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把手伸到水面以下,我就能把水直接送进盆里。”李惜文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蹲下来,把手伸进冰冷的河水里。冬天河水的水位本来就低,再加上干旱,突然少了十几立方的水很明显。
李惜文的精神力在空间把装满水的容器叠起来放也需要时间,而且她还把几十个水桶洗了几遍把脏水倒出来。最后她把能装满的澡盆和水桶都装满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
李大海啃着窝头,看女儿安静的坐在石头上啃窝头,额头却渗出细小的汗珠,非常心疼,下定决心回家就打井!
再回县城李大海去粮站买了五十斤的玉米面和八十斤的荞麦面。李惜文去买了两盒粉笔和一大包火柴几斤盐。粗瓷大碗不要票,她也买了十二只。
回家的路很漫长,因为公社里有个干部家在梨树村,正好和他们同路走。路上一直有人,李惜文不好做手脚,李大海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走的比较慢。
公社干部估计身体不大好,走路气喘吁吁的也不快。
李大海居然也能和人家聊得起来,一路还聊的挺开心的。不过到家他老人家就不行了,担子一扔趴到炕上喊腰酸背痛,要曹月英给他揉一揉。
曹月英一边说懒得理你,一边还是给他揉肩膀去了。李惜文默默的洗手,接过妈妈留下的面粉继续捏窝窝头。
李振华把粮食袋口撑开就有一股很大的霉味散出来。他抓出一把玉米面看看,不只发霉,里面还有玉米叶子和棒子碎呢。
荞麦面没有霉,不过里面掺的壳什么的也不少。李惜文过来看一眼,开心的说:“我只是听讲过荞麦壳枕头,这么多的壳可以做一个枕头了吧。”
“做不成。这地方风调雨顺的年景都够呛,今年旱的厉害,不下地干活一天两顿都是喝稀的。今天跟我们一路的那个陈干部讲,生产队里不给我们分口粮不是不想分,是各生产队都预支了口粮,现在生产队和公社的仓库里都是空的,大家嘴上不讲,都在等救济粮。”李大海叹气,“这样粮食再过一段时间恐怕都不好买了。等两天天冷了放得住东西了,做一袋窝窝头我和振华背到农场去,要是农场里情况不行,我们就去县里背一两百斤粮食给他们送过去。”
第100章
早晨起来地上一层厚厚的霜,和昨天比,今天的温度似乎下降了不少。
村里两口井有一口没有了水,李振华早饭后去村里挑水,排队到午饭前才回家。
“听他们说要是村东头这口井也没有了水,那就只能村里组织去二十多里外的石裕涧运水,运来的水按人头分。”李振华摇摇头,“小妹,你确定咱们家院子里打井能出水?”
“当然能。”李惜文已经用精神力看过了,她家的地下十米左右就有地下水,打井绝对能出水,她把她爷爷的大电钻拿出来,说:“我们家打井优势很大的,掘土换个钻头就行,还不需要把泥土运出井。”
李大海自己没有打过井,不过他在北方农村调研的时候看见过社员同志们打井,知道打井需要哪些工具,他说:“咱们家什么都没有。要先去生产队借铁锨和锄头和盛土的筐子。我去生产队说了,他们要跟过来看热闹,小妹你的优势就没有了。”
听说李大海琢磨在自己在院子里挖水井,马永福心里觉得城里人异想天开。他对于城里的人劳动能力也不看好。不过李大海没有开口请村里帮忙,他觉得没有劝说的必要,借给李大海两把铁锨和两把锄头还有筐和绳子。
李惜文在院子里划了一个圈,李大海和李振华当时就开始挖土,天黑这个土坑挖的有三米多深,李惜文强烈要求换她下去,她在下面拿大电钻钻地,轻轻松松就钻到六米深。
马永福今天不来明天肯定也要来的。再深一点明天来人看见就太假了。李大海硬是把她喊上来了。
第二天李振华去挑水,马永福的大儿子马爱民问他开始挖井了没有。李振华说挖到半夜挖到五六米深。马爱民到李家来,蹲在井口看李大海挖了半个小时。下午村干部们都过来看,发现吊上来的泥土越来越湿
李惜文的精神力在空间把装满水的容器叠起来放也需要时间,而且她还把几十个水桶洗了几遍把脏水倒出来。最后她把能装满的澡盆和水桶都装满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
李大海啃着窝头,看女儿安静的坐在石头上啃窝头,额头却渗出细小的汗珠,非常心疼,下定决心回家就打井!
再回县城李大海去粮站买了五十斤的玉米面和八十斤的荞麦面。李惜文去买了两盒粉笔和一大包火柴几斤盐。粗瓷大碗不要票,她也买了十二只。
回家的路很漫长,因为公社里有个干部家在梨树村,正好和他们同路走。路上一直有人,李惜文不好做手脚,李大海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走的比较慢。
公社干部估计身体不大好,走路气喘吁吁的也不快。
李大海居然也能和人家聊得起来,一路还聊的挺开心的。不过到家他老人家就不行了,担子一扔趴到炕上喊腰酸背痛,要曹月英给他揉一揉。
曹月英一边说懒得理你,一边还是给他揉肩膀去了。李惜文默默的洗手,接过妈妈留下的面粉继续捏窝窝头。
李振华把粮食袋口撑开就有一股很大的霉味散出来。他抓出一把玉米面看看,不只发霉,里面还有玉米叶子和棒子碎呢。
荞麦面没有霉,不过里面掺的壳什么的也不少。李惜文过来看一眼,开心的说:“我只是听讲过荞麦壳枕头,这么多的壳可以做一个枕头了吧。”
“做不成。这地方风调雨顺的年景都够呛,今年旱的厉害,不下地干活一天两顿都是喝稀的。今天跟我们一路的那个陈干部讲,生产队里不给我们分口粮不是不想分,是各生产队都预支了口粮,现在生产队和公社的仓库里都是空的,大家嘴上不讲,都在等救济粮。”李大海叹气,“这样粮食再过一段时间恐怕都不好买了。等两天天冷了放得住东西了,做一袋窝窝头我和振华背到农场去,要是农场里情况不行,我们就去县里背一两百斤粮食给他们送过去。”
第100章
早晨起来地上一层厚厚的霜,和昨天比,今天的温度似乎下降了不少。
村里两口井有一口没有了水,李振华早饭后去村里挑水,排队到午饭前才回家。
“听他们说要是村东头这口井也没有了水,那就只能村里组织去二十多里外的石裕涧运水,运来的水按人头分。”李振华摇摇头,“小妹,你确定咱们家院子里打井能出水?”
“当然能。”李惜文已经用精神力看过了,她家的地下十米左右就有地下水,打井绝对能出水,她把她爷爷的大电钻拿出来,说:“我们家打井优势很大的,掘土换个钻头就行,还不需要把泥土运出井。”
李大海自己没有打过井,不过他在北方农村调研的时候看见过社员同志们打井,知道打井需要哪些工具,他说:“咱们家什么都没有。要先去生产队借铁锨和锄头和盛土的筐子。我去生产队说了,他们要跟过来看热闹,小妹你的优势就没有了。”
听说李大海琢磨在自己在院子里挖水井,马永福心里觉得城里人异想天开。他对于城里的人劳动能力也不看好。不过李大海没有开口请村里帮忙,他觉得没有劝说的必要,借给李大海两把铁锨和两把锄头还有筐和绳子。
李惜文在院子里划了一个圈,李大海和李振华当时就开始挖土,天黑这个土坑挖的有三米多深,李惜文强烈要求换她下去,她在下面拿大电钻钻地,轻轻松松就钻到六米深。
马永福今天不来明天肯定也要来的。再深一点明天来人看见就太假了。李大海硬是把她喊上来了。
第二天李振华去挑水,马永福的大儿子马爱民问他开始挖井了没有。李振华说挖到半夜挖到五六米深。马爱民到李家来,蹲在井口看李大海挖了半个小时。下午村干部们都过来看,发现吊上来的泥土越来越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