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舒云来说呢,她看到的却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别的不说,当纺织效率提升之后,不怕东西卖不出去了,而且,当匈奴人真正跟汉人融合起来之后,广袤的草原甚至还有遥远的北海,都将会是汉人的地方,这些地方呢,蕴含着庞大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
可以说,如今,对匈奴作战这种事情,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便是许多文官,虽说他们没法如同骑兵一样上阵杀敌,但是,对于军功这种东西,也是非常渴望的。
高祖当年斩白马会盟,表示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战功不得封侯,实际上呢,这种规则早就被刘邦自个搞得面目全非了,什么非刘氏不得封王,刘邦在位的时候,异姓王几乎是最多的,当然了,等到吕后当政的时候,几个异姓王也差不多都接连完蛋了。但是,非战功不得封侯这种事情,如今这个规则早就名存实亡,别的不说,外戚封侯几乎已经变成潜规则了。
当然,对于大多数朝中的大臣来说,通过其他那些途径封侯,是不怎么靠谱的,他们倒是希望自家有什么美貌的姐妹女儿,能让自己一步登天了,问题是,这种事情并不怎么靠谱。而朝堂之上,又有一些潜规则,比如说,丞相这个职位,起码得有个关内侯的爵位才能做,在以前的时候,那些丞相可都是列侯,甚至都是开国时候的列侯,一直到了孝景皇帝的时候,因为一时间开国那会儿的列侯许多都已经过世,甚至子孙后人因为不肖,直接就除国了,留下来的呢,比较成器的也不算多,那个时候,才算是勉强放开了限制,让关内侯也能做丞相。
做大臣的,有几个是不想上进,不想做丞相的,所以呢,如今能有战功可以捞,哪怕只是在后方做后勤,那也是有功的。以前的时候,大家是担心打不过,而如今呢,很显然,匈奴人并不是那么可怕嘛!所以,干什么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继续在边境肆掠呢?那么,干脆就打吧!
因此,开过年来之后,朝廷就开始全力备战,等到有了幕南那边的消息,就可以直接出塞了。
舒云对出塞的那些骑兵的指示就是,不要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大军出塞,一切以对敌人有生力量造成杀伤为要。如果匈奴人逃跑,也不要穷追不舍,你直接将这些部族的牲畜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杀掉,如此一来,草原自己就乱了。
匈奴人能够保持战斗力,他们自然不能忍饥挨饿地来战斗,在缺少足够食物的时候,他们要么就去跟其他的部族竞争,要么只能投靠大汉。
舒云已经有了经略草原的计划,那就是编户齐民,在草原上呢,隔上一段距离,就修建棱堡作为防御,几个棱堡中间呢,就可以收拢牧民,在草原上放牧。
汉室这边,哪怕如今舒云已经开始推广高产作物,甚至在南方那边,已经找到了占城稻,并且推广开来。南方那边呢,正常主食就是稻米,但是比起早就经过开发的北方来说,南方现在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地广人稀,因此,稻米的产量出现过剩的情况。舒云已经下令调用江都那边的楼船,顺着河道将稻米运送到关中来。
问题是,北方这边,面食尚且没能完全推广开来,至于稻米什么的,大家更是不怎么喜欢吃。实际上呢,这也是口感的问题,其实占城稻的口感并不算非常好,当然,对于贫民人家来说,他们还是愿意出售家中的粟米小麦豆子,然后花上比较低廉的价格,换取稻米果腹的。
所以,实际上呢,汉室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粮食缺口的,事实上,想要让人少吃饭,就得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光是从大豆里头获取蛋白质和脂肪,只能说是权宜之计,实际上呢,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吃肉。
在汉室这里,即便是普通的小地主,也是未必舍得吃多少肉的,肉类的价格从来就不低廉,真正能够经常吃上肉的,起码也是中产和以上的人群了。
问题是,汉室这边,牲畜数量并不多,一般也就是散养而已,而且,这年头的养殖技术,那真的是非常粗陋原始的,两千年后,猪几个月就能出栏,而如今呢,没有足够的饲料,猪的品种也不算好,养猪周期怎么着都得两三年。而猪肉呢,因为没有经过处理的缘故,味道也非常糟糕,所以,这算是贱肉,只有普通人家才会吃。
牛羊什么的,这个时代,倒是没有立法表示杀牛是有罪的,但是牛呢,还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尤其少府那边搞出了可以用牛耕的曲辕犁之后,市面上牛的价格立刻暴涨,横竖少府直接传授了如何驯养耕牛的法子,找个靠谱一点的铁匠,给牛穿个鼻环,就不怕牛尥蹶子发狂了,一头牛耕地,能比得上好几个壮劳力。
因此,之前从草原上缴获的那些牛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被权贵地主们消化掉了。要不是少府那边有舒云的强制命令,留下了一批,用于租借给底层的平民使用,那些百姓看都别指望看到这些耕牛一眼。
权贵阶层是不愁吃肉的事情,但是呢,普通百姓却不同,而如果能够如同后世的那几个以畜牧业出名的国家一样,将草原变成汉人的牧场,专门给汉室百姓提供肉食还有各种奶制品,那就非常美妙了!
有了足够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营养充足之后,汉人的身体素质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会成为更好的兵源,更好的开拓者。
可以说,如今,对匈奴作战这种事情,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便是许多文官,虽说他们没法如同骑兵一样上阵杀敌,但是,对于军功这种东西,也是非常渴望的。
高祖当年斩白马会盟,表示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战功不得封侯,实际上呢,这种规则早就被刘邦自个搞得面目全非了,什么非刘氏不得封王,刘邦在位的时候,异姓王几乎是最多的,当然了,等到吕后当政的时候,几个异姓王也差不多都接连完蛋了。但是,非战功不得封侯这种事情,如今这个规则早就名存实亡,别的不说,外戚封侯几乎已经变成潜规则了。
当然,对于大多数朝中的大臣来说,通过其他那些途径封侯,是不怎么靠谱的,他们倒是希望自家有什么美貌的姐妹女儿,能让自己一步登天了,问题是,这种事情并不怎么靠谱。而朝堂之上,又有一些潜规则,比如说,丞相这个职位,起码得有个关内侯的爵位才能做,在以前的时候,那些丞相可都是列侯,甚至都是开国时候的列侯,一直到了孝景皇帝的时候,因为一时间开国那会儿的列侯许多都已经过世,甚至子孙后人因为不肖,直接就除国了,留下来的呢,比较成器的也不算多,那个时候,才算是勉强放开了限制,让关内侯也能做丞相。
做大臣的,有几个是不想上进,不想做丞相的,所以呢,如今能有战功可以捞,哪怕只是在后方做后勤,那也是有功的。以前的时候,大家是担心打不过,而如今呢,很显然,匈奴人并不是那么可怕嘛!所以,干什么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继续在边境肆掠呢?那么,干脆就打吧!
因此,开过年来之后,朝廷就开始全力备战,等到有了幕南那边的消息,就可以直接出塞了。
舒云对出塞的那些骑兵的指示就是,不要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大军出塞,一切以对敌人有生力量造成杀伤为要。如果匈奴人逃跑,也不要穷追不舍,你直接将这些部族的牲畜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杀掉,如此一来,草原自己就乱了。
匈奴人能够保持战斗力,他们自然不能忍饥挨饿地来战斗,在缺少足够食物的时候,他们要么就去跟其他的部族竞争,要么只能投靠大汉。
舒云已经有了经略草原的计划,那就是编户齐民,在草原上呢,隔上一段距离,就修建棱堡作为防御,几个棱堡中间呢,就可以收拢牧民,在草原上放牧。
汉室这边,哪怕如今舒云已经开始推广高产作物,甚至在南方那边,已经找到了占城稻,并且推广开来。南方那边呢,正常主食就是稻米,但是比起早就经过开发的北方来说,南方现在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地广人稀,因此,稻米的产量出现过剩的情况。舒云已经下令调用江都那边的楼船,顺着河道将稻米运送到关中来。
问题是,北方这边,面食尚且没能完全推广开来,至于稻米什么的,大家更是不怎么喜欢吃。实际上呢,这也是口感的问题,其实占城稻的口感并不算非常好,当然,对于贫民人家来说,他们还是愿意出售家中的粟米小麦豆子,然后花上比较低廉的价格,换取稻米果腹的。
所以,实际上呢,汉室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粮食缺口的,事实上,想要让人少吃饭,就得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光是从大豆里头获取蛋白质和脂肪,只能说是权宜之计,实际上呢,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吃肉。
在汉室这里,即便是普通的小地主,也是未必舍得吃多少肉的,肉类的价格从来就不低廉,真正能够经常吃上肉的,起码也是中产和以上的人群了。
问题是,汉室这边,牲畜数量并不多,一般也就是散养而已,而且,这年头的养殖技术,那真的是非常粗陋原始的,两千年后,猪几个月就能出栏,而如今呢,没有足够的饲料,猪的品种也不算好,养猪周期怎么着都得两三年。而猪肉呢,因为没有经过处理的缘故,味道也非常糟糕,所以,这算是贱肉,只有普通人家才会吃。
牛羊什么的,这个时代,倒是没有立法表示杀牛是有罪的,但是牛呢,还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尤其少府那边搞出了可以用牛耕的曲辕犁之后,市面上牛的价格立刻暴涨,横竖少府直接传授了如何驯养耕牛的法子,找个靠谱一点的铁匠,给牛穿个鼻环,就不怕牛尥蹶子发狂了,一头牛耕地,能比得上好几个壮劳力。
因此,之前从草原上缴获的那些牛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被权贵地主们消化掉了。要不是少府那边有舒云的强制命令,留下了一批,用于租借给底层的平民使用,那些百姓看都别指望看到这些耕牛一眼。
权贵阶层是不愁吃肉的事情,但是呢,普通百姓却不同,而如果能够如同后世的那几个以畜牧业出名的国家一样,将草原变成汉人的牧场,专门给汉室百姓提供肉食还有各种奶制品,那就非常美妙了!
有了足够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营养充足之后,汉人的身体素质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们会成为更好的兵源,更好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