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县里的衙役来了村里征秋税,按说征税是应该的,年年都会有几遭,还真没什么好稀奇的。
可今年的秋税征的却很蹊跷,别的村子都是和以前一样,只他们村子多交一倍的税。
一听是这样,村里人都不干了,他们村的人又不比别人多胳膊多腿,凭什么他们要多交一倍?不会是无故敛财吧?
当一个村里的大爷说出此话后,来征税的衙役立马就把人给压了去,说是他辱骂官差,阻碍官府办事。
此时村里人不干了,你们无故加税不说个理由也就算了,人们问问就说是扰乱官府办事,还有没有王法了?
没一会儿村里人便把衙役们给围了好几圈儿,让他们必须得给个说法!
衙役们都带着刀呢,根本就不怕几个村民,一个带头的把刀子一亮说道,“全都给我老实点儿!我们也是听上面差遣,若是你们非要闹事,等上面派来别的人更有你们好受!”
村民往后退了几步,但是并没撤,全嚷嚷着让衙役把刚才的人给放了,衙役们可能是怕把局面弄的没法控制,放人倒是挺痛快。
听到动静的安均从家里跑了出来,她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平白无故的就要给他们村加税,并且还一加就是一倍?
此时几乎村里所有的人都到了外面,人们一层一层的把衙役们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村里人也不知是不是都商量好了,围人的时候还挺有规律,最里面打头阵的是年轻小伙子,他们外边儿是一些上岁数的大爷们,再外边儿便是村里的妇女。
人们围着衙役,也不向前凑合,就是一个劲儿的问他们为什么要偏偏给他们村加税?
衙役们该是没想到这些村民是如此难搞,一个个的全都拿着刀晃悠着,似乎是想用刀把人们给吓退。
只是他们想的有些太好了,自从安均来了村里。村风是日渐彪悍,人们根本就不怕衙役,给不出说法就别想征税!
最后双方僵持半天,一直没露面的老族长走了出来。
老族长就说了一句话。“我一把老骨头是活不长了,现在连自己都管不了,还怎么管这个村。”
说完他就在一个后辈的搀扶下走了,老族长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今天的事他不管。若是上边儿怪罪下来,他就不干了!
有了族长撑腰,人们的胆气更大,那是没有一点儿退步的意思!
最后衙役们拿刀拿的手腕子都疼了,开始把刀戳在地上撑着,又折腾了一会儿,有一个衙役说道,“今天咱们不收税了,你们村的事以后再说!”
人们一听这话,全都表示同意。不收税咱们就没矛盾,你们该干啥干啥去。
于是衙役们推着他们收粮的空车走了,人们也各回各家,当然也有不回家的,比如李大娘这种比较能说的。
安均因为走得不太及时,被李大娘拉近了聊天大队伍,李大娘对她说道,“呼格媳妇,你在县里待得时间长,有没有听说别的地方也有这种事?”
“没有。”现在县里传的最火的就是麻袋大盗。根本就没传出别的事。
一听从安均这儿打听不出什么,李大娘便去和其他人谈论起了今天的情况,安均没怎么插话,只是站在一旁听着。她直觉今天的事应该和毒蛇的事脱不了关系。
大娘们说话向来都是扯得成分居多,这时一个大娘说道,“我感觉县太爷这么针对咱们村,闹不好是听了什么术士的谗言,觉得咱们村有古怪。”
就这样的话竟然还有人附和,“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也像是这么回事。”
大娘们聊得特别热闹,你一句我一句的也没个停的时候,安均站在外边儿听了一会儿便跟李大娘道别回了家。
明天她就要去县里上工了,该准备的总要准备下,不说别的,算盘子总要先熟悉下,毕竟已经好长时间没摸过。
安均在打算盘的时候也顺便教了下呼土儿,小孩儿在这儿方面还挺有天赋,几乎一学就会。
婶子说道,“咱们家呼土儿可是从小就聪明,学什么会什么,就是玩儿心太重,我想着等家里再存些钱把他送到私塾里去上几年学。”
其实安均也有这个想法,“别等以后了,他现在六岁正是读蒙学的时候,就先让他去夏侯家学点儿东西吧。”
婶子稍微一想,觉得这样也好,“那你们从县里回来的时候给他买好纸笔,我再给他缝个书包就算齐活。”
小孩儿一听要去读书便有些蔫儿,央求着婶子说不去行不行,一听婶子说必须去,还耍起了无赖,婶子给小孩儿的屁股来了几巴掌,又给教育了番,才算老实。
在把呼土儿给服帖老实后,玲子凑了过来。
小姑娘眼巴巴的瞅着安均和婶子,似是有话要说,婶子问道,“丫头这是怎么了?”
就听玲子小声念了句,“我去读书行不行?我想读。”
婶子没说什么,她看了看安均似是想让安均拿主意,安均觉得姑娘读书也没什么,反正她们朝代民风开放,别说姑娘读书了,在外面做生意的不是照样有。
几人一合计,最终决定把玲子和呼土儿一起送去学堂。
玲子问安均,“表嫂,家里说戏的生意怎么办?”
这个简单,安均连想也没想便说道,“有生意的时候你就和胖丫去说一天,没生意的时候便去学堂听课,反正你读书也不是为了考状元,随意点儿就行。”
玲子觉得这样不错,“那我跟胖丫儿说说,让她也跟我一起去读书。”
“也好。”
于是,他们村里一下子出了三个小童生。
童生啥的都是小事,现在还得要说秋税,本来上午已经走了的衙役,下午又过来了,这次他们可不再是十几个人,而是带了一个小队!少说也得有上百号人!
大队伍一进村,本来在村口跑的小孩子们一窝蜂似得就散开了,全都跑到家里去通知大人,有些在外面晒太阳的大娘也全回了家,对方人手太多,她们需要回家叫人!
在各方人员的一起努力下,没一会儿就有几百口子的村民聚集在了大街上,为了保住自己口袋里的钱,为了生存,他们呼家庄的人绝对不能示弱!
反正县太爷总不能把整个村的人都给抓到牢房里!就算他敢抓,牢房里也够呛能盛的下!所以人们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安均把呼土儿还有玲子安排在树上后,她对两人说道,“你俩老实的在这儿待着,哪里也别去,若是看到村里人和官差打起来,记得往王家庄跑,到了那里就别回来了。”
俩小孩儿同时点头,告诉她不用担心。
一看俩小孩儿没啥事,安均又去看婶子和王柳儿,这时两人已经收拾好了包袱,也不知村里会闹到什么程度,她俩还是出去躲躲吧。
婶子把家里的事情和安均交代了一下,便带着王柳儿出了门,只是王柳儿的肚子太大,走的实在是慢,还没等两人走出村,就有十几个官差拦住了他们。(未完待续。)
可今年的秋税征的却很蹊跷,别的村子都是和以前一样,只他们村子多交一倍的税。
一听是这样,村里人都不干了,他们村的人又不比别人多胳膊多腿,凭什么他们要多交一倍?不会是无故敛财吧?
当一个村里的大爷说出此话后,来征税的衙役立马就把人给压了去,说是他辱骂官差,阻碍官府办事。
此时村里人不干了,你们无故加税不说个理由也就算了,人们问问就说是扰乱官府办事,还有没有王法了?
没一会儿村里人便把衙役们给围了好几圈儿,让他们必须得给个说法!
衙役们都带着刀呢,根本就不怕几个村民,一个带头的把刀子一亮说道,“全都给我老实点儿!我们也是听上面差遣,若是你们非要闹事,等上面派来别的人更有你们好受!”
村民往后退了几步,但是并没撤,全嚷嚷着让衙役把刚才的人给放了,衙役们可能是怕把局面弄的没法控制,放人倒是挺痛快。
听到动静的安均从家里跑了出来,她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平白无故的就要给他们村加税,并且还一加就是一倍?
此时几乎村里所有的人都到了外面,人们一层一层的把衙役们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村里人也不知是不是都商量好了,围人的时候还挺有规律,最里面打头阵的是年轻小伙子,他们外边儿是一些上岁数的大爷们,再外边儿便是村里的妇女。
人们围着衙役,也不向前凑合,就是一个劲儿的问他们为什么要偏偏给他们村加税?
衙役们该是没想到这些村民是如此难搞,一个个的全都拿着刀晃悠着,似乎是想用刀把人们给吓退。
只是他们想的有些太好了,自从安均来了村里。村风是日渐彪悍,人们根本就不怕衙役,给不出说法就别想征税!
最后双方僵持半天,一直没露面的老族长走了出来。
老族长就说了一句话。“我一把老骨头是活不长了,现在连自己都管不了,还怎么管这个村。”
说完他就在一个后辈的搀扶下走了,老族长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今天的事他不管。若是上边儿怪罪下来,他就不干了!
有了族长撑腰,人们的胆气更大,那是没有一点儿退步的意思!
最后衙役们拿刀拿的手腕子都疼了,开始把刀戳在地上撑着,又折腾了一会儿,有一个衙役说道,“今天咱们不收税了,你们村的事以后再说!”
人们一听这话,全都表示同意。不收税咱们就没矛盾,你们该干啥干啥去。
于是衙役们推着他们收粮的空车走了,人们也各回各家,当然也有不回家的,比如李大娘这种比较能说的。
安均因为走得不太及时,被李大娘拉近了聊天大队伍,李大娘对她说道,“呼格媳妇,你在县里待得时间长,有没有听说别的地方也有这种事?”
“没有。”现在县里传的最火的就是麻袋大盗。根本就没传出别的事。
一听从安均这儿打听不出什么,李大娘便去和其他人谈论起了今天的情况,安均没怎么插话,只是站在一旁听着。她直觉今天的事应该和毒蛇的事脱不了关系。
大娘们说话向来都是扯得成分居多,这时一个大娘说道,“我感觉县太爷这么针对咱们村,闹不好是听了什么术士的谗言,觉得咱们村有古怪。”
就这样的话竟然还有人附和,“听你这么一说。我感觉也像是这么回事。”
大娘们聊得特别热闹,你一句我一句的也没个停的时候,安均站在外边儿听了一会儿便跟李大娘道别回了家。
明天她就要去县里上工了,该准备的总要准备下,不说别的,算盘子总要先熟悉下,毕竟已经好长时间没摸过。
安均在打算盘的时候也顺便教了下呼土儿,小孩儿在这儿方面还挺有天赋,几乎一学就会。
婶子说道,“咱们家呼土儿可是从小就聪明,学什么会什么,就是玩儿心太重,我想着等家里再存些钱把他送到私塾里去上几年学。”
其实安均也有这个想法,“别等以后了,他现在六岁正是读蒙学的时候,就先让他去夏侯家学点儿东西吧。”
婶子稍微一想,觉得这样也好,“那你们从县里回来的时候给他买好纸笔,我再给他缝个书包就算齐活。”
小孩儿一听要去读书便有些蔫儿,央求着婶子说不去行不行,一听婶子说必须去,还耍起了无赖,婶子给小孩儿的屁股来了几巴掌,又给教育了番,才算老实。
在把呼土儿给服帖老实后,玲子凑了过来。
小姑娘眼巴巴的瞅着安均和婶子,似是有话要说,婶子问道,“丫头这是怎么了?”
就听玲子小声念了句,“我去读书行不行?我想读。”
婶子没说什么,她看了看安均似是想让安均拿主意,安均觉得姑娘读书也没什么,反正她们朝代民风开放,别说姑娘读书了,在外面做生意的不是照样有。
几人一合计,最终决定把玲子和呼土儿一起送去学堂。
玲子问安均,“表嫂,家里说戏的生意怎么办?”
这个简单,安均连想也没想便说道,“有生意的时候你就和胖丫去说一天,没生意的时候便去学堂听课,反正你读书也不是为了考状元,随意点儿就行。”
玲子觉得这样不错,“那我跟胖丫儿说说,让她也跟我一起去读书。”
“也好。”
于是,他们村里一下子出了三个小童生。
童生啥的都是小事,现在还得要说秋税,本来上午已经走了的衙役,下午又过来了,这次他们可不再是十几个人,而是带了一个小队!少说也得有上百号人!
大队伍一进村,本来在村口跑的小孩子们一窝蜂似得就散开了,全都跑到家里去通知大人,有些在外面晒太阳的大娘也全回了家,对方人手太多,她们需要回家叫人!
在各方人员的一起努力下,没一会儿就有几百口子的村民聚集在了大街上,为了保住自己口袋里的钱,为了生存,他们呼家庄的人绝对不能示弱!
反正县太爷总不能把整个村的人都给抓到牢房里!就算他敢抓,牢房里也够呛能盛的下!所以人们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安均把呼土儿还有玲子安排在树上后,她对两人说道,“你俩老实的在这儿待着,哪里也别去,若是看到村里人和官差打起来,记得往王家庄跑,到了那里就别回来了。”
俩小孩儿同时点头,告诉她不用担心。
一看俩小孩儿没啥事,安均又去看婶子和王柳儿,这时两人已经收拾好了包袱,也不知村里会闹到什么程度,她俩还是出去躲躲吧。
婶子把家里的事情和安均交代了一下,便带着王柳儿出了门,只是王柳儿的肚子太大,走的实在是慢,还没等两人走出村,就有十几个官差拦住了他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