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难道《遇见乔·布莱克》不像是《美国X档案》事件的重现吗?马丁·布莱斯特剪出了个很糟糕的版本,环球不满意,于是找剪辑师又剪了个新的出来,听说威廉·布兰德利为新的版本提供了很多建议,最终公映的版本棒极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剧情。
‘最近的美国导演都怎么了,脑袋里集体钻进了史莱姆吗?’现场有些尴尬的沉默着,不少记者都在心中持续哀嚎:“上帝啊,谁能预料到这个?之前骂的太狠了,现在要怎么收场!”
第148章 迷弟
“电影很美, 无论是画面还是配乐都赏心悦目, 而且也讲了很多故事与道理, 布莱斯特导演, 你认为《遇见乔·布莱克》的主题是什么?爱情、生命、死亡还是宗教?”《纽约客》的记者最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并且很巧妙的绕过了所有难堪的问题,转而从电影主题上下手。
像《纽约客》《电影评论》这样专业电影杂志的记者,心态调整的还是比较快的,因为他们做电影杂志追求的真理就是四个字“客观公正”,虽然先骂后夸有点自打自脸的嫌疑, 但是为了杂志口碑该对自己扇的巴掌还是要扇下去, 不然损害的就该是他们杂志的行业权威地位了。
不过也有不少媒体记者, 正在挖空心思想着影片的缺点, 他们不希望, 也不想要改变立场, 例如《娱乐周刊》的记者安德烈·艾奇逊,他早在威尼斯电影节举办期间就将《遇见乔·布莱克》抨击的体无完肤,言辞激烈到只能坚持自己立场到底了, 无论影片有多好, 哪怕明年春天斩获了奥斯卡,安德烈·艾奇逊也是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的。
马丁·布莱斯特导演从主持人手里拿过话筒,想了想后, 说:“亲情、爱情、生命、死亡、宗教这些电影全都有涉及,但我想的是,电影的主题并不是它们中的哪一个, 而是全部,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做总结的话,应该就是‘美好’吧。爱情的美好,亲情的美好,友情的美好,生命的美好,甚至死亡都有其美好的一面,当然了,整部电影中最美好的我想应该是威尔,刚刚,当他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我发现身边好多人的眼睛都看直了,就跟当初拍摄时他从化妆室走出来,摄影棚里其他人的反应一模一样——上帝、耶稣、圣母玛利亚甚至还有梅林的胡子,刚刚都有谁忍不住发声了?我敢打赌我听见了不下于五次的抽气声。”
现场先是安静了一秒钟,然后人们哄堂大笑。
观众们咧着嘴巴“哈哈哈哈”,他们被马丁·布莱斯特最后的幽默逗的乐不可支,那让他们想起自己和朋友刚才对着银幕上的死神流口水的花痴模样,那真的是太太太太蠢了。
但是单纯觉得好玩的也只有观众而已,舞台上下,很多电影主创和媒体的内心都是极度惊讶的。
特别是在马丁·布莱斯特回答完问题,主动又友好的将话筒递到威廉手里的时候,威廉一边伸手接过,一边都忍不住露出了些微诧异的眼神。
威廉和媒体们惊讶的内容是一样的:几个月前环球内部曾因电影到底要不要重新剪辑发生过数次争论,导演马丁·布莱斯特站在一方,而身为影片主演威廉不仅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场上,甚至促使环球总裁朗·梅耶否决了马丁·布莱斯特剪辑的版本在北美公映,致使马丁·布莱斯特大怒,不仅单方面中断了和威廉客套的友谊,甚至连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都没想过带主角一起,这件事在好莱坞根本不是一个秘密,人人都知道《遇见乔·布莱克》的导演和主演闹翻了,为何现在马丁·布莱斯特居然主动朝威廉示好了?
“威尼斯之后,我已经意识到曾经固执的我犯了多大的一个错误,你的坚持是正确的,威尔。”在递话筒的时候,马丁·布莱斯特刻意将后脑勺对着台下,用压的很低的声音对威廉快速说:“我想你使我避过了一次事业滑铁卢,谢谢,威尔,还有对不起,为我之前愚昧的行为。”
这就解释的通了:自从环球做了要夺走马丁·布莱斯特最终剪辑权的决定后,马丁·布莱斯特因为愤怒和固执,已经很久没去关注电影的后期制作了,也从未看过环球宣布公映的两小时北美公映版本,但是在经历过威尼斯电影节的难堪之旅,以及今晚的首映,马丁·布莱斯特终于发现,这一次正确的不是他,环球选择的版本的确是比他自己的更好,而且好的不是一点半点,故事更易懂,主线更明确,节奏更紧凑,各个支线故事的剧情分配也更合理,对比过后,马丁·布莱斯特不得不承认曾经的自己是错误的。
如果今晚上映的不是环球的版本,而是自己亲手剪辑的三小时电影,结果会怎么样?
大概,观众们的反应会和当初在威尼斯放映时一样吧——放映一个小时的时候就有人在打哈欠,大规模的提前离场,影迷毫不留情的批评吐槽,记者尖酸刻薄的挖苦提问,第二天的报纸新闻,更是能将人气的直接心脏病发。
这样的场景对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噩梦,而且,环球能容忍马丁·布莱斯特在威尼斯遭遇失败,却绝不会容忍他也搞砸电影的北美票房市场,谢天谢地公映的是更好的这个版本,如果全美公映的是马丁·布莱斯特剪辑的欧洲版本,而欧洲版本又没有获得观众的认可,使得票房不佳口碑也不佳的话……他的事业就完了。
‘最近的美国导演都怎么了,脑袋里集体钻进了史莱姆吗?’现场有些尴尬的沉默着,不少记者都在心中持续哀嚎:“上帝啊,谁能预料到这个?之前骂的太狠了,现在要怎么收场!”
第148章 迷弟
“电影很美, 无论是画面还是配乐都赏心悦目, 而且也讲了很多故事与道理, 布莱斯特导演, 你认为《遇见乔·布莱克》的主题是什么?爱情、生命、死亡还是宗教?”《纽约客》的记者最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并且很巧妙的绕过了所有难堪的问题,转而从电影主题上下手。
像《纽约客》《电影评论》这样专业电影杂志的记者,心态调整的还是比较快的,因为他们做电影杂志追求的真理就是四个字“客观公正”,虽然先骂后夸有点自打自脸的嫌疑, 但是为了杂志口碑该对自己扇的巴掌还是要扇下去, 不然损害的就该是他们杂志的行业权威地位了。
不过也有不少媒体记者, 正在挖空心思想着影片的缺点, 他们不希望, 也不想要改变立场, 例如《娱乐周刊》的记者安德烈·艾奇逊,他早在威尼斯电影节举办期间就将《遇见乔·布莱克》抨击的体无完肤,言辞激烈到只能坚持自己立场到底了, 无论影片有多好, 哪怕明年春天斩获了奥斯卡,安德烈·艾奇逊也是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的。
马丁·布莱斯特导演从主持人手里拿过话筒,想了想后, 说:“亲情、爱情、生命、死亡、宗教这些电影全都有涉及,但我想的是,电影的主题并不是它们中的哪一个, 而是全部,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做总结的话,应该就是‘美好’吧。爱情的美好,亲情的美好,友情的美好,生命的美好,甚至死亡都有其美好的一面,当然了,整部电影中最美好的我想应该是威尔,刚刚,当他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我发现身边好多人的眼睛都看直了,就跟当初拍摄时他从化妆室走出来,摄影棚里其他人的反应一模一样——上帝、耶稣、圣母玛利亚甚至还有梅林的胡子,刚刚都有谁忍不住发声了?我敢打赌我听见了不下于五次的抽气声。”
现场先是安静了一秒钟,然后人们哄堂大笑。
观众们咧着嘴巴“哈哈哈哈”,他们被马丁·布莱斯特最后的幽默逗的乐不可支,那让他们想起自己和朋友刚才对着银幕上的死神流口水的花痴模样,那真的是太太太太蠢了。
但是单纯觉得好玩的也只有观众而已,舞台上下,很多电影主创和媒体的内心都是极度惊讶的。
特别是在马丁·布莱斯特回答完问题,主动又友好的将话筒递到威廉手里的时候,威廉一边伸手接过,一边都忍不住露出了些微诧异的眼神。
威廉和媒体们惊讶的内容是一样的:几个月前环球内部曾因电影到底要不要重新剪辑发生过数次争论,导演马丁·布莱斯特站在一方,而身为影片主演威廉不仅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场上,甚至促使环球总裁朗·梅耶否决了马丁·布莱斯特剪辑的版本在北美公映,致使马丁·布莱斯特大怒,不仅单方面中断了和威廉客套的友谊,甚至连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都没想过带主角一起,这件事在好莱坞根本不是一个秘密,人人都知道《遇见乔·布莱克》的导演和主演闹翻了,为何现在马丁·布莱斯特居然主动朝威廉示好了?
“威尼斯之后,我已经意识到曾经固执的我犯了多大的一个错误,你的坚持是正确的,威尔。”在递话筒的时候,马丁·布莱斯特刻意将后脑勺对着台下,用压的很低的声音对威廉快速说:“我想你使我避过了一次事业滑铁卢,谢谢,威尔,还有对不起,为我之前愚昧的行为。”
这就解释的通了:自从环球做了要夺走马丁·布莱斯特最终剪辑权的决定后,马丁·布莱斯特因为愤怒和固执,已经很久没去关注电影的后期制作了,也从未看过环球宣布公映的两小时北美公映版本,但是在经历过威尼斯电影节的难堪之旅,以及今晚的首映,马丁·布莱斯特终于发现,这一次正确的不是他,环球选择的版本的确是比他自己的更好,而且好的不是一点半点,故事更易懂,主线更明确,节奏更紧凑,各个支线故事的剧情分配也更合理,对比过后,马丁·布莱斯特不得不承认曾经的自己是错误的。
如果今晚上映的不是环球的版本,而是自己亲手剪辑的三小时电影,结果会怎么样?
大概,观众们的反应会和当初在威尼斯放映时一样吧——放映一个小时的时候就有人在打哈欠,大规模的提前离场,影迷毫不留情的批评吐槽,记者尖酸刻薄的挖苦提问,第二天的报纸新闻,更是能将人气的直接心脏病发。
这样的场景对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噩梦,而且,环球能容忍马丁·布莱斯特在威尼斯遭遇失败,却绝不会容忍他也搞砸电影的北美票房市场,谢天谢地公映的是更好的这个版本,如果全美公映的是马丁·布莱斯特剪辑的欧洲版本,而欧洲版本又没有获得观众的认可,使得票房不佳口碑也不佳的话……他的事业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