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距离平壤城并不远,按照常理来讲,高句丽方面应该迅即作出反应并采取军事手段,至少也要探明这群不知来历的不速之客究竟有什么打算。
但是康采恩方面在等待了四五天之后,仍然没有见到平壤城方向派来的一兵一卒,这个时候的他才慢慢的意识到或许北方进行的那场大规模战役,已经牵扯了高句丽方面太多的注意力。
虽然说。隋炀帝的战争动员进行的非常失败就连行军的过程当中也有大量的逃兵四散奔亡,但是我在朝鲜半岛上的这个小小国度,其实也不比大隋王朝强多少,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记载,当来护儿出现在平壤城附近的时候,高句丽的国王,其实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这也就意味着在三次征伐战争之后,不仅大隋王朝耗尽了自己的资本,就连高句丽也因为年年征战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至少,适合战斗的人已经大幅度减少,这让他们的防守愈发的捉襟见肘,北方的战争进行的并不顺利,毕竟他们面对的隋帝国无论在体量上还是在装备上都远远超过他们,若不是天寒地冻,恐怕他们根本无法坚持这么久。
因此,当这一招釜底抽薪出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无力反抗了。
不过康采恩可不准备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士兵去进攻,可能并不好攻打的平壤城,因此。他选择在仁川附近静静地等待隋朝军队的到来来护儿,什么时候行动现在还不可知,与他的联络早就因为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中断。
所以现在刚才能做的也就只有等待了,当然当然除了等待是没有意义的,至少防御工事要修建起来,于是曾经大范围的出现在凤霞边境的棱堡,再一次彰显了他疯狂的扩展能力,在康凯恩的领导之下。仁川附近迅速的出现了大量的棱堡。
经过这半年多时间的磨练和推广,不同位面的士兵们都已经初步接触到了棱堡的建设步骤。因此当他们在朝鲜半岛上扶智这一防御工事的时候,早就已经显得游刃有余了。
至于完成这个庞大防御工事的建设计划,所需要的工程材料,早就已经装载在大大小小的船只当中了。至于是否能够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康采恩是并不会担心的,因为它随时可以通过穿越光门,从二十世纪运输足够数量的建材到这边来。至于为什么不全部通过穿越光门来运输,当然是为了一定程度上麻醉那些宋朝来的士兵们。如此以来,宋朝人就会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携带来的,并不是康采恩通过什么神秘的手段运输而来。
不过正常人并没有在这方面浪费太多的心思,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很快就让他们叫苦不迭,最为糟糕的是,这群家伙虽然在北方参加过战争,但那个时候已经是春夏之交了,因此当北方的秋冬季节到来的时候,它们呈现出了更加明显的不适应。
有的人在干活的时候偏偏要脱下那厚重的皮袄,结果导致他们在出汗之后迅速的感冒。可是穿上厚重的棉衣之后,他们又觉得笨重的伸展不开手脚,因此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直到一两个星期之后才终于缓慢的适应下来。
其实在这一点上纯粹是他们太过傲娇了,从越国基地来的那些人生存的纬度比他们高不了多少习惯,也和它们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但他们就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再见祝保理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非战斗减员。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拥有如此之高的素质,基本上是因为这些年来李靖在封地之中推行的各种管理政策。那些政策让他们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有许多甚至是专门为了在境外作战而准备的,亏他李婧还能够在这个方面想得面面俱到。
不过刚才也没有就此而归纳总结出什么重要的政策。然而只是一个劲儿的继续催促着工程的进度,因为他需要在下一个行动到来之前见到这里初具规模的防御能力。至于下一个行动是什么,那大体上就是他在宋朝即将展开的,针对于李元昊的决战。
那场决战当然不是他们最后的交锋,但却是这一场宋夏战争当中的最后一次较量,如果错过,恐怕他们有生之年就不会再交手了。
因此康采恩对此还是相当重视的,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等待着这座堡垒形成战斗能力还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他不得不带着黄君让立刻返回来福建路,并用相同的方式让他带着一块留下痕迹的木板,迅速的返回西夏战场,他知道如果自己离开得太久,恐怕那里的形势有可能超出他的预料。
黄君让带着他的嘱托上路了。但康采恩却意外的收到了一个惊喜,那就是关于仁川地区的防御问题,虽然防御工事没有修建完成,但进攻的能力却迅速的得到了恢复,因此在平壤城方向终于派出了一支小小军队进行刺探的时候,驻扎在仁川附近的各路军队就如同饿虎扑食一般的冲了上去,经过短暂的激战之后,那股小小的军队狼狈不堪的撤回了平壤城中。
就此刚才才终于意识到。着急忙慌的搭建防御措施,或许是个十分愚蠢的错误。单单是凭借攻击能力,他们就可以在这里站稳脚跟。
不过左右闲来无事,堡垒还是要好好修筑的,只是不需要等待他看到形成战斗力的那一天了,如今想要忙活什么大可以去忙活了。
既然如此,那就做点无聊的事情吧。
在又一次将大量的斥候撒了出去之后,康采恩便离开了这里,带领着几条来自21世纪的小型货船,穿越到了越国基地的长江沿岸。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但自己的威慑能力,至于威慑的战术动机,则是因为想要保证这一代的和平环境以确保在他和李元浩交手的时候,越国基地不会出现令人不安的变化。
但是康采恩方面在等待了四五天之后,仍然没有见到平壤城方向派来的一兵一卒,这个时候的他才慢慢的意识到或许北方进行的那场大规模战役,已经牵扯了高句丽方面太多的注意力。
虽然说。隋炀帝的战争动员进行的非常失败就连行军的过程当中也有大量的逃兵四散奔亡,但是我在朝鲜半岛上的这个小小国度,其实也不比大隋王朝强多少,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记载,当来护儿出现在平壤城附近的时候,高句丽的国王,其实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这也就意味着在三次征伐战争之后,不仅大隋王朝耗尽了自己的资本,就连高句丽也因为年年征战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至少,适合战斗的人已经大幅度减少,这让他们的防守愈发的捉襟见肘,北方的战争进行的并不顺利,毕竟他们面对的隋帝国无论在体量上还是在装备上都远远超过他们,若不是天寒地冻,恐怕他们根本无法坚持这么久。
因此,当这一招釜底抽薪出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无力反抗了。
不过康采恩可不准备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士兵去进攻,可能并不好攻打的平壤城,因此。他选择在仁川附近静静地等待隋朝军队的到来来护儿,什么时候行动现在还不可知,与他的联络早就因为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中断。
所以现在刚才能做的也就只有等待了,当然当然除了等待是没有意义的,至少防御工事要修建起来,于是曾经大范围的出现在凤霞边境的棱堡,再一次彰显了他疯狂的扩展能力,在康凯恩的领导之下。仁川附近迅速的出现了大量的棱堡。
经过这半年多时间的磨练和推广,不同位面的士兵们都已经初步接触到了棱堡的建设步骤。因此当他们在朝鲜半岛上扶智这一防御工事的时候,早就已经显得游刃有余了。
至于完成这个庞大防御工事的建设计划,所需要的工程材料,早就已经装载在大大小小的船只当中了。至于是否能够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康采恩是并不会担心的,因为它随时可以通过穿越光门,从二十世纪运输足够数量的建材到这边来。至于为什么不全部通过穿越光门来运输,当然是为了一定程度上麻醉那些宋朝来的士兵们。如此以来,宋朝人就会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携带来的,并不是康采恩通过什么神秘的手段运输而来。
不过正常人并没有在这方面浪费太多的心思,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很快就让他们叫苦不迭,最为糟糕的是,这群家伙虽然在北方参加过战争,但那个时候已经是春夏之交了,因此当北方的秋冬季节到来的时候,它们呈现出了更加明显的不适应。
有的人在干活的时候偏偏要脱下那厚重的皮袄,结果导致他们在出汗之后迅速的感冒。可是穿上厚重的棉衣之后,他们又觉得笨重的伸展不开手脚,因此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直到一两个星期之后才终于缓慢的适应下来。
其实在这一点上纯粹是他们太过傲娇了,从越国基地来的那些人生存的纬度比他们高不了多少习惯,也和它们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但他们就能很好的管理好自己,再见祝保理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非战斗减员。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拥有如此之高的素质,基本上是因为这些年来李靖在封地之中推行的各种管理政策。那些政策让他们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有许多甚至是专门为了在境外作战而准备的,亏他李婧还能够在这个方面想得面面俱到。
不过刚才也没有就此而归纳总结出什么重要的政策。然而只是一个劲儿的继续催促着工程的进度,因为他需要在下一个行动到来之前见到这里初具规模的防御能力。至于下一个行动是什么,那大体上就是他在宋朝即将展开的,针对于李元昊的决战。
那场决战当然不是他们最后的交锋,但却是这一场宋夏战争当中的最后一次较量,如果错过,恐怕他们有生之年就不会再交手了。
因此康采恩对此还是相当重视的,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等待着这座堡垒形成战斗能力还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他不得不带着黄君让立刻返回来福建路,并用相同的方式让他带着一块留下痕迹的木板,迅速的返回西夏战场,他知道如果自己离开得太久,恐怕那里的形势有可能超出他的预料。
黄君让带着他的嘱托上路了。但康采恩却意外的收到了一个惊喜,那就是关于仁川地区的防御问题,虽然防御工事没有修建完成,但进攻的能力却迅速的得到了恢复,因此在平壤城方向终于派出了一支小小军队进行刺探的时候,驻扎在仁川附近的各路军队就如同饿虎扑食一般的冲了上去,经过短暂的激战之后,那股小小的军队狼狈不堪的撤回了平壤城中。
就此刚才才终于意识到。着急忙慌的搭建防御措施,或许是个十分愚蠢的错误。单单是凭借攻击能力,他们就可以在这里站稳脚跟。
不过左右闲来无事,堡垒还是要好好修筑的,只是不需要等待他看到形成战斗力的那一天了,如今想要忙活什么大可以去忙活了。
既然如此,那就做点无聊的事情吧。
在又一次将大量的斥候撒了出去之后,康采恩便离开了这里,带领着几条来自21世纪的小型货船,穿越到了越国基地的长江沿岸。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但自己的威慑能力,至于威慑的战术动机,则是因为想要保证这一代的和平环境以确保在他和李元浩交手的时候,越国基地不会出现令人不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