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电影”的批判广告刚刚一在报纸上刊登出来,立刻得到了其他反吸烟组织、环保组织和家长协会的纷纷响应,其中又数纽约和加州家长协会的反应最为激烈——《不伦之恋》的分级是R,也就是说17岁以上就可以随意观看了,而在北美,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偷跑到电影院观看R级影片的也不再少数,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又是最容易被电影影响并进行模仿的,在美国一旦有事情牵扯到了青少年们,产生的负面舆论效应总是最容易扩大影响也是最难解决掉的。
《综艺》和米拉麦克斯有合作,这个月一直有为订阅杂志的客户随刊赠送《不伦之恋》的宣传彩页,“无烟电影”进行过点名批评之后,接下来发行的一期《综艺》里就没有了米拉麦克斯的宣传彩页。
本来这几年加州的反吸烟氛围就越来越高涨,加上《综艺》中止合作的行为,米拉麦克斯的高层一时之间也头疼了起来——《纽约时报》和《综艺》在好莱坞是快人手一份的大型报刊,学院成员们自然也会经常阅读,“无烟电影”站在道德高处,只要反吸烟组织持续声讨,这件事就会一直维持着高曝光度,不提其他的,只要报纸上再多登几次反吸烟的广告,受到舆论影响学院成员们到时候还会慷慨的把手里的选票投给《不伦之恋》么?
正如米拉麦克斯的抢先出手把环球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样,环球利用公益组织出的这一招也让米拉麦克斯手忙脚乱,朗·霍华德在和威廉通电话的时候一点都不想掩饰他自己的愉悦心情:“——哈维·韦恩斯坦不得不发出一份公告,向公众强调米拉麦克斯和万宝路绝对没有合作,也不会故意在电影里推销某个品牌的香烟——你听说了他甚至还打电话给‘无烟电影’的负责人,愤怒的投诉反吸烟组织的广告影响到了《不伦之恋》的夺奖几率吗?——自作自受,要我说。这是米拉麦克斯先挑起的战争,就别想着独善其身,现在我们打平了——”
朗·霍华德以为两家电影公司之间的硝烟到此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他错了。
仅仅是在两天之后,德鲁奇报道再一次将显眼的闪电标志挂在了网站首页上,还伴随着更加耸人听闻的标题:“揭秘《美丽心灵》原型约翰·纳什不为人知的丑行——同性恋、通奸、弃子、反犹分子!”
很显然,某些人(或组织)希望的是媒体的枪口始终对准的是《美丽心灵》,在发现一张同性恋牌不太够用后,他们立刻打出了自己剩下的所有底牌。
尤其是反犹太主义这一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杀手锏——从建国开始,种族问题就是美国社会挥之不去的梦魇,放眼全美,主要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歧视,在好莱坞,犹太人和非犹太人间的问题也是谁都不敢踩的火药桶。
好莱坞有多少犹太人?不计其数。可以确定的是,幕前幕后的所有行业里,犹太掌权者起码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他们对待民族问题的敏感程度,有些时候比黑人的肤色问题还要严重。
德鲁奇报道的新头条惊呆了整个好莱坞,一众小报紧紧跟上,批评漫天飞舞,看阵仗恨不能把约翰·纳什抹黑成十恶不赦、隐藏极深的纳粹份子。
知道这场硝烟为何而起的人全都在心底感慨了一句:毒,这招太毒了。
如果《美丽心灵》真的和反犹太主义挂上钩,那这部电影的未来就算是彻底完了。
环球总裁闻讯后差点气炸,后来流传出的小道消息称清洁工当天从总裁办公室里扫除一堆玻璃碎渣。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高层更是直接向媒体爆料德鲁奇报道的幕后消息来源绝对是米拉麦克斯。
不过德鲁奇报道并不承认这个说法,网站负责人马特·德鲁奇更是信誓旦旦的表示,他新闻里的大部分消息都是在阅读电影原著传记时发现的,其他一部分是通过调查得来。
这把火甚至点到了好莱坞之外的约翰·纳什身上,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不得不站出来向媒体澄清,那些加诸在他身上的负面言论全都是恶意的诽谤,而且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一些犹太裔的普林斯顿学生在图书馆或校园里纷纷质问他是不是真的有种族偏见——并请求媒体能够帮助他恢复名誉。
《美丽心灵》的女主角詹妮弗·康纳利就是犹太人,她以自己举例,表示曾反复研读过原著数遍,而且在电影拍摄期间也多次接触了约翰·纳什本人,完全没有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丁点歧视犹太主义的倾向,纳什是位值得尊敬的学者。
就在《美丽心灵》的导演和演员们忙着洗清身上的反犹污蔑的同时,第五十九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也在好莱坞的希尔顿酒店拉开了帷幕。
相较于奥斯卡,金球奖的得奖名单通常来说不是很难预测,但在这届颁奖典礼上,却着实爆出了些不大不小的冷门。
像是去年上半年横扫了欧洲电影节,年末上映后又在斩获高票房的同时,受到北美大大小小影评人协会无数“年度佳片”赞誉的《美丽心灵》不仅是颁奖前的大热门,也有着剧情类影片中最多的六项提名,但是最后却只得到了三座奖杯——剧情类电影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和最佳女配角。
最佳导演被《高斯福庄园》的导演罗伯特·奥特曼获得。
最佳男主角的奖杯则被《训练日》的丹泽尔·华盛顿拿走。
《综艺》和米拉麦克斯有合作,这个月一直有为订阅杂志的客户随刊赠送《不伦之恋》的宣传彩页,“无烟电影”进行过点名批评之后,接下来发行的一期《综艺》里就没有了米拉麦克斯的宣传彩页。
本来这几年加州的反吸烟氛围就越来越高涨,加上《综艺》中止合作的行为,米拉麦克斯的高层一时之间也头疼了起来——《纽约时报》和《综艺》在好莱坞是快人手一份的大型报刊,学院成员们自然也会经常阅读,“无烟电影”站在道德高处,只要反吸烟组织持续声讨,这件事就会一直维持着高曝光度,不提其他的,只要报纸上再多登几次反吸烟的广告,受到舆论影响学院成员们到时候还会慷慨的把手里的选票投给《不伦之恋》么?
正如米拉麦克斯的抢先出手把环球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样,环球利用公益组织出的这一招也让米拉麦克斯手忙脚乱,朗·霍华德在和威廉通电话的时候一点都不想掩饰他自己的愉悦心情:“——哈维·韦恩斯坦不得不发出一份公告,向公众强调米拉麦克斯和万宝路绝对没有合作,也不会故意在电影里推销某个品牌的香烟——你听说了他甚至还打电话给‘无烟电影’的负责人,愤怒的投诉反吸烟组织的广告影响到了《不伦之恋》的夺奖几率吗?——自作自受,要我说。这是米拉麦克斯先挑起的战争,就别想着独善其身,现在我们打平了——”
朗·霍华德以为两家电影公司之间的硝烟到此应该告一段落了,但是他错了。
仅仅是在两天之后,德鲁奇报道再一次将显眼的闪电标志挂在了网站首页上,还伴随着更加耸人听闻的标题:“揭秘《美丽心灵》原型约翰·纳什不为人知的丑行——同性恋、通奸、弃子、反犹分子!”
很显然,某些人(或组织)希望的是媒体的枪口始终对准的是《美丽心灵》,在发现一张同性恋牌不太够用后,他们立刻打出了自己剩下的所有底牌。
尤其是反犹太主义这一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杀手锏——从建国开始,种族问题就是美国社会挥之不去的梦魇,放眼全美,主要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歧视,在好莱坞,犹太人和非犹太人间的问题也是谁都不敢踩的火药桶。
好莱坞有多少犹太人?不计其数。可以确定的是,幕前幕后的所有行业里,犹太掌权者起码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且他们对待民族问题的敏感程度,有些时候比黑人的肤色问题还要严重。
德鲁奇报道的新头条惊呆了整个好莱坞,一众小报紧紧跟上,批评漫天飞舞,看阵仗恨不能把约翰·纳什抹黑成十恶不赦、隐藏极深的纳粹份子。
知道这场硝烟为何而起的人全都在心底感慨了一句:毒,这招太毒了。
如果《美丽心灵》真的和反犹太主义挂上钩,那这部电影的未来就算是彻底完了。
环球总裁闻讯后差点气炸,后来流传出的小道消息称清洁工当天从总裁办公室里扫除一堆玻璃碎渣。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高层更是直接向媒体爆料德鲁奇报道的幕后消息来源绝对是米拉麦克斯。
不过德鲁奇报道并不承认这个说法,网站负责人马特·德鲁奇更是信誓旦旦的表示,他新闻里的大部分消息都是在阅读电影原著传记时发现的,其他一部分是通过调查得来。
这把火甚至点到了好莱坞之外的约翰·纳什身上,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不得不站出来向媒体澄清,那些加诸在他身上的负面言论全都是恶意的诽谤,而且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一些犹太裔的普林斯顿学生在图书馆或校园里纷纷质问他是不是真的有种族偏见——并请求媒体能够帮助他恢复名誉。
《美丽心灵》的女主角詹妮弗·康纳利就是犹太人,她以自己举例,表示曾反复研读过原著数遍,而且在电影拍摄期间也多次接触了约翰·纳什本人,完全没有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丁点歧视犹太主义的倾向,纳什是位值得尊敬的学者。
就在《美丽心灵》的导演和演员们忙着洗清身上的反犹污蔑的同时,第五十九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也在好莱坞的希尔顿酒店拉开了帷幕。
相较于奥斯卡,金球奖的得奖名单通常来说不是很难预测,但在这届颁奖典礼上,却着实爆出了些不大不小的冷门。
像是去年上半年横扫了欧洲电影节,年末上映后又在斩获高票房的同时,受到北美大大小小影评人协会无数“年度佳片”赞誉的《美丽心灵》不仅是颁奖前的大热门,也有着剧情类影片中最多的六项提名,但是最后却只得到了三座奖杯——剧情类电影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和最佳女配角。
最佳导演被《高斯福庄园》的导演罗伯特·奥特曼获得。
最佳男主角的奖杯则被《训练日》的丹泽尔·华盛顿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