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鸡蛋与米同煮,这鸡蛋就把稻米的精华都吸进里头去了,吃起来蛋香米香俱全。一样的蛋,这么煮了,比白水煮蛋要香不知道多少倍。同时这滋补力也更强了。不过那同煮的米虽成了粥汤,却没了滋味,只能喂猪喂鸡。
    这个灵素试过,那滋味确实不同。只是她心疼米,就试了两回便作罢了。
    还一个就是与羊肉同煮。羊肉热性,有些人吃了受不得那个热,反补不进去。若是用这个法子,那羊肉吃不吃都两可,只把同煮的鸡蛋吃了就足够了。且书上说这样煮出来的蛋,那香味更是难以言表。灵素虽然看着心里畅想了好几回,到底没试。一个羊肉本就不便宜,还得多了才能有效果,到最后吃了蛋这肉是吃是不吃?她心里别扭,所以一直也就想想。
    今天可是个好机会啊!这全羊,还是那么讲究养出来的全羊,这要煮出的鸡蛋,不定什么味儿了!且这羊肉一会儿肯定要拿去给赏官们吃的。他们今天能吃这许多好菜,这个稍微打点折扣也还不算太亏吧。嗯,这么一想,哪儿哪儿都挺合适,真是给自己的嘴馋找着最恰当不过的借口同机会了。
    故意往中间的通路来回走了两趟,趁靠近西月楼摊子的时候,悄悄放了十二个鸡蛋到那全羊锅里。这之后,她比西月楼的人还在意那锅了。甭管在哪里帮忙做事,神识都得往那里挂着,生怕西月楼的人毛手毛脚的把她那几个鸡蛋给煮坏了!
    这么一来,西月楼的菜色动作全在她眼里了。她也知道了这回西月楼的主意其实挺正,就一个清羊糕,一个百菌汤。做得了往外一端,瞧着都是最俭素不过的,合了县官大人如今一意孤行要做“清官”的心思。可这功夫可一点没少花,光这羊,一共就三只,真是拿青草药养出来的。试菜的时候宰了一只,那滋味好得,试吃的几个灶上的差点没流眼泪。
    那百菌汤里头,除了最近收上来的鲜菌子,还有天南海北寻来的各样干品,百字虽有虚意,三五十种只怕真是有的。这些菌子也不是放在锅里熬的,都在一个瓷尖满眼为底的蒸格样东西里放着,下头好泉水烧开了蒸上去,滴下来的汁水沿着那尖底落到底下接汤汁的瓮里。这样的汤汁能不鲜?
    三凤楼的器具确实没有西月楼这般奇巧,灵素瞧他们这做法儿十分有趣,心里抓耳挠腮地想尝尝那口菌汤的滋味。
    第122章 近墨者黑
    灵素觉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确实不能老同坏人一块儿呆着,连自己这样的神仙同坏人相处久了还忍不住想做坏事,何况那些肉胎凡人?!
    这么多家都在做好吃的,自己都没什么邪念,怎么偏偏看着西月楼就这么邪念丛生的呢?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他们做了这许多坏事,搞得自己欺负起他们来都觉得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一点都没觉着有什么别扭。难怪老听齐翠儿讲戏里头神仙怎么教训坏人,估计也不是什么惩处,就是想学他们的样子对他们做点什么吧……
    还真是以己度人啊。
    她正在那儿纠结到底今天要“坏”到什么程度才合适,那上头的锣又响了一回。这一下子似乎各酒楼的大师傅们都更紧张了一分似的,灵素不明所以,她问边上一个明明没事却拿着块抹布到处擦抹显得十分忙碌的杂役道:“哎,他们干嘛忽然抽了筋似的?”
    那杂役知道她如今是楼里的红人,也不挑她的话,忙答道:“这是二锣,三声锣响就得进菜了。”
    灵素问:“那还有多少时候三锣响?”她这是担心自己的鸡蛋没煮透,怕羊肉精华没有吸足。
    杂役道:“还有一个时辰。不过三锣响后并不是就不让做了,只是这头一道上去总会赚些便宜,是以大家都盯着呢。不过也不一定,从前西月楼就好压轴,显得自己高明。”
    灵素这下放心了,笑道:“我都不懂,可多谢你啦。”
    杂役笑道:“哪里哪里。”
    晓得还有一个多时辰,她就忍不住又拿神识去扫西月楼的百菌汤,——唉,我就尝一口成不成呢……
    眼看着西月楼把那一尖底瓷蒸锅的菌子取了出来,准备往大锅里加水萃取第三道菌汁,神仙一时拿不定主意了,这到底出不出手,出手了拿人家多少合适……
    正这个时候,边上谁家的二灶师傅正从火上取砂锅,裹手防烫的巾子忽然被灶火燎着了,一下子整个巾子都烧起来,眼看着也是叫人动了手脚的。这二灶师傅一看这火都沿上来了,吓得大叫一声,忙甩手想把巾子甩掉,可这东西一烧起来就缩了,反不容易甩脱。倒是手里那锅子掉到了地上,溅了一地的热汤,把两个过来想帮忙的人给烫着了。
    幸好那二灶师傅还算机灵,蹦过去一下子连手带巾子浸到了一旁的水桶里,周围几个人都过来查看,小心翼翼取了那已经烧焦的巾子下来,虽前后不过几个呼吸的事儿,手背上还是已经烧伤了一块。
    神仙在此,可这蹩脚神仙脚上没靴,身上没斗篷,神识收东西进灵境也仅限于捡捡菌子、羊粪猪屎这种不会动的东西,那位着了火的吓得四处乱蹦,她就只能呆看着了。幸好凡人比她能干,自己化解了危机。
    又说那位挥着一只着了火的手大喊大叫的时候,这边西月楼正放好水要把那接汤的瓮和上头的瓷锅搁进去,听见动静往那头一看,嗬!太吓人了!手一哆嗦,那接了两拨原汤的小瓮就落地上了。幸好东西结实,没碎,可里头的汤却洒了个七七八八。
    这下几位师傅都傻了眼了,相互间你看我我看你,怎么办?这可不是能随便再找出一份来的东西!若是叫自家东家知道了……只觉着从脚后跟冒上来一阵凉气。
    还是大师傅沉着:“来不及了,先把三道的接了再说吧。一会儿再多蒸两回,咱们最后一个上菜。”
    大家都心领神会,这会儿也确实没有更好的法子了。这一家家下来这许多菜,有清羊糕镇场子,加上这个菌汤就算取的第三道第四道,也必定鲜得旁人比不上。何况还有东家一早布下的暗期,现在看来,这东家的做法才叫做未卜先知未雨绸缪啊!
    他们这里好歹有个变通之法,那边碎了一个砂锅的,一整锅吊了半日的高汤全没了。几位师傅那面色,要不是西月楼紧跟着也砸地上一个叫他们有些怀疑起自己方才的想法,他们就该操刀子上了。
    几个人商议:“怎么办,幸好鸿运当头已经加了汤蒸上了,只是秋茭儿、水玉兰这些还没吃过汁儿,一会儿搭菜就全没味儿了!……“另一个道:“要不等鸿运当头蒸好了从里头滗出点汤来再做配菜?”
    大师傅摇头:“那个汁儿要回浇的,分不出什么来。”
    几个人都发愁,就听人道:“你们高汤撒了?我这里有点蕈汁,有点浓,可以兑了滚水用,要不要试试?”
    那位回头一看,就是方才送炒勺来的小妇人,忙道:“那,那可劳驾了!只是这东西……”
    灵素也不多话,先从手里提着的一个小泥壶里倒出来浅浅一盏递给他们道:“这应该够了,你抿一口试试。”
    大师傅也没什么忌讳的,闻这香气就不凡,只沾了沾嘴,差点没叫出来:“这、小师傅,这东西真给我们?那你们楼里可……”
    灵素道:“没事,我们今儿做的用不着这个。”
    大师傅也不晓得说什么好了,只拍了胸脯压着声儿道:“还请小师傅替我们转告一句,苗老先生的恩德,我们裕祥阁绝不会忘!”
    小妇人摇头:“嗨,都是同行,都吃这口饭的,哪里用得着这样客气!”
    这里裕祥阁的赶紧千恩万谢地拿着那小小一盏菌汁忙活起来,这里灵素一边把神识往灵境半空里飘着的那一团棕红透亮的汤汁上扫,一边吧嗒嘴。方才一看西月楼的百菌汤要洒了,就赶紧用神识收进了灵境里,顺手从它们那大锅里捞点热水出来和着剩下的一点菌汤给泼到了地上。这会儿分一点给那家着了西月楼的道的酒楼,也算劫富济贫了。
    自己又落了两道汤汁,又帮了人,真是两全其美,天助我也!
    外头乱七八糟的情形,自然有人想要往里头递话,好叫自家掌柜的和东家知晓。可是早有人料到了这一出,闲杂人等不得入内,要传话可以,随你说,只是给不给你传进去,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里头一派和乐融融,虽席上都摆了冷盘热炒,也没什么人动筷子。尤其那三位赏官,更是连酒都没让倒,只一人来了一杯温水,却是怕被酒杂了滋味辨不出好歹来。
    这会儿正说各地类似珍味会的食界切磋,有个赏官笑道:“咱们这里就算是将就的了,有那些讲究的,一比至少三天,因里头许多菜色都得要那么些时候才能做得的。且每个台案前都至少两个中人看着,防着拿外头已经做好的什么东西来充数。可这大师傅做菜,多少都有点不欲示人的绝活,就为这个‘盯梢’的事儿,能吵三两个月。说热闹也热闹,说烦也真是够烦的。”
    众人听了都笑,坐在中间的知县却道:“一粥一饭,皆来之不易。这珍味会能叫一地厨艺高手相互切磋借鉴,本是好事。只是一个菜做个三五天的,也太过了些。光朝着奢靡奇珍去了,反伤了味的本意,本官看来却是有些舍本逐末了。”
    几个赏官都道:“大人说的是。我等亦觉得那般比试太过铺张,非寻味之道。”
    正说着,外头的锣又响了一回。这里就上来几个侍者,把桌子上都没怎么动过的菜撤去了一大半,只留下些冷盘咸酸压桌。
    果然,没过一会儿,头一道菜就上来了,是德裕楼的,菜名叫做寻味清秋。几位赏官都笑道:“这名儿何其太雅?”
    一人跟前浅浅一碟,有藕尖秋蒲瓜之类时蔬同看着像是某样鲜菌子似的玉白卷曲之物,各自下筷尝了。嫩脆清鲜,真是满口秋意。德裕楼章老板笑着不语,并没有急着介绍菜品,只等赏官们尝了问他时再说。三位赏官并没有停筷子,一口咽下,面现疑色,又各自夹了一筷子吃,章老板见此情状面上越发笑开了去。
    果然一时都问起来究竟是何物,说是菌菇又有荤味,若说是肉,可那有这样形状口感的肉?章老板这才笑着道出原委。这原是取了新鲜鸭舌,抽去软骨,竖着一切两半,再以甜酒爆火去腥,与时蔬同炒成的。这一份里怎么也得几十个鸭舌,不可谓不珍了。
    可若要说他奢靡,他又可说这本是收的“下脚料”,略花了点功夫,却成了变废为宝了。是以岳二虽见章老板得意心头有些不顺,却也没有开口挑他这点。
    德裕楼另外还有一道双翅齐飞,却是把用高汤煨好的鱼翅酿进去了骨头的生鸡翅里,再调汁闷透。上菜时一人跟前一只鸡翅,看着十分无趣,一口咬下去才知道里头另有乾坤。之前听说这回珍味会不让求珍求奢了,三位赏官心里就有些失落,这菜一吃心里都暗笑起来,果然这东西都是人说的人做,总有办法可想的。
    知县老爷一吃这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口感,心里也不是不感动的,正想要开口赞一句,就听岳二在一旁道:“章老板还真是有趣。想是忘了大人这回说的‘食材只在寻常菜色中找’的话了。你这以鸡为面,以鱼翅为里,还真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还真是个表里不一的菜。好取巧的法子。一会儿再上个什么用山珍海味嵌的八宝鸭,您这回可就赢定了。”
    他这一句上一句下的,章老板都不晓得怎么接他的话才好,还未来得及开口,那边知县老爷把吃了一半的鸡翅放到一边了,面色也有几分不好。三位赏官倒是评价得挺客观,只最后还是来一句:“此菜去鸡则不成其形,去翅则大改其味,说起来还是个鱼翅菜,算不得鸡鸭菜。”章老板只好僵着脸笑。
    接下来上来的,有用雄鸡冠放在陈糟里糟透了切来与水菱同拌的“顶上红”,有把青鱼尾蒸熟去骨剥鳍做羹汤的“青翅羹”,有把桂花鳖温水三蒸后与野味同煲的“析骨圆菜”,还有将初春刀鱼糟藏至今而做的“春刀无骨”,用了三五十只秋雀密料蒸透后只留下脯子与腿做成的“鸿运当头”等等……都是些极费工费时的菜色。
    等到别家都上完了菜,只剩下三凤楼和西月楼的时候,三凤楼进菜了,大师兄也跟着进去。却是因为他这两个菜有许多讲头儿,掌柜的虽知道些,却没有他知道得细,怕一会儿官长们好奇问起来,便索性跟着进去了。
    这其中一道是一道八宝鸭。岳二听了菜名儿就笑起来,说道:“这八珍八宝鸭,还真有人做啊。也是奇思妙想。”
    大师兄都懒得搭理他,这上来的是整鸭,他当席解开了,一时浓香四溢,却是几位赏官大人们从来没有闻到过的味道。几个酒楼的掌柜的一闻见这香气,心里就凉了半截。——得了,今年又是三凤楼。
    尤其岳二一闻之下竟觉着分辨不出其中所用配料来,心里不由得又惊又怒。尤其又想到方才院子里那一对高篓子,——这回三凤楼还真是法宝尽出啊!看来自己下手还是太轻了!
    赏官和知县都吃了几口,要说这会儿已经尝过不少珍馐了,其实多少还是会有些影响,尤其对非专业赏味的知县大人来说。可这鸭子的滋味实在太好了,两口一吃,倒叫他把之前吃的几个菜的味道给忘得差不多了。
    岳二沉着脸,好歹还记得如今是场面上,硬生生收回了几分暴怒阴郁之气。
    其中一位赏官笑道:“今天可算开了眼界了。这鸭子我瞧着不是家养的,当是野味。只是这野鸭子有这般肥的?且吃着入味至骨,居然没有走掉油脂,这手法也是高明极了。”
    另外一个笑道:“我看这家应该还有旁的菜,索性都吃了再细说不迟。”其余两个赏官也跟着笑起来。
    知县大人也跟着道:“不错,不错。”
    另一道菜上来,长得也有些稀奇,却是方方正正像一块砖似的。外头眼见着是什么肉,上头还有油煎过的诱人焦痕。大师兄持刀在手,将那“砖头”解开了,里头却是外粉内橘的颜色,连着一阵鲜香气直冲人口鼻。见着那一刀下去顺着切口流出来的汁水,三位赏官都忍不住喉结动了动。
    大师兄将切好的块分入温好的碟上,又取过一旁的一个小壶,微微晃动两下,往上头淋上油褐色的薄薄酱汁,点上一些新鲜嫩绿的香叶葱尖,才往后一撤身子,表示完成了。侍者便过来端了碟子给各人上菜。
    几位大人都几口把自己那一份吃干净了,相顾失笑,一个问道:“这是什么?是鱼?怎会是这样颜色,且并没有什么腥味不说,还这般多汁水,吃口这般油润!外头那一层是鸡肉?又不像鸡肉……这可真是……”
    另一道:“方才那鸭子也是,里头填的馅儿,我吃起来觉着嚼到了鱼子似的,可又没有腥味,有一股子核桃榛子松瓤儿似的香气,可又没见这些东西的踪影……真是、真是神乎其技啊!”
    一时满座赞声,大师兄面色如常,更叫这些人高看一眼。
    第123章 憨面刁
    赏官们又问:“这两道菜可有名字?”
    掌柜的示意大师兄说,大师兄便答道:“这两个都是今年的新菜,那填馅儿鸭就叫做德源鸭,那道薄腌肉裹煎整鱼的,就叫做德源鱼。”
    知县大人精神一振:“哦?德源鸭德源鱼?有趣有趣,只是不晓得为什么以县为名呢?”
    大师兄道:“只因这两道菜所用的绿头鸭、细鳞鱼、五彩麦、乌绒鸡等主料,都是我们县独有的物产,旁处没有。且这些食材所在地多处偏远,也是因为河浦通渠、深山走村等政令才得现世。尤其是这绿头鸭和乌绒鸡,在别处虽有,却都是候鸟,待一阵子便飞走了。唯独到了我们德源县,一待就不走了,成了留鸟,才有这样肥嫩。出了新食材,又恰逢这次珍味会,岂非天意?我们酒楼便创出了这两个菜来,又因食材皆为本地特有,才斗胆以县为名。”
    知县大人听了心下大悦。这头灶师傅虽不善言辞,却说得句句清楚。这食材都是德源县独有的,可从前都没见过,为什么呢?因为都产于偏远之地。如今怎么能得着了?因为有河浦通渠、走村的政令,这事儿谁主持的?自然是一县之父母官了!
    又说那些飞禽本是候鸟,只到了德源县就成了留鸟?为什么?自然是因为德源县治理得好,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真是人心所向群鸟停驻,这天人感应的宁和兴旺,又是因为谁?怎么论也越不过这一县的县官去吧!
    这鸭子同鱼的滋味都甚好,偏偏又以县为名,往后来往客商多了,谁尝了不得赞一声?回去了沿路说起,总不得不提到德源县这个地方。再细论究竟,哎,难免又要提起自己的政绩了。这可真是……流芳千里而不自知了!
    知县大人听出这话里的话来,其他的哪个不是人精?哪有听不出来的。倒是几家酒楼的东家和掌柜的心里有些不稳了,——这年头当头灶的都得要这样口舌心机了?这人可不好找啊……
    至于岳二,心里都吃惊的想上去拎住大师兄的脖领子好好问问了。——你一个做菜的学这么些阿谀奉承的话做什么?!寻着点新鲜的食材都敢往政绩上贴,你是有多不要脸?!听听方才你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这些话,想想当年你怎么骂老古的,你亏心不亏心啊,你还有没有良心?!
    岳二觉得这人变起来还真是没有底线,叫人痛心呐。
    又说灵素见大师兄做的那个八宝鸭和煎鱼,馋的不成不成的,她看旁人家都是分了小份上菜去的,想着一会儿大师兄肯定也要在这里切好了才拿进去。也不晓得里头有多少人,分下来还能剩多少。还自己拿眼神给那块煎鱼来回来去画了好几回线,算着怎么分自己这里才能落一口。
    哪想到大师兄进叫人整个都装盘拿了去了,他自己也跟着去了,只留下久久散不去的香气勾得人心里发酸。
    灵素觉得这个珍味会可真够没意思的……
    幸好,幸好还有一锅乾坤子可以期待。眼看着那边要起锅了,一边已经准备好了许多冰和盐,这是要冻羊糕了。方才里头的火早就撤了,焖到现在,开箱时候几乎没什么气味逸出来,看来这些古怪的法子还真有些效果。趁这个时候,她往那边稍稍凑了凑,一动念,把十二个煮好的鸡蛋收进了灵境。只看那油润的壳子,她这口水就已经有些管不住了。
    那边的羊糕冻上后,又开始忙活菌汤的事儿。说是再多收几道汁水,可里头的人数在那里呢,到底还是太少了,不够分的,这就不像话了。可要再多的真没有啊。怎么办?只好兑水,可兑了水又怕鲜味不够足了。可真够愁人的。
    这时候边上一位管事模样的道:“要不……放点鲜石粉进去?”
    大师傅忙道:“不成,之前楼里不是试过了么?那些舌头刁的一吃就尝出不同来了!这回的赏官可是有‘金舌头’之称的,更混不过去了。”
    那个道:“可现在也没有别的法子了。你说那些人吃得出来,也不是一次就吃出来的,都是吃了几回才说几样菜的鲜味太过雷同,才算吃出来了。这回旁的菜里又没有,我们这菌汤也不是平常的溜肉段小炒肉,是实打实有菌汁在里头的。只借点鲜再提一提味,哪里就吃出来了!”
    大师傅还犹豫,边上一个也劝道:“赶紧的吧。一会儿那边的菜尝完了,我们还磨叽着就难看了。”
    另一个道:“反正这水是必须得加的,要不然不够数。”
    看来是没有旁的出路了,大师傅也只好点头。
    几个人用碗量着烧开的山泉水往那瓮里倒,又把这瓮放在小火上炖至微开,那个专门管鲜石的管事小心翼翼取出一块鸽子蛋大小的半透明微带肉色的石头样东西来,又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用丝巾裹好的银锉刀,便对着瓮口往里头锉了些鲜石粉下去。
    也不知道是紧张的还是怎么的,只觉手里一空,那块鲜石就咚一下整个掉进小瓮里了。围着的几人都大惊失色,赶紧抄勺子的抄勺子,拿筷子的拿筷子,往那瓮里捞那块鲜石。
    可这瓮口小啊,里头又煮得微沸,那鲜石又极易溶于水的,尤其还是热水。
    等好容易捞上来,这鲜石只剩下半块儿了。几个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
    正这个时候,有人远远喊道:“下一家准备!”
    大师傅肩膀一抖,闭了闭眼睛道:“封瓮吧。”

章节目录


灵素入凡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木天道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天道境并收藏灵素入凡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