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城
第一部边界
作者:落花人常在
花开花落人常在,回头看花渺沧海。
花开花谢,亘古如斯,然沧海却已是桑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花再开,美丽依旧,人再来,容颜已改。
转眼间,花落了,楼空了,事变了,又有几人离开了。
奈何心微动,情已远,物已非,人也非,事也非,往日不可追。
昔日少年已不再年少,但落花依旧有人相伴,故有落花人常在。
幽灵城——进不去,出不来,它充满魅力又极具诱惑。它的神秘深深吸引着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之人去寻找。在寻找幽灵城的路上,世人上演着一幕幕生死别离,爱恨情仇。其实,这一切早已命中注定,因为这是宿命!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古城,它是一个中国最普通的小城,由几个镇子构成,总人口88万。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阆苑仙境”,传说它是西王母的居所,位于昆仑之巅。
古城往北一公里有个名叫“海校”的营地,占地两千多亩,所有的地图都没有它的资料,就连这个名字只不过是老百姓口中的代号而已。它是什么?它里面有什么?全都不得而知……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秋民、性别男、今年29岁、是这座古城本地人,在外工作八年,是个有着奇葩思维的宅男。也经历过一些事儿,例如:三岁时因护士给错药,吃完后抽羊角风差点儿死了。08年大地震,关于汶川大地震,秋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的中学校长,他只穿着内裤撇下老婆孩子独自冲到楼下空地上,那画面滑稽且可笑,然而那年秋民参加高考。
来京时举目无亲,据说是一位姓韩的同学到西站接的他,之后就义无反顾投身影视行业,结果坎坎坷坷的一事无成。从岁起父母就开始催婚,这会儿他已经坐上了从新发地回古城的长途大巴,这些事儿都是很久之后秋民亲口告诉我的。
总体来说,他在人类社会是很消极、易怒、且仗义的人,也许是他没有上升通道的缘故,也许他根本不属于这个社会体系。听完他的故事,我只有一点疑惑,要么他是个神经病,要么就不是人……
2016年12月末
大巴车行驶在高速路上,坐大巴对于秋民来说只是图便宜,两千公里的路程平时单程只要三四百,春节期间充其量也就五六百,中途会停几次车,可以上厕所、抽烟、吃饭。在车上特别无聊,车载的dvd简直无聊到爆,一是司机、车主的品位真的不敢恭维,二是播放影片对司机来说很耗电,也就开那么几个小时。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的手机打发时间。
秋民拿出自己的手机刚准备看会儿电影,突然一个全身白衣、长发及腰的女子站在高速路边的小山丘上,秋民手一抖,手机掉在座位底下,秋民慌忙的捡起来,他立马回头看,那个女子看着车的方向。说实话,当时看不清楚女子的脸,秋民把头转向右侧,车里的乘依旧平常,好像没有人注意到这件事儿。
坐车最煎熬的事儿并不是20小时的旅程,而是车上的人,有人身上的味儿随时能让你提神醒脑,前两年每车都有小孩,三岁以下的孩子,孩子们都很闹腾,当然小孩也难受。最关键的是秋民觉得自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在车上完全没有交流。
第二天中午11点,大巴车到了89队车站。车站所在地是当地人称为巴巴寺的地方,巴巴寺是一个宗教寺庙,在秋民脑海里没有巴巴寺的图像记忆,但这个寺庙的确存在。出车站后秋民打车到了太平寺街和郎家拐街的十字路口,几年前打车可以直接到状元坊,近两年开始交通管制。状元坊是一个牌坊,秋民小时候这里还是古城建筑,因为城市开发所以被拆掉了,状元坊在县志里的确是存在的,因为这里考中状元的人很多。
之后几个小时的事儿挺琐碎的,除了他经过牌坊的感觉有些异样,他还回头重新走了一遍,最终没有察觉出什么异样。其他的就不废话了,秋民心中还记得路上那个白衣女子,这是件很怪的事情,秋民按道理讲他也是农民,逢年过节也回农村。农民虽然不富裕,确不会有那样的女子存在。影子有可能是阳光的折射现象,冬至时北回归线正午的太阳高度只有43°,当时的太阳高度应该只有三十多度,这样一想,可能性不大。第一,白衣女子在路南、路北无法确认,第二,白衣女子的面对的方位变了,时间仅仅是一瞬间,不可能有这样的变化,他不能再想了,细思极恐。
(本章完)
第一部边界
作者:落花人常在
花开花落人常在,回头看花渺沧海。
花开花谢,亘古如斯,然沧海却已是桑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花再开,美丽依旧,人再来,容颜已改。
转眼间,花落了,楼空了,事变了,又有几人离开了。
奈何心微动,情已远,物已非,人也非,事也非,往日不可追。
昔日少年已不再年少,但落花依旧有人相伴,故有落花人常在。
幽灵城——进不去,出不来,它充满魅力又极具诱惑。它的神秘深深吸引着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之人去寻找。在寻找幽灵城的路上,世人上演着一幕幕生死别离,爱恨情仇。其实,这一切早已命中注定,因为这是宿命!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古城,它是一个中国最普通的小城,由几个镇子构成,总人口88万。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阆苑仙境”,传说它是西王母的居所,位于昆仑之巅。
古城往北一公里有个名叫“海校”的营地,占地两千多亩,所有的地图都没有它的资料,就连这个名字只不过是老百姓口中的代号而已。它是什么?它里面有什么?全都不得而知……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秋民、性别男、今年29岁、是这座古城本地人,在外工作八年,是个有着奇葩思维的宅男。也经历过一些事儿,例如:三岁时因护士给错药,吃完后抽羊角风差点儿死了。08年大地震,关于汶川大地震,秋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的中学校长,他只穿着内裤撇下老婆孩子独自冲到楼下空地上,那画面滑稽且可笑,然而那年秋民参加高考。
来京时举目无亲,据说是一位姓韩的同学到西站接的他,之后就义无反顾投身影视行业,结果坎坎坷坷的一事无成。从岁起父母就开始催婚,这会儿他已经坐上了从新发地回古城的长途大巴,这些事儿都是很久之后秋民亲口告诉我的。
总体来说,他在人类社会是很消极、易怒、且仗义的人,也许是他没有上升通道的缘故,也许他根本不属于这个社会体系。听完他的故事,我只有一点疑惑,要么他是个神经病,要么就不是人……
2016年12月末
大巴车行驶在高速路上,坐大巴对于秋民来说只是图便宜,两千公里的路程平时单程只要三四百,春节期间充其量也就五六百,中途会停几次车,可以上厕所、抽烟、吃饭。在车上特别无聊,车载的dvd简直无聊到爆,一是司机、车主的品位真的不敢恭维,二是播放影片对司机来说很耗电,也就开那么几个小时。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的手机打发时间。
秋民拿出自己的手机刚准备看会儿电影,突然一个全身白衣、长发及腰的女子站在高速路边的小山丘上,秋民手一抖,手机掉在座位底下,秋民慌忙的捡起来,他立马回头看,那个女子看着车的方向。说实话,当时看不清楚女子的脸,秋民把头转向右侧,车里的乘依旧平常,好像没有人注意到这件事儿。
坐车最煎熬的事儿并不是20小时的旅程,而是车上的人,有人身上的味儿随时能让你提神醒脑,前两年每车都有小孩,三岁以下的孩子,孩子们都很闹腾,当然小孩也难受。最关键的是秋民觉得自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在车上完全没有交流。
第二天中午11点,大巴车到了89队车站。车站所在地是当地人称为巴巴寺的地方,巴巴寺是一个宗教寺庙,在秋民脑海里没有巴巴寺的图像记忆,但这个寺庙的确存在。出车站后秋民打车到了太平寺街和郎家拐街的十字路口,几年前打车可以直接到状元坊,近两年开始交通管制。状元坊是一个牌坊,秋民小时候这里还是古城建筑,因为城市开发所以被拆掉了,状元坊在县志里的确是存在的,因为这里考中状元的人很多。
之后几个小时的事儿挺琐碎的,除了他经过牌坊的感觉有些异样,他还回头重新走了一遍,最终没有察觉出什么异样。其他的就不废话了,秋民心中还记得路上那个白衣女子,这是件很怪的事情,秋民按道理讲他也是农民,逢年过节也回农村。农民虽然不富裕,确不会有那样的女子存在。影子有可能是阳光的折射现象,冬至时北回归线正午的太阳高度只有43°,当时的太阳高度应该只有三十多度,这样一想,可能性不大。第一,白衣女子在路南、路北无法确认,第二,白衣女子的面对的方位变了,时间仅仅是一瞬间,不可能有这样的变化,他不能再想了,细思极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