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听闻他仿佛有些不高兴了,戚善连忙给他斟茶,笑嘻嘻赔罪:“哪儿和哪儿的事情?你见我哪回不耐烦了?”
杨瑞英想了想,不得不承认,没回他有事喊戚善出来,她真是从没推辞过,也没态度不好过。
她脾气从小就好,和她相处过的人没有不喜欢她的,饶是二皇子那个暴躁脾气,见了她也得笑呵呵说一句“阿善好”,可见她做人的确没的说。
杨瑞英便直接道:“我一月后将会参军,随军去往西北边境。”
西北蛮夷这么多年来一直蠢蠢欲动,多次进城抢掠,随着圣上这几年身体的越发衰弱,这些蛮夷日益嚣张,于是这些年来西北边境频频发生战火。
对于很多人来说,西北边境意味着危险,但却也意味着机遇。许多贫穷家庭出身又没有读过书的人都会选择去西北边境待上几年,哪怕不能给自己博一个军功出来,在西北历练几年后,回到家乡耶能有个不错的官职。
只是对于很多家世好的子弟来说,靠着家里的关系去一个安稳的地方混几年,回来升迁照样不成问题,像杨瑞英这样出身好却要去西北拼命的人可真是不多见。
戚善不问为什么,只认真看他,沉声:“确定去西北了吗?”
她目光深邃,千言万语都在里面,但这目光却让杨瑞英感到安慰。自从下定决心后,他父亲并不反对,祖母和母亲却整日以泪洗面,劝他安安稳稳地待在京都。只是对于杨瑞英来说,京都的安逸只让他感到厌倦。
他想和他的祖父一样,在他应该待的地方,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杨家人的血汗,注定是要洒在战场上的。
杨瑞英目光恳切,收了笑脸,回视她:“我已经深思熟虑过。”
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并不优秀,从小在课上就表现平平,少傅只说他踏实务实,却不会像夸戚善那样夸他“颇有灵性”。杨瑞英知道自己不是当文官的料,他自己也对于从武更感兴趣——他仔细考虑过,决定去西北,从基层一点点干起。策略学了不少,但是却没有一点实际的经验,对于他来说,西北地区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的地方。
甚至他也做好了意外来临的准备,做好了再也回不到这个故土的准备。
戚善说:“我支持你的决定。”
杨瑞英就欣赏戚善的善解人意。
他笑,怂恿戚善:“你我都是武将世家出身,阿善不如同我一起去边境?”他说,“毕竟你的功夫也好,少傅都夸你天赋异禀。”
“不是不愿意去西北,只是有难言之隐,请瑞英你体谅。”
戚善叹了口气。
这难言之隐自然是她的身份了。
随着她近些年年龄增长,她在防止身份暴露方面要花的精力更多了,同他人的相处也有些小心翼翼起来。如今她尚且在京都,有母亲姐姐和徐妈妈照应,尚且如此艰辛,等到去了都是男人的军营,要隐瞒岂非更困难?
在没有确保自己不会给家人带来灾祸前,戚善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性别的。
她执起茶杯,最后只是道:“以茶代酒,祝君一路顺风。”
杨瑞英和她轻轻碰杯,算是回应。
第15章 帝王侧
第二日戚善就进了宫。
她自小在宫中常住,又因长得是一等一的好看,见人更是未语人先笑,宫里待久了的宫女太监都认得她,就连看守宫门的侍卫都眼熟她。见戚善从马车里一跃而下,快步走来,这守门的侍卫当即露了笑,亲切地和他打招呼。
“世子今日来得比往日早。”
戚善虽然如今已经不再在东五所念书了,但是却经常隔三差五地进宫来找魏洵,要么约他泛舟出行,要么同他一起看书论道。
满宫廷谁人不知戚世子从小最是与六皇子要好?若说这世间还有人能够让六皇子暂时忍耐住自己的洁癖毛病的话,那么此人必是戚世子无疑了。
戚善说:“可不是,迟点就赶不上六皇子的午膳了。”
说着不知道从哪里抽出来一把纸扇给自己扇了扇。她从小鬼点子就多,去年冬天又不知为何爱上了纸扇,于是这把纸扇便跟着她从冬天扇到了如今春天。
说来也是,若是换做他人,大冬天的还拿纸扇扇风,旁人指不定要笑骂一句“疯子”,可到了戚善身上,大家却怎么也骂不出口:着实是因为她长得过分俊俏,那如玉手指握着纸扇,当真是君子如风,潇潇洒洒,爽朗清举,圣上年前见了戚善也不由赞他有魏晋遗风,可称名士风流。
侍卫知道她爱开玩笑,听了这话也不由忍俊不禁。
他只随便检查了一下,就连手都没有碰到她身,只是把目光上下巡视一会儿,就轻松地放戚善进去了。
这便是宫廷常客的好处了。
当今圣上有一后四妃九嫔,妃嫔们共为圣上育有十子八女,其中又有三子二女早薨,如今宫中成年了的皇子不过只三位:正是静妃生养的二皇子,瑞妃生养的三皇子和生母早逝的六皇子。
皇后本来当年拼了命生了大皇子魏珞,大皇子周岁就被圣上封作了太子,从小就被圣上带在身边悉心教养,魏珞也不负众望,从小聪慧过人,只可惜在六岁那年竟然生了水痘,意外去了。
皇后早年在生魏珞的时候落下了病根,身子一直不好,在魏珞逝后更是整日以泪洗面,后来虽然稍有振作,只是到底是不如一般人康健,肚子也一直没有音讯。近几年随着皇子们的长大和圣上的逐渐老去,静妃和瑞妃的气焰都愈发盛人,也不知皇后怎么想的,竟然把一直默默无闻的魏洵收作养子,开始教养起来。
杨瑞英想了想,不得不承认,没回他有事喊戚善出来,她真是从没推辞过,也没态度不好过。
她脾气从小就好,和她相处过的人没有不喜欢她的,饶是二皇子那个暴躁脾气,见了她也得笑呵呵说一句“阿善好”,可见她做人的确没的说。
杨瑞英便直接道:“我一月后将会参军,随军去往西北边境。”
西北蛮夷这么多年来一直蠢蠢欲动,多次进城抢掠,随着圣上这几年身体的越发衰弱,这些蛮夷日益嚣张,于是这些年来西北边境频频发生战火。
对于很多人来说,西北边境意味着危险,但却也意味着机遇。许多贫穷家庭出身又没有读过书的人都会选择去西北边境待上几年,哪怕不能给自己博一个军功出来,在西北历练几年后,回到家乡耶能有个不错的官职。
只是对于很多家世好的子弟来说,靠着家里的关系去一个安稳的地方混几年,回来升迁照样不成问题,像杨瑞英这样出身好却要去西北拼命的人可真是不多见。
戚善不问为什么,只认真看他,沉声:“确定去西北了吗?”
她目光深邃,千言万语都在里面,但这目光却让杨瑞英感到安慰。自从下定决心后,他父亲并不反对,祖母和母亲却整日以泪洗面,劝他安安稳稳地待在京都。只是对于杨瑞英来说,京都的安逸只让他感到厌倦。
他想和他的祖父一样,在他应该待的地方,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杨家人的血汗,注定是要洒在战场上的。
杨瑞英目光恳切,收了笑脸,回视她:“我已经深思熟虑过。”
他在文学方面表现并不优秀,从小在课上就表现平平,少傅只说他踏实务实,却不会像夸戚善那样夸他“颇有灵性”。杨瑞英知道自己不是当文官的料,他自己也对于从武更感兴趣——他仔细考虑过,决定去西北,从基层一点点干起。策略学了不少,但是却没有一点实际的经验,对于他来说,西北地区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的地方。
甚至他也做好了意外来临的准备,做好了再也回不到这个故土的准备。
戚善说:“我支持你的决定。”
杨瑞英就欣赏戚善的善解人意。
他笑,怂恿戚善:“你我都是武将世家出身,阿善不如同我一起去边境?”他说,“毕竟你的功夫也好,少傅都夸你天赋异禀。”
“不是不愿意去西北,只是有难言之隐,请瑞英你体谅。”
戚善叹了口气。
这难言之隐自然是她的身份了。
随着她近些年年龄增长,她在防止身份暴露方面要花的精力更多了,同他人的相处也有些小心翼翼起来。如今她尚且在京都,有母亲姐姐和徐妈妈照应,尚且如此艰辛,等到去了都是男人的军营,要隐瞒岂非更困难?
在没有确保自己不会给家人带来灾祸前,戚善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性别的。
她执起茶杯,最后只是道:“以茶代酒,祝君一路顺风。”
杨瑞英和她轻轻碰杯,算是回应。
第15章 帝王侧
第二日戚善就进了宫。
她自小在宫中常住,又因长得是一等一的好看,见人更是未语人先笑,宫里待久了的宫女太监都认得她,就连看守宫门的侍卫都眼熟她。见戚善从马车里一跃而下,快步走来,这守门的侍卫当即露了笑,亲切地和他打招呼。
“世子今日来得比往日早。”
戚善虽然如今已经不再在东五所念书了,但是却经常隔三差五地进宫来找魏洵,要么约他泛舟出行,要么同他一起看书论道。
满宫廷谁人不知戚世子从小最是与六皇子要好?若说这世间还有人能够让六皇子暂时忍耐住自己的洁癖毛病的话,那么此人必是戚世子无疑了。
戚善说:“可不是,迟点就赶不上六皇子的午膳了。”
说着不知道从哪里抽出来一把纸扇给自己扇了扇。她从小鬼点子就多,去年冬天又不知为何爱上了纸扇,于是这把纸扇便跟着她从冬天扇到了如今春天。
说来也是,若是换做他人,大冬天的还拿纸扇扇风,旁人指不定要笑骂一句“疯子”,可到了戚善身上,大家却怎么也骂不出口:着实是因为她长得过分俊俏,那如玉手指握着纸扇,当真是君子如风,潇潇洒洒,爽朗清举,圣上年前见了戚善也不由赞他有魏晋遗风,可称名士风流。
侍卫知道她爱开玩笑,听了这话也不由忍俊不禁。
他只随便检查了一下,就连手都没有碰到她身,只是把目光上下巡视一会儿,就轻松地放戚善进去了。
这便是宫廷常客的好处了。
当今圣上有一后四妃九嫔,妃嫔们共为圣上育有十子八女,其中又有三子二女早薨,如今宫中成年了的皇子不过只三位:正是静妃生养的二皇子,瑞妃生养的三皇子和生母早逝的六皇子。
皇后本来当年拼了命生了大皇子魏珞,大皇子周岁就被圣上封作了太子,从小就被圣上带在身边悉心教养,魏珞也不负众望,从小聪慧过人,只可惜在六岁那年竟然生了水痘,意外去了。
皇后早年在生魏珞的时候落下了病根,身子一直不好,在魏珞逝后更是整日以泪洗面,后来虽然稍有振作,只是到底是不如一般人康健,肚子也一直没有音讯。近几年随着皇子们的长大和圣上的逐渐老去,静妃和瑞妃的气焰都愈发盛人,也不知皇后怎么想的,竟然把一直默默无闻的魏洵收作养子,开始教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