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不想把金兰卷进来,她最好什么都不知道,自自在在的就好了,但是她既然看出来了,那就没必要瞒着她。
    朱瑄吃完了扁食,手指抬起金兰的下巴,低头吻她泛着油光的唇。
    金兰吓了一跳,闭着嘴巴不让他亲,手抵在他胸膛上,眼睛瞪得溜圆。
    她刚刚吃了羊脂韭饼,一嘴巴的羊油膻味,他居然敢亲她!
    朱瑄紧紧扣住金兰的肩膀,把她按在月牙桌前,好好亲了一回。
    宫人站在珠帘外,红着脸不敢抬头,等里面传出朱瑄吩咐的声音才端着铜盆进去伺候。
    朱瑄站起身,拉着金兰的手按进铜盆里,帮她洗手,指腹逐根轻柔地搓洗纤纤十指,金兰浑身酥软,撩起水花泼他。
    他按住她的手,低头亲她:“不许调皮。”
    金兰心道:她哪里调皮了?
    铜盆里的手指张开,继续有一下没一下地撩水花。
    朱瑄笑笑,接过宫人递上的干燥布巾给金兰擦手,拉着她在内殿来回踱步消食。
    杜岩领着人撤走壁灯的灯烛,内殿只余案前的几盏莲花灯,海棠花枝笼下交错的花影。
    灯火朦胧,金兰眼皮发沉,有点困了。朱瑄不许她马上睡,手臂揽着她的腰,半搂半抱,逼她再走一会儿。
    金兰只得打起精神继续踱步,问朱瑄周太后和钱太后的事。
    宫人不敢犯忌讳,说得含糊。
    朱瑄缓缓地道:“说来也简单,不过是为了争一口气。”
    ……
    周太后虽然是出身微贱的农家女,但是生下了皇长子嘉平帝,母以子贵,获封皇贵妃,于是不把残废而又不得宠的钱太后放在眼里。她争强好胜,不甘人下,还是贵妃的时候就授意内官到处游说,请废钱皇后,说钱皇后瞎了一只眼睛、腿脚也有伤残,不配为一国之母,应当改立她为皇后。
    先帝年轻时确实冷落了钱皇后,后来夫妻俩患难与共,先帝对发妻敬重爱怜,听说此事,大发雷霆,断然拒绝内官的建议。
    为了警告骄纵的周太后,先帝多次不厌其烦地当众强调嫡庶尊卑之别,叮嘱嘉平帝要孝敬嫡母,以确立钱太后的嫡后地位,临终前还交代顾命大臣务必将钱太后和他合葬。
    然而先帝刚刚驾崩,周太后就坐不住了,直接派人去内阁,假借嘉平帝的口吻传旨,说钱太后不足以母仪天下,不配得太后尊号。
    内阁大臣据理力争,钱太后是先帝原配,嘉平帝的嫡母,朝廷若不顾纲常伦理、公然违逆礼制,还怎么治理天下?
    内官怒斥阁老,说他们收了钱太后的好处,故意陷嘉平帝于不孝。
    阁老们横眉怒对,极力争辩,劝谏的奏疏雪片一样送至乾清宫。
    事情闹到嘉平帝跟前,嘉平帝当时还没和钱太后交恶,认为母亲实在是无理取闹,但又不敢违逆母亲,只能一边拖延立尊号的事,一边暗暗派人和内阁大臣通气,表明自己的态度。
    周太后召见嘉平帝,训斥儿子。又召见大臣,威逼利诱。
    阁老们是先帝留下的顾命老臣,素有威望,根本不惧周太后,不为所动。
    后来大臣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两宫并尊,不过他们还是坚持给钱太后的尊号多加了两个字,以分嫡庶。
    周太后自知理亏,只能罢了。
    钱太后还是压了周太后一头。
    周太后心有不甘,那年钱太后生日,周太后不许百官命妇入宫朝贺,见到钱太后便冷嘲热讽,处处针对。
    钱太后年老体衰,眼盲腿残,娘家又势弱,只能退避忍让。
    第一次相争,朝臣保住了钱太后的体面,但不能改善后宫中钱太后的处境。
    后来钱太后抑郁而逝,周太后再次公然发难,引发了第二次朝臣和后宫的矛盾。
    按祖制,钱太后应当安葬祔庙,和先帝合葬,周太后百年以后也会祔葬先帝陵寝,到时候两后祔葬。
    周太后一直因为尊号之事耿耿于怀,坚决不同意钱太后和先帝合葬,蛮横地要求另外择取一处安葬钱太后。
    嘉平帝劝不住执拗的母亲,干脆将此事下礼部会议。
    朝野震惊。
    朝中文武大臣、翰林院、科道官近百余人集议丧礼之事,廷议过后,大臣们认为应当遵照先帝的遗愿,让钱太后祔葬陵寝。
    经过反复讨论,朝臣上疏请求嘉平帝同意钱太后祔葬。
    嘉平帝很快做出了答复:爱卿们所言甚是,但是圣母在上,朕是个大孝子,屡次请命,母亲就是不松口,朕实在无可奈何。朕孝顺两宫如一,不忍违逆母亲,否则就是不孝。还是另外给钱太后择一块风水宝地吧!望爱卿体谅朕的苦心。
    朝臣哭笑不得,第二天继续上疏。
    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逐一驳斥支持周太后的官员提出的不让钱太后祔葬的理由,将周太后的心腹驳得哑口无言。
    又次日,以德高望重的魏国公为首的几十位公、侯、伯等功勋之后和在京武官也纷纷上疏。
    紧接着,六科给事中、各地监察御史等八十余人分别联名上疏。
    事情越闹越大,朝中尚书、侍郎,通政司、大理寺、都察院……六部文武官员再次上疏,要求嘉平帝按祖宗法制安葬钱太后,不能因为愚孝周太后而不顾礼法。
    难道周太后比祖宗规矩还重要?
    周太后勃然大怒,不肯妥协。
    文武百官一怒之下,由当时的阁老带领着齐聚文华门前,跪地大哭。
    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大九卿,功勋贵戚,詹事府,翰林院……文武官员几百人跪在宫门外,哭声震天。
    嘉平帝派人劝慰诸阁老,阁老们表示:如果周太后不收回成命,他们就一直跪下去。
    周太后见状,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只得罢了。
    钱太后得以按照礼制归葬先帝陵寝。
    第二次相争,朝臣坚持遵守皇家礼制,再次逼得周太后妥协。
    但是自那以后,朝臣和嘉平帝的关系就一日不如一日,乃至于后来君臣彻底离心。
    大臣们集体哭谏文华门,逼得嘉平帝妥协,到底还是让嘉平帝心里有了疙瘩。
    ……
    听朱瑄慢慢道出由周太后的跋扈和争强好胜引起的两次礼仪之争,金兰困意全无。
    原来周太后以前这么蛮横固执。
    这些年郑贵妃耀武扬威,世人都骂郑贵妃是惑乱后宫的妖妃,很少有人提起周太后和朝臣对峙的事,她保护吴皇后和王皇后,民间还对她颇有赞誉呢!
    金兰进宫之前一直以为周太后是一位慈祥温和的长辈,黄司正从没提起过周太后曾引发两次礼仪之争。
    现在回想,周太后对她慈爱有加,一半是看在朱瑄的面子上,还有一半应该就是为了扶持她对付郑贵妃。
    金兰踮起脚,捧住朱瑄的脸,眉头轻皱:“五哥,你应该早点告诉我这些。”
    她手心温热,朱瑄依恋地蹭了蹭她掌心,拍拍她发顶:“你不必理会这些腌臜事。”
    金兰无奈,气得咬牙。
    是啊,她不必理会。
    郑贵妃和他有约定,不会动她。周太后也有顾忌,加上轻视她,从不拿她当威胁,不管是谁想对付东宫,都是直接从朱瑄身上下手。赵王妃晕头转向,刚伸了一下爪子,立马就老实缩回去了。
    他事事安排得妥妥当当,不想让她操一点心,连发现淑妃死因这种事都不曾透露一分,非要她逼迫才肯如实告诉她。
    可是她不想被蒙在鼓里,虽然她可能帮不上忙,至少可以陪着他一起面对。
    金兰心里柔肠百转,想骂朱瑄几句,又舍不得,垫脚亲了亲他的鼻尖。
    他的谨慎是刻进骨子里的。
    朱瑄搂着金兰的腰,顺势抱起她送到榻上:“无事不要去仁寿宫,我再多派几个人跟着你。”
    金兰想了想,没有拒绝。
    她总觉得朱瑄好像在怕什么。
    淑妃暴毙,嘉平帝冷漠忽视,一起长大的弟弟为储君之位上跳下窜,他亲情淡薄,只有她了。
    而她不记得他们之前发生过什么。
    刚刚重逢的时候,他对她还有一丝怨气,他梦中说恨她,对她的态度古里古怪,之后再也不提起那些旧事,只当一切都没发生,因为知道不断提起过去只会徒增她的压力。
    没有人陪他回忆过往,他连对她的一点点怨恨都得小心翼翼地藏起来,生怕伤害到她。
    金兰越想越替朱瑄心酸,像被人捅了一刀似的,五脏六腑,没有一处不疼。
    她张开双臂,用力抱住朱瑄,缠得紧紧的。
    朱瑄顿了一下,按住她的手,俯身看着她清亮的双眸,含笑道:“刚才不许我胡闹,这会儿怎么又等不及了?”
    说着低头亲她,手指开始解她衣襟前的镶宝金玉扣。
    金兰想起陪他用晚膳的时候月牙桌旁的事,腿还是软的,满腔惆怅之意立刻不翼而飞,哭笑不得地按住朱瑄的手:“你想哪儿去了……我就是想抱一下你。”
    朱瑄浓眉微扬,单手挑开玉扣,右膝跪在拔步床沿,声音低沉:“抱吧。”
    金兰挥开他的手,捏了捏他掌心,软语撒娇:“还没洗漱呢。”
    她觉得自己还是一身羊膻味,他素来爱洁。
    待会儿要是满床膻味,看他怎么睡!
    朱瑄挣扎了好一会儿,眉头轻皱,扬声吩咐帘外侍立的宫人去准备香汤香脂。
    金兰肩膀发抖,咯咯笑出了声,推开朱瑄坐起身,还没站起来,他从后面搂住她的腰,直接打横抱起她,含笑低语:“洗的时候也可以抱我。”
    ……
    半夜的时候下起了雨,春雨润如酥,一夜淅淅沥沥。
    石阶旁栽种的桂树浸润在绵绵细雨中,新生的嫩绿枝叶默默生发。
    第二天早上朱瑄醒来的时候,雨还没停,时断时续,雨丝绵密,帐外光线暗沉。
    一夜过去,花几上的海棠花依旧娇艳。
    宫人进殿服侍,脚步声放得很轻。
    金兰听到声音,迷迷糊糊睁开眼睛,长发披散,双颊晕红,眸子湿漉漉的,泛着潋滟的水光。
    她躺在枕上揉了揉眼睛,声音沙哑:“这么早?”
    脾气真好,昨晚折腾得狠了,她睡着之前说今早不会搭理他,为了强调,腾地一下背过身去,不许他碰她。
    后来气消了,觉得对他太凶,背对着他一点一点蹭过来。
    </div>
    </div>

章节目录


太子妃她有点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罗青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青梅并收藏太子妃她有点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