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受死吧,狗皇帝(1)
先帝昏庸,年轻时纵情声色,掏空了身体。
纵有后宫佳丽三千,却颗粒无收,实在是他那身子不中用。
某次醉酒之后临幸了一个宫女,宫女有了身孕,诞下一个皇子,也就是当今庆安帝,庆安帝十一岁那年先帝驾崩,大权旁落,庆安帝成了个傀儡,他母族式微,也出不了力。
这个皇帝当得太憋屈,庆安帝恨死那些权臣了。
可他年纪太小,没有自己的班底,处处受人辖制。
等到庆安帝十六岁那年,他还是个中二少年,太后宫女出身眼界也就那样,俩个猪队友一商量,决定把一些重臣的女儿弄进后宫,后宫是女人的战场。
前朝后宫历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进了宫就代表了身后的整个家族,只要他操控得当,后宫这些女人斗了起来,朝堂上那些老匹夫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该斗一斗了。
他们斗了起来,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要弄进宫的贵女们,庆安帝是半点没看在眼里。
在这对母子看来,把人弄进宫是给了你莫大的荣耀。
像太后一样,宫女出身又如何?!
如今她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于是,这对母子暗搓搓地瞄准了各位重臣家的女儿。
文武百官,能让庆安帝看着顺眼的人实在太少,定远候是那少数的几人之一。
定远候手握重兵,更重要的是定远候在朝堂上话不多,在庆安帝说话的时候,他也从不开口打断。在庆安帝看来,那些大权在握的重臣里,定远候是唯一一个尊重他的!
和那些总想着扫他面子的奸佞小人一比,简直是一股清流!
中二少年庆安帝慷慨的把皇后之位给了定远候的女儿。
定远候一生戎马,三个儿子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而且一个比一个出息,说句武将之首也是担得起的,庆安帝真的误会了,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定远候并不在意谁当皇帝。
而且,他话少和尊重不尊重没有半点关系。
他是个以武力值服人,能动手就绝一不动口。
再说了,他一个武将嘴上功夫也比不上那些文臣。
定远候这一生有三儿一女,三个儿子不听话就打,小女儿于清九是心头宝,要星星不给月亮,从三岁起他就在发愁,自家小宝贝长大以后没有他这个爹爹在身边护着,到时候她可怎么办?
在定远候十年如一日的洗脑下,三个儿子有了同样的担忧。
他们家妹妹娇娇软软的,以后嫁人了被欺负了怎么办?!
愁着愁着,于清九就长大了,父子三人还没看好女婿的。
庆安帝的一道圣旨,就跟掘了定远家的祖坟一样!!
定远候全家都快气炸了!!
他妈的,没防到狗皇帝会来这一手!
他们千挑万选了十来年,都没发现有人能配得上自家闺女,那狗皇帝算哪根葱?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都坐不稳,还把他们家的小宝贝推进火坑!!
定远候都快恨死庆安帝了,拿着圣旨就进宫了。
他只说一句,让庆安帝收回圣旨,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庆安帝不干啊!
他是九五之尊,让你女儿当皇后是看得起你!
再说了,要是收回圣旨,他的脸面往哪里搁?
他这个皇帝还要不要当了?!
庆安帝拒不配合,定远候气愤地把圣旨砸在他脸上,扬长而去。
在庆安帝眼中,看得起他才册封他女儿为皇后,他不识抬举也就算了,还圣旨砸他的脸?当了五年傀儡皇帝他从未受过这种屈辱,这是把他的面扔在地上来践踏!!
定远候拿圣旨砸人的时候,紫极殿中还有两个大臣在。
于是,文武百官都听闻了定远候的壮举!
太后一听自家儿子受到羞辱,庆安帝把自己关在紫极殿中这一天里都不吃不喝,她跑去紫极殿看庆安帝,看到自家儿子眼睛红红的,她就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太后本来就是个目光短浅的,在她眼来,母仪天下的位置是何等的尊贵?也是天下女人梦寐以求的位置,定远候不识好歹伤了他儿子的心,还让她儿子没脸见人了。
圣旨一事,知道的人不少。
就算圣旨被砸回来了,于清九也必须进宫。
于清九若不进宫,庆安帝会被世人嘲笑一辈子!
为了逼迫定远候认下这张圣旨,太后当夜就自尽了。
逼死一朝太后,虽说文武百官都不把那个女人看在眼里,可毕竟是大庆的太后,若是传出去,只怕会人心浮动,定远候在民间的声望再高,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不想自家爹爹背负这个骂名,于清九决定进宫为后。
经过这一番变故,庆安帝不再中二了。
他恨毒了定远候,也恨死了他的女儿。
往日那个二傻子小皇帝已经死了,庆安帝终于振作起来了。
他变得多疑,变得心机深沉,蛰伏起来悄悄地培养自己的班底。
于清九当了皇后,庆安帝从不在她的凤华宫留宿,为了恶心她,他临幸了凤华宫的一个洗脚婢,还封对方为悦贵人,结果他打错了算盘,于清九鸟都不鸟他,啥玩意儿?!
呵,这种货色,她还真瞧不上!!
恶心不到于清九,反倒恶心了自己一把。
庆安帝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想吐也吐不出来。
悦贵人就成了他的眼中钉,就此被冷落下来了,成了后宫里的透明人。
直到庆安帝二十三岁那年,他从马背上掉下来,昏迷了整整五个月才醒来,等他醒来以后就跟开了挂一样,朝堂上那一批匹夫被他一点一点洗掉了,只花了短短五年。
五年之后,他的班底已经建成了。
二十八岁的庆安帝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负的小皇帝了,定远候给他带来的羞辱,还在他母后的死,他一笔一笔都记在了心里,他的枪口终于对准了定远候与皇后。
另一边,曾经被庆安帝厌恶的小透明悦贵人。
不知何时起,已经成为了庆安帝心尖上的人儿。
纵有后宫佳丽三千,却颗粒无收,实在是他那身子不中用。
某次醉酒之后临幸了一个宫女,宫女有了身孕,诞下一个皇子,也就是当今庆安帝,庆安帝十一岁那年先帝驾崩,大权旁落,庆安帝成了个傀儡,他母族式微,也出不了力。
这个皇帝当得太憋屈,庆安帝恨死那些权臣了。
可他年纪太小,没有自己的班底,处处受人辖制。
等到庆安帝十六岁那年,他还是个中二少年,太后宫女出身眼界也就那样,俩个猪队友一商量,决定把一些重臣的女儿弄进后宫,后宫是女人的战场。
前朝后宫历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进了宫就代表了身后的整个家族,只要他操控得当,后宫这些女人斗了起来,朝堂上那些老匹夫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该斗一斗了。
他们斗了起来,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要弄进宫的贵女们,庆安帝是半点没看在眼里。
在这对母子看来,把人弄进宫是给了你莫大的荣耀。
像太后一样,宫女出身又如何?!
如今她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于是,这对母子暗搓搓地瞄准了各位重臣家的女儿。
文武百官,能让庆安帝看着顺眼的人实在太少,定远候是那少数的几人之一。
定远候手握重兵,更重要的是定远候在朝堂上话不多,在庆安帝说话的时候,他也从不开口打断。在庆安帝看来,那些大权在握的重臣里,定远候是唯一一个尊重他的!
和那些总想着扫他面子的奸佞小人一比,简直是一股清流!
中二少年庆安帝慷慨的把皇后之位给了定远候的女儿。
定远候一生戎马,三个儿子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而且一个比一个出息,说句武将之首也是担得起的,庆安帝真的误会了,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定远候并不在意谁当皇帝。
而且,他话少和尊重不尊重没有半点关系。
他是个以武力值服人,能动手就绝一不动口。
再说了,他一个武将嘴上功夫也比不上那些文臣。
定远候这一生有三儿一女,三个儿子不听话就打,小女儿于清九是心头宝,要星星不给月亮,从三岁起他就在发愁,自家小宝贝长大以后没有他这个爹爹在身边护着,到时候她可怎么办?
在定远候十年如一日的洗脑下,三个儿子有了同样的担忧。
他们家妹妹娇娇软软的,以后嫁人了被欺负了怎么办?!
愁着愁着,于清九就长大了,父子三人还没看好女婿的。
庆安帝的一道圣旨,就跟掘了定远家的祖坟一样!!
定远候全家都快气炸了!!
他妈的,没防到狗皇帝会来这一手!
他们千挑万选了十来年,都没发现有人能配得上自家闺女,那狗皇帝算哪根葱?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都坐不稳,还把他们家的小宝贝推进火坑!!
定远候都快恨死庆安帝了,拿着圣旨就进宫了。
他只说一句,让庆安帝收回圣旨,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庆安帝不干啊!
他是九五之尊,让你女儿当皇后是看得起你!
再说了,要是收回圣旨,他的脸面往哪里搁?
他这个皇帝还要不要当了?!
庆安帝拒不配合,定远候气愤地把圣旨砸在他脸上,扬长而去。
在庆安帝眼中,看得起他才册封他女儿为皇后,他不识抬举也就算了,还圣旨砸他的脸?当了五年傀儡皇帝他从未受过这种屈辱,这是把他的面扔在地上来践踏!!
定远候拿圣旨砸人的时候,紫极殿中还有两个大臣在。
于是,文武百官都听闻了定远候的壮举!
太后一听自家儿子受到羞辱,庆安帝把自己关在紫极殿中这一天里都不吃不喝,她跑去紫极殿看庆安帝,看到自家儿子眼睛红红的,她就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太后本来就是个目光短浅的,在她眼来,母仪天下的位置是何等的尊贵?也是天下女人梦寐以求的位置,定远候不识好歹伤了他儿子的心,还让她儿子没脸见人了。
圣旨一事,知道的人不少。
就算圣旨被砸回来了,于清九也必须进宫。
于清九若不进宫,庆安帝会被世人嘲笑一辈子!
为了逼迫定远候认下这张圣旨,太后当夜就自尽了。
逼死一朝太后,虽说文武百官都不把那个女人看在眼里,可毕竟是大庆的太后,若是传出去,只怕会人心浮动,定远候在民间的声望再高,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不想自家爹爹背负这个骂名,于清九决定进宫为后。
经过这一番变故,庆安帝不再中二了。
他恨毒了定远候,也恨死了他的女儿。
往日那个二傻子小皇帝已经死了,庆安帝终于振作起来了。
他变得多疑,变得心机深沉,蛰伏起来悄悄地培养自己的班底。
于清九当了皇后,庆安帝从不在她的凤华宫留宿,为了恶心她,他临幸了凤华宫的一个洗脚婢,还封对方为悦贵人,结果他打错了算盘,于清九鸟都不鸟他,啥玩意儿?!
呵,这种货色,她还真瞧不上!!
恶心不到于清九,反倒恶心了自己一把。
庆安帝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想吐也吐不出来。
悦贵人就成了他的眼中钉,就此被冷落下来了,成了后宫里的透明人。
直到庆安帝二十三岁那年,他从马背上掉下来,昏迷了整整五个月才醒来,等他醒来以后就跟开了挂一样,朝堂上那一批匹夫被他一点一点洗掉了,只花了短短五年。
五年之后,他的班底已经建成了。
二十八岁的庆安帝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负的小皇帝了,定远候给他带来的羞辱,还在他母后的死,他一笔一笔都记在了心里,他的枪口终于对准了定远候与皇后。
另一边,曾经被庆安帝厌恶的小透明悦贵人。
不知何时起,已经成为了庆安帝心尖上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