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义利相合,才是大政……”
    而后,申屠根告诉皇帝跟张汤——
    儒家并不反对对“利”的追求,认为“义”和“利”并不冲突,只是对“利”的获取应该符合“义”的原则。
    《论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yu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认为获取“富和贵”(即利益)是人人都想要的,但利益一定要取得的有道义,如果违反道义的去获取财富,是不可以的,所以儒家认为一定是在遵守道义的情况下去取利。
    还告诉皇帝,要多读《论语》,一部《论语》还有许多关于义与利的论述。
    如“富与贵,人之所yu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等等。
    最后告诉皇帝,云氏的做法非常的符合孔丘对义利结合的要求,如此人家,亦是大善之门。
    申屠根洋洋洒洒的叙述了一柱香的时间,见皇帝跟张汤都已经理解了何为利,何为义,这才满意的告辞。
    申屠根走了很久,张汤小声问皇帝:“陛下,申屠先生可是专治《论语》的大家?”
    刘彻看了一眼张汤,若有如无的点点头。
    刚才两位先生自然是博学的,他们说的话也没有丝毫的谬误,只是,直到现在,皇帝与张汤依旧没有弄清楚,为何云氏经商对所有人都有利,却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
    不过,皇帝之所以与众不同,最大的原因是他能熟练地从别人的智慧里提炼出自己需要的东西。
    刘彻更是其的佼佼者。
    范蠡每次从别人那里赚来无数钱财之后,他都会散尽家财,保证世间的财富依旧平衡。
    而且,他这样做了三次之多,到了最后,他也没有带走多少钱财,而是带着西施泛舟湖,成了一个渔翁……
    申屠根口的巨贾子贡也是如此,这个最后弹冠而死的家伙,也没有带走任何财富……
    皇帝是不能疑惑的……
    于是,皇帝与张汤二人很快达成了一个简单的见解,那是不把财富拿走,最后还给世界的商贾才是一个好商贾。
    余者,不足与论!
    “云琅成亲,微臣还是要走一趟的,不知陛下可有其它吩咐?”
    张汤已经准备告辞了,他今天在皇宫停留的时间太长,眼看要天黑了。
    刘彻站起身,背着手沉思了片刻道:“告诉云琅,一且封赏朕都给他攒着,白登山回来之后,是他云氏光耀门楣之时。”
    “微臣代云琅叩谢吾皇大恩。”
    张汤拜谢过皇帝之后,踩着最后一缕光辉离开了皇城,在将要马的时候,忍不住回头观望。
    金灿灿的阳光给黝黑的皇城涂了一层亮色,诺大的皇宫如同黄金铸的一般。
    张汤一点都不希望云琅去白登山,之所以会问皇帝最后一句话,是希望能从皇帝口听到不准云琅去白登山的消息。
    现在看来,皇帝更在乎一个臣子的忠诚,而不是智慧。
    去了白登山,生死两茫茫……
    云氏的藏书远司马迁预料的要多,毕竟,阿娇不喜欢读书,却很喜欢藏书,于是,在最短的时间里,长门宫的藏书有一大半都被云琅找长门宫藏书楼宦官,重新抄写了一份。
    这份工作延续了两年多……
    长门宫藏书与其余地方的藏书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长门宫藏书不用遵守皇家的忌讳,也不用在乎诸子百家的内斗,只要是长门宫没有的书,他们会积极地收录下来。
    如司马迁看到的这本《淮南子》。
    淮南王刘安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悲惨,据说连四匹马拉的马车都已经改成了两匹马来拉。
    他的闺女已经远嫁去了匈奴,他的儿子正在阳山为大汉挖铜,他的封国已经被皇帝拿走了一半还多。
    所以,只能依靠卖书来维持简朴的生活。
    这本《淮南子》是其的佼佼者。
    在生活刘安是简朴的,然而,在精神世界里,刘安却是富裕的。
    一本《淮南子》让司马迁彻夜未眠,通读了三遍之后依旧爱不

章节目录


汉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孑与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孑与2并收藏汉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