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皇帝压根儿就不把吕夷简的话放在心上,他摆了摆手,主动替康采恩解释道:“别有用心这件事情,诸位卿家就不要再提了。他们身边如今都是我们宋人,就算有什么野心也难以实现。”
这话说的虽然有些隐晦,但即便在场众人当中反应最慢的家伙,也没用几个呼吸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况且,皇帝紧接着就为他们带来了更加震撼的消息:“就连寡人,如今也在做着枢密院在京房的差事,我就不信在这样的监视之下,还能容许他们耍出什么花样来。”
这话说的,让枢密院官员一阵脸红,但吕夷简似乎从中想明白了什么,皇帝在何种情况之下才会自降身份,做起类似间谍的差事呢,那只有在皇帝发现了巨大利益的时候才会那么做,否则白龙鱼服之忧很有可能会随时出现在周围。
看来在他吕夷简离开京城的这几年里,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或许他的确需要另外花费一点时间,来了解一下这位十岁的稚童。
但现在他可没有这个时间,因为皇帝挑起话头,可不是要看他的臣子们如何为难吕夷简的,而是想从吕夷简的只言片语当中,找出他反对康采恩的用意来。
于是和刚才的对话再一次重现,吕夷简不得不含着一张脸,继续重新阐述自己的观点:“陛下,臣反对康采恩,还有第三个理由,海外贸易知识有很多都涉及到对外邦交,而他只不过是个十岁小孩,哪里有那种能力?再者说了,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商人去做,那要我们朝廷诸蜈蚣做什么?”
在宋代,由于周边安全环境的缘故,枢密院在外交事务上掌握着相当高的话语权,至于在此之前负责外交事务的鸿胪寺,则基本上已经消失在历史舞台之中,他们的发言权甚至不如国信所、理藩院。
所以,任布又一次跳了出来,当着皇帝的面义正言辞的说道:“商人自然不应当牵扯到对外邦交之中,不过对外来往也少不了他们的帮助。平时的小事,自当也可以交给他们去做,如果有什么闪失,我们再出手料理也不迟。倘若枢密院直接牵涉其中,万一有所疏忽,则再无回旋余地。”
这样的小聪明竟然如此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朝堂上,原本是应该如何受到众臣反对的,甚至吕夷简都已经准备跳出来,义正言辞的喊上两嗓子,但可惜的是他在中城心中的形象早就已经和各路奸臣无二,如果从他的嘴里说出什么义正言辞的话来,恐怕在场会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样的话,他这位当朝首相可就要尴尬了。
于是他只好清了清嗓子,不去理睬任布的小聪明,直接说起第四个反对原因。
“微臣认为,两浙路,福建路本来就多有豪富,而且民风奢侈,如果开放海贸的话,恐怕会让贫富差距拉大,而且也会助长他们的奢侈之风。虽说我朝固然富源辽阔,南北差异极大,但陕西如今还在与西夏鏖战之中,南方却在海贸当中大得其利,这样的差异恐怕会让前线极为不平。万一影响到前线战局,那可就不好了。”
如果他这话一出口,就连坐在九五之位上的皇帝赵祯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南北方的差异自古有之,带到重视商贸的宋朝成立,那更是愈演愈烈。
西夏的边患虽然才刚刚爆发,但在二三十年之前,相应的苗头就已经出现。那个时候,陕西的边民就已经陷入了苦战当中,与江南水乡的富庶之地当然也是没得可比,可如今,吕夷简却把这些早已有之的事情,拿出来和康采恩的海上贸易扯到一起,准备把这一差异当作罪名,按到慷慨恩的头上。这等卑劣的小伎俩,他赵祯要是看不出来,那这二十几年的皇帝岂不是白做了。
只是这话他并不方便说出口,不过这其实也并不需要她说出口,因为在场的诸位衮衮诸公当中,并有一位来自吕夷简刚才提到的福建路。
章得像缓缓的走到皇帝赵祯面前拱手一礼,然后拉开了他反击的序幕。
“陛下,臣来自福建路,比身居庙堂的吕相更加了解那里的情况。八山一水一分钱的福建路,其实并不能养活多少人,如果不参与海贸的话,当地恐怕就会有很多人活活饿死。康采恩准备在福建路设置海报集团,于我福建百姓来说,无异于一件大好事。根据康家父子的学说,农业能够养活的人口终究是有限的,除非我们能够拿到更多的土地而我没有华夏文明,一向缺少对外扩张的野心,这就让我们不得不用有限的土地养活逐渐增加的人口,如果不给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工作,让他们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从而可以购买必要的生活必需品,那么他们将会成为灾荒的牺牲品,或者造反的参与者。这显然都不是我们朝廷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即便为了朝廷着想,也应该积极的创造各种他们所说的工作岗位,臣认为,如果他们在福建路开设韩茂集团,那无疑能为福建路带来大量的工作岗位这样福建人就拥有了养活自己的新办法,这显然是一件好事!”
这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周围众城的热烈讨论,就连皇帝也激动的一拍桌子,噌的一下站起来说道:“此言甚妙,就算对我大宋而言,这也是一招妙手。如此说来,就连我大宋朝廷也应该积极的参与进去,既然他要成立一家韩茂集团,那我们就弄些股份进去,支援一下他的疯狂!”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让周围的朝臣们都感到有些震惊,要知道这位陛下素来有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而且脾气也特别的好,从来不会跟臣子吹鼻子瞪眼,但没想到他今天竟然拍案而起,做出了如此激动的表态,真不知道那个十岁的少年究竟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吕夷简的心中尤为在意这种变化,因为他刚刚挤走了皇帝看重的宋庠,真没想到,立刻就遇到了一位更得圣上眷顾的人物,而且这还是一位远在天边的十岁少年,既不方便他直接动手,也不方便他耍弄阴招。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皇帝的心里也终于慢慢意识到了某些问题的答案,吕夷简之所以会站在康采恩的对立面,很有可能就像他说出的第四点那样担心南北贫富差异的加大,因为他和他的家族都是北方的大地主,而他们如今已经错过了对康采恩的投资,这就意味着,无论以后康采恩能够做到多大,他们都没有能耐继续参与其中了。
如今的大宋南北之争,其实早就已经存在,太祖立国的时候,还有男人不得为相的规矩,但是真宗时期的王钦若就是一个南方人,而且还是一个卑鄙下作的南方人,但后来,南方高官当中也开始出现了十分注重品行的人物,比如说来自福建路的章得像,就是一个对待家族成员十分严苛的人物,自从他成为宰相以来,家族当中的所有亲戚,都没能在官场上得到进一步的晋升。
这让朝堂上下对于南方人品格的非议,一下子遭到了巨大的事实挑战。
而且近些年来,来自南方,尤其是读书成风的福建路的进士越来越多,这让朝堂上下的各类官员几乎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南方人的身影。
而经常与康采恩交流的皇帝赵震则更加清楚南北差异的根源因素,那就是经济制度的不同。
北方除了城市经济及其附属的文化圈层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农村里的庄园经济,朝堂上下的这些大地主们,大都都会在自己的家乡置办庄园,吕夷简的家里想来也不会例外。
但南方地区在这方面就不尽相同,虽然农场经济也会同样出现,但雨热同期的优良农业条件会让粮食出现类似谷贱伤农的现象,所以他们会把多余的粮食运输出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商贸就开始慢慢的发展。
出去卖粮食的人当然会发现,外面不但缺少粮食,还缺少布匹之类的玩意儿,于是,适合养蚕缫丝的两浙路便开始忙碌起来,而不太擅长这方面的福建路和两广地区,则拥有他们自己的手段。
缫丝学不来,行船还是蒙古学医学的。两只鹿的航海技术虽然起步比齐鲁地区晚,但其中的大部分水平差不多都是在孔夫子嚷嚷着乘桴浮于海的年代里传播过去的吴越争霸的时候,他们在水面上的舰船就已经非常丰富,虽然当时大部分楼层都只能在内河湖泊当中转圈圈,但随着后来的发展,海上航运力量便迅速的崛起起来,而这种自齐鲁地区相闽粤地区的传播,也继续沿着海岸线传递下去,于是福建路和当时的两广地区也都掌握了海上航运的能耐。
所以他们慢慢的掌握了相应的航海技术,也发现了包括茶叶在内的大量能够用来从事海上贸易的商品,甚至他们还专门从北方学习了一些手工业掺杂在其中,比如说在北宋时期,还主要集中在河北各个郡县的制瓷产业,到了南宋时期,便开始逐步的向南发展。这才有了江西景德镇这个瓷都。
换句话说,如今大宋朝的南方,在农业生产之外,主要是依靠手工业来填饱肚子,二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原材料的汲取和销售途径的通畅,物华天宝的南方当然不会缺少前者,而海上贸易正是后者的重要保障。
至于寒冷的北方,每年冬天都要面临着冻僵的运河和渤海地区,他们在这方面的造诣就显然不如南方地区,根据康采恩的比较,南方超过北方只是时间问题,整个北方地区之中,除了靠近海面的京东路,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和南方各路相提并论。
如此以来,被超越的感觉当然是不爽的,像吕夷简这么聪明的人,自然不可能毫无察觉,就算他不懂得康采恩的那套道理,单就朝堂上的形势来看,也能够管中窥豹一番。
想必这才是他反对康采恩海上贸易的重要原因。
可惜这种反对如今看来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皇帝赵祯已经下定决心支持康采恩的这一建议。
虽然枢密院的那些间谍们已经为她打探到了康采恩在杭州的一番发言,并且认为其中的很多建议并不切实际,尤其是要求皇帝向即将成立的华茂集团开放制盐、冶铁等权利,以便作价入股的建议,更加得不到底层的认可。
可是皇帝已经下定决心。
他不但准备给康采恩开放这两项权利,还准备免除新海贸集团的一部分税收,并且准备允许康采恩成立武装组织,直接进行对外武装拓展。
但是他也会为康采恩设定条件,那就是在海外亲兵的那些土地,将来必须设置流官,也就是如同大宋朝现有的那些军州一样。
至于这一年限究竟是五年还是十年,亦或者更长更短的时间,那就不在皇帝赵祯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因为他想要的只是康采恩的一个态度罢了。
这个铁定别有用心的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露出他真正的獠牙,而皇帝赵祯必须对此早有防范,否则必然会带来对皇宋帝国的威胁。
换而言之,他这个大宋皇帝,为了让国家更加富强,如今已经选择了一条与狼共舞的危险道路,一旦有所闪失,整个国家将会砸在他的手中,子孙后代和先烈先祖们都不会原谅这个丢掉江山的家伙。
虽然他并非别无选择,但康采恩选择的力度实在太过巧妙,既没有让皇帝感到实质的威胁,也让他对未来产生了足够的期许,以至于皇帝本身都能够拿出足够的理由来劝说自己不要急着针对康采恩等人。
而此时的康采恩,还不知道皇帝终于坚定了他的总方略。他现在正在揣测着,从杭州到达泉州之后,所要面对的各种挑战。
这话说的虽然有些隐晦,但即便在场众人当中反应最慢的家伙,也没用几个呼吸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况且,皇帝紧接着就为他们带来了更加震撼的消息:“就连寡人,如今也在做着枢密院在京房的差事,我就不信在这样的监视之下,还能容许他们耍出什么花样来。”
这话说的,让枢密院官员一阵脸红,但吕夷简似乎从中想明白了什么,皇帝在何种情况之下才会自降身份,做起类似间谍的差事呢,那只有在皇帝发现了巨大利益的时候才会那么做,否则白龙鱼服之忧很有可能会随时出现在周围。
看来在他吕夷简离开京城的这几年里,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或许他的确需要另外花费一点时间,来了解一下这位十岁的稚童。
但现在他可没有这个时间,因为皇帝挑起话头,可不是要看他的臣子们如何为难吕夷简的,而是想从吕夷简的只言片语当中,找出他反对康采恩的用意来。
于是和刚才的对话再一次重现,吕夷简不得不含着一张脸,继续重新阐述自己的观点:“陛下,臣反对康采恩,还有第三个理由,海外贸易知识有很多都涉及到对外邦交,而他只不过是个十岁小孩,哪里有那种能力?再者说了,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商人去做,那要我们朝廷诸蜈蚣做什么?”
在宋代,由于周边安全环境的缘故,枢密院在外交事务上掌握着相当高的话语权,至于在此之前负责外交事务的鸿胪寺,则基本上已经消失在历史舞台之中,他们的发言权甚至不如国信所、理藩院。
所以,任布又一次跳了出来,当着皇帝的面义正言辞的说道:“商人自然不应当牵扯到对外邦交之中,不过对外来往也少不了他们的帮助。平时的小事,自当也可以交给他们去做,如果有什么闪失,我们再出手料理也不迟。倘若枢密院直接牵涉其中,万一有所疏忽,则再无回旋余地。”
这样的小聪明竟然如此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朝堂上,原本是应该如何受到众臣反对的,甚至吕夷简都已经准备跳出来,义正言辞的喊上两嗓子,但可惜的是他在中城心中的形象早就已经和各路奸臣无二,如果从他的嘴里说出什么义正言辞的话来,恐怕在场会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样的话,他这位当朝首相可就要尴尬了。
于是他只好清了清嗓子,不去理睬任布的小聪明,直接说起第四个反对原因。
“微臣认为,两浙路,福建路本来就多有豪富,而且民风奢侈,如果开放海贸的话,恐怕会让贫富差距拉大,而且也会助长他们的奢侈之风。虽说我朝固然富源辽阔,南北差异极大,但陕西如今还在与西夏鏖战之中,南方却在海贸当中大得其利,这样的差异恐怕会让前线极为不平。万一影响到前线战局,那可就不好了。”
如果他这话一出口,就连坐在九五之位上的皇帝赵祯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南北方的差异自古有之,带到重视商贸的宋朝成立,那更是愈演愈烈。
西夏的边患虽然才刚刚爆发,但在二三十年之前,相应的苗头就已经出现。那个时候,陕西的边民就已经陷入了苦战当中,与江南水乡的富庶之地当然也是没得可比,可如今,吕夷简却把这些早已有之的事情,拿出来和康采恩的海上贸易扯到一起,准备把这一差异当作罪名,按到慷慨恩的头上。这等卑劣的小伎俩,他赵祯要是看不出来,那这二十几年的皇帝岂不是白做了。
只是这话他并不方便说出口,不过这其实也并不需要她说出口,因为在场的诸位衮衮诸公当中,并有一位来自吕夷简刚才提到的福建路。
章得像缓缓的走到皇帝赵祯面前拱手一礼,然后拉开了他反击的序幕。
“陛下,臣来自福建路,比身居庙堂的吕相更加了解那里的情况。八山一水一分钱的福建路,其实并不能养活多少人,如果不参与海贸的话,当地恐怕就会有很多人活活饿死。康采恩准备在福建路设置海报集团,于我福建百姓来说,无异于一件大好事。根据康家父子的学说,农业能够养活的人口终究是有限的,除非我们能够拿到更多的土地而我没有华夏文明,一向缺少对外扩张的野心,这就让我们不得不用有限的土地养活逐渐增加的人口,如果不给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工作,让他们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从而可以购买必要的生活必需品,那么他们将会成为灾荒的牺牲品,或者造反的参与者。这显然都不是我们朝廷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即便为了朝廷着想,也应该积极的创造各种他们所说的工作岗位,臣认为,如果他们在福建路开设韩茂集团,那无疑能为福建路带来大量的工作岗位这样福建人就拥有了养活自己的新办法,这显然是一件好事!”
这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周围众城的热烈讨论,就连皇帝也激动的一拍桌子,噌的一下站起来说道:“此言甚妙,就算对我大宋而言,这也是一招妙手。如此说来,就连我大宋朝廷也应该积极的参与进去,既然他要成立一家韩茂集团,那我们就弄些股份进去,支援一下他的疯狂!”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让周围的朝臣们都感到有些震惊,要知道这位陛下素来有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而且脾气也特别的好,从来不会跟臣子吹鼻子瞪眼,但没想到他今天竟然拍案而起,做出了如此激动的表态,真不知道那个十岁的少年究竟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吕夷简的心中尤为在意这种变化,因为他刚刚挤走了皇帝看重的宋庠,真没想到,立刻就遇到了一位更得圣上眷顾的人物,而且这还是一位远在天边的十岁少年,既不方便他直接动手,也不方便他耍弄阴招。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皇帝的心里也终于慢慢意识到了某些问题的答案,吕夷简之所以会站在康采恩的对立面,很有可能就像他说出的第四点那样担心南北贫富差异的加大,因为他和他的家族都是北方的大地主,而他们如今已经错过了对康采恩的投资,这就意味着,无论以后康采恩能够做到多大,他们都没有能耐继续参与其中了。
如今的大宋南北之争,其实早就已经存在,太祖立国的时候,还有男人不得为相的规矩,但是真宗时期的王钦若就是一个南方人,而且还是一个卑鄙下作的南方人,但后来,南方高官当中也开始出现了十分注重品行的人物,比如说来自福建路的章得像,就是一个对待家族成员十分严苛的人物,自从他成为宰相以来,家族当中的所有亲戚,都没能在官场上得到进一步的晋升。
这让朝堂上下对于南方人品格的非议,一下子遭到了巨大的事实挑战。
而且近些年来,来自南方,尤其是读书成风的福建路的进士越来越多,这让朝堂上下的各类官员几乎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南方人的身影。
而经常与康采恩交流的皇帝赵震则更加清楚南北差异的根源因素,那就是经济制度的不同。
北方除了城市经济及其附属的文化圈层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农村里的庄园经济,朝堂上下的这些大地主们,大都都会在自己的家乡置办庄园,吕夷简的家里想来也不会例外。
但南方地区在这方面就不尽相同,虽然农场经济也会同样出现,但雨热同期的优良农业条件会让粮食出现类似谷贱伤农的现象,所以他们会把多余的粮食运输出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商贸就开始慢慢的发展。
出去卖粮食的人当然会发现,外面不但缺少粮食,还缺少布匹之类的玩意儿,于是,适合养蚕缫丝的两浙路便开始忙碌起来,而不太擅长这方面的福建路和两广地区,则拥有他们自己的手段。
缫丝学不来,行船还是蒙古学医学的。两只鹿的航海技术虽然起步比齐鲁地区晚,但其中的大部分水平差不多都是在孔夫子嚷嚷着乘桴浮于海的年代里传播过去的吴越争霸的时候,他们在水面上的舰船就已经非常丰富,虽然当时大部分楼层都只能在内河湖泊当中转圈圈,但随着后来的发展,海上航运力量便迅速的崛起起来,而这种自齐鲁地区相闽粤地区的传播,也继续沿着海岸线传递下去,于是福建路和当时的两广地区也都掌握了海上航运的能耐。
所以他们慢慢的掌握了相应的航海技术,也发现了包括茶叶在内的大量能够用来从事海上贸易的商品,甚至他们还专门从北方学习了一些手工业掺杂在其中,比如说在北宋时期,还主要集中在河北各个郡县的制瓷产业,到了南宋时期,便开始逐步的向南发展。这才有了江西景德镇这个瓷都。
换句话说,如今大宋朝的南方,在农业生产之外,主要是依靠手工业来填饱肚子,二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原材料的汲取和销售途径的通畅,物华天宝的南方当然不会缺少前者,而海上贸易正是后者的重要保障。
至于寒冷的北方,每年冬天都要面临着冻僵的运河和渤海地区,他们在这方面的造诣就显然不如南方地区,根据康采恩的比较,南方超过北方只是时间问题,整个北方地区之中,除了靠近海面的京东路,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和南方各路相提并论。
如此以来,被超越的感觉当然是不爽的,像吕夷简这么聪明的人,自然不可能毫无察觉,就算他不懂得康采恩的那套道理,单就朝堂上的形势来看,也能够管中窥豹一番。
想必这才是他反对康采恩海上贸易的重要原因。
可惜这种反对如今看来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皇帝赵祯已经下定决心支持康采恩的这一建议。
虽然枢密院的那些间谍们已经为她打探到了康采恩在杭州的一番发言,并且认为其中的很多建议并不切实际,尤其是要求皇帝向即将成立的华茂集团开放制盐、冶铁等权利,以便作价入股的建议,更加得不到底层的认可。
可是皇帝已经下定决心。
他不但准备给康采恩开放这两项权利,还准备免除新海贸集团的一部分税收,并且准备允许康采恩成立武装组织,直接进行对外武装拓展。
但是他也会为康采恩设定条件,那就是在海外亲兵的那些土地,将来必须设置流官,也就是如同大宋朝现有的那些军州一样。
至于这一年限究竟是五年还是十年,亦或者更长更短的时间,那就不在皇帝赵祯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因为他想要的只是康采恩的一个态度罢了。
这个铁定别有用心的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露出他真正的獠牙,而皇帝赵祯必须对此早有防范,否则必然会带来对皇宋帝国的威胁。
换而言之,他这个大宋皇帝,为了让国家更加富强,如今已经选择了一条与狼共舞的危险道路,一旦有所闪失,整个国家将会砸在他的手中,子孙后代和先烈先祖们都不会原谅这个丢掉江山的家伙。
虽然他并非别无选择,但康采恩选择的力度实在太过巧妙,既没有让皇帝感到实质的威胁,也让他对未来产生了足够的期许,以至于皇帝本身都能够拿出足够的理由来劝说自己不要急着针对康采恩等人。
而此时的康采恩,还不知道皇帝终于坚定了他的总方略。他现在正在揣测着,从杭州到达泉州之后,所要面对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