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斩将
    (第三更,求红票)
    受周斌所派,先期率部进袭樊城东门杀退守军的郜虎、周塔分别是淮东崇城第二镇师唐复观所部柴山旅的营将、哨将,也是最早随周斌潜入柴山,组建柴山旅的武官。
    周塔先到城门洞下与守军周旋,郜虎随后率六百人马赶来。
    诸将卒仓促之间,都没有能穿齐铠甲,拿起刀盾、陌刀、弓弩,跨马就奔樊城东门而来,不顾城头箭雨,赶到城门洞内才下马,从城门内侧,以大盾遮闭城头打来的箭石,强攻登城道……
    燕胡以战立族、以战立国,自从呼伦山而下,几乎没有一年是止战休兵的,就使得燕胡老卒的身体里都流淌着好斗嗜杀的血液,也精于应变。
    袭东门时,守军更多是在城内军营里,还有武官赶上轮休在黄昏时走进妓寨正准备寻戏作乐,入夜守时还守戍在东门城楼的守军人数不多,仅有一队六十人,在城门洞里猝然间还给周塔率部袭杀的十余人,但在城楼上的守军多为燕胡久历沙场的老卒,占着城楼居高临下的优势,封锁登城道打得十分顽强,并没有因为城门一时失守而惊慌失措。
    对郜虎、周塔两支军马来说,幸运的是守军没有考虑到城门会如此轻易的被夺,城楼守军虽说组织弓弩手到城楼内侧凭石栏射箭想封锁城门内侧的登城道,但真正能对大盾形成威胁的滚石、擂木以及盛满火油的铁锅都部署在城楼的外侧,一时间无法移过来,就叫淮东军强行攻上城头。有一部分守军退到城楼里顽抗,还有一部分守军往两边城头退缩,汇合从南城及北城楼头赶来援兵,要将淮东军反压回去……
    守将普阿马倒没有太多的犹豫,只下令关闭其他三城城门,在敲响大钟集结全城守军的同时,他就亲率守府的百余扈兵,也是普纳察氏的私族兵精锐,穿好战甲,跨马就直奔东城门而来,沿大街直击刚刚在城门洞内侧站稳脚的淮东军。
    奢文庄曾守过一段时间的襄樊,除了汉水之上架设两座浮桥外,对襄阳与樊城的城防也有过改进。在樊城最为明显的,就是紧挨着城墙内侧,多挖出一道内濠来,在东城门内造了木制的内濠桥连接城门洞与城内的大街。
    周塔刚使人在内濠桥的另一头摆下两辆辎车,想要挡守军的反击稳住阵脚,普阿马就拍马赶来。他跨在马背,持大槊,左右挥舞,当即将挡在前头的两辆辎车挑翻。
    辎车虽说是空载,但每辆也有四五百斤的净重,普阿马挥槊能将辎车挑得翻滚好几下,两臂神力可见一斑……
    淮东军在桥头藏在辎车后的将卒躲让不及,叫普阿马连槊带马闯进来,扫杀得人抑马翻,不得不让出内濠桥,接连损作十数名人手。
    倘若普阿马占得内濠桥,能守住内濠桥的缺口组织守兵进行反击,淮东军想在南岸援军赶来之前,杀入城里,拿下整座樊城,将变得很困难——然而普阿马自视勇武过人,将淮东军从内濠桥杀退还不满意,有意一鼓作气夺回东城门。
    普阿马在五名扈骑的簇拥下冲过内濠桥,往城门洞直杀来。
    内濠桥仅有三余丈宽,一次通过四五匹马就已经拥挤,只叫普阿马一次抢过六骑来。
    淮东军派来夺樊城东门的将卒,虽说没有能与普阿马一较高下的武将,但也多为血勇、悍不畏死的虎贲勇卒。但见普阿马冒失冲过来,周塔晓得若不能挡住普阿马的冲势,叫他杀透过来,再叫他身后百余健锐也杀过内濠桥来来,城门洞这边的阵列很可能给杀乱阵脚而不得不退出东门去,前面袭城门的战果就会功亏一篑。
    周塔虎吼一声,挥刀挡在马头前,同时也有七八名甲卒浑然忘死,从两边冲上来堵缺口。
    哨将周塔一刀没能封住普阿马砸打来的大槊,直听着左肩咔嚓而响,巨痛传来,整个人竟然给大朔砸碎左肩、活生生的痛昏过去。周塔昏厥过去,人却挡在马前,给普阿马胯下的战马抬脚踢滚开去——然而普阿马冲杀过于居前,随他过桥来的五名扈骑给堵住后面,一支陌刀横斩过来,将普阿马的右胁襟甲斩散,划出一道喷血不止的血口。
    普阿马痛得嗷嗷大叫,但容不得他勒马调整姿势继续再战,更多淮东甲卒缓过神来,冲抵到近处,将他一起缠住,更有一人直接将普阿马的长槊裹在腋下,死命抱住,丝毫无畏腋下给长槊前端的锋刃割得鲜血淋漓……
    这眨眼之间,随普阿马冲过桥的五名扈骑稍落在后面,已有两人给斩落杀马,后面的守军因为内濠桥太窄,一时间冲不过来,只能看着普阿马本人也给缠在桥这头进退不得。
    在城头围打敌楼的郜虎窥得机会,从石栏上一跃而下,将锋利的斩马刀直劈而下,连着铁盔将普阿马的头颅劈作两半……
    普阿马也是北燕军中赫赫有名的勇将,未料得竟然给淮东一群无名小卒斩杀马下,半片头颅斩落,血白掺染的浆、液喷洒。普阿马的战死,对东城门反击及顽守的守军士气打击极大,已冲上内濠桥的守军更是愣怔在那里,一时间忘了进退,叫淮东甲卒冲杀过来,一举打溃……
    ***************
    桥渡守兵还占着北岸桥头没有给打溃,南岸兵马走浮桥赶到北岸,很快,都不需要半炷香的时间,但是淮东军从左右拥过来,用大盾列阵,用弓弩封锁,将守军死死的压在桥头冲不出来。
    到后面,更是将正面披覆铁板的十数辆辎车砸碎车轮后,横在桥头挡住守军往外冲,又在在辎车后打桩,抵死辎车,叫守军冒着箭矢冲到近处,却怎么也不能将辎车推开、推出一条出击的通道。
    建浮桥必然要选择稳定的岸基,需要开山凿岩为锁,穿上铁索来固定舟桥。
    樊城城南的这两座横跨汉水的浮桥就建在飞羽岬上,是一处从北岸尖出去仿佛鸟嘴突出部的一块巨岩,两座浮桥共同中间的三根铁索,并列系于飞羽岬上。
    飞羽岬纵深有两百余步,算作浮桥的引桥部分,不算短,但正面只有四五十步宽,两侧都更是人猿难攀的陡崖,崖下河滩距桥头有十七八丈深。
    就这么一处桥头,一旦前头给堵死,就很难再冲出去。
    守军打不出去,但也死守住北岸桥头不退,不叫淮东军有靠近桥头、烧毁浮桥的机会,利用拒马、鹿角在飞羽岬前圈出百余步方圆的空间来,在内侧更是用大盾密集防守,挡住淮东军进攻的步伐以及越来越密集射来的箭雨。
    走浮桥虽然迅速,但桥头就固在那里,又只有那么点宽,一旦给堵死,能展开的战线也就几十步宽,正面还都处于淮东弓弩的封锁之下,便是有十万援兵也没有办法将兵力优势展开、冲过去。
    要援北岸,眼下只能乘舟渡河。
    铁桩码头所处位置虽说位于低陷的河滩区,但从岸上下到河滩进入码头的通道也易守难攻,还有百余兵卒坚守不退。
    即使铁桩码头失陷,水军的战船都比较浅小,在北岸随便都能找到靠岸的地方,而淮东军仓促之间,也完全没有可能将樊城周围数十里长的岸线都封锁住……
    阿济格在南岸组织兵马来援樊城,速度可谓不慢,最早的一千兵马,只用去半个时辰不到,就从铁桩码头登岸。
    虽说这时候黄祖禹率装备好兵甲的精锐也已经赶到樊城城下,但最紧要的是要一鼓作气的拿下樊城,只分派一营甲卒加强铁桩码头的战力,拦截襄阳援兵从这里登岸。
    这么短的时间里,也没有办法渡战马到北岸来。
    阿济格及千余精锐都下马步战,阿济格身穿重甲,挥斩马刀与士卒居前而战,占住铁桩码头强行往北突破,浑然不顾淮东军密集的箭雨,只一心想在樊城失守之前,与普阿马汇合,将偷袭樊城的淮东军击退。
    打得铁桩码头外围的淮东军有相当多的将卒都没有装甲,人数又少,吃亏很大,不得不往先期偷袭得手的桥渡东垒暂退,与东门赶来支援一部兵马,从左右钳制住阿济格,不叫他有机会接近樊城。
    樊城虽说不是临水而筑,但离铁桩码头也就两里之地,更何况从铁桩码头打上去,就能先解桥头之围——打开那里的缺口,南岸的援兵将能不受堵的源源不断进入北岸……
    阿济格看着身后又有七八艘船运来三百多援兵过来,心想只要能有援兵渡过河来,而普阿马在樊城内能守住一块地步,那就能将这股袭敌打退——阿济格站在地势稍矮的码头上,看不到樊城那边的情形,只能隐隐约约的听到樊城那边的厮杀声没有减弱的迹象……
    这时候有一艘船运了七八匹战马来,左右扈兵拥穿重甲的阿济格跨上战马,簇拥着往外围冲杀——当阿济格冲出地势低陷的码头区,第一眼看到樊城的城池时,只是看到城楼的守军给杀得溃不成军,在燃起的冲天焰火下,有十数守军退无可退,从垛墙口给挤得坠落城下……
    阿济格背脊冰冷:这么短的时间,南城门也失陷了!普阿马号称普纳察氏第一勇将,吃什么狗屎的!
    阿济格这时候还不知道普阿马在东城门下就给斩死于阵前,也正因为普阿马的战死,导致樊城守军士气受挫,更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而给冲入城里的淮东军迅速各个击破。
    淮东军拿下南城、打开南城门,就直接将樊城南门与桥渡区及桥渡东垒连成一片,更有一千甲卒直接从南城内涌出来,支援桥渡东垒,直接来打从铁桩码头登岸的阿济格所率援兵……
    见袭敌已有余力从城里分兵来支持桥渡区,阿济格心就彻底的凉了。
    下一波援兵要等一个时辰才能过来,他身后就千余兵,铁桩码头外围没有特别险峻地形可守,想要挡住两倍还多的袭敌的反攻,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是退回铁桩码头那边坚守,那跟桥头的情形又有什么区别,还不是给袭敌压在一个狭窄的区域里,再来更多的援兵也展不开来?
    第117章 桥渡
    天入夜后,樊城及城南的桥渡区,到处都是火头,将夜色照得通明如昼。
    城里还有数百残军负隅顽抗,但已经给分割成数块包围,黄祖禹从东城转移到南城,站在南城楼之上,则便于同时关注城内及桥渡区的战事,眼下已经将樊城四门控制住,将残存的数百守军分割起来包围……
    眼下看来,汉水南岸襄阳的守军,无法大规模的渡河来援樊城,但他们必须在新野、南阳的敌军赶来之前,彻底将樊城及桥渡区控制在手里。
    在桥渡区,还有百余敌军守西垒顽抗,黄祖禹陆续调兵马补入桥梁区。
    郜虎骑马而来,走上城楼,禀道:“西城民营有青壮要求随军参战,我觉得可以从里面挑些人手……”
    黄祖禹与周斌所率奔袭樊城仅五千兵力,到这时伤亡就已经有七八百之多——援军最快也要在三天之后才能赶到,而在之前,襄阳的敌军不会放弃夺回樊城,而在新野、南阳的敌军,最快也会在明天入夜之前赶来,特别是有意要利用浮桥,将敌军的注意力牵制住,人手还真是有些缺乏。
    燕胡在从河中府到荆州前运粮,采取的是分站运粮之法,以洛阳、汝阳为一站,以汝阳、南阳为一站,以南阳、樊城为一站,以樊城渡汉水到襄阳为一站,以襄阳到荆门为一站,最后一站是从荆门到荆州前线——分段或者说分站运输的好处,就是运输效率提高以及对民夫的管理将变得极为有效,此为燕胡河南宣抚使兼领河中知府范澜所创,高宗庭、宋浮等人也赞范澜有治政之材,可惜甘为燕奴。
    为保证运抵樊城之粮能及时通过渡船运往南岸襄阳以及在铁桩码头装船运往石城,燕胡在樊城就强掳来约五千民夫,分别在西城以及南城设有大规模的民营。黄祖禹、周斌他们发动偷袭时,这些民夫刚刚经过一天沉重的劳役返回民营休息。
    战事开打之后,民营引起一些骚乱,不过随着淮东军控制住樊城四门之后,民营的骚乱就平息下来。虽有相当多的民夫趁乱逃走,但还有四千多人给截下了来,这时都给临时集中在民营里。
    郜虎是觉得民夫都是给燕胡强掳过来的,就可以将他们争取过来,协助守城,以补军力的不足。
    黄祖禹看向身边的指挥参军邓乔山,说道:“这事乔山你去负责——给强裹来随军的民夫,跟我们一样,都是哈哈出身,不要为难他们。对于那些一意要回乡的民夫,一律按照规定发放粮食充当路费,要他们立即离开樊城,不要耽搁。不过要先晓以大义,告诉他们淮东军二十万兵马即将北上,燕胡在荆襄的大军难逃被歼的命运,驱逐燕胡、收复中原,也即日可待,形势已经不允许燕胡及其走狗再在中原大地做恶,也要告诉他们,这时候离开樊城与留在樊城,实际是一样的凶险……愿意留下来与我们一起守樊城的,我们都欢迎,也一律视为淮东预备将卒,淮东军里的一些政策,也要跟他们解释透!”
    樊城本身就是燕胡的后勤中继粮仓,黄祖禹他们过来,两千辆辎车里,差不多有半数装着粮食以为掩护,也是防备樊城粮食运空,可以作为坚守樊城的补给——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发放粮食充当路费,一点压力都没有。
    两千辆辎车里,有一小半装的都是兵甲战械。
    这时候装兵甲战械的辎车先拉城里来,黄祖禹为方便控制樊城及城南的桥渡区,自然是以南城为主营。
    一辆辆装装战械的辎车停在南城,一捆捆用麻强扎捆的箭矢、刀枪搬下车来。
    床弩、蝎子弩、梢弩、飞矛盾车眼前战事就紧急需要的战械,就在南城门内的铺石长街上就地组装。每组装起一样,就迅速给与敌接战的前阵将士送去,以增强打击敌军的攻击力。
    由于火油罐轻薄,陆路运输易碎,而油罐分装,火油盛在厚陶缸里,用木箱封装,填以稻草以为缓冲,到战场上才会分装到薄陶罐里用于杀敌。
    ************
    由于陈喜的意外出城,导致淮东军将偷袭樊城提前到今夜,不然在城外悄然渡过一夜,将卒都装备完毕,战械也都组装完成之后才发动偷袭,战事就不会想现在这么辛苦。
    周斌负责指挥城南桥渡区的战场,桥头、西垒都已经完成封锁,各有一员营将负责战事,他就盯着铁桩码头。铁桩码头虽说地势低陷,但随襄阳守将阿济格进入铁桩码头的敌军已经累积到两千人,虽说周斌亲自统领压制铁桩码头的兵力有三营精锐,但面对的敌手都是燕胡的嫡系精锐,是久历沙场、顽强好斗的老卒,他们靠着铁桩码头不算多有优势的地形,打得非常的顽强,叫周斌多少也有一些压力。
    这时候从后面赶来一队人马,周斌看向是邓乔山领十数甲卒与百余衣衫褴褛的民夫过来——要守樊城,自然要利用好这些民夫,看到邓乔山这么快就选了一批民夫支援这边,周斌也没有意外,不过随邓乔山一起过来的六架床弩,叫周斌高兴得很:“奶奶的,有这些好东西打这帮龟孙子,就轻松多了……”
    周斌赶紧将六架床弩安排到前阵地势高处,封锁从铁桩码头冲上来的路口……
    也许一架床弩一次也只能射杀一两人,但床弩横在路口所带来的威慑力与镇慑力,绝非普通弓弩能力,这也是淮东军将卒喜欢用重弩的原因。
    兵卒甲挂皆全,只要不是面门要害给射中,顶着箭雨冲,连重伤都未必会有,但在床弩的射杀之下,重甲持盾都会轻易给射穿,这时候只能祈祷床弩长眼不要射到自己。
    铁桩码头的主要区域是在河滩上,从河滩上来,是两百余步的石阶道,地势算不上多险,故而周斌用弓弩手封锁,阿济格依旧可以组织甲卒持盾抑攻,也非常有效。
    弓弩不能封锁敌军冲进来,周斌每回到最后只能用甲卒上前阵与敌卒白刃搏杀,才能将他们击退。
    铁桩码头的敌军每次给击退,双方都会有伤亡。敌卒毕竟是抑攻,斗志再凶,淮东军也无畏,到第二拨淮东将卒补上来,也都穿齐甲挂,故而每次都能以较小的伤亡换敌军较大伤亡。
    不过,敌将阿济格到时候丝毫没有放弃进攻的意思,周斌能明白他的心思:樊城的得失,事关整个荆襄大战场的胜败,哪怕敌将阿济格将襄阳的六千精锐都拼耗掉,但只要给来偷袭的淮东军造成短时间难以弥补的重大伤亡,也将为后续赶来的援军夺回樊城创造有利的条件……
    要是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周斌就不得不考虑烧毁浮桥、退守樊城。
    虽说这次随黄祖禹、周斌进袭樊城的将卒,包括黄祖禹、周斌等将领,都做好马革裹尸,但是伤亡太惨重,要是南阳敌军赶来樊城的速度比预料中要早一些,樊城将有可能得而复失,不利整个战局。
    黄祖禹、周斌要控制手下将卒的减员比,孙壮率援军最快也会在三天之后,还可能给敌军隔绝在樊城之外,曹子昂、周同给黄祖禹他们这支先袭兵马制定的作战计划,有多种变数:
    最好的结果就是保留浮桥,将襄阳敌军牵制在桥头,叫他们不甘心退,也叫他们打不出来,同时控制住樊城及桥渡区,坚守待淮东军在黄州以及柴山的兵马主力打过来汇合,争取做到歼灭进入荆襄的敌军大部。
    很显然,浮桥不失,在还有希望夺回樊城的情况,襄阳敌将主动毁去浮桥,打开沿汉水西进的通道,是需要非常大的决心的——一旦襄阳敌将有毁去浮桥的决心,那他必然会在汉水上游白阳关或丹江口位置快速建立渡口,建立沟通汉水南北的通道。这个通道虽说不能跟荆襄相比并论,但这个通道建立得越早、越迅速,特别是在淮东军主力还没有推进到襄樊之前,无论是燕胡继续从关中走武关、经武关、丹江往汉水南岸输送物资,抑或汉水南岸的敌军从襄阳西渡汉水经白阳关、丹江口退去关中,都非常的有利。
    保留浮桥不毁,襄阳敌将就会变得迟疑,将主力精锐放在渡河夺回樊城之上,而不会想到立即在襄阳西与北岸的白阳关、丹江口建立渡河通道。
    一旦等淮东军主力进襄樊地区,敌军再想到襄阳西建立与北岸白阳关的渡河通道,那就迟了。虽说淮东水军进入襄樊地区的时机会很慢,即使暂时不能与奢家水军争夺对汉水的控制权,但步营主力可以直接北上,走陆路从新野、淅川两县,迂回武关河、丹江的上游,截断在荆襄燕胡兵马与关中的联系。
    荆襄一战能取得多大的战果,完全取决于樊城这个口子封得好不好。
    樊城虽然是整个荆襄地区的窝底,但是这个窝底从东面的枣阳到西面的白阳关、丹江口有两百多里宽,而且通往关中及河南的两条主动脉都经过这里——封口一战的战局变化极大,对将领的要求极高。
    黄祖禹将职为副制军,是林缚嘱意接下来提拔制军的高级将领,他随虞万杲、唐复观等人率建安军残部在闽南的深山老林跟奢家纠缠了三年,对战场的机变力以及作战的韧性,要好过淮东军大多数的中层将领;周斌又长期负责军情事务,对荆襄地区的情况十分的熟悉。曹子昂才决定由黄祖禹与周斌配合率前部先袭樊城,而决定将孙壮所部作为支援樊城的援军使用。
    孙壮对此十分不满,即使他率部支援樊城后,樊城战局就归他指挥,他也相当不满,却不得不服从曹子昂的安排——除了孙壮对前期复杂战局的把握程度,未必比得上黄祖禹与周斌的配合,更重要的一点,前部先袭兵马扮成押粮队,行速不需要太快,而第二拔支援兵军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随州腹地穿过直入樊城,非骑营不能胜利。
    ***************
    床弩推入前阵地势高处,封锁铁桩码头往上冲的口子,敌军在铁桩码头里也显然看到这一变化,当即撤去一拨强攻,商议对策。

章节目录


枭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更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更俗并收藏枭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