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我们几个年轻人漫步在白镇的街头。
习梅说:“这里好像一个地方,很熟悉的感觉,就是想不起是什么地方了。”
磊磊抚着她肩膀说:“是因为这里太古旧吧,触发你的诗情?”
我和顺顺看着他们两个人笑。好幸福的小两口!
西塘河在眼前了,它沿着白镇逶迤而下,支流穿越白镇把镇区划分为南北两面。小小的文英桥安放在窄窄的河面上,好像陶瓷玩具。河面很窄,窄得可以一跃而过,仅容两艘小舟擦肩而过。这样一座桥,其用意恐怕更是为了给单调的河水一个小巧的装饰,而不是为了通行之便。有了小桥,可以养目安神,望着它,又会让人心生疼痛,端庄间有妩媚,妩媚中有宁静。
习梅倚在桥栏杆上,一副心旷神怡的模样。
太阳橙红如盖,悬在日照庵顶上,通体光明却不刺眼,光芒是如此柔和。我们又走到了太阳底下。日照庵,建在绿洲之上,四面环水,树木丛生,百鸟啁啾。庵西道路长达里许,两旁矗立数块断裂的碑碣,上书“慈云广被”、“泽被群生”的碑文。天空的夕阳和远处的村落构造了这个画面的整体轮廓,渔夫和船给画面增添人间烟火的温暖,在宁静的夕阳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般和谐。麦穗、入眠的春蚕和稀薄的桑叶,使画面的色彩更加生机勃勃。时间或在初夏,欢声笑语又展现出其乐融融的乡间氛围。
顺顺说:“这个建个公园就好了,老人们可以打打拳,跳跳舞。”
我笑道:“这是个好主意,等你掌握了大权,一定要拨点钱给白镇。”
没等顺顺开言,磊磊抢先说道:“这个别指望政府,我看个人投资最好,把这儿建成一个旅游景点。你们看,有树有草,有船有水,城里人来租条船到河里划,一直划到南湖的芦苇荡去,多有意思啊!”磊磊出去几年到底不一样了,有经济头脑,要是经商一定是个好材料。
顺顺说:“哥,听说你分到海盐国税局了,倒真是个好单位。不像我,整天穷忙。”
磊磊脸上没有喜悦,反倒显出悲哀之色。顺顺知趣,不再言语。我说继续向东,那儿有个轮船码头,去看看。
这是一个很小的轮船站头。进入候车室,这是白镇最繁忙的地方。夜晚虽然有遥远的汽笛声,却没有过境的轮船停留,人便走空了,没有人这里便成了垃圾场。那些用木板简易铺搭而成的座位上,坑洼不平的地面上,满是瓜子壳、甘蔗渣子、香烟屁股。售票窗口上方一行行站名:白镇、昭阳、射阳、皂河、凤凰台、柳堡……这些地名中白镇显得最不普通,它的名字总给人一种旷古遥远而神秘莫测的江湖的感觉。旅走光了,售票处的窗子就关上了,关得死死的。有两道门,一扇朝西一扇朝东,大敞四开,寒风由东向西穿堂而过,发出尖锐的叫声。说是门,其实就是门框,门在这里是多余的。半夜照例会来一些不速之,它们是白镇最为资深老练的夜猫和野狗,它们聚会于此干什么无从知晓,人与畜牲,毕竟是两个世界的事。
令我不解的是,皂河镇离白镇相距数百里为什么名列其上。是两个古镇的心心相印,还是人为的结果。后来老谭让我知道这是因为肖达全担任白镇区长时的力排众议,开辟了这条航线,当时有人说它更像一条秘密航线,直接通到他妻子的故乡皂河古镇。
通航之初没有白镇人到皂河去,也没有皂河人到白镇来。这条航线陆陆续续把沿线的商带来了,把白镇的酱油和鱼虾带走了,又把皂河的狗肉牛肉带了回来,它最后成为一个贯穿南北方的货运航线。这种交通上的便利和收益是多年以后才得到的,在这之前,肖达全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开辟这条航线于公于私都认为是一个奇怪的举动。这种看法也很正常,他身上奇怪的事情太多了,他就是个强势的怪物,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任何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做了决定的事,九头牛也别想拉他回头。
每个人每个建筑后面都有一个敛声屏气的神奇故事,这话一点儿也不假。白镇水网纵横,白镇人如同落进蛛网的虫子,陷进去后想再出来是极难的。如今好多耄耋老人还沉浸肖达全的传奇故事之中,历史的真实和故事的浪漫成为白镇生活的支架,让这里的精神生活无比丰富,像每天端上饭桌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我们几个人站在水泥和石头混合铸成大码头上,迎面是风,脚下是河,河上不时驶过一艘两艘货船。
河水流到轮船站就开始拐弯进入到下官河。下官河很宽大,没有波涛汹涌,就这么平静地流淌,一百年这样,一千年也是这样,它的姿势一直就没有变过。
我在白镇那么多年,最感兴趣的是轮船站,只要有朋友来都要带他们来看看。还有就是老街。老街是我爷爷肖达全成长和战斗的地方,他大半生在这里走家串户,穿梭于大街小巷和宅院,提到他老街上没一个人不知道。
现在老街的房子还保留着原貌,一律老式的带一层楼的木板铺面,在楼上走动楼板便咯吱咯吱地响。楼下做生意,楼上住人晒衣服,从小儿的尿布到女人的胸罩,从打补丁的短裤到印着水仙花的床单,像各式旗帜在市镇的喧闹和尘土中迎风招展。白镇生活在这里很满足,满足的生活便没有痛苦。即使日本人和国军驻扎白镇的时候,他们表面上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安和反抗。后来日本人往白镇投了三颗炸弹,炸毁了白镇足以自豪的大士禅林,以及赵氏家族的豪宅赵大房,他们才开始真正觉醒,肖达全是醒得最早的人。王达人和皮一帆帮他贴过传单,皮一帆跟随过他在芦苇荡里打过游击后来做了逃兵。目前两个人都健在。谈到这三个人,白镇人感叹就多了,说得文化一点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共富贵却难,这是世代的箴言。
我在想着过去,他们三个人已经跑到前面的电线杆跟前去了,水泥电线杆子齐着眼睛的地方,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广告。有两个广告比较醒目,一是“专治狐臭”,二是“专治不育”。在专治不育后面还强调:“专治勃而不举,举而不坚,坚而不久,久而不射,射而不多,多而不活,活而不育。”我很奇怪平时没有注意到这个古镇景致,更奇怪这样一个崭新时代还有这么古旧的玩意。
我只知道这些良医往往隐藏在轮船站附近的小旅店里,他们会租个单间,把室内收拾得干干净净。没人上门就赤膊在铺上仰面躺下,叉开两脚,脚边一只大茶壶;有人来,他们煞有介事地穿上白大褂,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做模作样,把无说成有,把死说成活。一到晚上他们会聚在一起喝酒玩牌,吆三喝四,全然没有名医的样子。头顶上的电灯泡也不亮,昏昏黄黄,灯泡四周密密麻麻的斑点,不是栖息的蚊子,就是苍蝇产的卵籽。
磊磊看着“专治不育”,大声念起来。习梅是南方人,无论如何听不懂这种直露的广告词,顺顺脸上有些难堪,但又不好制止。
我一拽磊磊的膀子说,还有一个好地方没去,现在去还有好东西吃。
我往回走,经过白镇中学时就看到了还校长,他一看到朱家两个公子,脸上立即露出笑容,极其恭敬地弯腰和他们握手,并说要安排晚饭。
磊磊心不在焉,眼睛还在小广告上。顺顺的表现很有礼节:“感谢还校长的盛情,刚刚接到我爸爸的电话,要我们下午一定要赶回昭阳,很不好意思,以后有机会到昭阳我一定请你喝酒。”
还校长倒有点不好意思了,连连表示感谢,其作态根本不像一校之长。
顺顺一直看着还校长背影远去才掉过头来:“走吧,我们到虹桥逛一逛。”
磊磊问:“刚才那个人是谁?还校长?我怎么没见过。”
顺顺低声说:“不相干的人。”
我破口而笑,磊磊盯着我看,我只好坦白:“兄弟你说得很对,你做得也很对。你是个官才!”
磊磊笑道:“是啊,顺顺真是老到,和我这个当兵的哥哥不一样。”
顺顺假装生气地对习梅说:“嫂子,他们两个人欺负我,你也不帮帮我!”
虹桥的桥头有块新镶嵌的石板,两行竖排的字,用红漆描在笔划的刻道里:虹桥,始建于贞观初年。磊磊说这应该是古镇开始旅游业的信号,顺顺侧过脸对着他说:“大哥真是处处离不开经济啊。”
虹桥巷口摆着两道小吃摊子。你可以在左边吃一碗凉粉,洁白如玉的粉条上面浇着一层红辣椒、大头菜丁子,和几根虾米。你也可以在右边要两个油端子,面糊摊在铁制带把的模子里,再盛上一点萝卜丝,放在滚热的油锅炸,炸到微黄泛香。还有小汤圆和酒酿,想吃什么有什么。
磊磊和习梅在小板凳上坐下来,开始有滋有味地品尝古镇小吃。我和顺顺不大好意思坐,毕竟镇上人的都认识我们。我们便立在一边闲谈,一边谈一边听着吃主和小贩们的搭讪,他们都是白镇的熟人。
我对顺顺说:“是的,在这里,你会捡回失去的记忆。”
习梅说:“这里好像一个地方,很熟悉的感觉,就是想不起是什么地方了。”
磊磊抚着她肩膀说:“是因为这里太古旧吧,触发你的诗情?”
我和顺顺看着他们两个人笑。好幸福的小两口!
西塘河在眼前了,它沿着白镇逶迤而下,支流穿越白镇把镇区划分为南北两面。小小的文英桥安放在窄窄的河面上,好像陶瓷玩具。河面很窄,窄得可以一跃而过,仅容两艘小舟擦肩而过。这样一座桥,其用意恐怕更是为了给单调的河水一个小巧的装饰,而不是为了通行之便。有了小桥,可以养目安神,望着它,又会让人心生疼痛,端庄间有妩媚,妩媚中有宁静。
习梅倚在桥栏杆上,一副心旷神怡的模样。
太阳橙红如盖,悬在日照庵顶上,通体光明却不刺眼,光芒是如此柔和。我们又走到了太阳底下。日照庵,建在绿洲之上,四面环水,树木丛生,百鸟啁啾。庵西道路长达里许,两旁矗立数块断裂的碑碣,上书“慈云广被”、“泽被群生”的碑文。天空的夕阳和远处的村落构造了这个画面的整体轮廓,渔夫和船给画面增添人间烟火的温暖,在宁静的夕阳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般和谐。麦穗、入眠的春蚕和稀薄的桑叶,使画面的色彩更加生机勃勃。时间或在初夏,欢声笑语又展现出其乐融融的乡间氛围。
顺顺说:“这个建个公园就好了,老人们可以打打拳,跳跳舞。”
我笑道:“这是个好主意,等你掌握了大权,一定要拨点钱给白镇。”
没等顺顺开言,磊磊抢先说道:“这个别指望政府,我看个人投资最好,把这儿建成一个旅游景点。你们看,有树有草,有船有水,城里人来租条船到河里划,一直划到南湖的芦苇荡去,多有意思啊!”磊磊出去几年到底不一样了,有经济头脑,要是经商一定是个好材料。
顺顺说:“哥,听说你分到海盐国税局了,倒真是个好单位。不像我,整天穷忙。”
磊磊脸上没有喜悦,反倒显出悲哀之色。顺顺知趣,不再言语。我说继续向东,那儿有个轮船码头,去看看。
这是一个很小的轮船站头。进入候车室,这是白镇最繁忙的地方。夜晚虽然有遥远的汽笛声,却没有过境的轮船停留,人便走空了,没有人这里便成了垃圾场。那些用木板简易铺搭而成的座位上,坑洼不平的地面上,满是瓜子壳、甘蔗渣子、香烟屁股。售票窗口上方一行行站名:白镇、昭阳、射阳、皂河、凤凰台、柳堡……这些地名中白镇显得最不普通,它的名字总给人一种旷古遥远而神秘莫测的江湖的感觉。旅走光了,售票处的窗子就关上了,关得死死的。有两道门,一扇朝西一扇朝东,大敞四开,寒风由东向西穿堂而过,发出尖锐的叫声。说是门,其实就是门框,门在这里是多余的。半夜照例会来一些不速之,它们是白镇最为资深老练的夜猫和野狗,它们聚会于此干什么无从知晓,人与畜牲,毕竟是两个世界的事。
令我不解的是,皂河镇离白镇相距数百里为什么名列其上。是两个古镇的心心相印,还是人为的结果。后来老谭让我知道这是因为肖达全担任白镇区长时的力排众议,开辟了这条航线,当时有人说它更像一条秘密航线,直接通到他妻子的故乡皂河古镇。
通航之初没有白镇人到皂河去,也没有皂河人到白镇来。这条航线陆陆续续把沿线的商带来了,把白镇的酱油和鱼虾带走了,又把皂河的狗肉牛肉带了回来,它最后成为一个贯穿南北方的货运航线。这种交通上的便利和收益是多年以后才得到的,在这之前,肖达全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开辟这条航线于公于私都认为是一个奇怪的举动。这种看法也很正常,他身上奇怪的事情太多了,他就是个强势的怪物,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任何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做了决定的事,九头牛也别想拉他回头。
每个人每个建筑后面都有一个敛声屏气的神奇故事,这话一点儿也不假。白镇水网纵横,白镇人如同落进蛛网的虫子,陷进去后想再出来是极难的。如今好多耄耋老人还沉浸肖达全的传奇故事之中,历史的真实和故事的浪漫成为白镇生活的支架,让这里的精神生活无比丰富,像每天端上饭桌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我们几个人站在水泥和石头混合铸成大码头上,迎面是风,脚下是河,河上不时驶过一艘两艘货船。
河水流到轮船站就开始拐弯进入到下官河。下官河很宽大,没有波涛汹涌,就这么平静地流淌,一百年这样,一千年也是这样,它的姿势一直就没有变过。
我在白镇那么多年,最感兴趣的是轮船站,只要有朋友来都要带他们来看看。还有就是老街。老街是我爷爷肖达全成长和战斗的地方,他大半生在这里走家串户,穿梭于大街小巷和宅院,提到他老街上没一个人不知道。
现在老街的房子还保留着原貌,一律老式的带一层楼的木板铺面,在楼上走动楼板便咯吱咯吱地响。楼下做生意,楼上住人晒衣服,从小儿的尿布到女人的胸罩,从打补丁的短裤到印着水仙花的床单,像各式旗帜在市镇的喧闹和尘土中迎风招展。白镇生活在这里很满足,满足的生活便没有痛苦。即使日本人和国军驻扎白镇的时候,他们表面上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安和反抗。后来日本人往白镇投了三颗炸弹,炸毁了白镇足以自豪的大士禅林,以及赵氏家族的豪宅赵大房,他们才开始真正觉醒,肖达全是醒得最早的人。王达人和皮一帆帮他贴过传单,皮一帆跟随过他在芦苇荡里打过游击后来做了逃兵。目前两个人都健在。谈到这三个人,白镇人感叹就多了,说得文化一点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共富贵却难,这是世代的箴言。
我在想着过去,他们三个人已经跑到前面的电线杆跟前去了,水泥电线杆子齐着眼睛的地方,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广告。有两个广告比较醒目,一是“专治狐臭”,二是“专治不育”。在专治不育后面还强调:“专治勃而不举,举而不坚,坚而不久,久而不射,射而不多,多而不活,活而不育。”我很奇怪平时没有注意到这个古镇景致,更奇怪这样一个崭新时代还有这么古旧的玩意。
我只知道这些良医往往隐藏在轮船站附近的小旅店里,他们会租个单间,把室内收拾得干干净净。没人上门就赤膊在铺上仰面躺下,叉开两脚,脚边一只大茶壶;有人来,他们煞有介事地穿上白大褂,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做模作样,把无说成有,把死说成活。一到晚上他们会聚在一起喝酒玩牌,吆三喝四,全然没有名医的样子。头顶上的电灯泡也不亮,昏昏黄黄,灯泡四周密密麻麻的斑点,不是栖息的蚊子,就是苍蝇产的卵籽。
磊磊看着“专治不育”,大声念起来。习梅是南方人,无论如何听不懂这种直露的广告词,顺顺脸上有些难堪,但又不好制止。
我一拽磊磊的膀子说,还有一个好地方没去,现在去还有好东西吃。
我往回走,经过白镇中学时就看到了还校长,他一看到朱家两个公子,脸上立即露出笑容,极其恭敬地弯腰和他们握手,并说要安排晚饭。
磊磊心不在焉,眼睛还在小广告上。顺顺的表现很有礼节:“感谢还校长的盛情,刚刚接到我爸爸的电话,要我们下午一定要赶回昭阳,很不好意思,以后有机会到昭阳我一定请你喝酒。”
还校长倒有点不好意思了,连连表示感谢,其作态根本不像一校之长。
顺顺一直看着还校长背影远去才掉过头来:“走吧,我们到虹桥逛一逛。”
磊磊问:“刚才那个人是谁?还校长?我怎么没见过。”
顺顺低声说:“不相干的人。”
我破口而笑,磊磊盯着我看,我只好坦白:“兄弟你说得很对,你做得也很对。你是个官才!”
磊磊笑道:“是啊,顺顺真是老到,和我这个当兵的哥哥不一样。”
顺顺假装生气地对习梅说:“嫂子,他们两个人欺负我,你也不帮帮我!”
虹桥的桥头有块新镶嵌的石板,两行竖排的字,用红漆描在笔划的刻道里:虹桥,始建于贞观初年。磊磊说这应该是古镇开始旅游业的信号,顺顺侧过脸对着他说:“大哥真是处处离不开经济啊。”
虹桥巷口摆着两道小吃摊子。你可以在左边吃一碗凉粉,洁白如玉的粉条上面浇着一层红辣椒、大头菜丁子,和几根虾米。你也可以在右边要两个油端子,面糊摊在铁制带把的模子里,再盛上一点萝卜丝,放在滚热的油锅炸,炸到微黄泛香。还有小汤圆和酒酿,想吃什么有什么。
磊磊和习梅在小板凳上坐下来,开始有滋有味地品尝古镇小吃。我和顺顺不大好意思坐,毕竟镇上人的都认识我们。我们便立在一边闲谈,一边谈一边听着吃主和小贩们的搭讪,他们都是白镇的熟人。
我对顺顺说:“是的,在这里,你会捡回失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