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润之打开一看,顿时懵了。
徐阁老将徐润之痛批一顿,言辞很是严厉,大有对他颇为失望的意思。徐老爷没写信,但让送信人带了话,给徐润之透了个意思。
老爷说,少爷行事该小心一些才是,您身边可不都是自己人,还有些其他房的人在呢。送信的管事是徐老爷在徐家外院安cha的人,很得徐老爷的信任,因为事关重大,他也没藏着掖着,将事qíng原原本本说了。
徐家对是否自立为王,意见不统一。
徐老爷是支持自立的。他是徐家嫡长子,但因为父亲是内阁首辅,父子不能同朝为官,御史和徐阁老的政敌抓着这点不放,徐家又不可能为此将家财全部赔进去,打通关系,所以他之前只做过地方大员,接下来就一直无法更进一步。后来徐润之也要出仕,徐老爷就gān脆调任回了京城,在翰林院当个无实权的小官。放弃了官位,是要盯紧了徐家内部,盯紧了徐阁老,免得他的亲兄弟、堂兄弟,在他们父子都远离京城的时候,动什么手脚。徐老爷当然会对目前的qíng况有所不甘。
徐阁老则是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程度,再加上起事不是一两句话的事qíng,徐家全家都在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又都是文官,这其中难度颇大,就不乐意做这个挑头的人。以徐家地位,无论谁建立新朝,都会有徐家一席之地。再加上那些起义的能不能成还是未知数,就是能成,那些起义的都是一群泥腿子,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徐家完全有机会成为摄政王一样的存在,徐阁老对徐家自己起事并不支持。
除了徐阁老和徐老爷两父子,徐家其他人各有看法,背地里各自有动作,与徐阁老持反对意见的,那肯定是要瞒着这位现任当家人的,就是要做点什么,那在徐阁老面前,也只是分析利弊,努力去劝说徐阁老。
洛凌让徐润之写的信却是将徐老爷和他私底下的那些算计都告诉给了徐阁老,还做出一副送错信的样子。徐阁老大怒,徐老爷以为徐润之派来的人有问题,徐润之受徐老爷误导,也以为是自己选的人是其他叔伯兄弟派来的内jian,三方都不知道这背后有洛凌捣鬼。
徐润之现在就是想要处置那送信的都不信。徐阁老正在气头上呢,他将人处置了算怎么回事?和徐阁老撕破脸吗?这口气只能咽下,朱家的事qíng也得放一放。
这一放,徐润之却是再没机会了。
一纸调令发布,徐润之被召回京城,新来的安州知府则是徐家三子徐翊天。
第955章 冥婚鬼新娘(六十三)
徐润之失魂落魄,大脑一片混乱。
他能想明白事qíng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这是徐阁老对他的惩罚和警告。徐阁老跟皇帝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子、孙子成才,对他们寄予厚望,给他们铺就康庄大道,但也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孙子违逆自己,挑战自己的权威,觊觎自己的位置。只有自己给他们的,没他们能伸手来拿的。
徐润之和徐老爷的所作所为让徐阁老愤怒,敲打一番是必然,要是就此失了徐阁老的心,那这两父子在徐家的地位可就要一落千丈了。
徐润之现在应该思考的是徐阁老,可看到来接替自己的人是徐翊天,徐润之忍不住要东想西想。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怀疑到现在为止发生的一切。他想要将一切归结为自己的远见卓识。他可能潜意识就觉得自己这个三叔不是个好的,才在那一刻,幻想时之境谈到了徐翊天,但他心里也清楚,自己是从来不把徐翊天放在心上的。
徐润之在找不到头绪后,想到了幻想中,时之境提到的秦昉。他肯定是不该知道这件事的,只要查一查徐翊天和秦昉的关系,说不定就能弄清楚这一切了。
润之,你不要担心,父亲只是有些恼怒罢了。他对你向来看重,所以才有这么高的要求。换做是其他人,他恐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笑一声就过去了。徐翊天是个温文尔雅的人,看起来毫无世家子的贵气,十分平易近人,对徐润之,真如叔父一样,细心劝慰,没有一点儿取代徐润之的骄傲,也没有被徐阁老随意摆布的愤慨。
徐润之打量徐翊天,还是不信徐翊天是个深藏不露的人,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就和徐翊天做好了jiāo接的手续。
徐翊天隔天给徐润之饯别送行,他的妻子林氏还颇为贴心地给徐润之准备好了一路的吃穿用度。两夫妻看起来就是普通百姓中的热心人,做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qíng。
徐润之对这种关心根本不放在心上。他记挂着自己要查的事qíng,记挂着如何应对徐阁老,匆匆就离开了。
徐翊天挽着林氏的手,脸上笑容收敛,淡淡道:回去吧。
嗯。林氏同样挽着他,和他肩并肩行走。
徐翊天让徐家人瞧不上的,还有他这个妻子。这是徐阁老为他选的正妻,成婚之时,林家还是朝中的一员,但没过两年,林家就犯事被贬,就此没落。徐阁老当时有意让徐翊天另娶,给徐家再添一个有力的姻亲,但徐翊天装聋作哑,将事qíng偷偷搅huáng了。徐阁老对此不知qíng,只当是林氏占了正妻之位,让对方不喜,于是厌恶林氏这个挡路石。徐阁老的态度自然导致了徐家的态度。不过,徐阁老好歹是能做到当朝首辅的人,不会和一个妇人斤斤计较,林氏跟着徐翊天去任上,他眼不见心不烦,也就放下了这件事。但因为林家没落,徐翊天失了岳家的助力,林氏又不讨徐阁老喜欢,夫贵妻荣,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徐家人瞧不起林氏,也跟着更加瞧不起徐翊天。
徐翊天和林氏好像对此一无所知,夫妻二人一直是木讷老好人的架势,存在感极低,又常年外放,徐家人几乎都要将他们彻底给忘了。
徐翊天到了安州,成为知府,也没弄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事qíng,平平淡淡地接任,平平淡淡地办公,倒是在悄无声息之间,将安州的事qíng理顺了。安州原本有些异动的人心居然逐渐平稳下来。其他地方的混乱好像和安州隔了十万八千里,毫无关系。
此时距离徐翊天接任安州知府已过去了两月。也是到了这会儿,徐翊天才到朱家登门拜访。这一举动也合qíng合理。毕竟朱家可是本地最大的商贾,放眼全国,也是能排得上号的。要是地位低一些的官员,巴结朱家都理所当然。换做徐家的人,多少该有些矜持,办个宴会什么的,请一些官员、商贾一起聚一聚,登门拜访,多少有些自降身份了。但徐翊天向来低调,为人又没什么气势,就是徐阁老知道他所作所为,也顶多斥责一句,不会多加gān涉。
就如徐翊天对徐润之所说,徐阁老对徐润之在意,才会有雷霆举动,对徐翊天不在意,那就不放在心上了。
朱陶文倒是因此受宠若惊。他本来在徐翊天刚来时,就想要拜访,但徐翊天要处理刚接手的公务,婉拒了。朱陶文一边担心是不是徐润之说了什么,徐家对他们有什么看法,一边只能无奈等待。没想到徐翊天亲自拜访,朱陶文当然是打起十二万分的jīng神应对。
但徐翊天的来意显然不是为了朱陶文。与朱陶文客套了几句,就和陪坐的时之境一块儿去了书房。朱陶文对此并不介意。他对时之境很满意,尤其是时之境的疯病,就算是装的,朱陶文也很感激时之境的所作所为。
徐阁老将徐润之痛批一顿,言辞很是严厉,大有对他颇为失望的意思。徐老爷没写信,但让送信人带了话,给徐润之透了个意思。
老爷说,少爷行事该小心一些才是,您身边可不都是自己人,还有些其他房的人在呢。送信的管事是徐老爷在徐家外院安cha的人,很得徐老爷的信任,因为事关重大,他也没藏着掖着,将事qíng原原本本说了。
徐家对是否自立为王,意见不统一。
徐老爷是支持自立的。他是徐家嫡长子,但因为父亲是内阁首辅,父子不能同朝为官,御史和徐阁老的政敌抓着这点不放,徐家又不可能为此将家财全部赔进去,打通关系,所以他之前只做过地方大员,接下来就一直无法更进一步。后来徐润之也要出仕,徐老爷就gān脆调任回了京城,在翰林院当个无实权的小官。放弃了官位,是要盯紧了徐家内部,盯紧了徐阁老,免得他的亲兄弟、堂兄弟,在他们父子都远离京城的时候,动什么手脚。徐老爷当然会对目前的qíng况有所不甘。
徐阁老则是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程度,再加上起事不是一两句话的事qíng,徐家全家都在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又都是文官,这其中难度颇大,就不乐意做这个挑头的人。以徐家地位,无论谁建立新朝,都会有徐家一席之地。再加上那些起义的能不能成还是未知数,就是能成,那些起义的都是一群泥腿子,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徐家完全有机会成为摄政王一样的存在,徐阁老对徐家自己起事并不支持。
除了徐阁老和徐老爷两父子,徐家其他人各有看法,背地里各自有动作,与徐阁老持反对意见的,那肯定是要瞒着这位现任当家人的,就是要做点什么,那在徐阁老面前,也只是分析利弊,努力去劝说徐阁老。
洛凌让徐润之写的信却是将徐老爷和他私底下的那些算计都告诉给了徐阁老,还做出一副送错信的样子。徐阁老大怒,徐老爷以为徐润之派来的人有问题,徐润之受徐老爷误导,也以为是自己选的人是其他叔伯兄弟派来的内jian,三方都不知道这背后有洛凌捣鬼。
徐润之现在就是想要处置那送信的都不信。徐阁老正在气头上呢,他将人处置了算怎么回事?和徐阁老撕破脸吗?这口气只能咽下,朱家的事qíng也得放一放。
这一放,徐润之却是再没机会了。
一纸调令发布,徐润之被召回京城,新来的安州知府则是徐家三子徐翊天。
第955章 冥婚鬼新娘(六十三)
徐润之失魂落魄,大脑一片混乱。
他能想明白事qíng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这是徐阁老对他的惩罚和警告。徐阁老跟皇帝一样,希望自己的儿子、孙子成才,对他们寄予厚望,给他们铺就康庄大道,但也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孙子违逆自己,挑战自己的权威,觊觎自己的位置。只有自己给他们的,没他们能伸手来拿的。
徐润之和徐老爷的所作所为让徐阁老愤怒,敲打一番是必然,要是就此失了徐阁老的心,那这两父子在徐家的地位可就要一落千丈了。
徐润之现在应该思考的是徐阁老,可看到来接替自己的人是徐翊天,徐润之忍不住要东想西想。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怀疑到现在为止发生的一切。他想要将一切归结为自己的远见卓识。他可能潜意识就觉得自己这个三叔不是个好的,才在那一刻,幻想时之境谈到了徐翊天,但他心里也清楚,自己是从来不把徐翊天放在心上的。
徐润之在找不到头绪后,想到了幻想中,时之境提到的秦昉。他肯定是不该知道这件事的,只要查一查徐翊天和秦昉的关系,说不定就能弄清楚这一切了。
润之,你不要担心,父亲只是有些恼怒罢了。他对你向来看重,所以才有这么高的要求。换做是其他人,他恐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笑一声就过去了。徐翊天是个温文尔雅的人,看起来毫无世家子的贵气,十分平易近人,对徐润之,真如叔父一样,细心劝慰,没有一点儿取代徐润之的骄傲,也没有被徐阁老随意摆布的愤慨。
徐润之打量徐翊天,还是不信徐翊天是个深藏不露的人,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就和徐翊天做好了jiāo接的手续。
徐翊天隔天给徐润之饯别送行,他的妻子林氏还颇为贴心地给徐润之准备好了一路的吃穿用度。两夫妻看起来就是普通百姓中的热心人,做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qíng。
徐润之对这种关心根本不放在心上。他记挂着自己要查的事qíng,记挂着如何应对徐阁老,匆匆就离开了。
徐翊天挽着林氏的手,脸上笑容收敛,淡淡道:回去吧。
嗯。林氏同样挽着他,和他肩并肩行走。
徐翊天让徐家人瞧不上的,还有他这个妻子。这是徐阁老为他选的正妻,成婚之时,林家还是朝中的一员,但没过两年,林家就犯事被贬,就此没落。徐阁老当时有意让徐翊天另娶,给徐家再添一个有力的姻亲,但徐翊天装聋作哑,将事qíng偷偷搅huáng了。徐阁老对此不知qíng,只当是林氏占了正妻之位,让对方不喜,于是厌恶林氏这个挡路石。徐阁老的态度自然导致了徐家的态度。不过,徐阁老好歹是能做到当朝首辅的人,不会和一个妇人斤斤计较,林氏跟着徐翊天去任上,他眼不见心不烦,也就放下了这件事。但因为林家没落,徐翊天失了岳家的助力,林氏又不讨徐阁老喜欢,夫贵妻荣,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徐家人瞧不起林氏,也跟着更加瞧不起徐翊天。
徐翊天和林氏好像对此一无所知,夫妻二人一直是木讷老好人的架势,存在感极低,又常年外放,徐家人几乎都要将他们彻底给忘了。
徐翊天到了安州,成为知府,也没弄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事qíng,平平淡淡地接任,平平淡淡地办公,倒是在悄无声息之间,将安州的事qíng理顺了。安州原本有些异动的人心居然逐渐平稳下来。其他地方的混乱好像和安州隔了十万八千里,毫无关系。
此时距离徐翊天接任安州知府已过去了两月。也是到了这会儿,徐翊天才到朱家登门拜访。这一举动也合qíng合理。毕竟朱家可是本地最大的商贾,放眼全国,也是能排得上号的。要是地位低一些的官员,巴结朱家都理所当然。换做徐家的人,多少该有些矜持,办个宴会什么的,请一些官员、商贾一起聚一聚,登门拜访,多少有些自降身份了。但徐翊天向来低调,为人又没什么气势,就是徐阁老知道他所作所为,也顶多斥责一句,不会多加gān涉。
就如徐翊天对徐润之所说,徐阁老对徐润之在意,才会有雷霆举动,对徐翊天不在意,那就不放在心上了。
朱陶文倒是因此受宠若惊。他本来在徐翊天刚来时,就想要拜访,但徐翊天要处理刚接手的公务,婉拒了。朱陶文一边担心是不是徐润之说了什么,徐家对他们有什么看法,一边只能无奈等待。没想到徐翊天亲自拜访,朱陶文当然是打起十二万分的jīng神应对。
但徐翊天的来意显然不是为了朱陶文。与朱陶文客套了几句,就和陪坐的时之境一块儿去了书房。朱陶文对此并不介意。他对时之境很满意,尤其是时之境的疯病,就算是装的,朱陶文也很感激时之境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