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很明显的就是要这些考生去寻找到符合李煜心中对于男女定义的那个点,然后去加之自己的理解者,方能取胜。
至于第二题论情,看起来似乎更加难了。
但至少有个方向可循,比如像太子殿下这等声名在外的才子,必然是困于男女之情才会说出这话。
只要你能给太子殿下一个正确满足的回答,那自然是可以得到优待。
当然了,还有父子之情,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一个皇位父子相残,兄弟相残的,在这一点上太子殿下就明显不同了。
太子殿下似乎很无意去坐那个位置,他好像是享受处理奏折这件事本身罢了。
百官们对于李煜出题的意图可以说是分析的头头是道,无论是简单的角度方面,还是绝对的意图方面。
但很可惜,他们能分析的出来,却是很难让李煜满意,即便是答出来也不像是他们答的,充满了虚假之意。
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是那样的人,即便是他们答的再好,也没有多大作用。
李煜压根就不会择选他们的文章,至于今科考生们,自然就是皱起眉头来苦苦思索这位自从大唐重新屹立于江南以来最有远见和最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的意图来。
男女情,这定是考验我等不能拘泥于儿女情长,要敢于舍小家为大家。
……
太子殿下的意思定是要我们懂得进取之意,不能被世俗给染了眼。
不得不说,当一个人所处的位置足够高的时候,你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让其他人白了头发,死命的去思考你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为了能在殿试之上出彩,这些参与殿试的考生们几乎是想到就答,他们站在殿外说着,李煜与百官们在大殿内听着负责转达的官员们的复述。
听到他们如此慷慨激愤要抛家舍业的为了南唐奉献自己一切的如同宣言般的答题,李煜没有多少评价,他也什么都没说。
等到所有考生们都答完了这道题目后,李煜便与百官们进行了评分。
最后评出来的结果是,第一题所有人都不合格。
这让这些大臣都有些懵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其中有些进士们对于这些感情之事看的比他们任何人都要透彻,但是偏偏李煜没有一个满意的。
“太子殿下,不知道有关于论男女这道考题,您有何见解?”站出来说话的是礼部尚书张若风,他知道这次科考的事情是由他来全权负责的。
他要是不给各方一个合理的交代,那他以后要办什么事都会束手束脚的。
没办法,这第一个考题李煜给了所有考生一个不满意的评价,那么身为出题的李煜总得给出个理由来。
但张若风身为人臣,不好直言要理由这件事,只得是采取了迂回策略来旁敲侧击一下李煜,让他说出个理由来。
不然,接下来的事情,他不好继续下去了啊。
李煜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这次的殿试又有何意义呢?
这次纠集这么多的考生,难道就是为了回答李煜的两个问题吗?
现在,礼部尚书张若风已经是看不清李煜的想法了,他不知道这个太子殿下到底是如何想的,才能做出如此不近人情的事情。
难道这就是他刚刚刻意叮嘱自己考题二选一的原因?
可是自己压根没有跟这些考生提这一点啊,现在他要是不站出来,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必然会很糟糕。
“理由,张爱卿,孤没听错的话,你在向孤要理由,是吗?”在被张若风用言语逼迫给出个理由的时候,李煜感到有些生气。
他做事情什么时候给过人理由和必须给人理由了,他做事一直就是凭自己个人喜好和感觉去做。
若是对,就坚持;若是不对,他立马就去改。
他现在并不觉得他的做法有什么问题,所以在张若风以此来逼迫他的时候,他没有好话给张若风。
哪怕这个人现在与自己是一条船上的人,他也不会给张若风理由。
这个理由他给不出来,也不想给。
“太子殿下,臣不是在跟您要理由,只是问您对论男女有什么见解,要教导臣等的。”礼部尚书张若风解释道,见解和理由虽然它们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它们背后的意义是不同的,两者足有天差地别之意。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如张爱卿所言?”李煜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百官,然后开口问道。
“是,他们都是如此想的。”礼部尚书张若风确认的回答道。
“孤没让你说话,你现在给孤好好跪着,孤倒要看看你为这些人争取利益,到底值不值,他们敢不敢多说一句话,从此担上被本太子记住的风险。”李煜语气森然的看着朝堂上的诸位官员们,语气和态度都很不善,带着明显的威胁之意,潜意思就是你们谁敢认同,今后孤就记住你们了,等着孤给你们穿小鞋吧。
可以说,像李煜这种如此明目张胆的在朝堂里威胁朝臣们的上位者真的是不多了,其他人从来不会将这件事表现的如此明显,顶多是在没人的时候,威胁一番。
可李煜倒好,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在所有百官面前,撂出了这句话,还如此的理直气壮。
就好像他的做法很对,如此状态下的李煜,让百官们有些担忧起来,他们开始怀疑起来,如此刚愎自用,自我感强烈的太子殿下,未来到底能不能撑起大唐呢?
有不满,自然就有了反对,待到李煜此话一出,长久以来就很看不惯李煜这副行事方式的言官们就开始抱着必死的信心来为礼部尚书张若风应援起来了。
“臣,也这么觉得。”言官们的谏言很简单,一句话,之后就是跪着什么也不说,就是安安静静的跪着,等着你的态度。
若是你一直不改,那他们就一直不起来,直到跪死为止。
面对这些人,李煜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毕竟他来了这个时代后,接受的东宫教育里,可没有如何应对言官这一招。
至于第二题论情,看起来似乎更加难了。
但至少有个方向可循,比如像太子殿下这等声名在外的才子,必然是困于男女之情才会说出这话。
只要你能给太子殿下一个正确满足的回答,那自然是可以得到优待。
当然了,还有父子之情,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一个皇位父子相残,兄弟相残的,在这一点上太子殿下就明显不同了。
太子殿下似乎很无意去坐那个位置,他好像是享受处理奏折这件事本身罢了。
百官们对于李煜出题的意图可以说是分析的头头是道,无论是简单的角度方面,还是绝对的意图方面。
但很可惜,他们能分析的出来,却是很难让李煜满意,即便是答出来也不像是他们答的,充满了虚假之意。
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是那样的人,即便是他们答的再好,也没有多大作用。
李煜压根就不会择选他们的文章,至于今科考生们,自然就是皱起眉头来苦苦思索这位自从大唐重新屹立于江南以来最有远见和最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的意图来。
男女情,这定是考验我等不能拘泥于儿女情长,要敢于舍小家为大家。
……
太子殿下的意思定是要我们懂得进取之意,不能被世俗给染了眼。
不得不说,当一个人所处的位置足够高的时候,你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让其他人白了头发,死命的去思考你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为了能在殿试之上出彩,这些参与殿试的考生们几乎是想到就答,他们站在殿外说着,李煜与百官们在大殿内听着负责转达的官员们的复述。
听到他们如此慷慨激愤要抛家舍业的为了南唐奉献自己一切的如同宣言般的答题,李煜没有多少评价,他也什么都没说。
等到所有考生们都答完了这道题目后,李煜便与百官们进行了评分。
最后评出来的结果是,第一题所有人都不合格。
这让这些大臣都有些懵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其中有些进士们对于这些感情之事看的比他们任何人都要透彻,但是偏偏李煜没有一个满意的。
“太子殿下,不知道有关于论男女这道考题,您有何见解?”站出来说话的是礼部尚书张若风,他知道这次科考的事情是由他来全权负责的。
他要是不给各方一个合理的交代,那他以后要办什么事都会束手束脚的。
没办法,这第一个考题李煜给了所有考生一个不满意的评价,那么身为出题的李煜总得给出个理由来。
但张若风身为人臣,不好直言要理由这件事,只得是采取了迂回策略来旁敲侧击一下李煜,让他说出个理由来。
不然,接下来的事情,他不好继续下去了啊。
李煜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这次的殿试又有何意义呢?
这次纠集这么多的考生,难道就是为了回答李煜的两个问题吗?
现在,礼部尚书张若风已经是看不清李煜的想法了,他不知道这个太子殿下到底是如何想的,才能做出如此不近人情的事情。
难道这就是他刚刚刻意叮嘱自己考题二选一的原因?
可是自己压根没有跟这些考生提这一点啊,现在他要是不站出来,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必然会很糟糕。
“理由,张爱卿,孤没听错的话,你在向孤要理由,是吗?”在被张若风用言语逼迫给出个理由的时候,李煜感到有些生气。
他做事情什么时候给过人理由和必须给人理由了,他做事一直就是凭自己个人喜好和感觉去做。
若是对,就坚持;若是不对,他立马就去改。
他现在并不觉得他的做法有什么问题,所以在张若风以此来逼迫他的时候,他没有好话给张若风。
哪怕这个人现在与自己是一条船上的人,他也不会给张若风理由。
这个理由他给不出来,也不想给。
“太子殿下,臣不是在跟您要理由,只是问您对论男女有什么见解,要教导臣等的。”礼部尚书张若风解释道,见解和理由虽然它们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它们背后的意义是不同的,两者足有天差地别之意。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如张爱卿所言?”李煜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百官,然后开口问道。
“是,他们都是如此想的。”礼部尚书张若风确认的回答道。
“孤没让你说话,你现在给孤好好跪着,孤倒要看看你为这些人争取利益,到底值不值,他们敢不敢多说一句话,从此担上被本太子记住的风险。”李煜语气森然的看着朝堂上的诸位官员们,语气和态度都很不善,带着明显的威胁之意,潜意思就是你们谁敢认同,今后孤就记住你们了,等着孤给你们穿小鞋吧。
可以说,像李煜这种如此明目张胆的在朝堂里威胁朝臣们的上位者真的是不多了,其他人从来不会将这件事表现的如此明显,顶多是在没人的时候,威胁一番。
可李煜倒好,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在所有百官面前,撂出了这句话,还如此的理直气壮。
就好像他的做法很对,如此状态下的李煜,让百官们有些担忧起来,他们开始怀疑起来,如此刚愎自用,自我感强烈的太子殿下,未来到底能不能撑起大唐呢?
有不满,自然就有了反对,待到李煜此话一出,长久以来就很看不惯李煜这副行事方式的言官们就开始抱着必死的信心来为礼部尚书张若风应援起来了。
“臣,也这么觉得。”言官们的谏言很简单,一句话,之后就是跪着什么也不说,就是安安静静的跪着,等着你的态度。
若是你一直不改,那他们就一直不起来,直到跪死为止。
面对这些人,李煜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毕竟他来了这个时代后,接受的东宫教育里,可没有如何应对言官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