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都说清楚之后,见裴清殊的确没有怪罪下来的意思,傅煦这才算松了一口气。
    ……
    南巡队伍途径黄河的时候,裴清殊与一众皇子、大臣们一起,陪着皇帝视察了一番黄河沿线的堤坝。
    自古以来就有一句古话:“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
    在裴清殊的记忆当中,大概在宣德皇帝继位之初,黄河沿岸就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洪灾。算算时间,也就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
    裴清殊看着一旁的皇帝,心中突然打起鼓来。
    距离他推算当中皇帝驾崩的时间,只有不到三年了。可皇帝现在看起来还是好好儿的样子。虽然皇帝偶尔也会抱怨一句头疼,但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毛病。
    究竟是裴清殊或者其他因素,使得皇帝变得比以前更长寿,还是说当年皇帝……是因为意外驾崩的呢?
    “十二弟,你在想什么呢?”七皇子见裴清殊在发呆,就过来搂住他的肩膀问道。
    “七哥,”裴清殊迅速回过神来,“你们工部每年在修建堤坝的投入上多么?”
    裴清殊虽然身处户部,但他现在管的是户籍司,而不是财政司,对于各项工程的具体开支并不是很清楚。
    “多啊,你是不知道,修建堤坝可费钱了,还费人,费时间。”
    裴清殊点点头,回去之后就在自己记事的本子上面,又多加了一条。
    銮驾离开黄河沿线之后,在抵达江宁府之前,裴清殊收到了一个从京城传来的好消息——南乔有喜了,刚刚两个多月。
    南乔虽然识一些字,但她身份低微,没有途径叫人送信,所以信是宋氏写的。
    宋氏说了,叫裴清殊放心,她会让人照顾好南乔的。
    南乔不比宋氏、钟氏她们的身份,可以请宫里的太医帮忙诊脉。不过好在裴清殊刚建府不久的时候,就让人培养了几个信得过的大夫养在府里。除了他这回出京,随身带了两个大夫之外,府里头还养着两个妇科圣手,正好可以帮南乔安胎。
    虽说在临出京之前,裴清殊对南乔已经有一点不耐烦了,但在听说南乔怀孕的消息之后,他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多子即多福”,不管南乔生的是男是女,都是为他开枝散叶,这是喜事。
    不过,裴清殊有点担心,钟氏心里会不会不高兴。
    他想过,要不就先瞒着钟氏,不让她知道这个消息,先带她好好地在外面玩一阵子,散散心。等快回京城了再告诉她。
    然而转念之间,裴清殊又想到了当初俪妃怀孕生子时,皇帝明明知道俪妃怀孕,还完全瞒着他的事情……
    虽说他现在和皇帝当年的情况不同,但知而不报,哪怕是善意的隐瞒,也有可能会叫人感到伤心。
    所以裴清殊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告诉钟氏。
    没想到钟氏竟然表现得特别开心:“太好啦。”
    她挽住裴清殊的手臂,笑吟吟地说:“现在昭屏姐姐和南乔都有了孩子,就算是按照顺序来,怎么着也该轮到我了吧?”
    裴清殊好笑地说:“你不是说自己年纪还小,等两年再生也不迟么?”
    “能不能怀上是其次,起码我也能像南乔那样子,光明正大地霸占殿下一阵子了。”钟氏说着,收紧了手臂,把裴清殊的胳膊抱在怀里,自己把脸贴了上去。
    裴清殊垂眸看着她小鸟依人的样子,含笑说道:“放心,就算你想,这里也没人跟你抢。”
    作者有话要说:  大齐有十八省,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大致比我国现在的地图少了蒙古、东北、西藏、新疆、海南、台湾等地,云南有一小部分领土。自己想象一下哈~(之前默默在设定文档里写了十九省,后来发现有一个江宁和江苏有些重复了,就修改了一下。如果前文哪章提过十九省得话麻烦@我一下,谢谢大家啦=3=)
    第205章 调查
    銮驾抵达江宁之后,无论是皇帝还是伴驾人员的居住条件, 都明显上升了一个等级。
    江宁作为大齐除了京城之外最繁华的一个城市, 曾是六朝古都, 向来有副都的美誉。
    虽说当年, 那些皇朝在江宁建造的宫殿大多都已经破败了,不过江宁境内还是有许多既宽敞又雅致的园林。
    为了方便在玄武湖上游览,皇帝选择入住了靠近玄武湖的玄武园。
    当地官员为了保证皇帝一行人的安全,规定在皇帝南巡期间,整个玄武湖都不得有外人出入。
    裴清殊一看这架势,就知道皇帝是打算在江宁呆上一阵子了。
    这也难怪,京城虽然繁华, 但北方的景致, 尤其是自然景观, 和南方这边的差异很大。
    虽说皇帝起初不是抱着游玩的心态来的,可是到了江南之后,皇帝就会觉得来都来了,顺便逛逛也是可以的吧?
    于是就暂时停在江宁不走了。
    公孙明他们来找裴清殊议事的时候, 就忍不住抱怨起来:“我看皇上这样, 迟早要出事。”
    傅煦向来谨慎,听到公孙明这么说,便警惕地对公孙明说道:“阿明,皇上岂是你我能够议论的?”
    “怕什么啊,咱们不都是自己人么,你还能向你父亲打小报告不成?”公孙明浑不在意地说, “我是说真的,皇上本来就是一个立场不太坚定的人,现在这个江宁巡抚和江宁织造郎中,又是可着劲儿地劝皇上多留些日子,以便享受江宁的美食和美景。皇上现在,怕是已然忘了当初离京时的初衷了吧?”
    傅煦无奈地说:“你的担忧我可以理解,可现在皇上刚来江南不久,正是高兴的时候,谁敢去扫他的兴?”
    公孙明叹了口气,道:“要是我父亲在这里就好了。”
    公孙越不是个冲动的人,但他会用中肯的言语劝谏皇帝。他的话,皇帝也能听得进去。
    可是现在,起码在随驾出巡的这些人里,有血性的大臣地位不足以说服皇帝,地位高的,又个个都是人精,没有哪个肯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去劝皇帝赶紧回京。
    所以一时之间,也只能在江南多待些日子了。
    “算了,不说这个了。京城那边,燕修让人送来了密报。”公孙明说起正事来,“我们的人注意到,似乎有人正在寻找四皇子从前的伴读。”
    “四哥的伴读?”裴清殊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竟然没见过,“四哥不是很早就不用伴读了么?”
    四皇子从小的性子就比较古怪,一般人和他都合不来。只有活泼热情的七皇子,才能和他走到一块去。就连裴清殊,四皇子一开始也是出于皇命,才肯和他走得近些的。
    裴清殊记得自己听淑贵妃说过,说是四皇子原本也是有伴读的。可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他就和那两个伴读都闹掰了。为此,荣贵妃还曾和四皇子闹过不愉快。
    裴清殊认识四皇子,那是他四五岁左右的事情了,也就是十三年前。那个时候,四皇子才十二岁左右……
    究竟是谁,在寻找四皇子当年的伴读,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公孙明颔首道:“没错,发现有人在暗中打听这件事之后,我们的人也去查了一下。四皇子当年的两个伴读,分别是容家庶出的三少爷,还有敬安伯程家的庶长子。在四皇子十一岁那年,不知因为什么缘故,他突然将两个伴读全都撵回了家。”
    容家就不用说了,敬安伯程家,则是当今皇帝生母、已故太后的娘家。
    对于京城各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出身国公府的傅煦要更了解一些。见裴清殊面露疑惑,傅煦便把自己所知道的说了出来:“据我所知,容家和程家当初并没有姻亲关系。不过因为几位公子年纪相仿的缘故,据说程大少爷和容三公子的关系非常不错。许是因为这层关系,程大少爷才当上了四皇子的伴读。”
    裴清殊想了想道:“还有一种可能。也有可能是荣贵妃想要通过程大少爷这层关系,拉近她和四哥母子与太后之间的关系。只可惜太后心中最宠的还是六皇兄,和四哥母子的关系只能说是平平。后来又出了四哥把程大少爷撵走的事情,太后就更是不喜欢四哥了。”
    公孙明点点头道:“殿下分析的在理。”
    裴清殊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自己竟然从来没见过容三公子和程大少爷,可以说是很奇怪了。
    这么多年来,四皇子也从来没提过他们两个,甚至在裴清殊和七皇子谈到伴读这个话题上时,四皇子不仅从来不接话,还会转移话题岔开。
    裴清殊以前还没多想,不过现在,既然知道有人在调查这件事的话,那裴清殊就不由地好奇了起来。
    “那燕修他们有没有说,容三公子和程大少爷现在身在何处?”
    公孙明摇摇头道:“当年的事情,我们实在是很难查到。殿下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问问淑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和荣贵妃走得近,或许知道内情也不一定。”
    裴清殊颔首道:“我知道了,明早向母妃请安的时候,我就问问她这件事。”
    ……
    送走公孙明和傅煦之后,裴清殊很快又迎来了另外一位访客——九皇子简郡王。
    九皇子约裴清殊一起出去逛逛。
    自打两人一起去了一趟皇陵之后,裴清殊和九皇子的关系就亲近了许多。这会儿裴清殊也能笑着打趣他了:“在江南这等‘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九哥不带着娇妻美妾,携美同游,来找我做什么?”
    九皇子打着扇子道:“少来了你!带着女人出去多不方便啊,走,咱哥俩去码头转转。”
    裴清殊听了之后,也生出几分兴趣来,于是欣然同往。
    江宁码头是大齐最大、最繁华的码头之一,是大江流域水陆运输的重要枢纽。不仅如此,在北方闹旱灾、粮食不足之时,朝廷要从南方调粮的话,运粮的起始点就是江宁码头。
    然而看着江宁码头一片繁荣的样子,裴清殊和九皇子在欣慰之余,却都微微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的样子。
    兄弟俩对视一眼,什么都没说,却又好像看懂了对方的心思。
    最后还是九皇子率先开口说道:“十二弟,依你之见,这江宁码头如何?”
    “好,但还不够好。”裴清殊实话实说:“我读史的时候读到,襄皇帝在位时期,曾经短暂地解除过海禁。当时的江南,‘黍禾余及亿秭,仓箱累万千’。天下各州商货,皆从此处往来,其繁华富庶之景,可谓举世无双。然而现在,虽然也还能当得一句‘繁荣’,但比之当年,还是差得远了。”
    九皇子好像找到了知己一样,兴奋地看着他说:“十二弟所说的,正是我的心里话!不瞒你说,我觉得大齐早就应该开放海禁了!与番邦各国积极往来,方能显示出我大齐的超然地位嘛!只可惜我人微言轻,同父皇提过一次之后,就被他断然拒绝了,还说我‘不识大体’!”
    这的确像是皇帝能说出来的话。
    裴清殊好笑地说:“父皇怎么说的?”
    “他说实行海禁,是为了防范倭寇和海贼,是为了大齐百姓的安危着想。说我只想着那点‘蝇头小利’,便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这是不通民情,不懂事理。”
    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可九皇子回想起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十分难受,“我知道父皇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可我认为,倭寇之患又不是不能解决的。十二弟你说说看,到底是谁因小失大?”
    海禁乃是大齐长久以来实行的国策,裴清殊虽然对此有所不满,但还不至于像九皇子这样激进,直接跑去找皇帝,让他打开国门,取消这门政策。
    这是不现实的。
    “九哥稍安勿躁。大齐实行海禁已久,非你我一言一语,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改变的。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才行。”
    裴清殊怕九皇子以为他像皇帝一样,只是想使用“拖字诀”解决一切,于是补充道:“我带过兵,虽然没有亲自上阵杀敌,却也知道一些大齐军中的情况。在连续经历了内部叛乱和匈奴人的袭击之后,以大齐现在的兵力,根本不足以主动出击,解决倭寇之乱。”
    九皇子长叹一声,懊恼地说:“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好好读书,读书!可等长大了才发现,若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光会读书又有何用?还不如像大哥那样,早早从军,学得一身上阵杀敌的好本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九皇子说的没错。从根本上来讲,大齐如果想要强大起来,必须改变现在这种重文轻武的现象。
    裴清殊还需要更多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让他在这件事情上有话语权。
    第206章 宁妃
    和九皇子从码头回来之后,已经是傍晚了。裴清殊顺势请九皇子到自己那里吃饭, 谁知正好赶上七皇子过来找裴清殊。
    七皇子和九皇子小的时候曾经有过一点不愉快, 不过七皇子心大, 不记仇, 后来两个人跟着裴清殊一起补习了一段时间的功课之后,关系就渐渐地趋于和缓。
    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是还可以,如果不是因为裴清殊的话,这两兄弟是不会凑到一起去的。
    九皇子见到七皇子像是进自己家门一样地走了进来,便笑着对裴清殊说道:“十二弟的人缘可还真是好啊。”
    裴清殊笑了笑,不置可否。
    虽说比起裴清殊, 五皇子才是皇子当中谁都不得罪的那一个。但没有交恶的人, 也意味着五皇子和谁的关系都差不多, 没有特别铁的生死之交。不像裴清殊,起码他和七皇子已经是过命的交情了。十四更是,除了跟裴清殊亲热之外,和别的皇兄都不怎么亲。

章节目录


皇子奋斗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容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容默并收藏皇子奋斗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