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画中人(2)
孙亮请小安送倪萨回家后,自己坐在办公室里,拿起这张画像反复端详着……
画中人,看起来很俊秀,脸部轮廓鲜明,一看就是一个干练的人。
如果不是亲自跟进这个案子,了解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孙亮也不会认为,眼前这个长相俊秀的人,会是个杀人凶手!
可见,人长得美丑,不代表这个人的好坏。那种以相貌来判断人的想法,是十分幼稚而可笑的。
不过,作为一个工作多年,抓捕过不少罪犯的刑警大队长,孙亮认为:
看一个人,主要要观察他或她的眼睛。
孟子曾经有一段观察人的眼神来判断人心善恶的论述: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这段话的大意是,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了。
眼睛无法掩盖人们内心的丑恶。一个人心中正直,眼睛就显得清明;心中不正,眼睛看上去就不免昏花。听一个人讲话,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内心的好坏又怎么可以隐藏得了呢?
因此,一个人眼睛的清浊,极为重要。
心地单纯的人,眼光是清澈而明亮的;
正直不阿的人,眼光是清朗而坦然的;
心机颇深的人,常常喜欢耷拉着眼皮,有意掩饰自己的内心;
干了坏事的人,做贼心虚,眼神一定是闪烁不定而慌乱的,紧张的……
不仅如此,如果学会观察人们的细微表情的话,会对人的瞳孔的变化分析出各种不同的情绪:
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着人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
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比平常大4倍;
相反的,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
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
“这很有可能是桥壳力的人贩子集团的一个成员,也有可能是桥壳力雇的杀手。只是,过去,没有列入我们怀疑的范围而已。”孙亮思忖着。
根据心脏等人体器官能储藏人的信息的基本原理,倪萨被安置的这个心脏,很有可能会不自觉的反映原心脏主人曾经经历过的事件。
比如,当年莉娜被卡车撞死的现场,只有卡车司机和莉娜在场,而且那个路口没有监控录像设备。
也就是说,知情人只有卡车司机和莉娜。
卡车司机如果是凶手,他会刻意隐藏这段经历;
而被撞的莉娜,在死前亲眼看到了撞向自己的卡车,和在夜色中走向自己的卡车司机……
临死前,她一定看清了这个卡车司机的面容。
现在,储藏着这段影像的心脏,在某一个偶然的时间段,就那么呈现在倪萨的脑海中……
这或许是被害人生前的一种强烈愿望,通过某个时间告诉现在的心脏主人!
这也或许是心脏的一种本能,在新的身体里,传达着曾经储藏着的信息……
不管怎样,这个信息,都是值得重视的。孙亮想。
他请小崔把这张速写人脸画像,储存到电脑中,和曾经的一些待定嫌疑人进行比对……
……
自从上次案件分析会议后,孙亮根据李力局长的要求,对案件的侦破工作思路,进行了一些调整:
首先,倪萨是案件侦破中的一个重要发现。由于她安装了具有记忆能力的莉娜的心脏,许多和人贩子有关的线索,都可以逐渐从她那里挖出来。所以,继续对她的杂乱无章的思绪和脑中影像进行分析和跟踪,是第一重要的任务。
“倪萨就相当一个证人,需要很好的被保护起来。”孙亮想。
其次,桥壳力那里,着急上火也没什么用处。毕竟他的企业做的很大,每年给市财政缴纳不少税费,加之桥壳力作为大老板,不可能去做具体的坏事,只能对他进行监控。
最后,孙亮觉得,目前最有可能查出线索的,还是在海关、港口、海轮那里。这既是人贩子要将拐骗来的儿童偷运走的关键一环,也是整个环节中的最后一环。而这也是前一阶段侦破案件工作最为薄弱的一块……
为此,会后他成立了三个行动小组。
第一组,主要负责对换心人倪萨进行心理分析和疏导,随时了解倪萨想到或看到的新情况,同时做好保卫和跟踪工作。
第一小组,由小安负责,共五个刑警组成。
三个外勤,负责室外保卫和跟踪。
两个内勤,小安和小严两个女刑警,负责心理情绪的调适。
根据孙亮的要求,在倪萨出院前,第一组就已经对倪萨的家中和门口安装了监听、监控设备,以防止人贩子集团对倪萨下黑手。
根据李力局长的要求,孙亮已经请鲁金副局长,帮助找一位心理专家,准备为倪萨进行心理辅导。
第二组,主要负责对桥壳力的室外跟踪和监视,进一步搜索相关线索。
由于桥壳力是华城知名企业家,所以,刑警队还不能对桥壳力实施近距离布控。只能进行室外监视,了解桥壳力的日常动向。同时,对他公司的所有情况展开详细调查,诸如财务情况,历年货品清单,公司员工详细情况……
第二小组,由小刘负责。另外配了三个刑警。
第三组,主要负责查寻海关及其港口码头的搜索。
这一组,由孙亮亲自带队。他开始对每年从华城驶进驶出的外国船只展开详细调查,诸如有什么型号的船,主要货物是什么?船员名单,船长详细情况等,对相关嫌疑人进行排查和鉴别。
这几天,他开始甄别私家侦探洪涂提到的几个人——
握有审批权的外贸办某主任;
海关审核与检查出港货物的某工作人员;
驶向俄罗斯和欧洲、美国的海轮海员;
具体方法,就是走访,交流,查档案,调看以往的监控录像……
虽然工作量巨大,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孙亮请小安送倪萨回家后,自己坐在办公室里,拿起这张画像反复端详着……
画中人,看起来很俊秀,脸部轮廓鲜明,一看就是一个干练的人。
如果不是亲自跟进这个案子,了解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孙亮也不会认为,眼前这个长相俊秀的人,会是个杀人凶手!
可见,人长得美丑,不代表这个人的好坏。那种以相貌来判断人的想法,是十分幼稚而可笑的。
不过,作为一个工作多年,抓捕过不少罪犯的刑警大队长,孙亮认为:
看一个人,主要要观察他或她的眼睛。
孟子曾经有一段观察人的眼神来判断人心善恶的论述: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这段话的大意是,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了。
眼睛无法掩盖人们内心的丑恶。一个人心中正直,眼睛就显得清明;心中不正,眼睛看上去就不免昏花。听一个人讲话,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内心的好坏又怎么可以隐藏得了呢?
因此,一个人眼睛的清浊,极为重要。
心地单纯的人,眼光是清澈而明亮的;
正直不阿的人,眼光是清朗而坦然的;
心机颇深的人,常常喜欢耷拉着眼皮,有意掩饰自己的内心;
干了坏事的人,做贼心虚,眼神一定是闪烁不定而慌乱的,紧张的……
不仅如此,如果学会观察人们的细微表情的话,会对人的瞳孔的变化分析出各种不同的情绪:
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着人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
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比平常大4倍;
相反的,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
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
“这很有可能是桥壳力的人贩子集团的一个成员,也有可能是桥壳力雇的杀手。只是,过去,没有列入我们怀疑的范围而已。”孙亮思忖着。
根据心脏等人体器官能储藏人的信息的基本原理,倪萨被安置的这个心脏,很有可能会不自觉的反映原心脏主人曾经经历过的事件。
比如,当年莉娜被卡车撞死的现场,只有卡车司机和莉娜在场,而且那个路口没有监控录像设备。
也就是说,知情人只有卡车司机和莉娜。
卡车司机如果是凶手,他会刻意隐藏这段经历;
而被撞的莉娜,在死前亲眼看到了撞向自己的卡车,和在夜色中走向自己的卡车司机……
临死前,她一定看清了这个卡车司机的面容。
现在,储藏着这段影像的心脏,在某一个偶然的时间段,就那么呈现在倪萨的脑海中……
这或许是被害人生前的一种强烈愿望,通过某个时间告诉现在的心脏主人!
这也或许是心脏的一种本能,在新的身体里,传达着曾经储藏着的信息……
不管怎样,这个信息,都是值得重视的。孙亮想。
他请小崔把这张速写人脸画像,储存到电脑中,和曾经的一些待定嫌疑人进行比对……
……
自从上次案件分析会议后,孙亮根据李力局长的要求,对案件的侦破工作思路,进行了一些调整:
首先,倪萨是案件侦破中的一个重要发现。由于她安装了具有记忆能力的莉娜的心脏,许多和人贩子有关的线索,都可以逐渐从她那里挖出来。所以,继续对她的杂乱无章的思绪和脑中影像进行分析和跟踪,是第一重要的任务。
“倪萨就相当一个证人,需要很好的被保护起来。”孙亮想。
其次,桥壳力那里,着急上火也没什么用处。毕竟他的企业做的很大,每年给市财政缴纳不少税费,加之桥壳力作为大老板,不可能去做具体的坏事,只能对他进行监控。
最后,孙亮觉得,目前最有可能查出线索的,还是在海关、港口、海轮那里。这既是人贩子要将拐骗来的儿童偷运走的关键一环,也是整个环节中的最后一环。而这也是前一阶段侦破案件工作最为薄弱的一块……
为此,会后他成立了三个行动小组。
第一组,主要负责对换心人倪萨进行心理分析和疏导,随时了解倪萨想到或看到的新情况,同时做好保卫和跟踪工作。
第一小组,由小安负责,共五个刑警组成。
三个外勤,负责室外保卫和跟踪。
两个内勤,小安和小严两个女刑警,负责心理情绪的调适。
根据孙亮的要求,在倪萨出院前,第一组就已经对倪萨的家中和门口安装了监听、监控设备,以防止人贩子集团对倪萨下黑手。
根据李力局长的要求,孙亮已经请鲁金副局长,帮助找一位心理专家,准备为倪萨进行心理辅导。
第二组,主要负责对桥壳力的室外跟踪和监视,进一步搜索相关线索。
由于桥壳力是华城知名企业家,所以,刑警队还不能对桥壳力实施近距离布控。只能进行室外监视,了解桥壳力的日常动向。同时,对他公司的所有情况展开详细调查,诸如财务情况,历年货品清单,公司员工详细情况……
第二小组,由小刘负责。另外配了三个刑警。
第三组,主要负责查寻海关及其港口码头的搜索。
这一组,由孙亮亲自带队。他开始对每年从华城驶进驶出的外国船只展开详细调查,诸如有什么型号的船,主要货物是什么?船员名单,船长详细情况等,对相关嫌疑人进行排查和鉴别。
这几天,他开始甄别私家侦探洪涂提到的几个人——
握有审批权的外贸办某主任;
海关审核与检查出港货物的某工作人员;
驶向俄罗斯和欧洲、美国的海轮海员;
具体方法,就是走访,交流,查档案,调看以往的监控录像……
虽然工作量巨大,但收获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