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那内侍也是个人精,眼珠一转,顿觉萧亦珝的心思。他低眉顺眼地走出房门,不让嘴角那丝窃喜露出。
若没会错意,主子这是......厌弃了和书?
萧亦珝当然没有错过他的情绪变化,但这不过是第一步。和书只是一朵依附于岚芜的莬丝花,没有岚芜,他算什么东西?
国师府并不比皇宫或是其他官府好些,奴才们同样明争暗斗,捧高踩低。和书仗着与岚芜的情分,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众人明是谄媚,实是暗恨。如今他已失了主子欢心,不需萧亦珝出手,府里自然有人会给他教训。
“主子。”王总管的声音在外头响起。
萧亦珝的眼底飞快闪过一丝讽刺,“进!”
安排好毒瘤的结局,萧亦珝便施施然上朝去了。他到时,五更未至,群臣已在宣政殿殿下等候。
几个老臣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其中便有女主的父亲陆劲松陆丞相。
萧亦珝一进入这具身体,就用仅存百分之十的本源之力强化了五感及身体素质。因此他耳力非比寻常,隔得老远也能听见他们的密语。
几人正谈论摄政王回京之事。
天道的资料里提及过,先帝在位时,慕容易寒不过是二皇子,身后既无母族支持,自己又不受先帝宠爱。反观三皇子与五皇子,三皇子乃中宫嫡子,皇后母族虽是文官,在天下士族中的名气却很响亮;五皇子生母则是宠冠六宫的惠贵妃,外公又是骠骑大将军,掌握近十万的兵力。
这两人都是当年夺位的热门人选,风光一时,却无人能想到形同废人的二皇子才是最终的赢家。
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是二皇子多年韬光养晦的结果,实则不然。朝廷中的明眼人都知道,二皇子不过是得了摄政王青睐。
摄政王名为慕容泽,是先帝最小的弟弟。他在弱冠之时毅然决然赶赴沙场,一呆就是十年,如今不过而立。除先帝驾崩他赶回来扶植慕容易寒登基之外,他几乎没再回过京。
慕容泽在民间威望极高,在他守卫边疆这十年,圣元国屡次来犯都以失败告终。初赴沙场时,他亲自率领五万人马牵制敌军十五万主力,派副将带领主力军深入敌后,将敌方大本营一举打垮。由此,一战封神。
三皇子和五皇子对这位叔父并不敬重,为掌握军中势力不断在摄政王的军队中安插人手。这彻底激怒了摄政王,他派人星夜传书于先帝,勒令其对两位皇子严加管束。先帝本就惧怕摄政王,立即将两位皇子禁足,这才给了二皇子上位之机。
后来慕容易寒登基之时,两位皇子又出来作妖,谋划逼宫,幸亏摄政王及时回京摆平了一切。完全可以说,没有摄政王,慕容易寒坐上皇帝宝座根本就是毫无可能。
慕容易寒本该对摄政王感恩戴德,可惜他就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他生性多疑,主观认为摄政王想要谋反,这些年一直在往军中安插人手,做着和他三弟五弟同样的事情。
更令他懊恼的是,他已登基接近三年,民间威望却不如常年呆在边关的摄政王,这更坚定了他除去摄政王的决心。
为这一己私利,他不惜联合圣元国,陷摄政王于内外夹攻的境地。不得不说,他成功地使摄政王身陨,可也断送了天元国的未来。
摄政王一死,军心涣散,加上内乱,天元国很快被狼子野心的圣元国吞并。
萧亦珝对这位摄政王的下场感到惋惜,不过就目前来看,他与摄政王显然是敌对关系。毕竟摄政王是慕容易寒的后盾,单单对付慕容易寒这种鼠目寸光、心胸狭窄之人,根本不需费上脑力,但若是对上摄政王,他必得好好考虑一番了。
或者,转敌为友?
听几位老臣的谈话,他们显然对摄政王回京一事忧心忡忡,陆丞相甚至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摄政王好端端地呆在边关,如今无故回京,恐怕是要有什么大动作了。
一个个好像确有其事,有的越说越愁眉苦脸,有的却更加激情澎湃。
萧亦珝听得啼笑皆非,他此生极烦道貌岸然之人,更烦花言巧语之人,可最烦的,便是妄加猜测之人。这三种人都能让他想起天界那帮伪善的老不死,满嘴借口与大义,动辄便要打杀他这个所谓的“戾气之身”,哪怕他手上没沾过一个人的血。
不过是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罢了。
“咚——咚——”
早朝的钟声终于响起,群臣不再交头接耳,四品以上官员神情肃穆地踏入宣政殿,官阶小的则侯在殿外。
萧亦珝乃是正一品国师,自然位于群臣之首。
“皇上驾到!”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现在还没什么人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贡献收藏量啊!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章 祸水红颜2
先帝曾立下规矩,国师跪天但不必跪天子。因此萧亦珝只需拱手作长揖。
慕容易寒示意众臣起身,瞥见萧亦珝,心中更添几分厌恶。他出身卑微,生母不过是个小小的贵人,所以极度享受被人仰视的感觉。而先帝立下的这条规矩,简直让他如鲠在喉。
包子把他脑中所想原原本本地传给了萧亦珝。
这下萧亦珝反倒明白,天道为何求助到了他头上。连慕容易寒这种小肚鸡肠的人都可以做一国之君,集世界气运于一身,可见这些小世界衰败到了何等地步。
若没会错意,主子这是......厌弃了和书?
萧亦珝当然没有错过他的情绪变化,但这不过是第一步。和书只是一朵依附于岚芜的莬丝花,没有岚芜,他算什么东西?
国师府并不比皇宫或是其他官府好些,奴才们同样明争暗斗,捧高踩低。和书仗着与岚芜的情分,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众人明是谄媚,实是暗恨。如今他已失了主子欢心,不需萧亦珝出手,府里自然有人会给他教训。
“主子。”王总管的声音在外头响起。
萧亦珝的眼底飞快闪过一丝讽刺,“进!”
安排好毒瘤的结局,萧亦珝便施施然上朝去了。他到时,五更未至,群臣已在宣政殿殿下等候。
几个老臣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其中便有女主的父亲陆劲松陆丞相。
萧亦珝一进入这具身体,就用仅存百分之十的本源之力强化了五感及身体素质。因此他耳力非比寻常,隔得老远也能听见他们的密语。
几人正谈论摄政王回京之事。
天道的资料里提及过,先帝在位时,慕容易寒不过是二皇子,身后既无母族支持,自己又不受先帝宠爱。反观三皇子与五皇子,三皇子乃中宫嫡子,皇后母族虽是文官,在天下士族中的名气却很响亮;五皇子生母则是宠冠六宫的惠贵妃,外公又是骠骑大将军,掌握近十万的兵力。
这两人都是当年夺位的热门人选,风光一时,却无人能想到形同废人的二皇子才是最终的赢家。
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是二皇子多年韬光养晦的结果,实则不然。朝廷中的明眼人都知道,二皇子不过是得了摄政王青睐。
摄政王名为慕容泽,是先帝最小的弟弟。他在弱冠之时毅然决然赶赴沙场,一呆就是十年,如今不过而立。除先帝驾崩他赶回来扶植慕容易寒登基之外,他几乎没再回过京。
慕容泽在民间威望极高,在他守卫边疆这十年,圣元国屡次来犯都以失败告终。初赴沙场时,他亲自率领五万人马牵制敌军十五万主力,派副将带领主力军深入敌后,将敌方大本营一举打垮。由此,一战封神。
三皇子和五皇子对这位叔父并不敬重,为掌握军中势力不断在摄政王的军队中安插人手。这彻底激怒了摄政王,他派人星夜传书于先帝,勒令其对两位皇子严加管束。先帝本就惧怕摄政王,立即将两位皇子禁足,这才给了二皇子上位之机。
后来慕容易寒登基之时,两位皇子又出来作妖,谋划逼宫,幸亏摄政王及时回京摆平了一切。完全可以说,没有摄政王,慕容易寒坐上皇帝宝座根本就是毫无可能。
慕容易寒本该对摄政王感恩戴德,可惜他就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他生性多疑,主观认为摄政王想要谋反,这些年一直在往军中安插人手,做着和他三弟五弟同样的事情。
更令他懊恼的是,他已登基接近三年,民间威望却不如常年呆在边关的摄政王,这更坚定了他除去摄政王的决心。
为这一己私利,他不惜联合圣元国,陷摄政王于内外夹攻的境地。不得不说,他成功地使摄政王身陨,可也断送了天元国的未来。
摄政王一死,军心涣散,加上内乱,天元国很快被狼子野心的圣元国吞并。
萧亦珝对这位摄政王的下场感到惋惜,不过就目前来看,他与摄政王显然是敌对关系。毕竟摄政王是慕容易寒的后盾,单单对付慕容易寒这种鼠目寸光、心胸狭窄之人,根本不需费上脑力,但若是对上摄政王,他必得好好考虑一番了。
或者,转敌为友?
听几位老臣的谈话,他们显然对摄政王回京一事忧心忡忡,陆丞相甚至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摄政王好端端地呆在边关,如今无故回京,恐怕是要有什么大动作了。
一个个好像确有其事,有的越说越愁眉苦脸,有的却更加激情澎湃。
萧亦珝听得啼笑皆非,他此生极烦道貌岸然之人,更烦花言巧语之人,可最烦的,便是妄加猜测之人。这三种人都能让他想起天界那帮伪善的老不死,满嘴借口与大义,动辄便要打杀他这个所谓的“戾气之身”,哪怕他手上没沾过一个人的血。
不过是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罢了。
“咚——咚——”
早朝的钟声终于响起,群臣不再交头接耳,四品以上官员神情肃穆地踏入宣政殿,官阶小的则侯在殿外。
萧亦珝乃是正一品国师,自然位于群臣之首。
“皇上驾到!”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现在还没什么人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贡献收藏量啊!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章 祸水红颜2
先帝曾立下规矩,国师跪天但不必跪天子。因此萧亦珝只需拱手作长揖。
慕容易寒示意众臣起身,瞥见萧亦珝,心中更添几分厌恶。他出身卑微,生母不过是个小小的贵人,所以极度享受被人仰视的感觉。而先帝立下的这条规矩,简直让他如鲠在喉。
包子把他脑中所想原原本本地传给了萧亦珝。
这下萧亦珝反倒明白,天道为何求助到了他头上。连慕容易寒这种小肚鸡肠的人都可以做一国之君,集世界气运于一身,可见这些小世界衰败到了何等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