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目的结束,刘兴国的工作定下来,夫妻决定留在香港。既然留下就安家吧,秀妍很大手笔地出钱给大哥买房。弄得刘兴国怪不好意思,自己这个大哥没帮到妹妹们,倒是妹妹一直在帮他。
刘兴国在这里安家很多事就简单了,老娘要看儿子,那不是旅游,是探亲。
眷村的人慢慢手里多了一封封带着乡土的来信。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愁,有人接受不了现实面向家乡跳入汹涌的大海。
他们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亲人遭了罪,蒙受不白之冤,老父老母和最亲的人因自己没了,自己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
大老李过来道谢,“我没想到她还等着我,看看我的两个儿子,我孙子都这么大了!”
“李大哥,你这也是算苦尽甘来了,等有机会就可以一家团聚了”董凤荣收到了不少感谢。
大老李这样的确是很少,董凤荣每天就像听故事一样,听着最新的消息。最多的是两难的,很多老兵回不去都在这边娶媳妇生了孩子,而老家那边还有人在等着。
有的是一个痴情女人,有的是老妻带着孩子,还有的是这边等着回去团聚,那边已经找了人家结婚生子。人生就像一场戏舞台,时时刻刻上演着一部部悲欢离合。
有希望有寄托的人开始想着怎么补偿多年没见到的亲人。来找董凤荣的人更多了,“我们就想弄点活,你大姑爷那边不是一直要做手工的吗?我们年龄大些,还没老的什么也干不了。就想着能不能拿一些活在家里做做,赚点钱,等回去了给家里人买些东西,我们亏欠孩子和家里的兄弟姐妹啊”
董凤荣一听,受不了了,她能不理解吗?满口答应就去找姑爷,找女儿或许不行,找姑爷那是一说一个准。果然刚一开口,钟正雄就答应了,增加眷村的供给量,而且手工钱还给涨了,大家明白,那是照顾他们的。
仁善啊!冰兰听后只是感叹一声,新工具来了后,每件雕刻工艺品时间节省了多一半。做出来的效果比以前更好,他们要积累财富,更多的财富。李庭瑄的电子厂做的有声有色,而且研发出新产品后那就是暴利!
没事的时候两人也在琢磨某天回家了去办什么厂,难道还是老本行?那样原材料要从这边运到内地,产品再运出,成本要跟着增加。
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就是加工厂,赚那些廉价劳动力的钱,那不是他们的初衷。冰兰知道此时的国内最需要的是技术,是先进的设备工艺,基础建设同样重要。
他们的钱还是太少了,经历过一次次改革浪潮的冰兰知道。最初时期就是海外无数华人将资金技术带回祖国,才使得国内经济迅速飞跃。
从现在起,出口的高档工艺品回笼资金不再回台湾,而是打去香港刘兴国账户。因为台湾对外汇流出进行管制,她怕到时候麻烦。
老兵在躁动,我们真的很想家!想我老娘,再不回去还能不能看到她来人家!
董凤荣在与家里通了一年多信后终于在深圳见到了年迈的老娘,刘兴国见到了自己的叔叔和舅舅。
年迈的老人抱着闺女哭了很久,“谁承想你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啊!想死娘了!”
老人哭,众人跟着一起哭。
刘兴国先给爷爷奶奶的遗像磕了三个头,随后又磕了三个头,“这是兆新一直念叨的,临走他还说要是自己不能给爹娘磕头就让儿子替他磕了”董凤荣道。
“造化弄人啊!谁能想到你们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音信皆无,爹娘都是念叨着儿子走的,他们死不瞑目啊”刘家人看到侄子心酸又欣慰。
第337章 生在眷村 18
总算看到人了, 董凤荣陪着老娘待了十天才回来。老家日子刚刚温饱,董凤荣心疼老娘,更心疼老家的人。
老家缺什么?一问才知道老家什么都缺,物资匮乏, 就是老娘的衣服还是来的时候特意做了一身新的,里面的却打着补丁。这还幸亏他们给老家捎去了钱,董凤荣一看又落泪了,给老娘从里到外全换新的, 老娘看上的都买下来。各家算算人口, 给什么?
“给他们买一些布吧,你不知道我们这一来将家里的布票全花了, 你给的钱舍不得花, 想将家里的破房子翻盖翻盖。你要是富裕就给你侄子他们买几双胶鞋,孩子穿鞋费, 大冬天的脚趾头都露在外面”老娘跟闺女聊天后知道闺女日子过得不错,就帮儿子孙子要点东西。
这算啥?董凤荣让儿子回香港买了不少布料、衣服和胶鞋、袜子。她发现老娘的袜子都是用布做的。没想到老家的日子这么难。
刘兴国用美元换了两万块钱人民币,一边一万, 回家盖盖房子,添置添置。对他们来说钱比什么都重要。董凤荣单独给老娘两千块,人老了, 自己不能在跟前尽孝, 手里有钱了做什么方便。
董凤荣见到家人了, 心里少了一份牵挂.没见到亲人的坐不住, 有找上门的董凤荣都不知道怎么帮, 不帮不忍心,尤其丈夫关系很好的几个老乡。
最后还是李庭瑄出了主意:“内地我帮不了,要是到香港我或许可以,等我们的船出去了就跟船走,在船上打杂,到香港就留下。回头我报一个暴毙就行”
这主意好,但是每条船每次只能走三五个。不能每次出去就暴毙好几个吧,出海的遇到风浪是有落海的,但是那只是极个别。不过对于李庭瑄来说应该很好摆平。加上钟正雄那边的船,倒是可以安排一些人。极个别的跟着走私船直接可以到广东沿海,但那只能是秘密的做着。
刘兴国在这里安家很多事就简单了,老娘要看儿子,那不是旅游,是探亲。
眷村的人慢慢手里多了一封封带着乡土的来信。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愁,有人接受不了现实面向家乡跳入汹涌的大海。
他们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亲人遭了罪,蒙受不白之冤,老父老母和最亲的人因自己没了,自己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
大老李过来道谢,“我没想到她还等着我,看看我的两个儿子,我孙子都这么大了!”
“李大哥,你这也是算苦尽甘来了,等有机会就可以一家团聚了”董凤荣收到了不少感谢。
大老李这样的确是很少,董凤荣每天就像听故事一样,听着最新的消息。最多的是两难的,很多老兵回不去都在这边娶媳妇生了孩子,而老家那边还有人在等着。
有的是一个痴情女人,有的是老妻带着孩子,还有的是这边等着回去团聚,那边已经找了人家结婚生子。人生就像一场戏舞台,时时刻刻上演着一部部悲欢离合。
有希望有寄托的人开始想着怎么补偿多年没见到的亲人。来找董凤荣的人更多了,“我们就想弄点活,你大姑爷那边不是一直要做手工的吗?我们年龄大些,还没老的什么也干不了。就想着能不能拿一些活在家里做做,赚点钱,等回去了给家里人买些东西,我们亏欠孩子和家里的兄弟姐妹啊”
董凤荣一听,受不了了,她能不理解吗?满口答应就去找姑爷,找女儿或许不行,找姑爷那是一说一个准。果然刚一开口,钟正雄就答应了,增加眷村的供给量,而且手工钱还给涨了,大家明白,那是照顾他们的。
仁善啊!冰兰听后只是感叹一声,新工具来了后,每件雕刻工艺品时间节省了多一半。做出来的效果比以前更好,他们要积累财富,更多的财富。李庭瑄的电子厂做的有声有色,而且研发出新产品后那就是暴利!
没事的时候两人也在琢磨某天回家了去办什么厂,难道还是老本行?那样原材料要从这边运到内地,产品再运出,成本要跟着增加。
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就是加工厂,赚那些廉价劳动力的钱,那不是他们的初衷。冰兰知道此时的国内最需要的是技术,是先进的设备工艺,基础建设同样重要。
他们的钱还是太少了,经历过一次次改革浪潮的冰兰知道。最初时期就是海外无数华人将资金技术带回祖国,才使得国内经济迅速飞跃。
从现在起,出口的高档工艺品回笼资金不再回台湾,而是打去香港刘兴国账户。因为台湾对外汇流出进行管制,她怕到时候麻烦。
老兵在躁动,我们真的很想家!想我老娘,再不回去还能不能看到她来人家!
董凤荣在与家里通了一年多信后终于在深圳见到了年迈的老娘,刘兴国见到了自己的叔叔和舅舅。
年迈的老人抱着闺女哭了很久,“谁承想你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啊!想死娘了!”
老人哭,众人跟着一起哭。
刘兴国先给爷爷奶奶的遗像磕了三个头,随后又磕了三个头,“这是兆新一直念叨的,临走他还说要是自己不能给爹娘磕头就让儿子替他磕了”董凤荣道。
“造化弄人啊!谁能想到你们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音信皆无,爹娘都是念叨着儿子走的,他们死不瞑目啊”刘家人看到侄子心酸又欣慰。
第337章 生在眷村 18
总算看到人了, 董凤荣陪着老娘待了十天才回来。老家日子刚刚温饱,董凤荣心疼老娘,更心疼老家的人。
老家缺什么?一问才知道老家什么都缺,物资匮乏, 就是老娘的衣服还是来的时候特意做了一身新的,里面的却打着补丁。这还幸亏他们给老家捎去了钱,董凤荣一看又落泪了,给老娘从里到外全换新的, 老娘看上的都买下来。各家算算人口, 给什么?
“给他们买一些布吧,你不知道我们这一来将家里的布票全花了, 你给的钱舍不得花, 想将家里的破房子翻盖翻盖。你要是富裕就给你侄子他们买几双胶鞋,孩子穿鞋费, 大冬天的脚趾头都露在外面”老娘跟闺女聊天后知道闺女日子过得不错,就帮儿子孙子要点东西。
这算啥?董凤荣让儿子回香港买了不少布料、衣服和胶鞋、袜子。她发现老娘的袜子都是用布做的。没想到老家的日子这么难。
刘兴国用美元换了两万块钱人民币,一边一万, 回家盖盖房子,添置添置。对他们来说钱比什么都重要。董凤荣单独给老娘两千块,人老了, 自己不能在跟前尽孝, 手里有钱了做什么方便。
董凤荣见到家人了, 心里少了一份牵挂.没见到亲人的坐不住, 有找上门的董凤荣都不知道怎么帮, 不帮不忍心,尤其丈夫关系很好的几个老乡。
最后还是李庭瑄出了主意:“内地我帮不了,要是到香港我或许可以,等我们的船出去了就跟船走,在船上打杂,到香港就留下。回头我报一个暴毙就行”
这主意好,但是每条船每次只能走三五个。不能每次出去就暴毙好几个吧,出海的遇到风浪是有落海的,但是那只是极个别。不过对于李庭瑄来说应该很好摆平。加上钟正雄那边的船,倒是可以安排一些人。极个别的跟着走私船直接可以到广东沿海,但那只能是秘密的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