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芙隔着被面,轻抚腹部,“多谢大嫂提醒。为了孩子,那些人那些事我都不管了,随她们去。我只安心养胎。”
顾玖连连点头,“这样想就对了,切莫因为别人伤害了自己。”
第502章 吃相太难看
农历五月,太阳热辣辣挂在天空。
京城的气氛,就如这天气一样,热闹!
从朝堂到民间,都热闹。
朝堂又在打官司,民间则在看稀奇。
其实这两件事,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水泥路。
顾玖一人挑起朝堂民间的喧嚣,横空出世的水泥路,刷新了京城百姓对世界的认识。
“哎呀!这路还能这么修啊!”
“又平整又光滑,前天下暴雨,往那水泥路上走一趟,鞋面一点泥点子都没有。”
“真的啊?那敢情好,什么时候城里面的路也用水泥铺一层,下雨天出门就没那么难了。”
南城门外,官道。
道路从中间分开,一半已经修成了水泥路。几天时间,已经修了五六里远。这还是拖延着工期,才会修得如此缓慢。
官道另一半,还是老样子,黄泥铺路。下雨天,满腿的黄泥巴。艳阳天,车马一过,尘土飞扬,能将人呛死。
为何皇帝出个宫,所过之处,事先都要铺上黄土,洒上清水?
铺黄土,是为了平整路面,填平路面上各种坑坑洼洼。
洒清水,则是为了压下浮土,避免车马行走,尘土飞扬。
想想看,皇帝在一片飞扬的尘土中穿行而过,时不时遇到一个坑颠簸一下,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顾玖让工程队,不着急,慢悠悠的在南城门外修建半条水泥路,权当做样板路。
因为这横空出世的水泥路,京城百姓最近添了个爱好,没事就出南城门,往那水泥路上来来回回走个几趟。
真结实,真平整,真干净。
要是另外一半官道也修成水泥路,这路面还能更干净。
有马车过来,稳稳当当行驶在半边水泥路上,一点都不颠簸。
有那挑担的小贩,等马车一过,就从黄泥巴官道踩上水泥官道,顺便带来各种尘土。嘿,这路走着就是比黄泥巴路舒服。
小贩昂首挺胸,一脸嘚瑟。
有乡下的乡农,背着农产品来南城门外大槐树集市摆摊,顺便看个稀奇。
他们可不敢往水泥路面上踩,怕给踩坏了。依旧走着另外半边黄泥巴官道。
“老乡,走上面,走水泥路。这路舒服。”
老汉嘿嘿嘿一笑,摇头,依旧坚持走泥巴路。看个稀奇就成,水泥路多值钱啊,岂能随便走。
京城的小子们最兴奋,呼朋唤友,每天沿着水泥路,走几个来回。
“水泥路已经修到十里亭啦!”
“听管事说,要是朝堂同意,明年这路就能修到洛州。”
“天啦,修到洛州得花多少钱啊。”
“管事说等正式修路的时候,需要招很多很多人。每天包两餐干粮,外加十个铜板的工钱。谁要是愿意吃这份苦,就去南城门外大槐树坝子报名。要是肯学技术,工钱还能更高。”
“真的?”
“四海路桥商行的管事亲口说的,当然不能有假。”
“你刚说的那个什么什么路桥商行,是什么东西?”
“凡是修路修桥,都归路桥商行管。谁要是有门道,想卖货,也可以去找路桥商行。”
“人家有水泥,我们能卖什么?”
“卖肉卖菜卖零嘴卖成衣,什么都能卖。那些修路的人,要跟着路桥商行一直修下去。得了钱,不得买点东西来吃吗?衣服坏了,不得买两件像样的衣服穿吗?鞋子穿烂了,不得卖双新鞋子穿吗?”
“是这样?”
“嘿嘿,李家的大小子天天往外跑,没想到还长了点见识。”
李大郎得意一笑。笑过之后,又有些发愁。
四海路桥商行的管事见他跑得勤快,就给了他机会。
要是他能组织起一支三十人的修路队,就让他做个小头目。
只要干得好,四海商行可以和他签一份十年的契约,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收入二三十两。还能内部价购房。
四海商行的工作,对于没有读书天分走不了科举,又不愿意当兵吃粮饷的人来说,是个极好的选择。
李大郎为了前程,这回是拼了。
他找街坊邻居,口若悬河,说修路多好多好,未来如何如何。
却不知,街坊邻居早年都服过徭役,修过城墙修过路,挖过沟渠开过山。
修路有多苦,他们门清。
这苦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早些年,朝廷不稳的时候,赶上那时候服徭役,出去一百人,能回来五六十人就不错了。
那些路啊,河啊,边城要塞啊,都是用老百姓的人命填出来的。
现在京城小民,家家户户都做着一门营生。每年情愿拿钱赎徭役,也不肯亲自服徭役。哪里会上李大郎的当,跟着他去修路。
李大郎费了几天功夫,竟然没一个人愿意跟着他去修路。
他灰心,沮丧。
还是他老子看不过,给他出了个主意。
“城里人都有营生,自然不肯跟你去修路。你去乡下,越偏僻越穷的地方跑几趟,别说三十人,三百人都能拉来。”
李大郎眼巴巴地看着他爹,“人家能信我吗?”
“蠢!京畿地区,谁不知道四海商行。今晚你就住城外,半夜起来,到大槐树集市四海肉菜店门口堵人。那些偏远乡下来的人,你和他们混熟了,要多少人修路,他们都能帮你拉来。”
李大郎受了点拨,一蹦三丈高。
收拾行李,就去了城外,开了间大通铺歇息。
李母问李父,“你都能想到的办法,四海商行能想不到?别到最后,大郎白忙活一场。”
李父嘿嘿一笑,“四海商行要修路,哪能找不到人,怕是乡下那些泥腿子挤破头都要去。
我这几天琢磨了一下,我估摸着,四海商行之所以把机会让出来,是想给大家一个出路。
要是大郎经此过此事后真能担事,说不定还真能在四海商行做个小管事。好歹大郎也识得几个字。”
“四海商行这么好啊?还主动给人机会。”
“嘿,这个你就不懂了吧。听说水泥路要修到洛州去,四海商行是在京城发家的,到了洛州,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不多带点本乡本土的人过去,就要被被洛州本地豪族拿捏。辛辛苦苦修的路,就成了替别人做嫁衣。”
“照你这么说,四海商行是想从京城拉人到洛州镇场子?”
“我估摸着是这么个理。”
李父还是有些见识。当然,实际操作起来,当然没他说的那么简单。
一群修路工人,能镇什么场子。
真正镇场子的人物,自然是洛州本地豪强。
顾玖最近在京城,在洛州,撒了不下五百张请帖。
洛州不少人都在京城做官,这些人自持身份金贵,不愿意和商行打交道。但他们也不介意让家族派人过来出席顾玖的商界茶会。
考虑到那些人从洛州出发到京城,得一二十天,顾玖就将茶会暂定在六月初五。
届时,朝廷上吵架差不多也该有了结果。
私下里,少府家令,户部尚书没少联络洛州出身的官员,为这条路造势。
洛州以外的官员,大部分是反对修路的。
其实他们不是真心反对。
城外那条修了半边的水泥样板路,文武百官们全都偷偷摸摸走了一趟,坐在马车里面好好感受了一番。
这路好不好?
好!
十分好!
速度快,又稳当。一旦修好,从洛州到京城坐马车,时间能缩短到五六天。
为何还要反对?
一部分人是屁股歪了,为了反对而反对。
一部分是利益相争,不乐意往洛州修路。凭什么要便宜洛州那帮王八蛋。
就不能往河东,河西,亦或是往西北修路吗?敢情大家都是后娘养的,就洛州是亲妈生的?
于是乎,朝堂从该不该修水泥路,该不该让私人出钱修路设收费站,吵到该不该往洛州修路。
这年头做官的人,地域意识极强。
其实在现代社会,官员同样有着强烈的地域意识。
水泥路的优点,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
所以,人人都想修一条,从京城到家乡的水泥路。
甚至连江南,岭南,西南,中南部地区的人也来瞎凑热闹。
顾玖连连点头,“这样想就对了,切莫因为别人伤害了自己。”
第502章 吃相太难看
农历五月,太阳热辣辣挂在天空。
京城的气氛,就如这天气一样,热闹!
从朝堂到民间,都热闹。
朝堂又在打官司,民间则在看稀奇。
其实这两件事,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水泥路。
顾玖一人挑起朝堂民间的喧嚣,横空出世的水泥路,刷新了京城百姓对世界的认识。
“哎呀!这路还能这么修啊!”
“又平整又光滑,前天下暴雨,往那水泥路上走一趟,鞋面一点泥点子都没有。”
“真的啊?那敢情好,什么时候城里面的路也用水泥铺一层,下雨天出门就没那么难了。”
南城门外,官道。
道路从中间分开,一半已经修成了水泥路。几天时间,已经修了五六里远。这还是拖延着工期,才会修得如此缓慢。
官道另一半,还是老样子,黄泥铺路。下雨天,满腿的黄泥巴。艳阳天,车马一过,尘土飞扬,能将人呛死。
为何皇帝出个宫,所过之处,事先都要铺上黄土,洒上清水?
铺黄土,是为了平整路面,填平路面上各种坑坑洼洼。
洒清水,则是为了压下浮土,避免车马行走,尘土飞扬。
想想看,皇帝在一片飞扬的尘土中穿行而过,时不时遇到一个坑颠簸一下,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顾玖让工程队,不着急,慢悠悠的在南城门外修建半条水泥路,权当做样板路。
因为这横空出世的水泥路,京城百姓最近添了个爱好,没事就出南城门,往那水泥路上来来回回走个几趟。
真结实,真平整,真干净。
要是另外一半官道也修成水泥路,这路面还能更干净。
有马车过来,稳稳当当行驶在半边水泥路上,一点都不颠簸。
有那挑担的小贩,等马车一过,就从黄泥巴官道踩上水泥官道,顺便带来各种尘土。嘿,这路走着就是比黄泥巴路舒服。
小贩昂首挺胸,一脸嘚瑟。
有乡下的乡农,背着农产品来南城门外大槐树集市摆摊,顺便看个稀奇。
他们可不敢往水泥路面上踩,怕给踩坏了。依旧走着另外半边黄泥巴官道。
“老乡,走上面,走水泥路。这路舒服。”
老汉嘿嘿嘿一笑,摇头,依旧坚持走泥巴路。看个稀奇就成,水泥路多值钱啊,岂能随便走。
京城的小子们最兴奋,呼朋唤友,每天沿着水泥路,走几个来回。
“水泥路已经修到十里亭啦!”
“听管事说,要是朝堂同意,明年这路就能修到洛州。”
“天啦,修到洛州得花多少钱啊。”
“管事说等正式修路的时候,需要招很多很多人。每天包两餐干粮,外加十个铜板的工钱。谁要是愿意吃这份苦,就去南城门外大槐树坝子报名。要是肯学技术,工钱还能更高。”
“真的?”
“四海路桥商行的管事亲口说的,当然不能有假。”
“你刚说的那个什么什么路桥商行,是什么东西?”
“凡是修路修桥,都归路桥商行管。谁要是有门道,想卖货,也可以去找路桥商行。”
“人家有水泥,我们能卖什么?”
“卖肉卖菜卖零嘴卖成衣,什么都能卖。那些修路的人,要跟着路桥商行一直修下去。得了钱,不得买点东西来吃吗?衣服坏了,不得买两件像样的衣服穿吗?鞋子穿烂了,不得卖双新鞋子穿吗?”
“是这样?”
“嘿嘿,李家的大小子天天往外跑,没想到还长了点见识。”
李大郎得意一笑。笑过之后,又有些发愁。
四海路桥商行的管事见他跑得勤快,就给了他机会。
要是他能组织起一支三十人的修路队,就让他做个小头目。
只要干得好,四海商行可以和他签一份十年的契约,一年下来少说也能收入二三十两。还能内部价购房。
四海商行的工作,对于没有读书天分走不了科举,又不愿意当兵吃粮饷的人来说,是个极好的选择。
李大郎为了前程,这回是拼了。
他找街坊邻居,口若悬河,说修路多好多好,未来如何如何。
却不知,街坊邻居早年都服过徭役,修过城墙修过路,挖过沟渠开过山。
修路有多苦,他们门清。
这苦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早些年,朝廷不稳的时候,赶上那时候服徭役,出去一百人,能回来五六十人就不错了。
那些路啊,河啊,边城要塞啊,都是用老百姓的人命填出来的。
现在京城小民,家家户户都做着一门营生。每年情愿拿钱赎徭役,也不肯亲自服徭役。哪里会上李大郎的当,跟着他去修路。
李大郎费了几天功夫,竟然没一个人愿意跟着他去修路。
他灰心,沮丧。
还是他老子看不过,给他出了个主意。
“城里人都有营生,自然不肯跟你去修路。你去乡下,越偏僻越穷的地方跑几趟,别说三十人,三百人都能拉来。”
李大郎眼巴巴地看着他爹,“人家能信我吗?”
“蠢!京畿地区,谁不知道四海商行。今晚你就住城外,半夜起来,到大槐树集市四海肉菜店门口堵人。那些偏远乡下来的人,你和他们混熟了,要多少人修路,他们都能帮你拉来。”
李大郎受了点拨,一蹦三丈高。
收拾行李,就去了城外,开了间大通铺歇息。
李母问李父,“你都能想到的办法,四海商行能想不到?别到最后,大郎白忙活一场。”
李父嘿嘿一笑,“四海商行要修路,哪能找不到人,怕是乡下那些泥腿子挤破头都要去。
我这几天琢磨了一下,我估摸着,四海商行之所以把机会让出来,是想给大家一个出路。
要是大郎经此过此事后真能担事,说不定还真能在四海商行做个小管事。好歹大郎也识得几个字。”
“四海商行这么好啊?还主动给人机会。”
“嘿,这个你就不懂了吧。听说水泥路要修到洛州去,四海商行是在京城发家的,到了洛州,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不多带点本乡本土的人过去,就要被被洛州本地豪族拿捏。辛辛苦苦修的路,就成了替别人做嫁衣。”
“照你这么说,四海商行是想从京城拉人到洛州镇场子?”
“我估摸着是这么个理。”
李父还是有些见识。当然,实际操作起来,当然没他说的那么简单。
一群修路工人,能镇什么场子。
真正镇场子的人物,自然是洛州本地豪强。
顾玖最近在京城,在洛州,撒了不下五百张请帖。
洛州不少人都在京城做官,这些人自持身份金贵,不愿意和商行打交道。但他们也不介意让家族派人过来出席顾玖的商界茶会。
考虑到那些人从洛州出发到京城,得一二十天,顾玖就将茶会暂定在六月初五。
届时,朝廷上吵架差不多也该有了结果。
私下里,少府家令,户部尚书没少联络洛州出身的官员,为这条路造势。
洛州以外的官员,大部分是反对修路的。
其实他们不是真心反对。
城外那条修了半边的水泥样板路,文武百官们全都偷偷摸摸走了一趟,坐在马车里面好好感受了一番。
这路好不好?
好!
十分好!
速度快,又稳当。一旦修好,从洛州到京城坐马车,时间能缩短到五六天。
为何还要反对?
一部分人是屁股歪了,为了反对而反对。
一部分是利益相争,不乐意往洛州修路。凭什么要便宜洛州那帮王八蛋。
就不能往河东,河西,亦或是往西北修路吗?敢情大家都是后娘养的,就洛州是亲妈生的?
于是乎,朝堂从该不该修水泥路,该不该让私人出钱修路设收费站,吵到该不该往洛州修路。
这年头做官的人,地域意识极强。
其实在现代社会,官员同样有着强烈的地域意识。
水泥路的优点,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
所以,人人都想修一条,从京城到家乡的水泥路。
甚至连江南,岭南,西南,中南部地区的人也来瞎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