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暮点头:“嗯,记下来。”
其他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表情严肃了起来。
现在是深冬,周围都是一片萧瑟,让人体感更冷了几度。
姚暮总觉得有股子寒意,顺着脖子往领口里钻。
四个人走进去,这个地方前不着街后不着店,地非常多,学校占地面积很大,建筑稀拉的耸立在其中。
林宛央停下脚步,皱眉道:“六点了,我感觉周围气场和刚才完全不同,像是完全换了个地方一样,这要注意一下。”
姚暮掏出了藏在衣服里的铜镜,谢文颖拿出桃木剑,两个人都严阵以待,另外一位本来准备和局里申请木仓支,不过姚暮把这想法劝退了,对付这东西木仓支不管用,可能还会伤到自己人,他给了对方十张驱邪符。
王义远十分感动的把接了过来,他现在表情严肃,每只手攥着五张,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林宛央说:“这里每个地方都有问题,我去左边的楼看看,如果六个人还在这里,应该在那个方向。”
这是他们消失的第六天,据司机所说,几个学生都背着有包,应该随身带着水和食物,如果没有遇到不测,很有可能还活着。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警方没有搜索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明明就在这个地方,却像隔着一个空间。
姚暮看着林宛央离开的背影,开口道:“看吧,mvp又独自去找boss单挑了。”
谢文颖说:“我们去另外一边看看,反正这个学校哪里都不对劲,也没有安全的地方。”
其他两个人点了下头,赞同这个意见。
几个人走了几步,姚暮突然回头看了大门一眼。
他怔了怔, 站住脚步小心翼翼的开口问:“刚才我记得,好像是……没有人关门吧?”
这地方没什么好关门的,铁门上那么多锈,大家都避着,不回乐意记得关上。
不是他们,那谁把门关了?
红色的大门闭合得紧密,看起来格外诡异。
太阳终于消失在了地平线上,周围一瞬间黑了很多。
姚暮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个地方又是死人又是失踪,他抱着胳膊说:“我讨厌黑夜。”
王义远问:“那个门怎么处理,要去看一看吗?”
谢文颖想了想说:“算了,不去管吧,难道还能一直守着不让那东西给关了?”
三个人压下心里的不安,调头往前面走。
在他们的身后,明明没有风,那扇铁门却摇晃了一下,门上喷漆的‘讲究卫生,热爱学习’八个大字上,密出现了很多血手印,层层叠叠覆盖上去,本来白色的标语甚至比红色的门颜色更深一些。
就像是有很多人,要拼命推开门,逃离这个地方。
第六十九章
几个人驻足停留, 眼前的三层大楼的大门写着‘图书馆’几个字。
因为常年风雨的侵蚀, 楼体墙面有很多发黑的污渍, 看着就让人不太舒服。
姚暮来的时候做过功课, 这个学校的确邪门,传言不是空穴来风。
八十年代都是成绩好的人, 才读中专, 因为录取分数线不低,而且能很快出来工作。
这个学校虽然在县城里, 但是个财经职业学院,出来分包配工作, 又靠近省会,在那个年代算是很好的去处。
据说当时建校的人,把地址选在这里,是为了让学生能更专心的念书。
学校总共办了十四年, 后来宣布招生情况不好就关闭了。
这也很正常,那个年代, 很多中专后来都倒闭了,被时代淘汰。
这些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那个时候消息闭塞,没有这么发达的网络。
当初在这个学校读书的人,最后一届毕业的学生现在也快四十岁了, 不是网络主力军。
其中还有一层原因,那些人也害怕提起来。
毕竟是不好的记忆。
这所中专每年开学招收七百人左右, 全校加起来两千多人,全部住校,光是宿舍楼和教职工宿舍就有七栋。
可是每年毕业的人数,才是入学的三分之二多一点。
姚暮还是在一个论坛里几年前的帖子里看到的,有当年在这个学校读书的人现身说法。
发帖人说他读书的时候,每年班上都要死两个人。
特别是学校有一栋女生宿舍,过一段时间有人跳楼。
而且那些跳楼的人,死前没有任何的征兆,或者说是情绪的波动,班上的同学都非常震惊和害怕。
当年的录取政策,好的中专和重点高中只是差了十分而已,很多家境不好的,不想去读高中,他们就会考试的时候,按每年的分数参照,边做题边算分,然后故意答错,掉档前面的重点高中。
那个年代本来也乱,报纸上经常报道哪里又死人了,所以哪怕有意外,为了前途大部分都选择忍耐。
毕竟这是自己前途,而且大家也都抱着侥幸,觉得不会是倒霉的小部分。
只是三年而已,撑过去就好,那个年代,读书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
不说是二三十年前,就连着现在也一样,在生存面前很多是没办法选择的。
姚暮看到过一则新闻。
山核桃现在还是采用人工攀爬采摘,在有些地方,果树不连片,成树高十几米。
需要果农爬上,然后用力敲打,这动作大了,稍微一滑就会坠落。
每年山核桃收获季节,意外坠落事件少则几十例,多则上百,不少人为此丧命。
但是在生活面前,有的事情是没得选,第二年还会去采摘。
姚暮边说完,三个人都有些沉默。
图书馆是推拉的玻璃门,这么久的时间已老化差不多了,姚暮走过去,弯下腰小心翼翼想把弄开。
谢文颖说:“你让开一下。”
姚暮‘哦’了身声,往后退。
谢文颖抬脚用力的踢过去,玻璃门就震荡一下,整个的往后倒去,发出巨大的声音。
谢文颖面无表情的说:“你刚才那样,要弄到什么时候去,而且这地方到处是灰尘和铁锈,如果伤到手很可能感染有大麻烦。”
王义远赞成这个观点,“这地方荒废了这么久,不算破坏公物。”
姚暮耸了耸肩膀,连着警察叔叔都这么说,他难道还能反对?
不过小道长怎么回事,这行事作风越来越像林宛央了。
这可不是好事。
三个人走了进去,拿着电筒照了照,一楼摆着很多桌子,最后面的书架空荡荡的。
那些书大概是学校的人在撤离的时候搬走了。
只有墙上留下的一些告诫学生要努力的名言警句,裱在木框里。
姚暮走到了最后面的大黑板前面,开口说:“你们快看,这里有照片。”
两个人纷纷走过去,他们拿着手电筒照了下。
照片有些年代了,看着上面人的装扮,像是学校以前的学生。
不过这个照相师的技术不太好,几乎是每张都有重影,看不清照片上人具体的脸,不过应该很年轻。
照片就这么贴在这里,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现在已经开始褪色了。
姚暮说:“什么嘛,每张都糊了。”
王义远说:“最上面的大合照,一个班有这么多人?”
其他都是普通尺寸的照片,这张合照有a4的纸这么大,照片也相对清晰,能够看清楚每个人的衣着和脸上的表情。
他们的表情各异,给人感觉像是陌生人临时被拉来拍的。
甚至许多人抿着唇不太高兴。
这张合照有三四百人,姚暮想了下说,这大约是毕业生一起照相。
要说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照片上的这些人都闭着眼睛。
姚暮说:“这张不重影了,不过可惜是瞎子照片,可见摄像师的技术真的很菜了,这么洗出来,他们都不去找人麻烦?”
除非是全部的人,在按快门一刻眨眼才可能这样的效果,不然就是摄像机的问题。
谢文颖总觉得这些照片不对劲,但是又想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盯着看了十几秒,开口说:“楼下没什么,也没人来过得痕迹,我们上去看看。”
外面的天色更暗了,大概还有十几分钟,就完全天黑了。
三个人顺着推开旁边楼道的门,然后依次往上面走去。
他们没有回头,所以都没有看到,身后那些照片在黑暗中发生的变化。
人影重叠的小照片上,都变成了空白背景,像是单纯的风景照,并没有人。
而背景是图书馆大合照上,那些人闭着的眼睛都睁开了,眼里有害怕、茫然和麻木、痛苦。
他们都盯着三个人离开的背影,然后都变成了不甘和愤恨。
不过马上,他们有笑了起来。
真好,又有了新的同伴。
———
姚暮走在最中间他开口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要分开。”
前后两个人都说好,听到同行人的声音,姚暮松了口气,心里稍微踏实了些,不管怎么样,至少有三个人一起。
姚暮问:“现在我们是一间一间的找过去,看看情况?”
前面的谢文颖说:“可以。”
其他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表情严肃了起来。
现在是深冬,周围都是一片萧瑟,让人体感更冷了几度。
姚暮总觉得有股子寒意,顺着脖子往领口里钻。
四个人走进去,这个地方前不着街后不着店,地非常多,学校占地面积很大,建筑稀拉的耸立在其中。
林宛央停下脚步,皱眉道:“六点了,我感觉周围气场和刚才完全不同,像是完全换了个地方一样,这要注意一下。”
姚暮掏出了藏在衣服里的铜镜,谢文颖拿出桃木剑,两个人都严阵以待,另外一位本来准备和局里申请木仓支,不过姚暮把这想法劝退了,对付这东西木仓支不管用,可能还会伤到自己人,他给了对方十张驱邪符。
王义远十分感动的把接了过来,他现在表情严肃,每只手攥着五张,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林宛央说:“这里每个地方都有问题,我去左边的楼看看,如果六个人还在这里,应该在那个方向。”
这是他们消失的第六天,据司机所说,几个学生都背着有包,应该随身带着水和食物,如果没有遇到不测,很有可能还活着。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警方没有搜索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明明就在这个地方,却像隔着一个空间。
姚暮看着林宛央离开的背影,开口道:“看吧,mvp又独自去找boss单挑了。”
谢文颖说:“我们去另外一边看看,反正这个学校哪里都不对劲,也没有安全的地方。”
其他两个人点了下头,赞同这个意见。
几个人走了几步,姚暮突然回头看了大门一眼。
他怔了怔, 站住脚步小心翼翼的开口问:“刚才我记得,好像是……没有人关门吧?”
这地方没什么好关门的,铁门上那么多锈,大家都避着,不回乐意记得关上。
不是他们,那谁把门关了?
红色的大门闭合得紧密,看起来格外诡异。
太阳终于消失在了地平线上,周围一瞬间黑了很多。
姚暮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个地方又是死人又是失踪,他抱着胳膊说:“我讨厌黑夜。”
王义远问:“那个门怎么处理,要去看一看吗?”
谢文颖想了想说:“算了,不去管吧,难道还能一直守着不让那东西给关了?”
三个人压下心里的不安,调头往前面走。
在他们的身后,明明没有风,那扇铁门却摇晃了一下,门上喷漆的‘讲究卫生,热爱学习’八个大字上,密出现了很多血手印,层层叠叠覆盖上去,本来白色的标语甚至比红色的门颜色更深一些。
就像是有很多人,要拼命推开门,逃离这个地方。
第六十九章
几个人驻足停留, 眼前的三层大楼的大门写着‘图书馆’几个字。
因为常年风雨的侵蚀, 楼体墙面有很多发黑的污渍, 看着就让人不太舒服。
姚暮来的时候做过功课, 这个学校的确邪门,传言不是空穴来风。
八十年代都是成绩好的人, 才读中专, 因为录取分数线不低,而且能很快出来工作。
这个学校虽然在县城里, 但是个财经职业学院,出来分包配工作, 又靠近省会,在那个年代算是很好的去处。
据说当时建校的人,把地址选在这里,是为了让学生能更专心的念书。
学校总共办了十四年, 后来宣布招生情况不好就关闭了。
这也很正常,那个年代, 很多中专后来都倒闭了,被时代淘汰。
这些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那个时候消息闭塞,没有这么发达的网络。
当初在这个学校读书的人,最后一届毕业的学生现在也快四十岁了, 不是网络主力军。
其中还有一层原因,那些人也害怕提起来。
毕竟是不好的记忆。
这所中专每年开学招收七百人左右, 全校加起来两千多人,全部住校,光是宿舍楼和教职工宿舍就有七栋。
可是每年毕业的人数,才是入学的三分之二多一点。
姚暮还是在一个论坛里几年前的帖子里看到的,有当年在这个学校读书的人现身说法。
发帖人说他读书的时候,每年班上都要死两个人。
特别是学校有一栋女生宿舍,过一段时间有人跳楼。
而且那些跳楼的人,死前没有任何的征兆,或者说是情绪的波动,班上的同学都非常震惊和害怕。
当年的录取政策,好的中专和重点高中只是差了十分而已,很多家境不好的,不想去读高中,他们就会考试的时候,按每年的分数参照,边做题边算分,然后故意答错,掉档前面的重点高中。
那个年代本来也乱,报纸上经常报道哪里又死人了,所以哪怕有意外,为了前途大部分都选择忍耐。
毕竟这是自己前途,而且大家也都抱着侥幸,觉得不会是倒霉的小部分。
只是三年而已,撑过去就好,那个年代,读书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
不说是二三十年前,就连着现在也一样,在生存面前很多是没办法选择的。
姚暮看到过一则新闻。
山核桃现在还是采用人工攀爬采摘,在有些地方,果树不连片,成树高十几米。
需要果农爬上,然后用力敲打,这动作大了,稍微一滑就会坠落。
每年山核桃收获季节,意外坠落事件少则几十例,多则上百,不少人为此丧命。
但是在生活面前,有的事情是没得选,第二年还会去采摘。
姚暮边说完,三个人都有些沉默。
图书馆是推拉的玻璃门,这么久的时间已老化差不多了,姚暮走过去,弯下腰小心翼翼想把弄开。
谢文颖说:“你让开一下。”
姚暮‘哦’了身声,往后退。
谢文颖抬脚用力的踢过去,玻璃门就震荡一下,整个的往后倒去,发出巨大的声音。
谢文颖面无表情的说:“你刚才那样,要弄到什么时候去,而且这地方到处是灰尘和铁锈,如果伤到手很可能感染有大麻烦。”
王义远赞成这个观点,“这地方荒废了这么久,不算破坏公物。”
姚暮耸了耸肩膀,连着警察叔叔都这么说,他难道还能反对?
不过小道长怎么回事,这行事作风越来越像林宛央了。
这可不是好事。
三个人走了进去,拿着电筒照了照,一楼摆着很多桌子,最后面的书架空荡荡的。
那些书大概是学校的人在撤离的时候搬走了。
只有墙上留下的一些告诫学生要努力的名言警句,裱在木框里。
姚暮走到了最后面的大黑板前面,开口说:“你们快看,这里有照片。”
两个人纷纷走过去,他们拿着手电筒照了下。
照片有些年代了,看着上面人的装扮,像是学校以前的学生。
不过这个照相师的技术不太好,几乎是每张都有重影,看不清照片上人具体的脸,不过应该很年轻。
照片就这么贴在这里,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现在已经开始褪色了。
姚暮说:“什么嘛,每张都糊了。”
王义远说:“最上面的大合照,一个班有这么多人?”
其他都是普通尺寸的照片,这张合照有a4的纸这么大,照片也相对清晰,能够看清楚每个人的衣着和脸上的表情。
他们的表情各异,给人感觉像是陌生人临时被拉来拍的。
甚至许多人抿着唇不太高兴。
这张合照有三四百人,姚暮想了下说,这大约是毕业生一起照相。
要说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照片上的这些人都闭着眼睛。
姚暮说:“这张不重影了,不过可惜是瞎子照片,可见摄像师的技术真的很菜了,这么洗出来,他们都不去找人麻烦?”
除非是全部的人,在按快门一刻眨眼才可能这样的效果,不然就是摄像机的问题。
谢文颖总觉得这些照片不对劲,但是又想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盯着看了十几秒,开口说:“楼下没什么,也没人来过得痕迹,我们上去看看。”
外面的天色更暗了,大概还有十几分钟,就完全天黑了。
三个人顺着推开旁边楼道的门,然后依次往上面走去。
他们没有回头,所以都没有看到,身后那些照片在黑暗中发生的变化。
人影重叠的小照片上,都变成了空白背景,像是单纯的风景照,并没有人。
而背景是图书馆大合照上,那些人闭着的眼睛都睁开了,眼里有害怕、茫然和麻木、痛苦。
他们都盯着三个人离开的背影,然后都变成了不甘和愤恨。
不过马上,他们有笑了起来。
真好,又有了新的同伴。
———
姚暮走在最中间他开口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要分开。”
前后两个人都说好,听到同行人的声音,姚暮松了口气,心里稍微踏实了些,不管怎么样,至少有三个人一起。
姚暮问:“现在我们是一间一间的找过去,看看情况?”
前面的谢文颖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