一个哥们边往包里装采访本,边随意地问了句:“那你打算怎么把这个奖杯给褚青?”
“我,我想……”周迅眨眨眼睛,放弃了,她说不出。
李小婉忙接道:“我们一定会找个稳妥安全的方式,把奖杯送到他手里。”
采访结束,李小婉去送几个关系较好的记者,同时交流下稿件的必备要点。
周迅独自坐在那,一手拄着脸颊,一手摩挲着桌子上的奖杯,指尖顺着长长的金胶片,滑到铁塔镂空的支脚。
她笑了笑。
仅仅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自己就能跑到汾阳去,亲手把奖杯给他。
但是,她一个理由都找不到。
……
新闻稿这东西,有时候不是靠事实,而是靠记者的文笔和节操。
周迅拿奖,有报道的价值,但总体上还属于公关稿的性质,写多写少,写好写差,凭的都是李小婉的人脉。
有的随便糊弄,有的就负责些,真正当一个新闻来做。既然是新闻,那首先就得完整,光从周迅采的那点料,显然不够。
然后,娄烨就被逮住了,知晓来意后,极其配合地唠叨了一大堆。
再然后,那几个记者就疯了,因为找不到褚青。这货出道至今,居然从来没接受过采访,媒体圈的,没人知道他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