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大学宿舍不止住两个人!”董凯玩笑一句后,再没说话的力气,歪在了床上,轻轻喘着气。
马力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刚才一路走过来有些着急了,也觉得胸口闷闷的,见董凯歪倒了,他也躺到了对面的那张床上去。
几个行李箱和两个印有“援藏医疗”字样的包,被阿布一股脑堆在那儿,它们不会出现“高原反应”,依旧静静地立在那,似乎在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只见大约十个平米左右的房间,进门即可见两张低矮的木头小床,一边一张的靠墙放着,两张床的床头之间放了一张木头桌子,桌子紧靠着窗户。
而门的右手边,靠墙放置了一张方形木头桌子,很简易,上面摆了两个水瓶,左手边的地上,也就是门后,放了两个塑料盆,盆上方墙上的挂钩、挂了两条毛巾。
除此之外,这个房间,再无他物,而且,目测只有盆和毛巾是新的,其他物品都旧的有些过分了。
那几个历经旅途,都有些“灰头土脸”的箱子和包,在这一应物品里,倒显得很“体面”。
也没多久,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吃晚饭了。”阿布在门外喊道。
董凯和马力二人,似乎有些艰难的爬了起来。
饿了,但是没有力气吃。
这大概是董凯两人人生中第一次有这样的感受。
待董凯开了门,先是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面香味,接着看到阿布手里端着的餐盘,最后看到的是阿布那张黑黢黢的脸。
谢天谢地,阿布真会体贴人!比老婆还体贴人。
想到老婆,董凯的脑子里蹦出一个影子,一闪而过。
“你们算好的了,有一上来就晕倒又回去了的。”阿布笑着说道,端着盘子走了进来,将盘子放到窗前的桌子上:“稀饭,白面饼,我自己做的,你们吃一点。”
说着,阿布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打开,放在盘子里:“酸萝卜条。”
董凯拍了拍趴在那儿的马力,他这才起身,见吃的已经端到了房间,感激的看了阿布一眼。
“知道你们不适应,准备了些清淡的食物,你们先吃一顿。”阿布站在那儿说道。
两人吃的很香,说实话,这个时候要准备酒肉,两人可能就无福消受了。
阿布见了,比自己吃了大餐还高兴。这两个汉人算是经住了考验,可以留下来了。
作为阿哩哩县人民医院当然院长,他眼前这两个把稀饭吃出了境界的人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人才!
他们医院,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和患者,乃至整个县城,缺的就是人才!医疗方面的人才。
原本阿布打算前三天,带着董马二人,先去周边的风景优美的地方转一转,待他们适应适应这高原的环境再上班。
然而………
第二天早上七点五十五分,董凯和马力二人,就站在了“九江县。。。医院”的门前。
约莫等了十分钟,医院门口才开始陆陆续续的进去了几个人,凳凳凳的上着身后那三层楼的楼梯。
进去的几个人,五一列外的,像两人行着注目礼,董凯笑着冲他们微微点头,马力只把头高高的仰起,看向医院前面那条长长的土公路。
又过了十分钟左右,已经在医院兜转了三圈的马力,重又站到了董凯跟前。
“这虽说是县医院,但也就是乡镇卫生院的配置,我还行,就怕你这省城大医院出来的,不太适应啊。”马力说。
董凯笑了笑,没有说话。
只怕软件设施连乡镇卫生院的水平还不如呢。
不大一会儿,只见阿布夹着公文包,一路小跑着,远远的冲两位笑着。
“你看,我车都租好了,本来打算带你们去转转呢………”
“我们还是先熟悉下工作,那个不急,等我们工作上了手,会有时间的。”董凯笑着说道。
马力没有此时将手插在风衣口袋里,看着两人,没有说话。
而他不知道,那小三层楼上过道里,已经站了几个医生护士,将目光看向他们这里,目光的焦点就在他那帅气的脸上。
“那走吧。”阿布说着,带着两人介绍着医院的大体情况。
………
一边听着阿布的介绍,董凯一边点着头,觉得比他想象的要好多了。
医院的设施设备还是比较齐全的,虽然检查器械老旧了些;布局也很合理,虽然空间小了些;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一应齐全,已经可以满足县城的大部分求医者。
他看了看这个黑黢黢的男人,觉得他还是很务实的一个管理者,而且他自己也是一个内科医生,可以说业务管理两不误了。
“普外科一个月做多少例手术?”一直对阿布的介绍显得有些冷淡的马力,此时开口问道。
阿布笑了笑:“平均大约50例。”
董凯和马力二人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阿布又带着他们走到各科病区里了解了情况。
一步步在平地走着,董凯和马力二人觉得还好,可是上了楼梯,都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闷闷的难受。
阿布见状,也只得放慢脚步,慢慢的等着二人。
待三人一行转到了大外科,马力见护士办公室里放着一台血压监护仪,他走上前去。
“这是我们新近的设备,给重症监护患者使用的,全院就这一台。”阿布见状,走上前来介绍道。
马力打开了监护仪,将血氧饱和度的探头夹在了自己手上。
不一会儿,那屏幕上显示道,血氧90%(正常值100%),心率90次/分(他平时都是70次/分)
接着,他拿下探头,夹在董凯的手上,他也好不到哪去,血氧饱和度92%,心率八9次/分。
“难怪头一直昏沉沉的,一直缺氧。”马力关了监护仪。
阿布笑了笑,带着歉意,好像他们俩缺氧是因为他似的。
董凯此时笑道:“我们俩算好的了,有的人上来就该走了,慢慢就适应了。”
阿布不住的点头,好似董凯的话给了他不少的安慰。
………
就这样,两人在“九江县医院”开始了新的工作,在藏区开始了新的生活。
马力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刚才一路走过来有些着急了,也觉得胸口闷闷的,见董凯歪倒了,他也躺到了对面的那张床上去。
几个行李箱和两个印有“援藏医疗”字样的包,被阿布一股脑堆在那儿,它们不会出现“高原反应”,依旧静静地立在那,似乎在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只见大约十个平米左右的房间,进门即可见两张低矮的木头小床,一边一张的靠墙放着,两张床的床头之间放了一张木头桌子,桌子紧靠着窗户。
而门的右手边,靠墙放置了一张方形木头桌子,很简易,上面摆了两个水瓶,左手边的地上,也就是门后,放了两个塑料盆,盆上方墙上的挂钩、挂了两条毛巾。
除此之外,这个房间,再无他物,而且,目测只有盆和毛巾是新的,其他物品都旧的有些过分了。
那几个历经旅途,都有些“灰头土脸”的箱子和包,在这一应物品里,倒显得很“体面”。
也没多久,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吃晚饭了。”阿布在门外喊道。
董凯和马力二人,似乎有些艰难的爬了起来。
饿了,但是没有力气吃。
这大概是董凯两人人生中第一次有这样的感受。
待董凯开了门,先是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面香味,接着看到阿布手里端着的餐盘,最后看到的是阿布那张黑黢黢的脸。
谢天谢地,阿布真会体贴人!比老婆还体贴人。
想到老婆,董凯的脑子里蹦出一个影子,一闪而过。
“你们算好的了,有一上来就晕倒又回去了的。”阿布笑着说道,端着盘子走了进来,将盘子放到窗前的桌子上:“稀饭,白面饼,我自己做的,你们吃一点。”
说着,阿布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打开,放在盘子里:“酸萝卜条。”
董凯拍了拍趴在那儿的马力,他这才起身,见吃的已经端到了房间,感激的看了阿布一眼。
“知道你们不适应,准备了些清淡的食物,你们先吃一顿。”阿布站在那儿说道。
两人吃的很香,说实话,这个时候要准备酒肉,两人可能就无福消受了。
阿布见了,比自己吃了大餐还高兴。这两个汉人算是经住了考验,可以留下来了。
作为阿哩哩县人民医院当然院长,他眼前这两个把稀饭吃出了境界的人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人才!
他们医院,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和患者,乃至整个县城,缺的就是人才!医疗方面的人才。
原本阿布打算前三天,带着董马二人,先去周边的风景优美的地方转一转,待他们适应适应这高原的环境再上班。
然而………
第二天早上七点五十五分,董凯和马力二人,就站在了“九江县。。。医院”的门前。
约莫等了十分钟,医院门口才开始陆陆续续的进去了几个人,凳凳凳的上着身后那三层楼的楼梯。
进去的几个人,五一列外的,像两人行着注目礼,董凯笑着冲他们微微点头,马力只把头高高的仰起,看向医院前面那条长长的土公路。
又过了十分钟左右,已经在医院兜转了三圈的马力,重又站到了董凯跟前。
“这虽说是县医院,但也就是乡镇卫生院的配置,我还行,就怕你这省城大医院出来的,不太适应啊。”马力说。
董凯笑了笑,没有说话。
只怕软件设施连乡镇卫生院的水平还不如呢。
不大一会儿,只见阿布夹着公文包,一路小跑着,远远的冲两位笑着。
“你看,我车都租好了,本来打算带你们去转转呢………”
“我们还是先熟悉下工作,那个不急,等我们工作上了手,会有时间的。”董凯笑着说道。
马力没有此时将手插在风衣口袋里,看着两人,没有说话。
而他不知道,那小三层楼上过道里,已经站了几个医生护士,将目光看向他们这里,目光的焦点就在他那帅气的脸上。
“那走吧。”阿布说着,带着两人介绍着医院的大体情况。
………
一边听着阿布的介绍,董凯一边点着头,觉得比他想象的要好多了。
医院的设施设备还是比较齐全的,虽然检查器械老旧了些;布局也很合理,虽然空间小了些;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一应齐全,已经可以满足县城的大部分求医者。
他看了看这个黑黢黢的男人,觉得他还是很务实的一个管理者,而且他自己也是一个内科医生,可以说业务管理两不误了。
“普外科一个月做多少例手术?”一直对阿布的介绍显得有些冷淡的马力,此时开口问道。
阿布笑了笑:“平均大约50例。”
董凯和马力二人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阿布又带着他们走到各科病区里了解了情况。
一步步在平地走着,董凯和马力二人觉得还好,可是上了楼梯,都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闷闷的难受。
阿布见状,也只得放慢脚步,慢慢的等着二人。
待三人一行转到了大外科,马力见护士办公室里放着一台血压监护仪,他走上前去。
“这是我们新近的设备,给重症监护患者使用的,全院就这一台。”阿布见状,走上前来介绍道。
马力打开了监护仪,将血氧饱和度的探头夹在了自己手上。
不一会儿,那屏幕上显示道,血氧90%(正常值100%),心率90次/分(他平时都是70次/分)
接着,他拿下探头,夹在董凯的手上,他也好不到哪去,血氧饱和度92%,心率八9次/分。
“难怪头一直昏沉沉的,一直缺氧。”马力关了监护仪。
阿布笑了笑,带着歉意,好像他们俩缺氧是因为他似的。
董凯此时笑道:“我们俩算好的了,有的人上来就该走了,慢慢就适应了。”
阿布不住的点头,好似董凯的话给了他不少的安慰。
………
就这样,两人在“九江县医院”开始了新的工作,在藏区开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