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桓秦之所以在咸阳起兵响应姜桓楚,本是想着他能和姜桓宋在上京城对峙几年,这样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打下整个西北作为自己的根基。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姜桓楚大军才到上京,姜桓宋居然就主动打开城门投降了,这时如果他再出兵西北,那就是造反了。
现在接到上京传来的圣旨,让他好生为难,三弟姜桓燕的死和他不无关系,他担心自己回去之后,就会被姜桓楚软禁。
“殿下,我觉得您还是应该回去,经过这次的内乱,我大齐百姓人心浮动,文武百官也人人自危,而陛下又刚刚登基,他就算对您看想法,也绝不至于现在就动手。”咸阳太守楚卫风劝道。
“是啊,如果您要是不肯回去,万一陛下下令让田大将军来讨伐我们,以咸阳区区两万多的兵力,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力啊。”城防军统领韩山奇也附和道。
姜桓燕还是犹豫不定“我相信陛下不会杀我,但我担心他会把我软禁在上京,以后再也不能回咸阳。”
楚卫风想了想道“殿下想要再回咸阳恐怕很难,但是我有一计,可能说服陛下放您离开上京。”
“快说,快说,到底是什么计策?”只要不被软禁在上京,回不回咸阳姜桓秦倒是无所谓。
“殿下回京之后,可以主动向陛下请命去镇守开封,相信他不会拒绝的。”
“不行,不行。”姜桓秦听完猛地摇头“陛下在开封经营多年,那里上上下下全是他的人,我去开封又和在上京有什么区别,还不是和被软禁一样嘛。”
楚卫风解释道“殿下你有所不知,开封和上京大不一样,上京是在陛下的眼皮底下,有您上次出逃的经历,他对您的监视只会更严。但开封位于齐宋的最前线,那里随时可能爆发战争,一旦开战,那您的机会就到了。”
姜桓秦想了想,忽然大喜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开封前面还有许昌,如果邓元觉攻打项楚,那我就有机会率兵过去救援,这样就能摆脱陛下的监视了。”
“正是如此,就算陛下不派您上战场,也得从开封抽调兵力,如果最后能打赢,那开封的军队就会去周口,到时一样没人监视您。”楚卫风顺着话题继续往下说。
“好,我听你的,这就回上京去。”姜桓秦衡量利弊之后,最终还是采纳了楚卫风的建议。
就在姜桓楚平定内乱,即将登基的时候,宋国的内战也即将进入尾声。
周云景和邓文豪正率二十五万大军朝着建邺杀去,邓元觉依然是对外称病,平时就在自己的营帐中,闭门不出。
肖衍原本还有十几万禁军,但后来给了燕赤行八万伐秦,之后余州告急,又给了肖寅两万去救援,现在所剩不足万人。就算加上城内的两万城防军,这点兵力在周云景的二十五万大军面前,也显得太过单薄。
“陛下,我们还是迁都吧,周云景最多还有三日就能到达城下。”假借诈死之名的袁成策和高义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宫中,他们都建议肖衍暂避锋芒。
“迁都?朕还能迁去哪?大宋不比楚国,除了寿春之外还有一个江都,建邺要是都守不住,那大宋其他城市一样守不住。”肖衍倒是能坦然面对当前的局势。
袁成策一时语塞,偌大的宋国确实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你们收拾收拾都走吧,反正天下都以为你二人为劝大将军退兵而自尽了,也没必要再留在建邺,带上你们的族人,有多远走多远。”肖衍反劝二人先走。
“陛下,在你还未成年的时候,我就是你的太傅,现在遇到危险,我又怎能舍你而去。”袁成策摇了摇头,没有答应。
肖衍叹了一口气,又对高义道“太尉,你原本也不是我们大宋人,现在更没必要留下来陪葬,还是走吧,不为自己,也得为家人考虑。走的时候,替袁丞相把他的族人带上。”
“陛下说的对,高太尉你就别推辞了,我的族人就拜托你照顾了。”说着,袁成策向高义行了一个礼。
高义有些不忍“陛下,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去,您知道天罗教的教主是谁吗?”
“天罗教教主?难道朕认识他?”肖衍有些好奇的反问。
自从余州城破之后,宋国的防线大大收缩,对外的情报能力也大不如前,此时他还不知道石预和凌振的事情。
“不仅认识,他还是陛下的老熟人,当年他和袁丞相一起都做过您的太傅。”
“石落升?”肖衍惊讶的喊道“他不是早已和楚国的项通同归于尽了吗?”
高义摇了摇头,接着他把去蓉城之后见到石落升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袁成策听完大喜道“太好了,陛下我们去蓉城吧,石太傅是个知道感恩的人,当年先帝待他不薄,他一定会收留我们的。论才能,他不在大将军之下,将来我们未必没有机会再杀回建邺。”
肖衍也是一喜,但转念又摇了摇头“父皇虽然对他不薄,但目的也很明显,人家未必会领这份情,不然他当年就不会借假死逃离大宋。”
“再说已经十几年不见了,太傅现在是一方霸主,朕也是一国之君,如果他收留我,未来彼此间的关系也不好相处。”肖衍心中实在不愿意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哪怕那个人是石落升也不行。
高义听了微微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肖衍比起袁成策还是看的远,肖道成会从四个皇子中,单单挑选这个年纪最小的为继承人,绝不是外面说的宠爱那么简单。”
袁成策却急道“陛下您连一个皇子都没有,若是不肯离开建邺,那皇室的血脉就断了。”
肖衍笑了笑,语气有些悲凉“怎么会呢,大哥不是已经投降了大将军嘛,他在建邺还有两个侄儿在,皇室的血脉不会断的。”
“邓大将军是什么人,他之所以肯接受梁王的投降,不过是为了将来扶他登基,然后逼他禅位给自己而已。这事如果做成了,在大将军继位之后,或许会为了自己的名声,只是把梁王软禁起来,但梁王的两个儿子是必死无疑的。陛下,你还是跟我们一起走吧。”袁成策近乎哀求的道。
肖衍听完这番话,低头沉思良久后道“不必再说了,朕是决不会离开建邺的,不过朕有一件事想请丞相你替我办了。”
“陛下请说,臣一定办到。”
“二哥肖宇自从田裕隆死后,就一直在龙川郡当太守,这些年除了父皇驾崩的时候回来过之外,其它时间都在那里。大将军拿下建邺之后,一定不会放过他。我想请你赶去龙川,说服他投奔太傅。如果太傅念旧情,将来杀回建邺的时候,能让二哥重修太庙,朕就心满意足了。”
肖衍想着肖宇不是皇帝,让他去投奔天罗教,石落升不至于提防他,将来还可以利用他皇室成员的身份杀回建邺。
一旁的高义听了又是一番暗赞,如果石落升借用了肖宇的身份,那将来打败邓元觉之后,裂土封王是少不了的,到时肖氏虽然失去了皇室的身份,但至少宗庙是保住了。
肖衍怕袁成策不答应,又劝道“二哥性子刚烈,他若是知道朕被大将军所害,一定会带兵杀回建邺和大将军拼命,到时只会白白送了性命。现在也只有你能劝住他,请他务必以宗庙社稷为重,暂时离开大宋吧。”
袁成策只好哭着答应。
肖衍交待完所有的事情,冲着二人摆了摆手,示意可以离开了,然后自己静静在坐在龙椅上,像是在回忆往事。
二人离开皇宫,各自回府一番收拾之后,袁成策将自己的族人都交给了高义,让他带着先去蓉城,自己则赶去龙川郡,说服祁王肖宇。
就在二人走后的第三天,周云景带着二十五万大军杀到了建邺城下。
只有区区不到三万的守军,加上没有名将统领,并且百姓两不相帮,就连肖衍都没有出面激励将士。
在这样的背景的,周云景率大军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攻破了宋国这座最坚固的城池。
城破之后,他带着人杀奔皇宫。在众将之中,也只要他这个楚国降将适合干这件事,不然其他人都得背负弑君的骂名。
“周将军,宫中起火了。”刚进宫门,一员偏将飞速跑来报告。
周云景看了看大火的方向,知道那是肖衍的寝宫,于是下令道“不要让火势蔓延,至于烧着的那座宫殿就不用管了,让它继续烧吧。”
虽然周云景不在乎,但看到肖衍肯自杀,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心中还是舒了一口气。
邓元觉接到消息后,也不再装病了,带着肖寅进城安民。邓文豪找到以前四大世家的后人,许诺让他们重新进入大宋的政治舞台,但条件是说服自己这边的势力向邓家效忠。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姜桓楚大军才到上京,姜桓宋居然就主动打开城门投降了,这时如果他再出兵西北,那就是造反了。
现在接到上京传来的圣旨,让他好生为难,三弟姜桓燕的死和他不无关系,他担心自己回去之后,就会被姜桓楚软禁。
“殿下,我觉得您还是应该回去,经过这次的内乱,我大齐百姓人心浮动,文武百官也人人自危,而陛下又刚刚登基,他就算对您看想法,也绝不至于现在就动手。”咸阳太守楚卫风劝道。
“是啊,如果您要是不肯回去,万一陛下下令让田大将军来讨伐我们,以咸阳区区两万多的兵力,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力啊。”城防军统领韩山奇也附和道。
姜桓燕还是犹豫不定“我相信陛下不会杀我,但我担心他会把我软禁在上京,以后再也不能回咸阳。”
楚卫风想了想道“殿下想要再回咸阳恐怕很难,但是我有一计,可能说服陛下放您离开上京。”
“快说,快说,到底是什么计策?”只要不被软禁在上京,回不回咸阳姜桓秦倒是无所谓。
“殿下回京之后,可以主动向陛下请命去镇守开封,相信他不会拒绝的。”
“不行,不行。”姜桓秦听完猛地摇头“陛下在开封经营多年,那里上上下下全是他的人,我去开封又和在上京有什么区别,还不是和被软禁一样嘛。”
楚卫风解释道“殿下你有所不知,开封和上京大不一样,上京是在陛下的眼皮底下,有您上次出逃的经历,他对您的监视只会更严。但开封位于齐宋的最前线,那里随时可能爆发战争,一旦开战,那您的机会就到了。”
姜桓秦想了想,忽然大喜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开封前面还有许昌,如果邓元觉攻打项楚,那我就有机会率兵过去救援,这样就能摆脱陛下的监视了。”
“正是如此,就算陛下不派您上战场,也得从开封抽调兵力,如果最后能打赢,那开封的军队就会去周口,到时一样没人监视您。”楚卫风顺着话题继续往下说。
“好,我听你的,这就回上京去。”姜桓秦衡量利弊之后,最终还是采纳了楚卫风的建议。
就在姜桓楚平定内乱,即将登基的时候,宋国的内战也即将进入尾声。
周云景和邓文豪正率二十五万大军朝着建邺杀去,邓元觉依然是对外称病,平时就在自己的营帐中,闭门不出。
肖衍原本还有十几万禁军,但后来给了燕赤行八万伐秦,之后余州告急,又给了肖寅两万去救援,现在所剩不足万人。就算加上城内的两万城防军,这点兵力在周云景的二十五万大军面前,也显得太过单薄。
“陛下,我们还是迁都吧,周云景最多还有三日就能到达城下。”假借诈死之名的袁成策和高义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宫中,他们都建议肖衍暂避锋芒。
“迁都?朕还能迁去哪?大宋不比楚国,除了寿春之外还有一个江都,建邺要是都守不住,那大宋其他城市一样守不住。”肖衍倒是能坦然面对当前的局势。
袁成策一时语塞,偌大的宋国确实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你们收拾收拾都走吧,反正天下都以为你二人为劝大将军退兵而自尽了,也没必要再留在建邺,带上你们的族人,有多远走多远。”肖衍反劝二人先走。
“陛下,在你还未成年的时候,我就是你的太傅,现在遇到危险,我又怎能舍你而去。”袁成策摇了摇头,没有答应。
肖衍叹了一口气,又对高义道“太尉,你原本也不是我们大宋人,现在更没必要留下来陪葬,还是走吧,不为自己,也得为家人考虑。走的时候,替袁丞相把他的族人带上。”
“陛下说的对,高太尉你就别推辞了,我的族人就拜托你照顾了。”说着,袁成策向高义行了一个礼。
高义有些不忍“陛下,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去,您知道天罗教的教主是谁吗?”
“天罗教教主?难道朕认识他?”肖衍有些好奇的反问。
自从余州城破之后,宋国的防线大大收缩,对外的情报能力也大不如前,此时他还不知道石预和凌振的事情。
“不仅认识,他还是陛下的老熟人,当年他和袁丞相一起都做过您的太傅。”
“石落升?”肖衍惊讶的喊道“他不是早已和楚国的项通同归于尽了吗?”
高义摇了摇头,接着他把去蓉城之后见到石落升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袁成策听完大喜道“太好了,陛下我们去蓉城吧,石太傅是个知道感恩的人,当年先帝待他不薄,他一定会收留我们的。论才能,他不在大将军之下,将来我们未必没有机会再杀回建邺。”
肖衍也是一喜,但转念又摇了摇头“父皇虽然对他不薄,但目的也很明显,人家未必会领这份情,不然他当年就不会借假死逃离大宋。”
“再说已经十几年不见了,太傅现在是一方霸主,朕也是一国之君,如果他收留我,未来彼此间的关系也不好相处。”肖衍心中实在不愿意过寄人篱下的日子,哪怕那个人是石落升也不行。
高义听了微微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肖衍比起袁成策还是看的远,肖道成会从四个皇子中,单单挑选这个年纪最小的为继承人,绝不是外面说的宠爱那么简单。”
袁成策却急道“陛下您连一个皇子都没有,若是不肯离开建邺,那皇室的血脉就断了。”
肖衍笑了笑,语气有些悲凉“怎么会呢,大哥不是已经投降了大将军嘛,他在建邺还有两个侄儿在,皇室的血脉不会断的。”
“邓大将军是什么人,他之所以肯接受梁王的投降,不过是为了将来扶他登基,然后逼他禅位给自己而已。这事如果做成了,在大将军继位之后,或许会为了自己的名声,只是把梁王软禁起来,但梁王的两个儿子是必死无疑的。陛下,你还是跟我们一起走吧。”袁成策近乎哀求的道。
肖衍听完这番话,低头沉思良久后道“不必再说了,朕是决不会离开建邺的,不过朕有一件事想请丞相你替我办了。”
“陛下请说,臣一定办到。”
“二哥肖宇自从田裕隆死后,就一直在龙川郡当太守,这些年除了父皇驾崩的时候回来过之外,其它时间都在那里。大将军拿下建邺之后,一定不会放过他。我想请你赶去龙川,说服他投奔太傅。如果太傅念旧情,将来杀回建邺的时候,能让二哥重修太庙,朕就心满意足了。”
肖衍想着肖宇不是皇帝,让他去投奔天罗教,石落升不至于提防他,将来还可以利用他皇室成员的身份杀回建邺。
一旁的高义听了又是一番暗赞,如果石落升借用了肖宇的身份,那将来打败邓元觉之后,裂土封王是少不了的,到时肖氏虽然失去了皇室的身份,但至少宗庙是保住了。
肖衍怕袁成策不答应,又劝道“二哥性子刚烈,他若是知道朕被大将军所害,一定会带兵杀回建邺和大将军拼命,到时只会白白送了性命。现在也只有你能劝住他,请他务必以宗庙社稷为重,暂时离开大宋吧。”
袁成策只好哭着答应。
肖衍交待完所有的事情,冲着二人摆了摆手,示意可以离开了,然后自己静静在坐在龙椅上,像是在回忆往事。
二人离开皇宫,各自回府一番收拾之后,袁成策将自己的族人都交给了高义,让他带着先去蓉城,自己则赶去龙川郡,说服祁王肖宇。
就在二人走后的第三天,周云景带着二十五万大军杀到了建邺城下。
只有区区不到三万的守军,加上没有名将统领,并且百姓两不相帮,就连肖衍都没有出面激励将士。
在这样的背景的,周云景率大军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攻破了宋国这座最坚固的城池。
城破之后,他带着人杀奔皇宫。在众将之中,也只要他这个楚国降将适合干这件事,不然其他人都得背负弑君的骂名。
“周将军,宫中起火了。”刚进宫门,一员偏将飞速跑来报告。
周云景看了看大火的方向,知道那是肖衍的寝宫,于是下令道“不要让火势蔓延,至于烧着的那座宫殿就不用管了,让它继续烧吧。”
虽然周云景不在乎,但看到肖衍肯自杀,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心中还是舒了一口气。
邓元觉接到消息后,也不再装病了,带着肖寅进城安民。邓文豪找到以前四大世家的后人,许诺让他们重新进入大宋的政治舞台,但条件是说服自己这边的势力向邓家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