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草原上就是不毛之地,又不能耕种,又不能干别的,所以就算是再擅长修地球的也对此丝毫不感兴趣,可是呢,在跟匈奴人有了几年的贸易之后,大家就不这样想了。
不说草原上的那些矿产,光是牲畜,就是个巨大的财富,羊毛羊绒奶酪,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资源,而在边境上,一匹马就能卖出几万钱,一头牛起码也是近万钱,哪怕是一头羊,两千钱也是起码的。一只羊羔呢,卖个五百钱也是轻轻松松,可以说,只要放牧技术跟得上,那么,这就是纯赚。
草原上头,游牧民族需要逐水草而居,可是在中原,少府早就传授给了百姓制作青储饲料的技术,民间主要是养猪养兔,养羊和养牛的都不成规模,但是也已经证明了,青储饲料对于养牛养羊也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到了草原上,大家依旧可以定居,可以大规模饲养牲畜,如此一来,大家不踊跃那才叫奇怪了呢。
尤其是几个这些年来在中原不得志的彻侯,他们呢,有的是当初得罪了刘邦的,就像是雍齿他们一家子,封侯名字就很难听,而且呢,一直也没有得到重用,一家子勉强靠着封国的产出生活,在彻侯之中,只能做宅男。
而到了草原上,那可就是天高皇帝远了,刘家的皇帝总不能跑到草原上追究他们当年的罪责吧!
另外还有几个就是当年将项羽分尸,得了封侯的,他们这些年过得很糟糕,据说项羽死后有灵,一直在他们府中折腾,以至于一个个都神经衰弱了。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相信这真的是鬼神有灵,但是后来墨家拆穿了一些方士们的手段之后,一个个就知道,这压根不是鬼神作祟,而是有人暗中捣鬼了,这些人在中原能捣鬼,总不能跟到草原上去吧。
因此,他们直截了当地将中原的封国土地全部兑换成了草原上的领地,在少府那边的地图上选取了那边的土地之后,就带着自家的家臣奴仆,还有封国里愿意跟随他们迁徙的百姓离开了。
像是韩信呢,他可比其他那些功臣年轻得多,因此呢,这些年还不断有儿女出生,一想到除了长子韩恭之外,只怕其他儿子压根分不到什么了,干脆就狠了狠心,与其留在楚国,一个个只有一两个县的封地,还不如去草原上呢!因此,他直接大手笔地拿了一半的封国出来,以后呢,这半个封国就都留给长子韩恭,草原上那些就分给其他儿子了。
同样有着类似想法的还有刘盈的几个兄弟。如刘恒,薄太后倒是喜欢平静的生活,何况,代地工商业变得发达起来之后,代国也不穷了。可是,刘恒是个眼光比较长远的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固然这个时候没人说过这样的话,但是,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在匈奴被平定,被同化之后,代地存在的重要性就直线下降,因此,作为代王,代国的许多权力势必会被收回中央,而刘恒呢,如何会乐意只是待在深宫之中,做一个太平诸侯王,因此,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响应了置换封国的诏令,然后就带着自己封国的官员还有许多百姓去了草原,他野心更大,因此,直接选择了漠北那边,准备征服北海。
北海那边如今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想要征服那里,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而刘恒呢,却是从一些匈奴人那里知道,北海虽说一年中一半的时间是冬天,可是,那里的自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哪怕光是跟中原进行木材的交易,都能赚得盆满钵盈。至于寒冷的问题,也很好解决,之前的时候,代地就已经开始在少府的指点下建立起更加保暖的房屋,屋子里头的火炕足以保证一整个冬天都非常温暖,哪怕在北海那边,一年只能劳作半年,另外半年只能待在屋子里面,那也是划算的。
一番权衡之后,刘恒直接选择了那里,而刘盈呢,不管是为了千金买马骨,鼓励刘家的子孙对外开拓,还是为了其他缘故,直接就封刘恒为北海王,给了刘恒许多特权,可以说,刘恒除了还需要定时朝贡天子,偶尔送一点象征意义的贡品之外,他就是北海那里的土皇帝了。只要他能招揽足够的移民,那么,他在那里就是土皇帝。甚至,朝廷还允许了他自主对外开拓的权力,另外,他的子孙,不受推恩令的限制,他可以在那里,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即便是自己建立起全新的制度也是可以的。
有了刘恒开了这个头,刘长呢,因为从小力气大,对自己的武力非常迷信,因此呢,在自个的生母去世之后,同样选择了前往远方开拓。总之,这些诸侯王还有彻侯们将匈奴人现在乃至未来会占领的地盘都瓜分了个干净。
至于那些投降的匈奴人,他们呢,也经过了筛选,有技术的,那么直接就被少府挑走了,其他的呢,直接编户齐民,而且每一户,都需要出一个男丁,为汉室效力五年到七年的时间,算是为匈奴人曾经对中原造成的罪行进行赎罪,而其他人呢,就可以留在草原上,帮着汉天子放牧了。
对于匈奴的分化与改造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最后匈奴人几乎是彻彻底底融入了汉人的怀抱,而月氏人呢,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因为垄断了汉人与西域那边的交易,赚得盆满钵盈,但是随着西域那些小国在汉室的支持下崛起,一个个都不满于月氏人将丝绸之路上的利益全占走了,开始跟月氏人对立起来。
不说草原上的那些矿产,光是牲畜,就是个巨大的财富,羊毛羊绒奶酪,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资源,而在边境上,一匹马就能卖出几万钱,一头牛起码也是近万钱,哪怕是一头羊,两千钱也是起码的。一只羊羔呢,卖个五百钱也是轻轻松松,可以说,只要放牧技术跟得上,那么,这就是纯赚。
草原上头,游牧民族需要逐水草而居,可是在中原,少府早就传授给了百姓制作青储饲料的技术,民间主要是养猪养兔,养羊和养牛的都不成规模,但是也已经证明了,青储饲料对于养牛养羊也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到了草原上,大家依旧可以定居,可以大规模饲养牲畜,如此一来,大家不踊跃那才叫奇怪了呢。
尤其是几个这些年来在中原不得志的彻侯,他们呢,有的是当初得罪了刘邦的,就像是雍齿他们一家子,封侯名字就很难听,而且呢,一直也没有得到重用,一家子勉强靠着封国的产出生活,在彻侯之中,只能做宅男。
而到了草原上,那可就是天高皇帝远了,刘家的皇帝总不能跑到草原上追究他们当年的罪责吧!
另外还有几个就是当年将项羽分尸,得了封侯的,他们这些年过得很糟糕,据说项羽死后有灵,一直在他们府中折腾,以至于一个个都神经衰弱了。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相信这真的是鬼神有灵,但是后来墨家拆穿了一些方士们的手段之后,一个个就知道,这压根不是鬼神作祟,而是有人暗中捣鬼了,这些人在中原能捣鬼,总不能跟到草原上去吧。
因此,他们直截了当地将中原的封国土地全部兑换成了草原上的领地,在少府那边的地图上选取了那边的土地之后,就带着自家的家臣奴仆,还有封国里愿意跟随他们迁徙的百姓离开了。
像是韩信呢,他可比其他那些功臣年轻得多,因此呢,这些年还不断有儿女出生,一想到除了长子韩恭之外,只怕其他儿子压根分不到什么了,干脆就狠了狠心,与其留在楚国,一个个只有一两个县的封地,还不如去草原上呢!因此,他直接大手笔地拿了一半的封国出来,以后呢,这半个封国就都留给长子韩恭,草原上那些就分给其他儿子了。
同样有着类似想法的还有刘盈的几个兄弟。如刘恒,薄太后倒是喜欢平静的生活,何况,代地工商业变得发达起来之后,代国也不穷了。可是,刘恒是个眼光比较长远的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固然这个时候没人说过这样的话,但是,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在匈奴被平定,被同化之后,代地存在的重要性就直线下降,因此,作为代王,代国的许多权力势必会被收回中央,而刘恒呢,如何会乐意只是待在深宫之中,做一个太平诸侯王,因此,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响应了置换封国的诏令,然后就带着自己封国的官员还有许多百姓去了草原,他野心更大,因此,直接选择了漠北那边,准备征服北海。
北海那边如今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想要征服那里,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而刘恒呢,却是从一些匈奴人那里知道,北海虽说一年中一半的时间是冬天,可是,那里的自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哪怕光是跟中原进行木材的交易,都能赚得盆满钵盈。至于寒冷的问题,也很好解决,之前的时候,代地就已经开始在少府的指点下建立起更加保暖的房屋,屋子里头的火炕足以保证一整个冬天都非常温暖,哪怕在北海那边,一年只能劳作半年,另外半年只能待在屋子里面,那也是划算的。
一番权衡之后,刘恒直接选择了那里,而刘盈呢,不管是为了千金买马骨,鼓励刘家的子孙对外开拓,还是为了其他缘故,直接就封刘恒为北海王,给了刘恒许多特权,可以说,刘恒除了还需要定时朝贡天子,偶尔送一点象征意义的贡品之外,他就是北海那里的土皇帝了。只要他能招揽足够的移民,那么,他在那里就是土皇帝。甚至,朝廷还允许了他自主对外开拓的权力,另外,他的子孙,不受推恩令的限制,他可以在那里,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即便是自己建立起全新的制度也是可以的。
有了刘恒开了这个头,刘长呢,因为从小力气大,对自己的武力非常迷信,因此呢,在自个的生母去世之后,同样选择了前往远方开拓。总之,这些诸侯王还有彻侯们将匈奴人现在乃至未来会占领的地盘都瓜分了个干净。
至于那些投降的匈奴人,他们呢,也经过了筛选,有技术的,那么直接就被少府挑走了,其他的呢,直接编户齐民,而且每一户,都需要出一个男丁,为汉室效力五年到七年的时间,算是为匈奴人曾经对中原造成的罪行进行赎罪,而其他人呢,就可以留在草原上,帮着汉天子放牧了。
对于匈奴的分化与改造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最后匈奴人几乎是彻彻底底融入了汉人的怀抱,而月氏人呢,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因为垄断了汉人与西域那边的交易,赚得盆满钵盈,但是随着西域那些小国在汉室的支持下崛起,一个个都不满于月氏人将丝绸之路上的利益全占走了,开始跟月氏人对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