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今刘彻做了皇帝了,那么,他们不到了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了吗?
王太后就是这样的想法,她不会去考虑大汉的前途,也不会考虑自个儿子的声望与权威。在刘彻知道了王太后的想法之后,他简直就要崩溃了。
刘彻如今还处在中二期,以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绕着他转的,结果冷冰冰的现实拍醒了他,告诉他,想得太美了,他以为围着他转的那些人,大家都有自己的心思,你不过就是他们想要达到自己目的的一个跳板而已。
一时间,刘彻跟王太后,跟田蚡等人的关系几乎是降到了冰点,可惜的是,他当初太信得过自己亲妈了,对王太后的许多权力都没有限制,因此,他那几个舅舅手里头还有宫籍,可以随意入宫,最重要的是,他在长乐宫这里,几乎没有太多影响。
虽说汉宫中的太后,皇后,还有诸多妃嫔都是住在整个长乐宫宫殿群里头的,比起未央宫几乎就是皇帝人一个人做主之外,长乐宫的情况就复杂多了。太后皇后暂且不说,宫中的那些宠妃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一直以来,皇宫之中,那些宫人从来都是见风使舵,捧高踩低,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的性命,财富还有前程都操纵在上位者手里,他们自然会本能地追逐权势,什么人能庇护他们,什么人能够给他们更好的前程,如此一来,他们自然绝大多数都是投机分子,至于忠诚什么的,他们会忠诚于最有权势的人。
像是长乐宫中,哪怕太皇太后将许多人手转移到了舒云手里头,但是这些人并不介意在什么时候给王太后行个方便,因为王太后或许拿舒云这个皇后没什么办法,但是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处置他们这些宫人。
而舒云呢,在她有了两个皇子之后,哪怕刘彻的态度比较暧昧,但是,宫里那些宫人对舒云的态度一种非常恭敬,毕竟,皇家废后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对于一个有儿子,有名声的皇后,想要对她做出什么事情来,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这些宫人看来,只要舒云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那么,其实大局就已经定下来了。皇长子只要不夭折,太子的位置就算不是十拿九稳,也是十之七八,就算没有皇长子,还有皇次子了,这可都是嫡出的皇子,所以,舒云将来也是太后,那么,他们干什么要跟舒云这个皇后对着干呢?
而刘彻的那些宠妃也收拢了一些人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攀上皇后太后的,那么,依附一个宠妃,或者说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嫔妃,就是这些宫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
但是,刘彻似乎是被自己的生母舅舅他们打击到了,他开始寻找别的刺激去了。
舒云已经听说,刘彻如今跟淮南翁主刘陵交从甚密,刘陵来到长安已经好几年了,淮南王刘安那边呢,几乎是淮南王之心,路人皆知了,当初为了讨太皇太后欢心,好搞了个淮南子出来,里头多有什么神仙志怪之说,老实说,当做是神话传说什么的,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但是看完全篇之后,你就会发现,《淮南子》可不是什么黄老之学,不过就是裹着黄老这个皮的杂家学说罢了,更类似于《吕氏春秋》的那种。
当然,给太皇太后看的是删减版的,老实说,太皇太后对此很感兴趣。年纪大了的人,总是会相信这些神怪之说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从七国之乱还有废太子刘荣被逼死之后,太皇太后对于宗室就愈发宽容起来,毕竟,当年文帝也是从藩王被拥立为皇帝,所以,太皇太后对于这些诸侯王还是比较有好感的,觉得他们也算是国之柱石。另外呢,太皇太后是经历过淮南厉王刘长之死的,知道当年文帝对此事也多有悔意,后来还跟太皇太后说过,早知如此,他宁可将刘长关在诏狱关一辈子,也不至于那般逼迫。这也是为什么刘安会一意讨好太皇太后的缘故,她这边最好说话。
太皇太后死后,刘安并没有减少在长安活动的频率,甚至,还增加了不少,原本刘陵建元年间就到长安来了,一开始打着的旗号,是想要求太皇太后给她选一门好亲事,毕竟,作为老刘家的翁主,嫁个列侯也是正常操作,不过淮南国那边可没什么列侯的人选,自然是长安这边更多英雄豪杰。
旗号是旗号,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在这些事情上头记性也不是很好,刘陵周旋在一大堆的公卿贵族之间,谁又知道她心意如何了。尤其,刘陵那时候才十多岁,就艳名远播,难免叫人觉得她性子轻浮,不知廉耻,自然不会有人继续在刘陵那里提起。
一开始的时候,刘陵其实只是周旋在这些公卿贵族中,并未真的让他们占了什么便宜,等到后来,皇后有子,还很健康,顿时,刘安那边就着急起来了。
刘陵呢,不管是她受到自个父亲的指引,还是自个也沉醉在这一种,她勾一勾手指,就有许多人前仆后继,想要与她一亲芳泽的感觉之中。总之,如今俨然就是长安社交场上最出名的交际花了!
然后,她就搭上了刘彻。刘彻虽说不是什么色中饿鬼,但是呢,也绝不是能洁身自好的人物,相反,他口味很重,也很杂。这也跟这个时候的风气有关,这年头,对于男女之事,压根就没太多的法律乃至道德方面的约束,上层在这方面很乱,民间其实也差不多,所谓礼崩乐坏,便是如此了。
王太后就是这样的想法,她不会去考虑大汉的前途,也不会考虑自个儿子的声望与权威。在刘彻知道了王太后的想法之后,他简直就要崩溃了。
刘彻如今还处在中二期,以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绕着他转的,结果冷冰冰的现实拍醒了他,告诉他,想得太美了,他以为围着他转的那些人,大家都有自己的心思,你不过就是他们想要达到自己目的的一个跳板而已。
一时间,刘彻跟王太后,跟田蚡等人的关系几乎是降到了冰点,可惜的是,他当初太信得过自己亲妈了,对王太后的许多权力都没有限制,因此,他那几个舅舅手里头还有宫籍,可以随意入宫,最重要的是,他在长乐宫这里,几乎没有太多影响。
虽说汉宫中的太后,皇后,还有诸多妃嫔都是住在整个长乐宫宫殿群里头的,比起未央宫几乎就是皇帝人一个人做主之外,长乐宫的情况就复杂多了。太后皇后暂且不说,宫中的那些宠妃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一直以来,皇宫之中,那些宫人从来都是见风使舵,捧高踩低,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的性命,财富还有前程都操纵在上位者手里,他们自然会本能地追逐权势,什么人能庇护他们,什么人能够给他们更好的前程,如此一来,他们自然绝大多数都是投机分子,至于忠诚什么的,他们会忠诚于最有权势的人。
像是长乐宫中,哪怕太皇太后将许多人手转移到了舒云手里头,但是这些人并不介意在什么时候给王太后行个方便,因为王太后或许拿舒云这个皇后没什么办法,但是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处置他们这些宫人。
而舒云呢,在她有了两个皇子之后,哪怕刘彻的态度比较暧昧,但是,宫里那些宫人对舒云的态度一种非常恭敬,毕竟,皇家废后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对于一个有儿子,有名声的皇后,想要对她做出什么事情来,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这些宫人看来,只要舒云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那么,其实大局就已经定下来了。皇长子只要不夭折,太子的位置就算不是十拿九稳,也是十之七八,就算没有皇长子,还有皇次子了,这可都是嫡出的皇子,所以,舒云将来也是太后,那么,他们干什么要跟舒云这个皇后对着干呢?
而刘彻的那些宠妃也收拢了一些人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攀上皇后太后的,那么,依附一个宠妃,或者说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嫔妃,就是这些宫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
但是,刘彻似乎是被自己的生母舅舅他们打击到了,他开始寻找别的刺激去了。
舒云已经听说,刘彻如今跟淮南翁主刘陵交从甚密,刘陵来到长安已经好几年了,淮南王刘安那边呢,几乎是淮南王之心,路人皆知了,当初为了讨太皇太后欢心,好搞了个淮南子出来,里头多有什么神仙志怪之说,老实说,当做是神话传说什么的,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但是看完全篇之后,你就会发现,《淮南子》可不是什么黄老之学,不过就是裹着黄老这个皮的杂家学说罢了,更类似于《吕氏春秋》的那种。
当然,给太皇太后看的是删减版的,老实说,太皇太后对此很感兴趣。年纪大了的人,总是会相信这些神怪之说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从七国之乱还有废太子刘荣被逼死之后,太皇太后对于宗室就愈发宽容起来,毕竟,当年文帝也是从藩王被拥立为皇帝,所以,太皇太后对于这些诸侯王还是比较有好感的,觉得他们也算是国之柱石。另外呢,太皇太后是经历过淮南厉王刘长之死的,知道当年文帝对此事也多有悔意,后来还跟太皇太后说过,早知如此,他宁可将刘长关在诏狱关一辈子,也不至于那般逼迫。这也是为什么刘安会一意讨好太皇太后的缘故,她这边最好说话。
太皇太后死后,刘安并没有减少在长安活动的频率,甚至,还增加了不少,原本刘陵建元年间就到长安来了,一开始打着的旗号,是想要求太皇太后给她选一门好亲事,毕竟,作为老刘家的翁主,嫁个列侯也是正常操作,不过淮南国那边可没什么列侯的人选,自然是长安这边更多英雄豪杰。
旗号是旗号,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在这些事情上头记性也不是很好,刘陵周旋在一大堆的公卿贵族之间,谁又知道她心意如何了。尤其,刘陵那时候才十多岁,就艳名远播,难免叫人觉得她性子轻浮,不知廉耻,自然不会有人继续在刘陵那里提起。
一开始的时候,刘陵其实只是周旋在这些公卿贵族中,并未真的让他们占了什么便宜,等到后来,皇后有子,还很健康,顿时,刘安那边就着急起来了。
刘陵呢,不管是她受到自个父亲的指引,还是自个也沉醉在这一种,她勾一勾手指,就有许多人前仆后继,想要与她一亲芳泽的感觉之中。总之,如今俨然就是长安社交场上最出名的交际花了!
然后,她就搭上了刘彻。刘彻虽说不是什么色中饿鬼,但是呢,也绝不是能洁身自好的人物,相反,他口味很重,也很杂。这也跟这个时候的风气有关,这年头,对于男女之事,压根就没太多的法律乃至道德方面的约束,上层在这方面很乱,民间其实也差不多,所谓礼崩乐坏,便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