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桓凌身上,心情有点复杂。
这不就跟结婚……哦不,结婚才拜三拜,这够结两趟还有富裕了。桓凌又是穿着新赐的官袍过来的,一身红彤彤地还挺像嫁衣。虽说在关外吃了几个月风沙,肤色深了些,可叫红衣服一衬也显得小脸儿白生生的,大眼睛双眼皮,这么一拜二拜的,看着又温顺又俊秀……
他心里不由生出几分怜爱,再拜也忘了烦累,找着角度偷看桓凌。
反正他们俩跪着拜祖宗,爹娘跟哥嫂们看不见,多看几眼无所谓。
他一边拜一边看,却不妨桓凌忽然转过脸,正对上他的视线,伸过手扶住他,含笑说:“时官儿,我往后也是你家的人了。”
===================
稍晚些桓侍郎匆匆回府,唤桓凌来见,却只听两个守在家里的孙儿说他已经套车离去了。桓侍郎又急又怒,拍着桌子痛骂:“准定是去宋家了!他就只知道去宋家!只会去宋家!宋家又没有人下狱,早看一天晚看一天出得了什么事,怎么不看看咱们家里多少事等着他!”
早知道这孙子老大不小的忽然学人龙阳断袖,当初就叫儿子把宋时订给他,一双两好,省得元娘还背个退婚入宫的名头!
他两个孙子都是不经事的书生,吓得忙问:“咱们家何人下狱了?祖父身为内阁学士,竟还保不住咱们家人?”
不是他们家,却是他外孙女婆婆的娘家!
先时马尚书还只是在家待罪,如今再牵扯上马诚之事,若陛下一定要深究,只怕马尚书这官位甚至爵位都难保了!他若地位不稳,周王手中没了兵权,地位只怕也不大稳当,毕竟齐王之母惠妃正是开口勋贵出身,祖上也出过几位驸马、几位王妃……
他指望不上孙儿,只得命人致书信给自家常用的御史,从前做苏州乡试考官时的门生弟子,叫他们准备营救马尚书。
这一晚上他孙子在人家家里快活赴宴,从座上宾升级成了自家人;桓阁老却为开脱马尚书搔断了不知几茎白发。直熬到转天三更,看看就要去上朝了,他才写出一篇以情动人,能叫陛下念着马尚书旧日功劳与君臣之情放过他一马的奏章,就带着奏章和满身疲倦直接上朝了。
这一天恰好是大朝,文武百官都齐聚朝会,他那不争气的孙儿也穿着朝服站在最前方给事中的队列里,满面春风,轻松自在,甚至还在和同僚议论边关所见,还有什么“鸳鸯尺”,听得他气不打一处来。
那尺分明是叫个什么游尺的怪名字,怎么他就给起了个不lun不类的鸳鸯字,还替它填了曲子?这要不是他的亲孙子,他早就一本奏上,把这龙阳断袖的小儿发到边关做事了!
桓阁老冷眼看着孙儿,却不知还有冷眼看着他的人。
新泰帝升座后,听罢各部奏报,依例问人有何事要奏。他正要上去替马尚书辩白,却忽然见前列御史队中站出一个人,拱手说道:“臣江西道御史萧楚,要弹劾朝中阁老桓大人结jiāo外官,yu使其孙给事中桓凌与浙江巡辅孙思道之女成亲,以婚姻为质,结党营私!”
第117章
萧楚一言掷地有声,满朝都听见他的质问声, 桓阁老脸色苍冷, 目光落在他脸上, 却不能似平常那样敏捷应对攻讦。
因为他要给桓凌娶巡抚女之事办得十分隐秘,除了他自己、桓凌, 宫里的元娘和周王、贤妃等,实不该再有人知道。
那孙思道身在浙江任上,还未进京, bào出此事只能断了他进部院之路, 他怎么可能告诉别人?桓凌虽然不大听话, 可行事一向谨慎,懂得揣摩上意;更要紧的是这婚事就是他亲口辞掉的, 他怎么可能向别人说?
他巴不得一辈子别提这婚事, 不叫宋时知道呢!
如此算来, 便只可能是马家做下此事。虽是他一向打算给桓凌挑一门得力婚事, 以固桓家之位,辅佐周王, 可他最初是在朝堂中寻人, 甚至想选个勋戚, 那联姻外官的主意却是宫里元娘递出来的。
那时也他觉着马尚书已有爵位, 他家子弟却都是读书的, 再选个勋贵联姻确实不如挑个过几年便能做部堂大员的
这不就跟结婚……哦不,结婚才拜三拜,这够结两趟还有富裕了。桓凌又是穿着新赐的官袍过来的,一身红彤彤地还挺像嫁衣。虽说在关外吃了几个月风沙,肤色深了些,可叫红衣服一衬也显得小脸儿白生生的,大眼睛双眼皮,这么一拜二拜的,看着又温顺又俊秀……
他心里不由生出几分怜爱,再拜也忘了烦累,找着角度偷看桓凌。
反正他们俩跪着拜祖宗,爹娘跟哥嫂们看不见,多看几眼无所谓。
他一边拜一边看,却不妨桓凌忽然转过脸,正对上他的视线,伸过手扶住他,含笑说:“时官儿,我往后也是你家的人了。”
===================
稍晚些桓侍郎匆匆回府,唤桓凌来见,却只听两个守在家里的孙儿说他已经套车离去了。桓侍郎又急又怒,拍着桌子痛骂:“准定是去宋家了!他就只知道去宋家!只会去宋家!宋家又没有人下狱,早看一天晚看一天出得了什么事,怎么不看看咱们家里多少事等着他!”
早知道这孙子老大不小的忽然学人龙阳断袖,当初就叫儿子把宋时订给他,一双两好,省得元娘还背个退婚入宫的名头!
他两个孙子都是不经事的书生,吓得忙问:“咱们家何人下狱了?祖父身为内阁学士,竟还保不住咱们家人?”
不是他们家,却是他外孙女婆婆的娘家!
先时马尚书还只是在家待罪,如今再牵扯上马诚之事,若陛下一定要深究,只怕马尚书这官位甚至爵位都难保了!他若地位不稳,周王手中没了兵权,地位只怕也不大稳当,毕竟齐王之母惠妃正是开口勋贵出身,祖上也出过几位驸马、几位王妃……
他指望不上孙儿,只得命人致书信给自家常用的御史,从前做苏州乡试考官时的门生弟子,叫他们准备营救马尚书。
这一晚上他孙子在人家家里快活赴宴,从座上宾升级成了自家人;桓阁老却为开脱马尚书搔断了不知几茎白发。直熬到转天三更,看看就要去上朝了,他才写出一篇以情动人,能叫陛下念着马尚书旧日功劳与君臣之情放过他一马的奏章,就带着奏章和满身疲倦直接上朝了。
这一天恰好是大朝,文武百官都齐聚朝会,他那不争气的孙儿也穿着朝服站在最前方给事中的队列里,满面春风,轻松自在,甚至还在和同僚议论边关所见,还有什么“鸳鸯尺”,听得他气不打一处来。
那尺分明是叫个什么游尺的怪名字,怎么他就给起了个不lun不类的鸳鸯字,还替它填了曲子?这要不是他的亲孙子,他早就一本奏上,把这龙阳断袖的小儿发到边关做事了!
桓阁老冷眼看着孙儿,却不知还有冷眼看着他的人。
新泰帝升座后,听罢各部奏报,依例问人有何事要奏。他正要上去替马尚书辩白,却忽然见前列御史队中站出一个人,拱手说道:“臣江西道御史萧楚,要弹劾朝中阁老桓大人结jiāo外官,yu使其孙给事中桓凌与浙江巡辅孙思道之女成亲,以婚姻为质,结党营私!”
第117章
萧楚一言掷地有声,满朝都听见他的质问声, 桓阁老脸色苍冷, 目光落在他脸上, 却不能似平常那样敏捷应对攻讦。
因为他要给桓凌娶巡抚女之事办得十分隐秘,除了他自己、桓凌, 宫里的元娘和周王、贤妃等,实不该再有人知道。
那孙思道身在浙江任上,还未进京, bào出此事只能断了他进部院之路, 他怎么可能告诉别人?桓凌虽然不大听话, 可行事一向谨慎,懂得揣摩上意;更要紧的是这婚事就是他亲口辞掉的, 他怎么可能向别人说?
他巴不得一辈子别提这婚事, 不叫宋时知道呢!
如此算来, 便只可能是马家做下此事。虽是他一向打算给桓凌挑一门得力婚事, 以固桓家之位,辅佐周王, 可他最初是在朝堂中寻人, 甚至想选个勋戚, 那联姻外官的主意却是宫里元娘递出来的。
那时也他觉着马尚书已有爵位, 他家子弟却都是读书的, 再选个勋贵联姻确实不如挑个过几年便能做部堂大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