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眯着眼睛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气“狗皇帝收士绅的税,必然会导致士绅离心离德,咱们正好趁机利用。咱们白莲教众大多底层百姓,这一次有了士绅的支持,必然能够一举推翻伪朝。”
“到时候打出白莲教主的名号,必然一呼百应。”
女子看了一眼老头,笑着说道“我可是唐赛儿的转世真身。”
老头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已经让人去散布这个消息了,当年唐赛儿在山东之地高居义旗,伪朝震动,但是最终却功败垂成,我们这次一定能成功。”
父女二人密谋良久,可谓是信心十足,搓着手准备大干一场。
事实上白莲教一直都在秘密发展,只不过这些年没什么建树,自从隆庆登基到张居正秉政,天下这些天虽然多灾多难,可是朝廷还算做事。
赈灾减免钱粮,百姓的日子实际上好过了不少,这让白莲教的发展很不顺利。
可是这一次的养士银让白莲教看到了机会,朝廷如此做,必然会造成士绅的不满,给了白莲教兴风作浪的机会。在白莲教看来,自己的教众大多是穷苦百姓,如果有了士绅的加入,必然如虎添翼。
穷苦百姓作为教众,在裹挟士绅,必然能够一举夺得天下,断了伪朝的根基。
这个当然是朱翊钧的小翅膀扇动的结果,事实上朱翊钧根本没把白莲教的事情放在心上。在他熟知的历史之中,白莲教这段时间根本就没出来兴风作浪。
一直到闻香教在山东河北一带兴起,白莲教才算是闹大了。
只不过朱翊钧没想到的他在琢磨着改革,白莲教则是在琢磨着钻空子造反,而且这一次他们是彻底想把事情搞大,整个事情开始向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了下去。
曲阜,孔家。
孔尚贤侧卧在床上,侍女给他捏着腿,在一边的管事恭敬的站着。
“那个太监还赖着不走?”孔尚贤看了一眼管家,面无表情的随口问道。代表皇上祭祀孔圣人,这个没办法,需要按照礼仪招待,可是孔家根本不需要卖一个太监面子。
孔家这么多年了,从春秋汉唐传下来,改朝换代这么多次,孔家还是孔家。
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动得了孔家,这就是孔家的自信,一个太监,孔家还需要卖他面子?
“他整日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悠哉悠哉的瞎溜达,似乎一点也不着急。”管家微微躬了躬身子,开口说道。
“不着急?”孔尚贤不屑的冷笑了一声“他不着急,有人着急,这些天又有人来府上拜访吗?”
管家点了点头“山东地面上的士绅都来了,现在朝廷要在士绅田地开始收税,他们都着急了。不过现在还没闹腾起来,大多都在观望咱们家。”
这一点孔尚贤当然知道了,心理忍不住暗骂,一群废物。
可是孔尚贤这样的想法只能在心里面骂一骂,孔家今时今日的地位,还不是这些人捧起来的。如果没这些人捧起来,皇家会把孔家当回事?
这些人看孔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孔家地多啊!
在整个山东府,没人比孔家地更多了,朝廷想在山东收士绅的税,那孔家就是绕不过去的坎。孔家交了税,那山东士绅必然也要交,孔家不交,那官绅一体纳粮就是一个笑话。
这件事情朝廷知道,官员知道,孔家当然也知道。
孔尚贤看着管家,无所谓的说道“告诉他们,咱们又不着急,拖着就是了。”
整件事情孔尚贤都看得明白,他又不笨,当然知道如何选择才是最好的。现在的情况是全国看山东,山东看孔家。孔家也没必要出去硬顶,拖着也就是了。
税收不上去,你能怎么样?冲到孔家来抢?
孔尚贤不相信有人有这个胆子,天下没人有这个胆子。
管家当然明白孔尚贤的意思,脸上也没露出什么意外的表情,点了点头说道“是,老爷!”说完这句话,管家转身向着外面走去,而孔尚贤则是一把将丫鬟拉上了床。
京城,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中的密信,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不出自己的所料,孔家果然不愿意配合,自己让徐德去孔家,人家连面都不愿意见。原本自己还想着给孔家一个机会,看来这件事情想要善了是没戏了。
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开口问道“孔博士可曾来了?”
张鲸连忙躬身道“回皇爷,孔博士已经等在外面了!”
朱翊钧口中的这个孔博士,其实是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尚乾,在辈分上与衍圣公孔尚贤是同辈。同时也是南宗孔家的这一代的家主,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说起来孔家南宗一脉,比起北宗一脉那真是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宋朝说起,北宋后期,女真族南下,赵构渡江于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孔端友于建炎二年随高宗南迁,遂寓于衢州,是为南宗。
其后南宗袭封衍圣公的有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等人。
宋廷南迁后,刘豫建立了伪齐政权,于阜昌三年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庙祀事。伪齐政权被推翻后,金熙宗于天眷三年继封孔璠为衍圣公。
其后有孔拯、孔摠、孔元措等袭封衍圣公,是为北宗。
后因蒙古族起兵南下,孔元措随金政权迁往汴京,曲阜孔庙则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蒙古族占领曲阜,先后以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为衍圣公。这样,宋金元三朝并起,各有一个衍圣公。
虽然各有一个衍圣公,但是元和金的衍圣公其实是出于一脉,孔家南北二宗也是兄弟。
元太宗五年,蒙古骑兵攻下金汴都,金封衍圣公孔元措被元政权所得,仍封孔元措为衍圣公,而改封孔之全止充曲阜令。在这个时候,孔家北宗完成了合一,正式成为了北宗。
元朝统一,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九年访查孔子后裔宗子,曾召孔洙至京师,孔洙让位于曲阜宗子,忽必烈对孔洙大加赏识曰“乃真圣人后也。“于是命孔洙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兼提举浙东学校事,赐护持林庙玺书,免去衍圣公封号。
从这个时候开始,衍圣公的爵位彻底落入了孔家北宗,与南宗就没什么关系了。
到了明末,天下大乱,江淮一带打了一个沸反盈天,蒙古人、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在江淮大打特打,战乱的时候,孔家南宗就更没落了。
相比较起来,北宗被战乱骚扰的就少很多了,等到朱元璋北伐,北宗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下旨册封了当时的孔家北宗为衍圣公,孔家北宗再一次成为了大明的衍圣公。关于这件事情朱翊钧前世还看到过一个传闻,那就是关于孔家北宗的dna。
经过检测,孔家北宗其实已经不是孔子后裔了,而是一个叫做张仁玉的蒙古人冒充的。
事实上真假朱翊钧不得而知,不过孔家北宗亲元是肯定的,至于孔洙让位的事情,朱翊钧也就一笑置之,这种事情谁相信谁就是傻蛋了。
孔家南宗是什么身份?随着南宋南迁的,北宗呢?一直在北方。
这一支的孔家是元的孔家,现在元统一了天下,会立南宗的孔家为衍圣公?开什么玩笑,一旦孔洙不答应,那整个南宗孔家估计就灭门在即了。
事实上孔家北宗这些年一直在打压南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江淮战乱的时候,北宗也没伸出援手,大明一统天下,册立了北宗为衍圣公,也没见帮帮南宗。要知道南宗被朝廷册封,那都是弘治间了。
弘治十八年,衢州知府沈杰奏言“衢州圣庙,自孔洙让爵之後,衣冠礼仪,猥同氓庶。今访得洙之六世孙彦绳,请授以官,俾主祀事。”又言“其先世祭田,洪武初,轻则起科,后改征重税,请仍改轻,以供祀费。”
帝可之,正德元年授彦绳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并减其祭田之税。
从这段记载就能看得出来,孔家南宗过得有多惨了,“猥同氓庶”的形容足以说明。可见南宗不但没得到北宗的帮助,还被人给打压了。
即便是有了上奏,也不过是封了一个翰林院的世袭五经博士,给了一些祭田,减免了祭田之税。
原本朱翊钧没想着大动干戈的,让徐德去就是告诉孔尚贤,别嘚瑟,孔家不是只有你们一家,还有一个南宗。如果这一次不同意纳税,那就废了你们。
只不过孔尚贤连徐德都不见,想威胁都威胁不到了。
朱翊钧这个时候就生气了,真的是生气了,毫无骨头的孔家,居然还如此颐指气使,居然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朱翊钧很想拎着孔尚贤的衣领子问问他跟谁俩呢!
要知道朱翊钧对孔家就没什么好感,如果说墙头草,谁来了就捧谁臭脚,包括女真蒙元甚至后来的大清,为的是家族传承,不得不为之,是皇家没保护好你们,现在你们这样子给谁脸色看?
况且孔家是什么人家?一项倡导忠义理智信,忠排在第一位。
你们享受着天下百姓的供奉,享受着皇家的礼遇,凌驾于整个天下的百姓之上,你们的忠呢?
为了取悦忽必烈,孔府派出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等觐见忽必烈,跪请他为“儒教大宗师”。堂堂华夏“圣学”,竟然请得一位双手沾满数千万汉人鲜血的酋首来做大宗师,孔府真正实现了“以德报怨”的最高境界。
孔府衍圣公中最具与时俱进顺应大势素质的,莫过于明末孔府衍圣公孔胤植,朱家待他那真是没得说,此公本非嫡传,却不但受封衍圣公,还先后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可谓“君恩如山”。
可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远着的时候,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
哪晓得这回换主急了点,没几天,大顺军跑了,来了清夷大军,这位三姓衍圣公知错就改,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
表示“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
接着,为响应清政府发布的剃发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于此同时,清军正在江阴嘉定等地屠戮那些抗拒剃发易服的无数百姓。
再后来,为了避清帝胤模讳,三姓公孔胤植改名孔衍植,再度表明了对清廷的耿耿忠心。
这些朱翊钧都可以不计较,毕竟大明亡了,皇家没做好,没能保护好你们,你们为了活着也可以理解。当然了,鄙视还是要鄙视的。
后世人大骂吴三桂三姓家奴,衍圣公府其实也差不多。
虽然心里面大骂,可是朱翊钧还是知道大局的,这一次的税改很关键,如果孔家识时务,跟着自己推行税改,那么自己可以放过孔家。
可是现在看来人家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连皇帝派去的人都不见,理直气壮的放鸽子,这一次朱翊钧就让他们知道知道,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孔尚乾从宫外走了进来,他的表情非常严肃。
比起孔尚贤,孔尚乾的年纪更小,今年不过二十多岁,如果不是父亲早死,翰林院五经博士的位子也轮不到他来做。不过他也不傻,当年孔家南北宗争夺衍圣公的位置,那可不是小说家言,孔家南宗那都是口口相传的。
现在朝廷要官绅一体纳粮,皇上又派了大量的人去山东,大家都在等着看山东的结果,这些天京城的气氛都凝重了不少。孔尚乾又不是瞎子聋子,自然听说了。
在这个时候皇上传召自己,孔尚乾想不紧张都不行,心情很复杂,有些激动和隐隐的期盼,更多的则是害怕和畏惧。
“到时候打出白莲教主的名号,必然一呼百应。”
女子看了一眼老头,笑着说道“我可是唐赛儿的转世真身。”
老头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已经让人去散布这个消息了,当年唐赛儿在山东之地高居义旗,伪朝震动,但是最终却功败垂成,我们这次一定能成功。”
父女二人密谋良久,可谓是信心十足,搓着手准备大干一场。
事实上白莲教一直都在秘密发展,只不过这些年没什么建树,自从隆庆登基到张居正秉政,天下这些天虽然多灾多难,可是朝廷还算做事。
赈灾减免钱粮,百姓的日子实际上好过了不少,这让白莲教的发展很不顺利。
可是这一次的养士银让白莲教看到了机会,朝廷如此做,必然会造成士绅的不满,给了白莲教兴风作浪的机会。在白莲教看来,自己的教众大多是穷苦百姓,如果有了士绅的加入,必然如虎添翼。
穷苦百姓作为教众,在裹挟士绅,必然能够一举夺得天下,断了伪朝的根基。
这个当然是朱翊钧的小翅膀扇动的结果,事实上朱翊钧根本没把白莲教的事情放在心上。在他熟知的历史之中,白莲教这段时间根本就没出来兴风作浪。
一直到闻香教在山东河北一带兴起,白莲教才算是闹大了。
只不过朱翊钧没想到的他在琢磨着改革,白莲教则是在琢磨着钻空子造反,而且这一次他们是彻底想把事情搞大,整个事情开始向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了下去。
曲阜,孔家。
孔尚贤侧卧在床上,侍女给他捏着腿,在一边的管事恭敬的站着。
“那个太监还赖着不走?”孔尚贤看了一眼管家,面无表情的随口问道。代表皇上祭祀孔圣人,这个没办法,需要按照礼仪招待,可是孔家根本不需要卖一个太监面子。
孔家这么多年了,从春秋汉唐传下来,改朝换代这么多次,孔家还是孔家。
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动得了孔家,这就是孔家的自信,一个太监,孔家还需要卖他面子?
“他整日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悠哉悠哉的瞎溜达,似乎一点也不着急。”管家微微躬了躬身子,开口说道。
“不着急?”孔尚贤不屑的冷笑了一声“他不着急,有人着急,这些天又有人来府上拜访吗?”
管家点了点头“山东地面上的士绅都来了,现在朝廷要在士绅田地开始收税,他们都着急了。不过现在还没闹腾起来,大多都在观望咱们家。”
这一点孔尚贤当然知道了,心理忍不住暗骂,一群废物。
可是孔尚贤这样的想法只能在心里面骂一骂,孔家今时今日的地位,还不是这些人捧起来的。如果没这些人捧起来,皇家会把孔家当回事?
这些人看孔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孔家地多啊!
在整个山东府,没人比孔家地更多了,朝廷想在山东收士绅的税,那孔家就是绕不过去的坎。孔家交了税,那山东士绅必然也要交,孔家不交,那官绅一体纳粮就是一个笑话。
这件事情朝廷知道,官员知道,孔家当然也知道。
孔尚贤看着管家,无所谓的说道“告诉他们,咱们又不着急,拖着就是了。”
整件事情孔尚贤都看得明白,他又不笨,当然知道如何选择才是最好的。现在的情况是全国看山东,山东看孔家。孔家也没必要出去硬顶,拖着也就是了。
税收不上去,你能怎么样?冲到孔家来抢?
孔尚贤不相信有人有这个胆子,天下没人有这个胆子。
管家当然明白孔尚贤的意思,脸上也没露出什么意外的表情,点了点头说道“是,老爷!”说完这句话,管家转身向着外面走去,而孔尚贤则是一把将丫鬟拉上了床。
京城,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中的密信,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不出自己的所料,孔家果然不愿意配合,自己让徐德去孔家,人家连面都不愿意见。原本自己还想着给孔家一个机会,看来这件事情想要善了是没戏了。
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开口问道“孔博士可曾来了?”
张鲸连忙躬身道“回皇爷,孔博士已经等在外面了!”
朱翊钧口中的这个孔博士,其实是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尚乾,在辈分上与衍圣公孔尚贤是同辈。同时也是南宗孔家的这一代的家主,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说起来孔家南宗一脉,比起北宗一脉那真是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宋朝说起,北宋后期,女真族南下,赵构渡江于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孔端友于建炎二年随高宗南迁,遂寓于衢州,是为南宗。
其后南宗袭封衍圣公的有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等人。
宋廷南迁后,刘豫建立了伪齐政权,于阜昌三年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庙祀事。伪齐政权被推翻后,金熙宗于天眷三年继封孔璠为衍圣公。
其后有孔拯、孔摠、孔元措等袭封衍圣公,是为北宗。
后因蒙古族起兵南下,孔元措随金政权迁往汴京,曲阜孔庙则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蒙古族占领曲阜,先后以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为衍圣公。这样,宋金元三朝并起,各有一个衍圣公。
虽然各有一个衍圣公,但是元和金的衍圣公其实是出于一脉,孔家南北二宗也是兄弟。
元太宗五年,蒙古骑兵攻下金汴都,金封衍圣公孔元措被元政权所得,仍封孔元措为衍圣公,而改封孔之全止充曲阜令。在这个时候,孔家北宗完成了合一,正式成为了北宗。
元朝统一,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九年访查孔子后裔宗子,曾召孔洙至京师,孔洙让位于曲阜宗子,忽必烈对孔洙大加赏识曰“乃真圣人后也。“于是命孔洙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兼提举浙东学校事,赐护持林庙玺书,免去衍圣公封号。
从这个时候开始,衍圣公的爵位彻底落入了孔家北宗,与南宗就没什么关系了。
到了明末,天下大乱,江淮一带打了一个沸反盈天,蒙古人、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在江淮大打特打,战乱的时候,孔家南宗就更没落了。
相比较起来,北宗被战乱骚扰的就少很多了,等到朱元璋北伐,北宗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下旨册封了当时的孔家北宗为衍圣公,孔家北宗再一次成为了大明的衍圣公。关于这件事情朱翊钧前世还看到过一个传闻,那就是关于孔家北宗的dna。
经过检测,孔家北宗其实已经不是孔子后裔了,而是一个叫做张仁玉的蒙古人冒充的。
事实上真假朱翊钧不得而知,不过孔家北宗亲元是肯定的,至于孔洙让位的事情,朱翊钧也就一笑置之,这种事情谁相信谁就是傻蛋了。
孔家南宗是什么身份?随着南宋南迁的,北宗呢?一直在北方。
这一支的孔家是元的孔家,现在元统一了天下,会立南宗的孔家为衍圣公?开什么玩笑,一旦孔洙不答应,那整个南宗孔家估计就灭门在即了。
事实上孔家北宗这些年一直在打压南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江淮战乱的时候,北宗也没伸出援手,大明一统天下,册立了北宗为衍圣公,也没见帮帮南宗。要知道南宗被朝廷册封,那都是弘治间了。
弘治十八年,衢州知府沈杰奏言“衢州圣庙,自孔洙让爵之後,衣冠礼仪,猥同氓庶。今访得洙之六世孙彦绳,请授以官,俾主祀事。”又言“其先世祭田,洪武初,轻则起科,后改征重税,请仍改轻,以供祀费。”
帝可之,正德元年授彦绳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并减其祭田之税。
从这段记载就能看得出来,孔家南宗过得有多惨了,“猥同氓庶”的形容足以说明。可见南宗不但没得到北宗的帮助,还被人给打压了。
即便是有了上奏,也不过是封了一个翰林院的世袭五经博士,给了一些祭田,减免了祭田之税。
原本朱翊钧没想着大动干戈的,让徐德去就是告诉孔尚贤,别嘚瑟,孔家不是只有你们一家,还有一个南宗。如果这一次不同意纳税,那就废了你们。
只不过孔尚贤连徐德都不见,想威胁都威胁不到了。
朱翊钧这个时候就生气了,真的是生气了,毫无骨头的孔家,居然还如此颐指气使,居然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朱翊钧很想拎着孔尚贤的衣领子问问他跟谁俩呢!
要知道朱翊钧对孔家就没什么好感,如果说墙头草,谁来了就捧谁臭脚,包括女真蒙元甚至后来的大清,为的是家族传承,不得不为之,是皇家没保护好你们,现在你们这样子给谁脸色看?
况且孔家是什么人家?一项倡导忠义理智信,忠排在第一位。
你们享受着天下百姓的供奉,享受着皇家的礼遇,凌驾于整个天下的百姓之上,你们的忠呢?
为了取悦忽必烈,孔府派出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等觐见忽必烈,跪请他为“儒教大宗师”。堂堂华夏“圣学”,竟然请得一位双手沾满数千万汉人鲜血的酋首来做大宗师,孔府真正实现了“以德报怨”的最高境界。
孔府衍圣公中最具与时俱进顺应大势素质的,莫过于明末孔府衍圣公孔胤植,朱家待他那真是没得说,此公本非嫡传,却不但受封衍圣公,还先后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可谓“君恩如山”。
可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远着的时候,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
哪晓得这回换主急了点,没几天,大顺军跑了,来了清夷大军,这位三姓衍圣公知错就改,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
表示“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
接着,为响应清政府发布的剃发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于此同时,清军正在江阴嘉定等地屠戮那些抗拒剃发易服的无数百姓。
再后来,为了避清帝胤模讳,三姓公孔胤植改名孔衍植,再度表明了对清廷的耿耿忠心。
这些朱翊钧都可以不计较,毕竟大明亡了,皇家没做好,没能保护好你们,你们为了活着也可以理解。当然了,鄙视还是要鄙视的。
后世人大骂吴三桂三姓家奴,衍圣公府其实也差不多。
虽然心里面大骂,可是朱翊钧还是知道大局的,这一次的税改很关键,如果孔家识时务,跟着自己推行税改,那么自己可以放过孔家。
可是现在看来人家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连皇帝派去的人都不见,理直气壮的放鸽子,这一次朱翊钧就让他们知道知道,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孔尚乾从宫外走了进来,他的表情非常严肃。
比起孔尚贤,孔尚乾的年纪更小,今年不过二十多岁,如果不是父亲早死,翰林院五经博士的位子也轮不到他来做。不过他也不傻,当年孔家南北宗争夺衍圣公的位置,那可不是小说家言,孔家南宗那都是口口相传的。
现在朝廷要官绅一体纳粮,皇上又派了大量的人去山东,大家都在等着看山东的结果,这些天京城的气氛都凝重了不少。孔尚乾又不是瞎子聋子,自然听说了。
在这个时候皇上传召自己,孔尚乾想不紧张都不行,心情很复杂,有些激动和隐隐的期盼,更多的则是害怕和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