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谢主公!”
    热闹了好一阵,卫桓才吩咐众人归拢兵士,好生歇息。
    大家累是很累的,只情绪却极兴奋,告退离开依旧能听见大小欢声笑语。
    卫桓情绪也激动。
    很难得,不过他却不是为了大胜的。
    而是因为大胜后的班师。
    他终于要回去了。
    他和妻女已快一年未见。
    随着和兖州的战事爆发,卫桓和姜萱母女时有分离,这次是最长的。随着战事到了最后阶段,时时转移挪动,孩子还小,夫妻俩都不敢冒这个险。
    于是,姜萱便带着琅儿留在后方,掌政监粮。
    卫桓极思念妻女,躺在床上,身体极疲惫,人却睡不着,翻来覆去。
    琅儿也不知多高了?一年没见,怕是认不得阿爹了。
    她不知,她爹极想她,也极想她阿娘。
    好在,终于能回去了!
    后续即便再有战事,也不会及得上这次,琅儿也大了,不需要再分离。
    张济说,最多几年,就能彻底平定天下。
    到时他们就能过上彻底安稳的生活。
    到了那时,他要将一切一切最好的东西,都捧到他的爱妻娇女跟前。
    他们一家人,再不分离。
    想到此处,卫桓压抑不住,翻身坐起:“把文尚和伯潜叫来。”
    剩余琐事他在不在无妨,他不留了,他要先一步赶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已经工作的宝宝们,今天复工了吗?要记得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护好自己噢!
    爱你们!!明天见啦~(づ ̄3 ̄)づ
    还要感谢下面给文文投雷的宝宝呢,笔芯!
    景扔了1个地雷
    24727493扔了1个地雷
    第122章
    九月初九,重阳至。
    姜萱现居于兖州,治所昌邑城的州牧府中。
    一大清早的风还有些冷,州牧府后宅正院的东厢房门却“咿呀”一声开了,一个粉色小身影抢先跑了出来,蹬蹬蹬沿着长廊奔往正房,惹得后头仆妇侍女一阵急急追赶。
    这个一个粉妆玉砌的小女孩儿,三岁上下年纪,穿一身浅粉的吉祥纹缎面小袄裙,柔软的乌发用珍珠链子扎成两个小揪揪,白皙晶莹,目如点漆,迈着小短腿蹬蹬进了母亲的房里。
    “阿娘~”
    姜萱才起,便见小女儿来了,她笑道:“阿娘的小琅儿今儿怎起得这般早?”
    她把小闺女抱在怀里,亲了亲她。
    琅儿咯咯笑着,怕痒缩了缩脖子,又挨蹭到母亲怀里:“阿娘,我坐车!”
    三岁的小女孩,正是最活泼可爱的时候,娇娇嫩嫩的小嗓门,玲珑小巧的温热一团。她一边说着,就一边伸出小指头往门外指了指,又把母亲脸掰过来一起看,再使劲儿往门口方向点去。
    九九重阳,登高望远。
    前头战况愈好,后勤也轻松,姜萱不忙便来了兴致,说到时带这小家伙出门,说着还画了一个类似消暑图一样的小格子给她,教琅儿过一日就涂一格,涂完就出门了。
    小丫头十分期待。
    但谁知刚涂了一格,天就阴了下来,开始飘冷雨。结果母亲十分认真和她说,下雨的话,那只能不去了。
    琅儿每天一早起来,就会先蹲在廊下仰头看天。可惜这阴沉沉的冷雨一直持续好些天,她越来越沮丧,垂头耷脑闷闷不乐。
    对此姜萱只能摊手,没办法,下雨山上路滑,湿漉漉的还冷,她肯定不会领闺女出门的。
    琅儿乖乖没闹,只每日可怜巴巴瞅着头顶的天。
    好在最后没让小丫头失望,乌云冷雨盘旋几日,昨日退散,今日更是晴空万里。
    这不,一大早不用人喊就自己起来了,眼巴巴等着母亲领她出门。
    姜萱逗她,故作不解:“这坐车是要去哪儿吗?”
    琅儿一下子就急了:“出门,爬山,阿娘说的!”
    她说话已经很溜了,还懂得拿出证据,说完挣扎下了地,蹬蹬蹬冲了出去又回来,手里拿着阿娘给她涂格子的那张硬纸。
    “原来这样啊。”
    姜萱恍然大悟,她拿起那张纸板佯作认真看了看,笑吟吟:“幸好琅儿告诉娘,阿娘差点忘了。”
    琅儿抿着小嘴笑,对于提醒了母亲她十分高兴,拉着母亲的手,“阿娘,换衣裳!”
    小丫头知道换衣裳才能出门了。
    姜萱点头,牵着她的小手笑:“那琅儿帮阿娘选衣裳好不好?”
    琅儿十分高兴点头。
    母女俩手牵手入了内室,侍女打开衣橱,小丫头十分认真地扒拉了一圈,给母亲选了一件和她一样是粉色的妆花缎面留仙裙,在侍女帮助取下,兴冲冲捧给母亲。
    嗯,粉色是娇了点,但她年纪轻还压得住,姜萱舍不得拂闺女一番心意,于是笑纳了。
    换上了这身浅粉的十二幅留仙裙,再配一桃红的披帛,形成递进的色彩感,姜萱让侍女头发盘成了灵蛇髻,藏一串珍珠链子若隐若现,其余钗环半点不用。
    柔而不俗,青春娇俏,和琅儿一身正好是母女装。
    琅儿也发现了,高兴拍着小手:“和阿娘一样!”
    母亲两个亲亲热热用了早膳,晨正套车出门。
    平辕大马车,赭色的帷幕,甚是低调出了门。姜萱不欲暴露身份多惹麻烦,不过安保却很到位的,明里暗里护卫众多,又有跟车的侍女仆妇,不过分惹人瞩目又不容小觑。
    秋阳明媚,天空湛蓝,街上行人很多,出了城却愈发热闹,等到了风景优美的北山脚下,人声鼎沸。
    姜萱撩起车帘,登高游人如织,大人小孩喧声不断,杂耍的,大摊小摊的,从几里外的道旁一路延伸至北山脚下,热闹得不得了。
    不少孩童骑在父亲肩膀上,不时哇哇惊叹,姜萱摸了摸同样瞪大眼睛的闺女,不免想起卫桓。
    思念是极思念的,分别一年只凭鸿雁传书,哪有不想的。只这会她却很高兴,抚了抚闺女发顶说:“阿爹很快回来啦,到时候咱也让阿爹给骑大马。”
    琅儿一听“阿爹”二字,忙从母亲怀里站起身,低头在她自己的小包包里头掏出一张纸,打开来,是一张工笔画像。
    小丫头指着小像:“阿爹!”
    小孩子忘性大,分别快一年,早该不记得父亲了。卫桓初初出征那会,姜萱便描了一幅素像,既是哄闺女,也是不想琅儿忘了亲爹。
    琅儿早不啼哭了,也已逐渐淡忘,不过阿爹这词她却很熟悉,阿娘时常提,这小像也一直揣在她的小包包里,一说阿爹,她就知道是说画像。
    纸张早磨起了毛边,小像半新不旧的,里头剑眉凤目的俊美青年正微笑凝视着她,神色柔和。
    人画得有七分像,只神态却极传神。
    姜萱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每次看“阿爹”,阿娘总是类似神态,琅儿人小说不清,但她有点被排斥在外的感觉。
    于是十分不高兴,戳了戳小像,嘟着嘴把“阿爹”收起来,她决定今天都不把“阿爹”拿出来了。
    “阿娘,我们去玩吧!”
    车驾驰近北山,人多姜萱把纱帽给戴上了。才下车,便见眼前半山红叶,艳红似火,蔓延往外则黄赤交加,红的火,黄的金,色彩明艳夺目,倒影着一泓澄清碧水,美轮美奂似人间仙境。
    琅儿一下车就哇了一声,酷似母亲的一双精致杏目瞪得大大的,挪都挪不开,拽着她娘就要过去了。
    “急什么呢?”
    姜萱把她抱起来,坐上带挡纱的藤兜,四名亲卫轻松一抬,利落往山道行去。
    她带着孩子,肯定不愿意和这么多人一起挤的。该安排的已经安排好了。母女两个坐着藤兜到半山腰,缓坡下一个小石亭,底下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右侧则是一大片平地,红叶黄叶望不尽头。
    这位置高,本就人稀景美,略略安排便不见一个外人,母女俩爱怎么玩怎么玩。
    姜萱还是头一次发现她闺女精力这么好,折腾一圈她都有些受不住了,回到小亭歇脚,小丫头却不乐意,扭着要自己去玩。
    “阿娘,阿娘~”
    “去吧去吧。”
    反正前后左右都有人守着,亲卫精挑细选又有乳母侍女,姜萱吩咐不许走远,最多不能超过半里,就随得她自己去了。
    小丫头欢呼一声,蹬蹬蹬冲出去,一大群人呼啦啦跟了上去。
    姜萱揉了揉腰腿,最近运动少了,看来不行啊,都撵不上闺女了。
    金嬷嬷笑道:“小孩子能跑能跳才是最好的。”
    姜萱目送闺女钻进林子,笑着摇了摇头。
    一阵风过,树影婆娑,红叶黄叶缤纷如雨,琅儿仰脸在林中奔跑着,稚嫩清脆的笑声撒了一地。
    忽一张巴掌大的红叶盖在小脸上,她揭下来瞅了瞅,高兴把叶柄握住,伸手迎着风又去接,她人小接不到,也不恼,兴致勃勃蹲下小身子捡地上的。
    初时红黄都要,后来黄的扔掉,只要红的,捡最好的,她要回去送给阿娘。
    低头捡啊捡,突然眼前出现一双黑色大靴。
    黑面皂底,很大的一双靴子,靴面扑了一层尘土,靴底沾不少新鲜的泥土,很风尘仆仆的样子,踩住红叶了,她瘪了瘪小嘴,抬头去看。
    眼前站了一个身穿黑色扎袖武士服的高大男子,乌发红唇,一双微翘的凤目湛亮,恍惚有那么一点似曾相识。
    琅儿正歪着小脑袋想着,对方蹲了下来,柔声问她:“你在干什么呢?”
    </div>
    </div>

章节目录


姜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秀木成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秀木成林并收藏姜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