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去了洛阳面圣,并不在姑臧。这让韩炜大失所望,本来绷着一根心弦,兴致勃勃的他,现在身心俱疲。再加上车马劳顿,韩炜此时觉得浑身酸疼,就像被玉乙惩罚围着栖云山跑了几圈一般。
    可也不能过于失态,对于梁鹄的呼唤,还得笑脸相迎:“叔父,既然贾诩不在,那就罢了。”
    梁鹄也看出个所以然来,问韩炜道:“公子此来可是要寻一军师?”
    “叔父慧眼如炬,正是如此。可这贾文和……唉,不提也罢。”韩炜谈了一口,答道。
    马超兄弟跟庞德这才恍然大悟,这才是来武威的真正目的。不过让马超不解的是,这贾诩有什么本事让韩炜这么看重呢?
    梁鹄见韩炜整个人都蔫儿,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蹶不振。旋即说道:“公子不必郁郁寡欢,文和之才虽高,但此时去了雒都,于事无补。在下为公子举荐一人,可好?”在梁鹄看来,贾诩之才虚虚实实,未曾亲眼得见,倒不如找别人。
    韩炜听罢,心情并没有好转。可也不能打了人家梁鹄的脸,旋即说道:“那就多谢叔父了。”
    韩炜觉得,谋士,也要选适合自己的。因为贾诩极为擅长乱世存身之道,所以更适合现在韩炜的处境。换句话说,就算现在诸葛亮站在面前,韩炜恐怕也不想要。盖因诸葛亮不擅诡计,也不懂韬光养晦。虽然神机妙算,奇计百出,但那太过于张扬,不适合韩炜。况且他心系汉室,断然也不可能与韩炜这样的乱臣贼子为伍。
    “此人乃西凉名士,名叫阎忠,字德孝。曾跟家师求教过书法,说起来也算在下师兄。他胸中也是满腹经纶,兵法韬略无一不通。德孝善于察人,贾文和年少之时,名声不显,碌碌无为。只有德孝异之,说文和有张良、陈平之英奇。他与文和亦师亦友,相交莫逆。而如今,他正在寒舍下榻,公子意下如何?”梁鹄笑着看着韩炜。
    韩炜听完,脑中也浮现出了阎忠这个名字。他有些不喜此人,即刻回忆起阎忠的平生事迹。本来史书对阎忠的记载就不详细,但由于阎忠妙识贾诩,对其极为推崇。韩炜在读书时还是特地留意了阎忠此人。
    中平元年,阎忠乃为皇甫嵩的谋士,皇甫嵩平定豫州黄巾,阎忠竟然劝其趁机兵变,割据一方。皇甫嵩言辞犀利,痛斥阎忠。阎忠后怕,遂逃回西凉。
    中平六年,韩遂挟持阎忠,要其为西凉主帅,阎忠不愿与反贼为伍,大骂韩遂,竟然愤恨自尽。
    这让韩炜就看不透阎忠了。
    之所以厌恶阎忠,并不是因为他反对韩遂。韩炜觉得他太虚伪,又是腐儒一般的酸臭、迂腐。你阎忠劝说皇甫嵩兵变,这就不是造反?怎么韩遂推选你统摄西凉,你就说人韩遂是大逆不道的反贼?是觉得自己会成为傀儡?还是怕背负骂名?还是因为别的原因,韩炜也不再多想。
    现在,梁鹄推荐了阎忠,韩炜觉得也不现实。毕竟历史都是惊人的相似,阎忠恐怕不会给梁鹄这个面子。
    “既然是叔父推荐之人,想必一定是大才。只是这阎忠先生愿为我的谋士吗?”韩炜很疑惑,他觉得阎忠不会答应。
    梁鹄笑了笑说道:“公子不必忧虑,德孝前些日还对我言讲,说九曲公子非等闲之辈,他日必成大器。”
    “哦?那还请叔父安排一下,明日便与阎忠先生会晤。”韩炜很意外,他没想到阎忠竟然会看好自己。
    翌日,韩炜等人从驿馆出来,他让马超三人去城中逛逛,自己便要去梁鹄府邸见一见阎忠。
    韩炜由家丁引领来至正堂,正堂之中,上首坐着的正是阎忠。他与梁鹄谈笑风生,言谈举止颇为雅致。
    观阎忠可谓眉目清秀,白面短须,体态匀称,颇有风度。头戴束发冠,外罩紫袍,内衬白衣。看年纪也有将近四十了,见韩炜到了,竟然率先起身,拱手施礼说道:“九曲公子当面,在下阎忠有礼了。”
    韩炜见到阎忠本人,感官极好,一改心中厌恶,也是恭敬道:“德孝先生在上,小子还礼了。”
    梁鹄抚须而笑,又叫二人入座,说道:“公子来此之意,我已向德孝说明,德孝还不曾答复,想必是等公子到后再行表态。”
    阎忠看着韩炜,问道:“如今汉室衰微,时日无多。不知公子日后有何打算?”
    这样突如其来的发问,太直接了。让韩炜一时语塞,思量片刻,遂说道:“先生此言,可是问我是否要逐鹿中原?”
    “然也。西凉偏远,又多外族蛮夷,非成大业之所在。”阎忠正色道。
    韩炜见阎忠毫不遮掩,自己就不用再假装汉朝忠臣了。即刻说道:“眼下凉州时局不稳,须先退张温,方能再做他图。我意入川,以益州为根基,得汉中之后,再行入主中原。”
    “非也,蜀道崎岖,行兵不易。若无十年光景,恐怕难以掌握。公子要先拿下并州为基业,大事方可徐徐图之。进可取幽州,退可守凉州,如此根基稳固,再从长安出兵,逐鹿中原。而那张温不足为虑,在下料定其必败无疑!”阎忠竟然直接为韩炜规划了一切。
    韩炜听到阎忠说完战略方针,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心中暗道:这阎忠为什么会这样的看好我?
    “公子不必疑虑,忠之所长,乃察人也。公子绝非等闲之辈,定会问鼎中原。”阎忠肯定的说道。
    韩炜此时也看着阎忠,发现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炙热,那种坚定的感觉毋庸置疑。同时,他的那一番说辞,绝对不是空口白话。韩炜与阎忠四目相对,说道:“先生愿为出谋划策?”
    “敢不从命!”阎忠很坚决。
    “还是等等吧,如今先生跟着我,不过是一介白身罢了。”韩炜又说道。
    “无妨,无妨。只要不让在下饿死便可。”阎忠笑着说道。
    韩炜朝阎忠一拱手,说道:“请先生容我三思,先告辞了,明日给先生答复。”
    阎忠点了点头,跟梁鹄起身相送。待韩炜走后,梁鹄问道:“德孝,公子如何?”
    “嗯,错不了。此子注定不凡,我竟然推算不出他的命格。”阎忠说完,眼神中透出很复杂。
    阎忠师出稷下学宫,所学相术,观人相面可谓准确无误。
    跟天子刘宏所创的“鸿都门学”得名异曲同工。“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容纳了“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
    处了天子的鸿都门学,与稷下学宫并驾齐驱的学府还有豫州的颍川书院,荆州的鹿门山。这三处学府,皆是孕育名士的摇篮。
    而韩炜回到驿馆,一头倒在榻上,他觉得阎忠今日所言的策略非常不错,可自己反倒有些力不从心了。像争霸天下这种事,在脑子里想想也就罢了,真的要实施起来,落实下去,还是压力山大的。韩炜就是如此,当阎忠说出口时,他脑子里“嗡”的一声,而后便是觉得一阵紧张,呼吸都不自然了。韩炜平复了心情之后,自言自语的说道:“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吗?我能做到吗?阎忠真的有如此才干吗?”
    这种种的疑问萦绕在韩炜心中,他很茫然,不知道何去何从。他又在心中念叨:也可能是阎忠名弱言轻,若换成是贾诩、郭嘉或者诸葛亮任何一个国士无双级别的人说这种话,是不是就没有这种压力了?不,这根本就是我不信,所以才有压力。西凉有十万之众,我还怕什么?只要先把凉州稳定住在说吧。
    光有兵马就能问鼎天下吗?韩炜再一次把争霸天下想的简单了。凉州的豪族门阀错综复杂的关系就够他喝一壶了,更何况还有羌胡时时侵扰。没有个十年八年稳定凉州的话,还想入主中原?简直痴人说梦。
    待韩炜把一切考虑清楚,终于他决定让阎忠跟随自己。毕竟此来是为了寻找一个谋主,虽然贾诩不再,但有了阎忠,聊胜于无。辞别了梁鹄,韩炜五人没有耽搁,再次启程返回榆中。
    依旧是马不停蹄的赶路。两日后,过了张掖,便到了金城地界。五人来到令居县歇息饮马,阎忠开口说道:“当年赵破奴,为霍骠骑(霍去病)的军司马,拜为匈河将军,便是从此地出兵。征伐两千里,杀得匈奴狼狈不堪。公子可有意效法先贤,收服羌胡?”
    “先生不知,我早有此意。只是时不我待,先把张温击溃再说吧。”韩炜说完,摘下水袋就往嘴里灌。
    阎忠又说道:“公子,说到击退张温,在下想到一支奇兵。若公子能将其收为己用,此战定能大放异彩。”
    “哦?愿闻其详!”韩炜放下水袋,期待的看着他。
    阎忠也是拿出风干的羊腿,用匕首割下一块放进嘴里咀嚼,边吃边说:“这支兵马,名曰:卢水胡。正是公子麾下十三部湟中义从的溯本源流。卢水胡是个统称,分为临松卢水胡与湟中卢水胡。之所以叫卢水胡,是因为安定郡乃卢水胡的发源地,境内有卢水,自古便是羌戎杂居的半农半牧之地。而本土的土著,凉州百姓叫他们彭卢戎。秦以来,彭卢戎广泛吸收其他部族的加入,如匈奴、月氏、赀虏、秦胡、羯、氐、羌乃至汉族。取各族战法之长,战力彪悍。”
    韩炜一下子就动心了,这意味着什么?这相当于是一个部族都有湟中义从的战斗潜质,只要好生操练一番,应该不会比如今的湟中义从差到哪里去。换做是谁,都会动心的。
    在这个乱世,还是谁有兵权,谁就是爷。韩炜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章节目录


三国之烽烟万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冥九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冥九曲并收藏三国之烽烟万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