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协定,这是国际上顶级制药公司口头约定的,对双方专利所有权不清晰,或者专利有纠纷时的处理标准。虽然亚胺培南的专利注册在前,但他为了保密仅注册了核心专利,且仅在美国注册。若是李铮有心想争,亚胺培南并不是胜券在握的。
这种情况,以纽约协定的内容,默沙东应该主动分润一块蛋糕给李铮实验室。但史密斯自然不希望是这种结果。
若是没有戴维在场,史密斯完全可以一口否认,但偏偏有罗氏的人在,这人还是一心想看默沙东笑话的戴维。
“李铮先生,纽约协定内容只针对当时的在场方。”史密斯的态度很明确,民间实验室自然要区别对待。
“哦~”李铮无所谓地耸耸肩,“行吧,我对药物改进还有些心得。”
史密斯面上的得意一下子僵住了。是了,在他眼前的不是平日里商场上勾心斗角的老狐狸,而是一个天才,一个真正的制药天才。
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的手上就诞生了两款药物,这在制药史上已经是十分罕见的事了,或许……他真的有改进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办法。
若是亚胺培南成功上市不久,李铮这边的改进药就出来了……
史密斯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场面。
“李铮先生……我想我们还可以商量一下。”
戴维看看面色青白交加的史密斯,再看看一派风淡云轻的李铮,用力啃了一口鸡腿,似乎没他什么事了?
史密斯站起身来去阳台打了两个电话,回来的时候面上已经是满脸笑容,他拿出一张白纸,“唰唰唰”地写着,不到半小时,就写了一整页纸。
李铮目光扫过白纸上的内容,心里的郁气总算松散了不少。默沙东每年愿意拿出半成的利润分给李铮实验室,直至亚胺培南专利期到期。
对于李铮实验室一个民间实验室来说,这份条款已然是很优厚了。
“您觉得如何?”史密斯笑着说道。他的身子好似不经意恰好挡住戴维看过来的视线,引得戴维好奇地抓耳挠腮。
看到史密斯终于拿出诚意来,李铮面上终于露出真实的笑意来,他在史密斯惊愕混杂着愤怒的目光中,将白纸撕碎扔进垃圾桶。
“其实……我没打算注册专利,更没打算和亚胺培南分这杯羹。”李铮自认为是个尊重知识产权的人,人家已经辛辛苦苦研究了九年了,他凭借着后世的记忆凭空分润,这并不公平。
若不是这回徐明生的事,他绝对不会去碰亚胺培南这种已经有了雏形快上市的药物,他的人生计划很明确,在他手里诞生的一定是还没有人投入研究,或者投入了研究还没研究出花头的药物。按他自己说法,这叫做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史密斯闻言,眼中的愤怒消失得干干净净,他面上的惊愕难以掩饰,肯特也长大了嘴巴,这位制药学圈子的大牛显然也没想到李铮会是这么一个态度。
至于戴维,他把鸡腿肉混着口水,整个喷在了皮特.史密斯的定制西装上。
“戴维.安多里奥!你这个混蛋!”李铮实验室里传出史密斯愤怒得想要杀人的声音。
第71章
“抱歉抱歉。”戴维毫无诚意地对着皮特.史密斯挥挥手, 随即将李铮拉到一边。
“李,你疯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利润可比巴胺沙丁多得多, 他用力伸长手臂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李铮好笑地看着不断比划的戴维,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 我不差这么一项专利。”那口吻好似在说, 我不差这么一块钱。
但!这不是一块钱!是价值百亿的专利啊!
戴维上上下下打量着李铮, 仿佛在看一个外星人。目光瞥过史密斯和肯定面上的惊喜,他撇了撇嘴,忍不住再次追问道:“你认真的?如果你愿意,罗氏可以全权代表你争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上的权益。”
“戴维.安多里奥!”仔细听着李铮两人对话的史密斯和肯特闻言, 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史密斯顾不上清理自己衣服上的残渣, 大步走向两人。
他狠狠瞪了戴维一眼, 随即神情复杂地转向李铮,“李铮先生,您的意思是完全放弃有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一切权益?”
李铮闻言,嘴角微微勾起, “史密斯先生, 纠正一下,我的意思是我放弃一切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获得商业利益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发现者之一这个身份。”
对于李铮这种曾经国际上顶级的学者来说, 名望比金钱和利益都要重要得多。
“当然!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史密斯大声说道,他可不是什么学者,他只是一个商人, 专利和利润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
史密斯没想到如此顺利就达成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这位默沙东的暴君毫不吝惜地用最动听的赞美词将李铮从头到尾夸了一遍,听得戴维是目瞪口呆,这真的是他印象中那个生人勿进、不可一世的史密斯先生??
史密斯这回没有去理会戴维挤眉弄眼的小动作,他满脸笑容地从包里取出一份厚厚的协议,“李铮先生,按照你们香江人的说法,这嘴皮子永远不如笔杆子。”史密斯怪声怪调地拽了一句华文。
李铮一眼扫过去,是他自愿放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专利权益的协议书,有英文和繁体华文两种版本,看来他们是有备而来。
李铮轻笑,也不拖沓,从上衣口袋里拿出笔,干脆利落地在落款处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史密斯面上笑容更盛,他作势就要接过协议书,李铮却笑着将协议书放在了茶几上,用钢笔压在上面。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想要和史密斯先生商量一下。”李铮开口道。
也许是合同模板的关系,协议书里有一条标注了亚胺培南计划第一批上市的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香江等。
没有华国。
李铮这才记起,亚胺培南1985年在全球首次上市,但直到2007年,华国才有了第一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整整22年,李铮不知道在这22年里,有多少华国人会因为国内没有亚胺培南这款药不得不绝望等死。
“在这里,加上华国吧。”李铮用钢笔,在意大利后面加上了华国两个字。
史密斯和肯特面面相觑,华国?八十年代的华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可不是那么美好,国家封闭、经济落后。1979年邓总理在休斯敦观看马术竞技表演时挥动牛仔帽,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华国走向开放,努力融入世界的标志。
一顶牛仔帽让外媒如此激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在当时的西方世界里,华国的形象是有多么的封闭落后。
“华国人口虽多,但他们对药物的需求量却并不大,而且亚胺培南的定价对他们来说并不便宜。我并没有理由说服业务部去开辟如此贫瘠的市场。”史密斯为难地说道。
李铮摇头,他用力一推,将协议推到史密斯和肯特面前,“那我给你个理由。我……”他指了指自己,“是华国人。而这个华国人有缓解亚胺培南肾毒性的方法。”
从76年注册核心专利,到85年才上市,整整九年。若是李铮没猜错,默沙东药物研究团队应该就是被卡在了这个瓶颈之上。
“你有办法!”肯特一拍桌子,激动地站了起来,“好,我答应!只要药物上市审批通过,华国绝对首批上市国家!”
肯特是默沙东研究室负责人,同时也挂了个分管研发的副总裁的名头,他虽然一般不管事,但话语权却是几个副总裁中最重的。
史密斯瞪圆了眼睛,他正想说话,却被肯特瞪了回去,流水的总裁铁打的实验室负责人,只要他的实验室还有研究成果出来,他就不用怕史密斯!
李铮猜得没错,亚胺培南的上市就卡在了药物临床实验上。和李铮提取出来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样,亚胺培南有着剧烈的肾毒性。甚至因此,两个药物试验志愿者永远闭上了眼睛。
这九年以来,默沙东实验室不停尝试着缓解肾毒性的方法,近年来已经有了一些心得,但和美国fda严苛的标准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听说李铮成功提取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后,肯特心中甚至产生贿赂fda人员,隐藏生物试验结果以加快推动亚胺培南上市的想法。
当然,如果能通过正当途径让亚胺培南成功上市,那是最好不过了。
“有点小心得,具体的技术合作事宜由陈院长和你们接洽吧。”李铮笑眯眯地说道,亚胺培南的专利权他不争,但药物改进技术总也值点美刀吧。
*
周五晚上,李铮的世纪人物访谈在应该bbc全球同步播放。
义愤填膺的香江群众看到电视节目里那个年轻人垂着眸子讲话的模样,被香江日报“三问”勾起来的激动情绪竟缓缓平复下来。
愤怒平复下来后,理智便慢慢回笼了。
在本次耐药菌株感染事件中,玛丽医院的成功是连外媒都在赞誉的,但为什么他们香江自己的报纸却是一面倒地在六个感染死亡的病人身上做文章?
“未上市药用于临床的风险,这次奇迹背后的压力!”
“世纪人物,一场生命与道德的博弈!”
“信任,医患矛盾最好的良药!”
第二日,几乎整个香江的舆论都反转过来。
“这个李铮的影响力还真是大啊,老王昨天晚上打电话过来,本来做好的版面全部重新印刷,印刷厂加了12小时的夜班,早晨报纸差点开天窗。”沈万年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块切好的牛排放入口中。
“刺啦”空旷的餐厅里响起倒茶与瓷器摩擦发出的刺耳的噪音。杨婉茹眉头紧紧皱了起来,目光不善地看向赵秋华。
赵秋华微微抬头,目光穿过杨婉茹,放在不远处的电视屏幕上。电视屏幕里,那张熟悉的脸上有着她不熟悉的沉稳和自信。
“我吃饱了。”赵秋华突然放下了刀叉,金属与餐具的碰撞声清脆而有力。
沈鸿基看了一眼赵秋华盘里还剩大半的牛排,温和地开口说道:“再吃点,或者你喜欢吃华餐,让刘嫂去做便好。”
赵秋华摇摇头,也不多说,对着沈万年和杨婉茹点点头,拿起椅子上的外套就向外走去。
沈鸿基苦笑一声,也放下了手中的餐具,站起身来。
“爸妈,我也吃饱了。”说完拿上外套,快步追了出去。
杨婉茹气急,“气死我了!果然是小地方来的,娶这么个没教养的媳妇真是给我找罪受!”
沈万年冷冷瞥了她一眼,“吃饭的时候,少说话。”
杨婉茹一滞,目光扫过低头吃饭的女儿和两个空盘子,心中对赵秋华的不满到达了顶峰。
“秋华,刚刚不是好好的嘛?怎么又生气了?我知道妈脾气不好,但这回……”沈鸿基满脸的无奈。
沈鸿基和赵秋华是大学同学,两人在浪漫的法国相识。那时候的赵秋华爽朗大气、充满着自信和活力,她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华人留学生聚会,参加女权运动。在其余人法语还磕磕绊绊的时候,赵秋华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甚至还会少量的意大利语,这在当时性格内向的沈鸿基心中,赵秋华就是女神一般的存在。
沈鸿基暗恋赵秋华两年,在室友的鼓励下鼓起勇气向女神表白,赵秋华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后来赵秋华才告诉他,其实她也关注他很久了。校园爱情,双向暗恋,两人的大学恋情热烈而真诚。
但快乐的时间过得总是特别快,四年时间匆匆过去,两人一个要回华京,一个要回香江。两人约好,一回到家就通电话,向双方父母宣告两人的爱情。
然而沈鸿基始终没有等到这个电话,后来华国政治动荡,香江与华国的完全被斩断,两人就此断了联系。
直到一年前,两人重逢,沈鸿基毫不犹豫地结束了自己早已有名无实的婚姻,不顾杨婉茹强烈的反对,坚持与赵秋华领了结婚证。
第72章
由于李铮这个药物研究者的发声, 玛丽医院的事情被顺利解决。六家病人家属中五家向法院提交了撤案申请,只剩下一家胡搅蛮缠的, 已然掀不起什么浪花。
为此,陈素芬和玛丽医院的院长阿道夫先生专程来李铮实验室谢过李铮, 阿道夫先生还尝试邀请陈旭华回玛丽医院, 被陈旭华笑着拒绝, 他现在已经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做了大半辈子的巧妇,现在打算种种米了。
耐药菌株感染事件一过去,实验室工作计划便再次提上议程。第一件事便是招聘能独当一面的实验项目负责人。
招聘信息一出去,李铮倒是接到过不少电话, 但大都是某某实验室的助手、又或者某不知名大学的副教授、甚至还有中学的老师来碰运气,让他一阵无奈。
也是, 虽然李铮先后拿出了巴胺沙东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两种药剂, 但在大多数圈内人看来李铮是一个生物制药学的天才,天才这个词虽是褒义,但同时它往往和年轻、运气捆绑在一起。
如今李铮的分量还不足以让那些已经在生物制药学上有了一定成就的人,放弃自己优渥的工作来投奔一个前途未知的工作室。
“如果有电话来你就接吧。觉得还靠谱的记录下信息。”
李铮揉着眉心站起来, 他从抽屉里找出一张纸, 这是当时徐明生在医院里提到过的三个人,看来他还是得亲自跑一趟。
“好。”郑玲玲干脆地应下。
另一边
李铮刚离开青园不久, 一辆黑色的轿车就在青园不远处停下,一个三四十岁衣着讲究的妇人从车上下来。
“陈叔,你先回去吧。”赵秋华说道。
这种情况,以纽约协定的内容,默沙东应该主动分润一块蛋糕给李铮实验室。但史密斯自然不希望是这种结果。
若是没有戴维在场,史密斯完全可以一口否认,但偏偏有罗氏的人在,这人还是一心想看默沙东笑话的戴维。
“李铮先生,纽约协定内容只针对当时的在场方。”史密斯的态度很明确,民间实验室自然要区别对待。
“哦~”李铮无所谓地耸耸肩,“行吧,我对药物改进还有些心得。”
史密斯面上的得意一下子僵住了。是了,在他眼前的不是平日里商场上勾心斗角的老狐狸,而是一个天才,一个真正的制药天才。
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的手上就诞生了两款药物,这在制药史上已经是十分罕见的事了,或许……他真的有改进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办法。
若是亚胺培南成功上市不久,李铮这边的改进药就出来了……
史密斯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场面。
“李铮先生……我想我们还可以商量一下。”
戴维看看面色青白交加的史密斯,再看看一派风淡云轻的李铮,用力啃了一口鸡腿,似乎没他什么事了?
史密斯站起身来去阳台打了两个电话,回来的时候面上已经是满脸笑容,他拿出一张白纸,“唰唰唰”地写着,不到半小时,就写了一整页纸。
李铮目光扫过白纸上的内容,心里的郁气总算松散了不少。默沙东每年愿意拿出半成的利润分给李铮实验室,直至亚胺培南专利期到期。
对于李铮实验室一个民间实验室来说,这份条款已然是很优厚了。
“您觉得如何?”史密斯笑着说道。他的身子好似不经意恰好挡住戴维看过来的视线,引得戴维好奇地抓耳挠腮。
看到史密斯终于拿出诚意来,李铮面上终于露出真实的笑意来,他在史密斯惊愕混杂着愤怒的目光中,将白纸撕碎扔进垃圾桶。
“其实……我没打算注册专利,更没打算和亚胺培南分这杯羹。”李铮自认为是个尊重知识产权的人,人家已经辛辛苦苦研究了九年了,他凭借着后世的记忆凭空分润,这并不公平。
若不是这回徐明生的事,他绝对不会去碰亚胺培南这种已经有了雏形快上市的药物,他的人生计划很明确,在他手里诞生的一定是还没有人投入研究,或者投入了研究还没研究出花头的药物。按他自己说法,这叫做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史密斯闻言,眼中的愤怒消失得干干净净,他面上的惊愕难以掩饰,肯特也长大了嘴巴,这位制药学圈子的大牛显然也没想到李铮会是这么一个态度。
至于戴维,他把鸡腿肉混着口水,整个喷在了皮特.史密斯的定制西装上。
“戴维.安多里奥!你这个混蛋!”李铮实验室里传出史密斯愤怒得想要杀人的声音。
第71章
“抱歉抱歉。”戴维毫无诚意地对着皮特.史密斯挥挥手, 随即将李铮拉到一边。
“李,你疯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利润可比巴胺沙丁多得多, 他用力伸长手臂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李铮好笑地看着不断比划的戴维,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 我不差这么一项专利。”那口吻好似在说, 我不差这么一块钱。
但!这不是一块钱!是价值百亿的专利啊!
戴维上上下下打量着李铮, 仿佛在看一个外星人。目光瞥过史密斯和肯定面上的惊喜,他撇了撇嘴,忍不住再次追问道:“你认真的?如果你愿意,罗氏可以全权代表你争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上的权益。”
“戴维.安多里奥!”仔细听着李铮两人对话的史密斯和肯特闻言, 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史密斯顾不上清理自己衣服上的残渣, 大步走向两人。
他狠狠瞪了戴维一眼, 随即神情复杂地转向李铮,“李铮先生,您的意思是完全放弃有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一切权益?”
李铮闻言,嘴角微微勾起, “史密斯先生, 纠正一下,我的意思是我放弃一切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获得商业利益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发现者之一这个身份。”
对于李铮这种曾经国际上顶级的学者来说, 名望比金钱和利益都要重要得多。
“当然!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史密斯大声说道,他可不是什么学者,他只是一个商人, 专利和利润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
史密斯没想到如此顺利就达成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这位默沙东的暴君毫不吝惜地用最动听的赞美词将李铮从头到尾夸了一遍,听得戴维是目瞪口呆,这真的是他印象中那个生人勿进、不可一世的史密斯先生??
史密斯这回没有去理会戴维挤眉弄眼的小动作,他满脸笑容地从包里取出一份厚厚的协议,“李铮先生,按照你们香江人的说法,这嘴皮子永远不如笔杆子。”史密斯怪声怪调地拽了一句华文。
李铮一眼扫过去,是他自愿放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专利权益的协议书,有英文和繁体华文两种版本,看来他们是有备而来。
李铮轻笑,也不拖沓,从上衣口袋里拿出笔,干脆利落地在落款处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史密斯面上笑容更盛,他作势就要接过协议书,李铮却笑着将协议书放在了茶几上,用钢笔压在上面。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想要和史密斯先生商量一下。”李铮开口道。
也许是合同模板的关系,协议书里有一条标注了亚胺培南计划第一批上市的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香江等。
没有华国。
李铮这才记起,亚胺培南1985年在全球首次上市,但直到2007年,华国才有了第一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整整22年,李铮不知道在这22年里,有多少华国人会因为国内没有亚胺培南这款药不得不绝望等死。
“在这里,加上华国吧。”李铮用钢笔,在意大利后面加上了华国两个字。
史密斯和肯特面面相觑,华国?八十年代的华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可不是那么美好,国家封闭、经济落后。1979年邓总理在休斯敦观看马术竞技表演时挥动牛仔帽,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华国走向开放,努力融入世界的标志。
一顶牛仔帽让外媒如此激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在当时的西方世界里,华国的形象是有多么的封闭落后。
“华国人口虽多,但他们对药物的需求量却并不大,而且亚胺培南的定价对他们来说并不便宜。我并没有理由说服业务部去开辟如此贫瘠的市场。”史密斯为难地说道。
李铮摇头,他用力一推,将协议推到史密斯和肯特面前,“那我给你个理由。我……”他指了指自己,“是华国人。而这个华国人有缓解亚胺培南肾毒性的方法。”
从76年注册核心专利,到85年才上市,整整九年。若是李铮没猜错,默沙东药物研究团队应该就是被卡在了这个瓶颈之上。
“你有办法!”肯特一拍桌子,激动地站了起来,“好,我答应!只要药物上市审批通过,华国绝对首批上市国家!”
肯特是默沙东研究室负责人,同时也挂了个分管研发的副总裁的名头,他虽然一般不管事,但话语权却是几个副总裁中最重的。
史密斯瞪圆了眼睛,他正想说话,却被肯特瞪了回去,流水的总裁铁打的实验室负责人,只要他的实验室还有研究成果出来,他就不用怕史密斯!
李铮猜得没错,亚胺培南的上市就卡在了药物临床实验上。和李铮提取出来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样,亚胺培南有着剧烈的肾毒性。甚至因此,两个药物试验志愿者永远闭上了眼睛。
这九年以来,默沙东实验室不停尝试着缓解肾毒性的方法,近年来已经有了一些心得,但和美国fda严苛的标准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听说李铮成功提取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后,肯特心中甚至产生贿赂fda人员,隐藏生物试验结果以加快推动亚胺培南上市的想法。
当然,如果能通过正当途径让亚胺培南成功上市,那是最好不过了。
“有点小心得,具体的技术合作事宜由陈院长和你们接洽吧。”李铮笑眯眯地说道,亚胺培南的专利权他不争,但药物改进技术总也值点美刀吧。
*
周五晚上,李铮的世纪人物访谈在应该bbc全球同步播放。
义愤填膺的香江群众看到电视节目里那个年轻人垂着眸子讲话的模样,被香江日报“三问”勾起来的激动情绪竟缓缓平复下来。
愤怒平复下来后,理智便慢慢回笼了。
在本次耐药菌株感染事件中,玛丽医院的成功是连外媒都在赞誉的,但为什么他们香江自己的报纸却是一面倒地在六个感染死亡的病人身上做文章?
“未上市药用于临床的风险,这次奇迹背后的压力!”
“世纪人物,一场生命与道德的博弈!”
“信任,医患矛盾最好的良药!”
第二日,几乎整个香江的舆论都反转过来。
“这个李铮的影响力还真是大啊,老王昨天晚上打电话过来,本来做好的版面全部重新印刷,印刷厂加了12小时的夜班,早晨报纸差点开天窗。”沈万年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块切好的牛排放入口中。
“刺啦”空旷的餐厅里响起倒茶与瓷器摩擦发出的刺耳的噪音。杨婉茹眉头紧紧皱了起来,目光不善地看向赵秋华。
赵秋华微微抬头,目光穿过杨婉茹,放在不远处的电视屏幕上。电视屏幕里,那张熟悉的脸上有着她不熟悉的沉稳和自信。
“我吃饱了。”赵秋华突然放下了刀叉,金属与餐具的碰撞声清脆而有力。
沈鸿基看了一眼赵秋华盘里还剩大半的牛排,温和地开口说道:“再吃点,或者你喜欢吃华餐,让刘嫂去做便好。”
赵秋华摇摇头,也不多说,对着沈万年和杨婉茹点点头,拿起椅子上的外套就向外走去。
沈鸿基苦笑一声,也放下了手中的餐具,站起身来。
“爸妈,我也吃饱了。”说完拿上外套,快步追了出去。
杨婉茹气急,“气死我了!果然是小地方来的,娶这么个没教养的媳妇真是给我找罪受!”
沈万年冷冷瞥了她一眼,“吃饭的时候,少说话。”
杨婉茹一滞,目光扫过低头吃饭的女儿和两个空盘子,心中对赵秋华的不满到达了顶峰。
“秋华,刚刚不是好好的嘛?怎么又生气了?我知道妈脾气不好,但这回……”沈鸿基满脸的无奈。
沈鸿基和赵秋华是大学同学,两人在浪漫的法国相识。那时候的赵秋华爽朗大气、充满着自信和活力,她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华人留学生聚会,参加女权运动。在其余人法语还磕磕绊绊的时候,赵秋华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甚至还会少量的意大利语,这在当时性格内向的沈鸿基心中,赵秋华就是女神一般的存在。
沈鸿基暗恋赵秋华两年,在室友的鼓励下鼓起勇气向女神表白,赵秋华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后来赵秋华才告诉他,其实她也关注他很久了。校园爱情,双向暗恋,两人的大学恋情热烈而真诚。
但快乐的时间过得总是特别快,四年时间匆匆过去,两人一个要回华京,一个要回香江。两人约好,一回到家就通电话,向双方父母宣告两人的爱情。
然而沈鸿基始终没有等到这个电话,后来华国政治动荡,香江与华国的完全被斩断,两人就此断了联系。
直到一年前,两人重逢,沈鸿基毫不犹豫地结束了自己早已有名无实的婚姻,不顾杨婉茹强烈的反对,坚持与赵秋华领了结婚证。
第72章
由于李铮这个药物研究者的发声, 玛丽医院的事情被顺利解决。六家病人家属中五家向法院提交了撤案申请,只剩下一家胡搅蛮缠的, 已然掀不起什么浪花。
为此,陈素芬和玛丽医院的院长阿道夫先生专程来李铮实验室谢过李铮, 阿道夫先生还尝试邀请陈旭华回玛丽医院, 被陈旭华笑着拒绝, 他现在已经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做了大半辈子的巧妇,现在打算种种米了。
耐药菌株感染事件一过去,实验室工作计划便再次提上议程。第一件事便是招聘能独当一面的实验项目负责人。
招聘信息一出去,李铮倒是接到过不少电话, 但大都是某某实验室的助手、又或者某不知名大学的副教授、甚至还有中学的老师来碰运气,让他一阵无奈。
也是, 虽然李铮先后拿出了巴胺沙东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两种药剂, 但在大多数圈内人看来李铮是一个生物制药学的天才,天才这个词虽是褒义,但同时它往往和年轻、运气捆绑在一起。
如今李铮的分量还不足以让那些已经在生物制药学上有了一定成就的人,放弃自己优渥的工作来投奔一个前途未知的工作室。
“如果有电话来你就接吧。觉得还靠谱的记录下信息。”
李铮揉着眉心站起来, 他从抽屉里找出一张纸, 这是当时徐明生在医院里提到过的三个人,看来他还是得亲自跑一趟。
“好。”郑玲玲干脆地应下。
另一边
李铮刚离开青园不久, 一辆黑色的轿车就在青园不远处停下,一个三四十岁衣着讲究的妇人从车上下来。
“陈叔,你先回去吧。”赵秋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