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雪覆盖下的紫禁城,景色格外的壮丽。
暖阁内,点着火盆,将房间烤得十分温暖,多尔衮穿着貂披着裘,站在窗户前,俯瞰白雪苍茫的大地。
身后从湖广赶回来的范文程,躬身站在身后,低声禀报着,“摄政王,豫王爷已经自长沙撤军,人马返回武昌,不日便会北上山东。山东匪贼声势虽盛,但不过是趁着我大清兵在南方,北地空虚,才如此猖獗,一旦豫王爷兵至,必然能够扫清匪贼。”
多尔衮目光深邃,冷声道“山东匪贼不过跳梁小丑,本王自是知道,大军一到,定能将起扫灭。”
说着,多尔衮懊恼起来,“本王恼怒的是,今日本王掉多铎回师,平定山东匪贼,等它日大清兵南下,海寇又至,大军征讨伪明,岂不又要半途而废。如此几次,我八旗勇士疲惫,伪明得以生息,大势定然此消彼长,本王一统之业,便遥遥无期矣!”
范文程沉吟一阵,开口道“摄政王,奴才以为海寇于我大清,犹如蒙古于之中原,匈奴于之两汉。”
多尔衮眉头皱起,转过身来,“怎么说?”
范文程行礼道“回禀摄政王,海寇在海上,凭借战船运动,就如同蒙古人骑马在草原上奔驰,中原难以捕捉其踪迹,也难以防止其入寇!”
多尔滚沉思片刻,觉得范文程说的很有道理,海寇与北方游牧部落,确实有些相似之处。
“那你以为,我大清该如何对付海寇?”多尔衮沉声问道。
范文程道“中原应对游牧部落,只有三策,一是修长城防御,二是训练马军主动出击,三是和亲。奴才以为,对付海寇,也就是这三策。”
多尔衮眼睛一眯,“你具体说一说!”
范文臣沉吟片刻,组织一下语言,继续道“海寇在海上,物资匮乏,奴才以为洪总督迁民海禁之策,就是为大清构筑一道防御海寇的长城。此策应该从江浙,推广至两淮、山东,将沿海百里内的人口尽数迁走,制造无人区域,使得海寇无法自陆地获得粮食物资。若是朝廷推行禁海之策,就能使得海寇物资匮乏,甚至发生饥荒,无法继续壮大实力。”
多尔衮点了点头,“禁海可行,不过汉人喜欢修长城,明人喜欢修墙筑堡,但却未能挡住我大清入关。本王想听一听第二策。”
范文程陪笑道“摄政王英明,海禁只能困敌,却不能击败海寇,大清要击败海寇,解决海寇威胁,还是需要如汉对匈奴一般,训练骑兵,使得匈奴人的优势荡然无存,然后主动出击,击败匈奴。我大清要灭海寇,亦需要训练水师,才能击败海寇。”
多尔衮颔首,“你所说之言,与洪承畴之语,乃是一个意思。”
范文程行礼道“奴才确实看过洪总督的折子。奴才以为除了,海禁和造船训练水师之外,大清也可以尝试招降海寇。海禁之后,海寇获得物资不易,条件必然困苦,大清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即便那赵铭不降,他的属下也没人投降么。大清只需招降几人,即可分海寇之势,还可加快朝廷水师成军,早日形成战力。”
范文程顿了顿,继续道“海禁困敌,造船训练水师,谈判招抚,这三策同时进行,奴才以为不用五年,朝廷必平海寇!”
多尔衮脸上露出笑意,“这次洪承畴总督江南失误,令海寇劫走两淮之粮,又搅乱山东,必须受到惩罚。本王已经决定免去洪承畴江南总督的职位,调回京师问罪,正愁无人可以接替洪承畴。今日听你之言,就由你去总督江南吧!”
范文程闻语一愣,脸上愕然,多尔衮看他的神情,皱眉道“怎么,你不愿意为本王分忧!”
范文程忙磕头道“奴才领命,一定不负摄政王期望。”
~~~~~~
自从赵铭击败满达海后,山东的清军就由进攻,转为防守之势。
觉罗巴哈纳和岳乐龟缩于济南城,满达海退到沂州、兖州一线,也无力北进。
清军没了动作,山东的义军便活跃起来,曹州的榆园军攻济宁、下东昌,甚至还攻入河北大名府的地界,声势十分浩大。
同鲁西的榆园军相比,鲁东的义军,则采取收缩的态势,正忙着向登莱转移。
正月下旬,登州,长山岛。
长山岛,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附近还有庙岛列岛,等十多个大小岛屿。
此时,赵铭已经将长岛作为重要的基地来进行经营,岛屿上布满了临时搭建的木屋和帐篷,以及穿梭的人影,海面上遍布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船只。
正月间岛上还很寒冷,不过在石头搭建的铁匠铺内,十多个大汉依然赤着上身,挥汗如雨的砸个不停,他们正在锻打腰刀和梭标,义军装备不足,赵铭不说给他们装备弓箭、鸟铳、火炮,但至少得每人一把战刀,或者是标枪。
赵铭与谢迁等人站在铁匠铺子内,乡下的铁匠技艺有限,铁匠铺的条件也十分粗糙。
谢迁道“大帅,工匠多是乡里打农具的,只能打些铁质大刀,还有精铁枪头,别的兵器不敢做,一是技艺不够,打造速度太慢,二是成本太高。”
赵铭微微颔首“清军多是披甲兵,劣质的战刀不易破甲,本帅建议你们多打精铁枪头,近战能刺人,远了可以投掷。另外还可以用模具,直接生产铁骨朵,插根棒子做钝器使用。”
说着赵铭停下脚步,转身对着谢迁等一众义军将领,安抚道“器械的事情,你们不要太过担心,先用这些将就将就,本帅稍后会令人从舟山给你们调拨大批兵器。”
谢迁等人闻语,脸上都露出喜色,齐齐抱拳,“我等谢过大帅!”
赵铭与众人说着话,离开了简陋的铁匠铺子,来到了铁匠铺外面,下方的海滩就是校场,数千义军在冷冽的寒风中操练。
明军将校们正训练着义军汉子们投掷标枪,近千人一起投出枪杆,投中二十步外木靶的人,却只有寥寥数人。
赵铭看了一眼,微微摇头,“训练还需要抓紧啊!”
这时,阮美走过来,禀报道“大帅,山东诸路义军首领都到了!”
赵铭闻语颔首,“走,大家随我一起去官厅商议大事!”
暖阁内,点着火盆,将房间烤得十分温暖,多尔衮穿着貂披着裘,站在窗户前,俯瞰白雪苍茫的大地。
身后从湖广赶回来的范文程,躬身站在身后,低声禀报着,“摄政王,豫王爷已经自长沙撤军,人马返回武昌,不日便会北上山东。山东匪贼声势虽盛,但不过是趁着我大清兵在南方,北地空虚,才如此猖獗,一旦豫王爷兵至,必然能够扫清匪贼。”
多尔衮目光深邃,冷声道“山东匪贼不过跳梁小丑,本王自是知道,大军一到,定能将起扫灭。”
说着,多尔衮懊恼起来,“本王恼怒的是,今日本王掉多铎回师,平定山东匪贼,等它日大清兵南下,海寇又至,大军征讨伪明,岂不又要半途而废。如此几次,我八旗勇士疲惫,伪明得以生息,大势定然此消彼长,本王一统之业,便遥遥无期矣!”
范文程沉吟一阵,开口道“摄政王,奴才以为海寇于我大清,犹如蒙古于之中原,匈奴于之两汉。”
多尔衮眉头皱起,转过身来,“怎么说?”
范文程行礼道“回禀摄政王,海寇在海上,凭借战船运动,就如同蒙古人骑马在草原上奔驰,中原难以捕捉其踪迹,也难以防止其入寇!”
多尔滚沉思片刻,觉得范文程说的很有道理,海寇与北方游牧部落,确实有些相似之处。
“那你以为,我大清该如何对付海寇?”多尔衮沉声问道。
范文程道“中原应对游牧部落,只有三策,一是修长城防御,二是训练马军主动出击,三是和亲。奴才以为,对付海寇,也就是这三策。”
多尔衮眼睛一眯,“你具体说一说!”
范文臣沉吟片刻,组织一下语言,继续道“海寇在海上,物资匮乏,奴才以为洪总督迁民海禁之策,就是为大清构筑一道防御海寇的长城。此策应该从江浙,推广至两淮、山东,将沿海百里内的人口尽数迁走,制造无人区域,使得海寇无法自陆地获得粮食物资。若是朝廷推行禁海之策,就能使得海寇物资匮乏,甚至发生饥荒,无法继续壮大实力。”
多尔衮点了点头,“禁海可行,不过汉人喜欢修长城,明人喜欢修墙筑堡,但却未能挡住我大清入关。本王想听一听第二策。”
范文程陪笑道“摄政王英明,海禁只能困敌,却不能击败海寇,大清要击败海寇,解决海寇威胁,还是需要如汉对匈奴一般,训练骑兵,使得匈奴人的优势荡然无存,然后主动出击,击败匈奴。我大清要灭海寇,亦需要训练水师,才能击败海寇。”
多尔衮颔首,“你所说之言,与洪承畴之语,乃是一个意思。”
范文程行礼道“奴才确实看过洪总督的折子。奴才以为除了,海禁和造船训练水师之外,大清也可以尝试招降海寇。海禁之后,海寇获得物资不易,条件必然困苦,大清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即便那赵铭不降,他的属下也没人投降么。大清只需招降几人,即可分海寇之势,还可加快朝廷水师成军,早日形成战力。”
范文程顿了顿,继续道“海禁困敌,造船训练水师,谈判招抚,这三策同时进行,奴才以为不用五年,朝廷必平海寇!”
多尔衮脸上露出笑意,“这次洪承畴总督江南失误,令海寇劫走两淮之粮,又搅乱山东,必须受到惩罚。本王已经决定免去洪承畴江南总督的职位,调回京师问罪,正愁无人可以接替洪承畴。今日听你之言,就由你去总督江南吧!”
范文程闻语一愣,脸上愕然,多尔衮看他的神情,皱眉道“怎么,你不愿意为本王分忧!”
范文程忙磕头道“奴才领命,一定不负摄政王期望。”
~~~~~~
自从赵铭击败满达海后,山东的清军就由进攻,转为防守之势。
觉罗巴哈纳和岳乐龟缩于济南城,满达海退到沂州、兖州一线,也无力北进。
清军没了动作,山东的义军便活跃起来,曹州的榆园军攻济宁、下东昌,甚至还攻入河北大名府的地界,声势十分浩大。
同鲁西的榆园军相比,鲁东的义军,则采取收缩的态势,正忙着向登莱转移。
正月下旬,登州,长山岛。
长山岛,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附近还有庙岛列岛,等十多个大小岛屿。
此时,赵铭已经将长岛作为重要的基地来进行经营,岛屿上布满了临时搭建的木屋和帐篷,以及穿梭的人影,海面上遍布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船只。
正月间岛上还很寒冷,不过在石头搭建的铁匠铺内,十多个大汉依然赤着上身,挥汗如雨的砸个不停,他们正在锻打腰刀和梭标,义军装备不足,赵铭不说给他们装备弓箭、鸟铳、火炮,但至少得每人一把战刀,或者是标枪。
赵铭与谢迁等人站在铁匠铺子内,乡下的铁匠技艺有限,铁匠铺的条件也十分粗糙。
谢迁道“大帅,工匠多是乡里打农具的,只能打些铁质大刀,还有精铁枪头,别的兵器不敢做,一是技艺不够,打造速度太慢,二是成本太高。”
赵铭微微颔首“清军多是披甲兵,劣质的战刀不易破甲,本帅建议你们多打精铁枪头,近战能刺人,远了可以投掷。另外还可以用模具,直接生产铁骨朵,插根棒子做钝器使用。”
说着赵铭停下脚步,转身对着谢迁等一众义军将领,安抚道“器械的事情,你们不要太过担心,先用这些将就将就,本帅稍后会令人从舟山给你们调拨大批兵器。”
谢迁等人闻语,脸上都露出喜色,齐齐抱拳,“我等谢过大帅!”
赵铭与众人说着话,离开了简陋的铁匠铺子,来到了铁匠铺外面,下方的海滩就是校场,数千义军在冷冽的寒风中操练。
明军将校们正训练着义军汉子们投掷标枪,近千人一起投出枪杆,投中二十步外木靶的人,却只有寥寥数人。
赵铭看了一眼,微微摇头,“训练还需要抓紧啊!”
这时,阮美走过来,禀报道“大帅,山东诸路义军首领都到了!”
赵铭闻语颔首,“走,大家随我一起去官厅商议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