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和玉米种植。二是军事威压,三是教化……”
    李诚本不想多说,事到临头还是没忍住。什么叫民族融合,这就是民族融合。听话的给好处,不听话的砍死。重点是政策上的平等,这很重要。不过难度也很大。
    二十一世纪的工业大国都做不到平等,何况唐朝呢?所以李诚没提什么平等,这年月的汉人,能拿羌人当人看,就算是很有良心了。
    李世民看着李诚久久不语,憋出一句话:“真的要离开长安么?”
    李诚不紧不慢的回了一句:“臣怕死!”一句话就把李世民说的哑口无言。
    知道的越多就越无奈,李世民知道的很多,关于八牛弩的案子,基本真相他都知道了。但是又能如何呢?这个事情牵扯太多了,李诚说怕死,不是说假话。
    敢于动手的人可能就是那么几个,但是愿意暗中配合的人呢?
    利益太大了,冒着杀头的风险都有人去做一些事情。
    “自成如何保证在登州就能安全?”李世民冷笑着反问。
    “登州人少,且臣有兵权,想在登州伏击臣可不容易。就算有人伏击,三五十人的伏击对于臣来说,土鸡瓦狗一般。”李诚说了一回大实话,李世民听了低头不语。
    “朕允了,少府监的差事,还是给你留着。”李世民还是想用李诚在工艺方面的才能。
    “臣告退!”李诚抱手后退三步,正要转身时,李世民来一句:“那个水泥,朕修大明宫用的不少,自成安排一下。”李诚笑了笑:“臣会安排人接洽内府采购之人。”
    说着转身就走,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李世民冷冷的看着李诚的背影,贞观以来,还从没有遇见过这样的臣子。就算是魏征,皇帝需要的时候,也会乖乖的服从分配。
    唯有李诚,死活不肯留在长安,偏偏此人大才,很不舍得。
    ………………
    顶着黄土高原清晨的寒风,一支队伍过了灞桥,为首的李诚伫立在桥边,眯着眼睛看着高大的城墙,好一阵才调转马头,追上队伍。告别长安城,连年都不过,可见李诚的心切。
    队伍中有两辆宽大的马车,其中一辆马车的帘子掀开,露出武约的俏脸蛋:“姐夫,舍不得么?为啥不让送呢?赶了个大早,这城门才开就出来了,天还没亮透呢。”
    “走吧!”李诚一挥马鞭,往前去了。媚娘在马车上撅着嘴,一会之后噗嗤一笑。
    出了长安就是飞出笼子的鸟,天空海阔。对李诚如此,对媚娘也是如此。
    洛阳的第一站,兄弟会里头的聪明人段珪,笑嘻嘻的等在十里长亭外。别人都在向往长安的繁华富贵时,他选择了长安。并且一直与李诚有密切的往来。
    算起来当初的兄弟会,最终还能做兄弟还有张大象、程处弼、段珪,其他人都将情义湮灭在利益之中。李诚最遗憾的就是房遗爱,因为高阳的事情,从此做了路人。
    “哥哥不在长安呆着,非要往外跑,倒是少见的。”段珪策马上前,抱手说话。
    “废话少说,jiāo代你的事情都办好了么?”李诚一点都不客气,段珪也不在意,笑道:“自然是办的妥帖,哥哥的事情就是小弟的事情。”
    媚娘从马车里钻出来,挖苦道:“得了便宜还卖乖,也不知道从姐夫这挣了多少好处。”
    段珪是认识媚娘的,连连作揖道:“见过武二娘,我这个做哥哥的,可惹二娘不起。还是不要挑哥哥的错处才是。”
    “洛阳分店要是办的好,自然是无错可挑,办不好就为你是问。”媚娘一副灵牙利嘴,说的段珪一点脾气都没有,私下里对李诚道:“这武二娘好生了得。”
    “这联号钱庄的营生,做好了可不止洛阳登州两家分店,这大唐的地界可不小呢。今后的大唐,商业怕是要大兴了。”李诚提醒一句,段珪笑道:“小弟省得,只是这做买卖的,总归不是正道,还是要在本职上使劲才是。”
    段珪是有官职在身的,这家伙聪明的很,没有留在长安瞎混。出来做官,生意一点都没耽误。在洛阳混了个七品的小官,仗着长安的根底,可谓

章节目录


书剑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书剑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