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居北位的书生指着他,对其他人道:“听出来了吧,这哪是嫌弃,分明是炫耀。”
周正擎并未走远,以他的耳力,室内的谈笑声清晰可闻。
周宅并不大,不过二进宅邸,在京城这种达官贵人遍地走,楼阁殿宇赛堂皇的地儿,真算不上什么。周爹乃是正五品的锦衣卫千户,放到外省还有几分薄面,但在京城也不过是中下层小官。
梁国重文轻武历来已久,锦衣卫的权柄逐渐被新兴的东厂夺取,区区一个锦衣卫千户,说出去也只能吓吓普通老百姓。
周正擎先去了马房,见爱马已入了马厩,啃上料豆和麦麸混合的精食,家中小厮细心照料着,才回去自己房间,打了水洗去一身尘土,换了家常衣物。
他这一走五六年,房间却没什么变化,可见是有人经常打扫的。大概预料到他会回来,衣柜中放置着好几套新衣新鞋,还有十几两碎银子。
周正擎不缺钱,但瞧了心里有些软和。
继母冯氏已知道他归家了,打发了闺女周灵芝过来传话。
“大……兄,娘说灶房里有蒸热的馒头,你若饿了便去食用。”七岁女娃怯生生的,翠衣罗裙小布鞋,站在门外不敢进来,但猛然间多了一位俊朗威猛的大兄,眼神透着几分亲近。
周正擎仔细打量了小妹一番,他离家时,继母才刚生下她不久,那个襁褓中的婴儿转眼已成漂亮小姑娘了。
他走过她身边,随手拂过她梳着总角的发梢:“你二兄呢?”
周灵芝摸了一把头发,喜滋滋跟着他,像条小尾巴:“二兄去书院了,要傍晚才回来。”
周正擎微微点头,也不知二弟周正禹如今长成什么模样了,十六岁的少年,在这古代已算成人。有些成婚早的人家,十六岁都能当爹了。
这么一想,他这个二十二岁未婚的,已是大龄剩男。
他一路风尘仆仆赶回来,顾不上吃喝,肚里确实空空如也。进了厨房,便见继母冯氏正在灶头炒菜,后面烧火的是个脸生的粗使丫鬟,大约是这些年刚买来的。
冯氏年纪只比周正擎大了四岁,品貌端正,当年嫁进来当周稽山的继室,也是因家境贫寒。但周稽山对她不错,她也很知足,一心一意养大了周正禹和周灵芝。
但对这个昂藏七尺的继长子,一直颇为忐忑。
她也不敢摆什么继母架子,客客气气招呼道:“炎哥儿,馒头在蒸笼里,你自个儿去拿。咸菜在墙角坛子里,若你能等一会,我就能炒好菜了。”
周正擎取了四个馒头,大口咬着走出去:“我不讲究,您忙您的。”
冯氏弯着身子,偷窥走远的身影,烧火的丫鬟开口道:“娘子,我看大公子挺好伺候的,和老爷一样不会挑剔。”
冯氏含笑,神情放松下来:“是啊,性子像老爷。”
几位牌友都是锦衣卫高官,留下来用了晚膳,周正擎身为晚辈,在他爹的指引下一个个轮番敬酒,灌倒一桌。周爹开怀大笑,深觉儿子给自己长脸。
一夜酣睡,醒来后在院子里舞了一通拳脚,他小妹像看杂耍似得,乐得拍掌叫好:“大兄,好厉害,再来一个。”
冯氏原担心女儿聒噪吵闹,但见周正擎并未有一丝烦躁嫌弃,还能顺着她的心意再舞一通棍棒,才安心的去料理早膳。
周正禹昨日回来的晚,后来才知大兄已经回家。他的童年充斥着与周正擎一起玩耍的记忆,哪怕这么些年不见,感情依然亲近。
他大兄在院里勤练武艺,他亦受到了鼓舞,在书房内埋头读书。
周爹站在屋檐下,瞧着三个子女,嘴角俱是笑意。
早膳时,周爹才说了为什么八百里急信将大儿子召回家来。锦衣卫是子承父位的传统,周爹已过四十不惑之年,开始着急退休,将铁饭碗留给儿子了。
“指挥使王大人怕是干不了多久了,万一换上新人,摸不清脾性,出了什么意外,你就承袭不了我的位置。”
所以要乘着王指挥使还在,把这事儿给敲定了。
周正擎直接坐上千户的位置是不可能的,下面多的是老资历的副千户盯着呢,挡人前途就是结仇,背地里会下绊子,但捞个百户位置还是稳稳当当的。
百户,正六品官职,吃的皇家米粮,多少平头百姓渴望而不可及。
“你昨天见的那几位叔伯,我打过招呼了,你初进锦衣卫,都会照拂你的。”这也是职场人情往来,等周正擎站稳了脚跟,日后遇到这些人家的子嗣进了锦衣卫,也得照拂一二。
周正擎并不在意自己能不能承袭老爹的铁饭碗,浪迹江湖自由自在没什么不好,但这话儿说出来,周老爹不会理解。
很多江湖人,说白了就是无业游民,鸡鸣狗盗之徒,难登大雅之堂。
锦衣卫的职责是守卫值宿,侦查逮捕,以及昭狱,拥有庞大的情报网络。左右找不到媳妇儿,那便先进入锦衣卫混几年日子。
“爹,您看着办吧。”
见长子点头应下,周爹立刻忙活起来,疏通上下关系,花了上百两银子将周正擎塞进了锦衣卫,而他虽退下了千户的位置,在锦衣卫的昭狱内部,又混了个半养老的职位。
一个月后,周正擎便走马上任,成了锦衣卫十四所一不起眼的小百户。身着飞鱼服,腰配绣春刀,麾下百来个校尉,一溜孔武有力的汉子跟在身后,也算有点威风。
周正擎并未走远,以他的耳力,室内的谈笑声清晰可闻。
周宅并不大,不过二进宅邸,在京城这种达官贵人遍地走,楼阁殿宇赛堂皇的地儿,真算不上什么。周爹乃是正五品的锦衣卫千户,放到外省还有几分薄面,但在京城也不过是中下层小官。
梁国重文轻武历来已久,锦衣卫的权柄逐渐被新兴的东厂夺取,区区一个锦衣卫千户,说出去也只能吓吓普通老百姓。
周正擎先去了马房,见爱马已入了马厩,啃上料豆和麦麸混合的精食,家中小厮细心照料着,才回去自己房间,打了水洗去一身尘土,换了家常衣物。
他这一走五六年,房间却没什么变化,可见是有人经常打扫的。大概预料到他会回来,衣柜中放置着好几套新衣新鞋,还有十几两碎银子。
周正擎不缺钱,但瞧了心里有些软和。
继母冯氏已知道他归家了,打发了闺女周灵芝过来传话。
“大……兄,娘说灶房里有蒸热的馒头,你若饿了便去食用。”七岁女娃怯生生的,翠衣罗裙小布鞋,站在门外不敢进来,但猛然间多了一位俊朗威猛的大兄,眼神透着几分亲近。
周正擎仔细打量了小妹一番,他离家时,继母才刚生下她不久,那个襁褓中的婴儿转眼已成漂亮小姑娘了。
他走过她身边,随手拂过她梳着总角的发梢:“你二兄呢?”
周灵芝摸了一把头发,喜滋滋跟着他,像条小尾巴:“二兄去书院了,要傍晚才回来。”
周正擎微微点头,也不知二弟周正禹如今长成什么模样了,十六岁的少年,在这古代已算成人。有些成婚早的人家,十六岁都能当爹了。
这么一想,他这个二十二岁未婚的,已是大龄剩男。
他一路风尘仆仆赶回来,顾不上吃喝,肚里确实空空如也。进了厨房,便见继母冯氏正在灶头炒菜,后面烧火的是个脸生的粗使丫鬟,大约是这些年刚买来的。
冯氏年纪只比周正擎大了四岁,品貌端正,当年嫁进来当周稽山的继室,也是因家境贫寒。但周稽山对她不错,她也很知足,一心一意养大了周正禹和周灵芝。
但对这个昂藏七尺的继长子,一直颇为忐忑。
她也不敢摆什么继母架子,客客气气招呼道:“炎哥儿,馒头在蒸笼里,你自个儿去拿。咸菜在墙角坛子里,若你能等一会,我就能炒好菜了。”
周正擎取了四个馒头,大口咬着走出去:“我不讲究,您忙您的。”
冯氏弯着身子,偷窥走远的身影,烧火的丫鬟开口道:“娘子,我看大公子挺好伺候的,和老爷一样不会挑剔。”
冯氏含笑,神情放松下来:“是啊,性子像老爷。”
几位牌友都是锦衣卫高官,留下来用了晚膳,周正擎身为晚辈,在他爹的指引下一个个轮番敬酒,灌倒一桌。周爹开怀大笑,深觉儿子给自己长脸。
一夜酣睡,醒来后在院子里舞了一通拳脚,他小妹像看杂耍似得,乐得拍掌叫好:“大兄,好厉害,再来一个。”
冯氏原担心女儿聒噪吵闹,但见周正擎并未有一丝烦躁嫌弃,还能顺着她的心意再舞一通棍棒,才安心的去料理早膳。
周正禹昨日回来的晚,后来才知大兄已经回家。他的童年充斥着与周正擎一起玩耍的记忆,哪怕这么些年不见,感情依然亲近。
他大兄在院里勤练武艺,他亦受到了鼓舞,在书房内埋头读书。
周爹站在屋檐下,瞧着三个子女,嘴角俱是笑意。
早膳时,周爹才说了为什么八百里急信将大儿子召回家来。锦衣卫是子承父位的传统,周爹已过四十不惑之年,开始着急退休,将铁饭碗留给儿子了。
“指挥使王大人怕是干不了多久了,万一换上新人,摸不清脾性,出了什么意外,你就承袭不了我的位置。”
所以要乘着王指挥使还在,把这事儿给敲定了。
周正擎直接坐上千户的位置是不可能的,下面多的是老资历的副千户盯着呢,挡人前途就是结仇,背地里会下绊子,但捞个百户位置还是稳稳当当的。
百户,正六品官职,吃的皇家米粮,多少平头百姓渴望而不可及。
“你昨天见的那几位叔伯,我打过招呼了,你初进锦衣卫,都会照拂你的。”这也是职场人情往来,等周正擎站稳了脚跟,日后遇到这些人家的子嗣进了锦衣卫,也得照拂一二。
周正擎并不在意自己能不能承袭老爹的铁饭碗,浪迹江湖自由自在没什么不好,但这话儿说出来,周老爹不会理解。
很多江湖人,说白了就是无业游民,鸡鸣狗盗之徒,难登大雅之堂。
锦衣卫的职责是守卫值宿,侦查逮捕,以及昭狱,拥有庞大的情报网络。左右找不到媳妇儿,那便先进入锦衣卫混几年日子。
“爹,您看着办吧。”
见长子点头应下,周爹立刻忙活起来,疏通上下关系,花了上百两银子将周正擎塞进了锦衣卫,而他虽退下了千户的位置,在锦衣卫的昭狱内部,又混了个半养老的职位。
一个月后,周正擎便走马上任,成了锦衣卫十四所一不起眼的小百户。身着飞鱼服,腰配绣春刀,麾下百来个校尉,一溜孔武有力的汉子跟在身后,也算有点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