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步伐,一道道涟漪在水中划开,似乎还有小鱼在他脚边露头,摇头摆尾一阵后又游回了稻田。
周王“咦”了一声,指着禾田道:“这田里还有鱼?怎么,是溪水里带进去的么?”
不,是特地在这稻田里放养的小鱼苗。这种水稻稻杆粗壮,经得起鱼啄,到割稻时鱼也大了,一起捞出来卖了,稻农收入就能高些。这些鱼还能吃水里的蚂蝗、孑孓之类,稻田能少生虫害。
反正现在还没制出氮肥来,这片稻田里施的全是有机肥,顶多底肥里掺些磷块岩粉,不怕化肥污染,养鱼又不耽搁施yào,有益无害。
他从容解释道:“下官在不同环境、土质的地方都要开辟试验田,针对土地、粮食品种不同配比不同的肥料和栽植手法。这片稻田所种的是茎杆粗壮的矮种粳稻,可以放鱼,换成细杆的就不能兼养鱼。不同种水稻栽植和肥料配方不同,而旱田中种的那种大豆又与水稻不同,别处还有种油菜、瓜茄的,又有别的配方……”
一田一方,就为试出最高产的配比。
其实稻田才是他准备最多的试验田,毕竟朝廷收粮都是收水稻,市场上粮价最高的也是水稻,水稻就是他们府里的命脉。只要水稻亩产能达到五百斤,汉中府的经济民生就稳了,甚至可以抽出部分农门专门从事重工业生产。
这在不懂行的周王听来,只觉得肯定是高产,值得高兴,而在懂行的人听来,实在就像天方夜谭一般了。
汉中虽然是温暖湿润的盆地地形,但内陆地方究竟比不了江南、湖广鱼米之乡,一年平均也就产两石,也就是三百斤粮,若能产到五百斤……
杨大人怔怔看着他的脸,企图从他脸上看出这是真话还是他在做梦,跟车的差役们都忍不住叫了几声大人,想问问大人说的是真是假。两位长史也是有常识的人,连连摇头,对周王说:“宋大人这话说得也未免太高了,哪有稻子亩产能到五百斤的?有三四百斤就算极高的了。”
连四百斤的他们也没亲眼见过!
南方亩产高,那是一年两熟、三熟之故,却不是一茬稻就能收到五百斤!
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宋时不过矜持一笑。桓凌袖手站在农田旁,心中潜涌着骄傲,替他回应众人:“此事能不能成,不在咱们眼下信或不信,须待秋收再看。若是不成,便是宋大人白折腾一回,扰了百姓耕作,我们两人愿掏出俸禄弥补这些借地做试验田的人家。可若是成了,三位大人又当如何?”
若真能成,这岂不是利在苍生的大计……
杨大人心潮澎湃,当即应道:“那本官就替宋大人上书御前,求圣上将大人重调回京城!”
不,调回京里就不用了!他好容易才调出来跟桓小师兄一个地方办公呢!
宋时气都来不及喘,急忙拦了他一拦:“大人言重了!我到汉中是圣上安排,咱们做臣子的怎敢左右上意?我们的意思是,到时候请杨大人与两位长史各做一篇文章,帮我推荐科……下官总结的种田经验手册就好。”
第171章
种田经验手册?不就是农经么?
要他们给农给写个序文还不容易。他要真能一亩地种出五百斤水稻,莫说写序, 就是给他立传竖碑建生祠都可以!
杨大人痛快地答应了。
褚、马两位长史虽然没有杨大人的地位名气, 却也是正经考中的甲科, 随周王殿下出京时得赐了翰林身份,写个序也不在话下。甚至对他们三甲同进士来说, 能为三元及第的宋时写序,还算是提了他们的名声,自然也都肯干。
不过他们这些进士哪个不是有家底的, 少说也是耕读传家, 能供得起他们清清净净念书。是以三人对种田的理解多半只限于“九月筑场圃, 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杨侍郎被水稻亩产五百斤的前景激励得文思涌动, 胸中堆满华章, 当场便要吟出一段。但要念出文章时,又忽然想到这是给农经、给亩产五百斤稻谷的秘法写序, 总该言之有
周王“咦”了一声,指着禾田道:“这田里还有鱼?怎么,是溪水里带进去的么?”
不,是特地在这稻田里放养的小鱼苗。这种水稻稻杆粗壮,经得起鱼啄,到割稻时鱼也大了,一起捞出来卖了,稻农收入就能高些。这些鱼还能吃水里的蚂蝗、孑孓之类,稻田能少生虫害。
反正现在还没制出氮肥来,这片稻田里施的全是有机肥,顶多底肥里掺些磷块岩粉,不怕化肥污染,养鱼又不耽搁施yào,有益无害。
他从容解释道:“下官在不同环境、土质的地方都要开辟试验田,针对土地、粮食品种不同配比不同的肥料和栽植手法。这片稻田所种的是茎杆粗壮的矮种粳稻,可以放鱼,换成细杆的就不能兼养鱼。不同种水稻栽植和肥料配方不同,而旱田中种的那种大豆又与水稻不同,别处还有种油菜、瓜茄的,又有别的配方……”
一田一方,就为试出最高产的配比。
其实稻田才是他准备最多的试验田,毕竟朝廷收粮都是收水稻,市场上粮价最高的也是水稻,水稻就是他们府里的命脉。只要水稻亩产能达到五百斤,汉中府的经济民生就稳了,甚至可以抽出部分农门专门从事重工业生产。
这在不懂行的周王听来,只觉得肯定是高产,值得高兴,而在懂行的人听来,实在就像天方夜谭一般了。
汉中虽然是温暖湿润的盆地地形,但内陆地方究竟比不了江南、湖广鱼米之乡,一年平均也就产两石,也就是三百斤粮,若能产到五百斤……
杨大人怔怔看着他的脸,企图从他脸上看出这是真话还是他在做梦,跟车的差役们都忍不住叫了几声大人,想问问大人说的是真是假。两位长史也是有常识的人,连连摇头,对周王说:“宋大人这话说得也未免太高了,哪有稻子亩产能到五百斤的?有三四百斤就算极高的了。”
连四百斤的他们也没亲眼见过!
南方亩产高,那是一年两熟、三熟之故,却不是一茬稻就能收到五百斤!
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宋时不过矜持一笑。桓凌袖手站在农田旁,心中潜涌着骄傲,替他回应众人:“此事能不能成,不在咱们眼下信或不信,须待秋收再看。若是不成,便是宋大人白折腾一回,扰了百姓耕作,我们两人愿掏出俸禄弥补这些借地做试验田的人家。可若是成了,三位大人又当如何?”
若真能成,这岂不是利在苍生的大计……
杨大人心潮澎湃,当即应道:“那本官就替宋大人上书御前,求圣上将大人重调回京城!”
不,调回京里就不用了!他好容易才调出来跟桓小师兄一个地方办公呢!
宋时气都来不及喘,急忙拦了他一拦:“大人言重了!我到汉中是圣上安排,咱们做臣子的怎敢左右上意?我们的意思是,到时候请杨大人与两位长史各做一篇文章,帮我推荐科……下官总结的种田经验手册就好。”
第171章
种田经验手册?不就是农经么?
要他们给农给写个序文还不容易。他要真能一亩地种出五百斤水稻,莫说写序, 就是给他立传竖碑建生祠都可以!
杨大人痛快地答应了。
褚、马两位长史虽然没有杨大人的地位名气, 却也是正经考中的甲科, 随周王殿下出京时得赐了翰林身份,写个序也不在话下。甚至对他们三甲同进士来说, 能为三元及第的宋时写序,还算是提了他们的名声,自然也都肯干。
不过他们这些进士哪个不是有家底的, 少说也是耕读传家, 能供得起他们清清净净念书。是以三人对种田的理解多半只限于“九月筑场圃, 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杨侍郎被水稻亩产五百斤的前景激励得文思涌动, 胸中堆满华章, 当场便要吟出一段。但要念出文章时,又忽然想到这是给农经、给亩产五百斤稻谷的秘法写序, 总该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