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才是何等聪明之人,反倒从陆修远的“担心”中听出了一些不满、埋怨,甚至还有些……嫉妒?
茅山的上清派是陶弘景一手创立, 虽然没有皇家支持的佛门发展的那么快, 但也正因为如此,能上茅山的都是狂信者,在忠诚上远超佛门。
佛门那些僧人, 大半与其说是为了精修佛法的, 不如说是知道加入佛门会有好处, 而成为僧人的投机分子。
如今道门弟子成千上万,而茅山上的更是有着真本事的,只要不再抑制提防他们,任由他们下山传道,怕是短时间内就会发展出数十倍的信徒。
要知道从古至今,无论是东汉时的黄巾之乱,还是百年前的孙恩造反,全都是打着道门的旗号发展出来的。
这种情况下,道门的掌教其实能掌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陆修远是陶弘景定下的下任掌教,可陶弘景还没死,事情会不会有变化都很难说。
能养成不拘小节的性子,理所当然是被那位师尊宠爱信任着的吧?
马文才自己是个步步为营惯了的人,此时就有些同情起这个明明管理茅山上下内务,却还不自信、处处提防的陆真人,摇头道:
“没有,祝郎也是一样天真烂漫之人,两人相处就像是孩子似的,外人看来有些幼稚,他们自己倒挺开心的。”
陆修远来之前就知道祝英台如今还未加冠,这个年纪有如此炼丹天赋已经是烁古震今,如果再是个老谋深算又有野心的,得了师尊的信任后怕是搅得道门上下不安,如今听说性格却好像并不稳重,反倒松了口气,真心实意地露出笑容来。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祝小郎这样的性子,也许正合了‘道’的真意。”
那你还这么操心做什么?
马文才心里腹诽着陆修远的心口不一,却对和道门合作有了几分满意。
他并不是个理想主义的人,如果道门上下都和孙进之一般是个疯狂的“技术党”,那他就没有什么和道门合作的必要,因为但凡狂热的信徒脑子都不太清楚,容易绑着人一起倒霉。
但这位陆修远语气说起来是个道士,不如说是个合格的政客,接人待物冲淡谦和、恂恂儒雅,颇有出尘脱俗之风范,但脑子却清醒务实,被人轻看时不会故作谦虚,也会回击回去。
他也许成不了陶弘景那样的人,却能成为道门合格的掌教者,这怕也是陶弘景选他作为继承人的原因。
“自己没有天赋有什么关系,掌权者难道还得什么都会不成?只要能用人、能识人,便足够了。”
想到这里,马文才晒然一笑,和陆修远定下了再见的日子和地点。
他与道门这边的初次“邂逅”皆大欢喜,马文才甚至还得了两把陶弘景亲手铸造的绝世神兵,自然是心满意足。
回到宅中时,皇帝赐下的宝刀已经送到了,他拿手边最坚硬的玉玦试过,两把刀随意斩下就能砍断玉玦,且刀口毫无痕迹,断玉削锋之说果真名不虚传。
但大概是因为之前皇帝说下“有你认为是英雄的转赠了也无妨”这样的话,接下来的几天里,来拜访马文才的人多如过江之鲫,这些人有些事高门的公卿,有些是世代将种的将门,还有些纯粹是有些名声来沽名钓誉,巴望着马文才脑子坏掉了突然把他们当成英雄,双手奉上宝刀的。
一开始来的人还自持身份,只是想要近距离渐渐这两把刀,可后来随着来拜访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干脆就直接有了“你连刀都举不起来不配用这把刀”的意思,言语中颇有逼迫献刀的意思。
将门出身的要刀的手段也大多简单,就大喇喇地坐着不走,看着刀不撒手,马文才被这些人弄得烦不胜烦,再加上也不是喜欢亲自上阵厮杀的性格,对这两把刀也没什么看重,干脆对外宣称“已经为刀选好了主人”,直接躲了出去,不再回自己的宅邸。
他离了宅邸,旁人就去牛首山大营或裴家客店找他,想要碰碰运气,搞得马文才也不敢回大营或去裴家,只好躲去了祝英台和江无畏的宅子,眼不见心不烦。
马文才住进祝家的事情只有几个人知道,皇帝听闻后还哈哈大笑,以为马文才是为了将刀留给儿子,心里赞许他“上道”的同时,也准了他休沐几日。
于是这几日的时间,马文才都用来和道门、或者说和陆修远一行人谈判了。
明面上,道门想要的是祝英台、要支持的也应该是祝英台,但长久以来,祝英台都以淡泊名利的形象出现,而且私下里她为马文才冶铁炼金,敛财发家,道门自然也能联想出祝英台是将马文才当做主公的,为了表示对二人的尊重,并没有抛开马文才和祝英台谈判。
很显然,道门的“尊重”让陆修远多出了很多麻烦。
马文才和道门合作,最大的目的是让祝英台能摆脱掉性别和身份的桎梏,获得新的自由,所以很快就摆出了她最大的秘密,让陆修远和孙进之差点惊掉了眼睛珠子。
“什么?祝郎君是女人?是祝,祝娘?”
孙进之望着面前笑得狡猾的祝英台,打了个寒颤,指着她哆哆嗦嗦,“这,这不可能,他,她可是能丢得出鬼粉的人……”
哪有这么凶残的女人!
马文才看着陆修远又惊又喜的表情,心中把握更甚了几分。
一个身为女子的道士,固然能凭借出色的丹术获得道门上下的尊敬,但想要借此掌权,却不能服众。
对于有着壮大道门野心的陆修远来说,有着这样的身份和性别却是他最好的助力。
为了让祝英台的筹码更重些、在道门中更受重视,马文才干脆抛出了之前和梁山伯商议好的鬼话,笑着说:
“而且,英台和茅山是有渊源的。她的传承不是来自别人,正是上清派的仙人魏夫人。”
话音刚落,陆修远已经震惊地站起身来,颤抖着问祝英台:“敢,敢问上师,从哪里得了魏夫人的传承?宝籍在哪儿?”
难道是失传已久的《八素隐书》或是《上清经》重新出世了?
这种问题祝英台完全没办法回答,总不能把现代化学给他们默写出来吧?
好在随着这么多天她和孙进之的接触,她也大致知道了现在的宗教有多神神叨叨,又有多么盲目崇拜,所以只是微怔了一会儿,便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开口道:
“在我脑子里。”
说完,又看了马文才一眼,见到他鼓励的眼神,继续说:“至于哪里得了传承嘛……”
她眼睛都不眨地说:
“当然是在梦里啦!”
都说她羽化升仙了,难道还能下凡来教啊!
****
马文才和道门的谈判成果十分喜人,没有几天,祝英台就随着献刀的道人回了茅山,同行的还有马文才为祝英台调派的十几位护卫。
离京时,祝英台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马文才知道,一旦她得到了道门的认可,陶弘景为她请封加冠的文书就会递到御前。
到时候,便是祝英台名扬天下之时。
也许确有“天意”一说,因为就在陶弘景借天意献出“宝刀”后不久,萧衍派出在北魏查探的探子们也陆陆续续回了国,并带回来一个让世人震惊、却让梁国欣喜若狂的消息。
那位魏国的少帝,确实是死了。
消息被封锁了一个多月,直到诸地的豪酋前往洛阳“勤王”,在半路上便打成一团后,少帝元诩已死的消息才真正传了出来。
当初胡太后鸩杀了洛阳城中大半有权的宗室,之后便立刻前往皇帝住处,想要强行给他灌下毒药,毒死他后另立幼主。
虎毒尚且不食子,然而胡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竟要亲手鸩杀自己的儿子。
胡太后设宴的当天,少帝就发现了情况的不对,趁着消息还没有完全封锁,命信任的宫人将衣带诏送出宫外,又借着来宫中讲经的胡僧发了密诏,让洛阳附近的豪酋入京勤王。
宫人送衣带诏出宫时被禁卫发现,但那日花夭恰巧入宫,得知后果断杀了那个禁卫,一边指引宫人去任城王府找小任城王,一边乔扮成禁卫入宫护驾。
只是她毕竟来回波折了一番,又是孤军作战,待杀入皇帝寝宫时皇帝已经被灌入了半杯毒酒。
她奉诏杀了胡太后,又即是召来了太医,可鸩毒太烈,少帝硬生生在床上痛苦了七八日,直到肠穿肚烂无药可医,才活活痛死。
元诩是宣武帝的独子,元诩并无兄弟姐妹,因为胡太后的对后宫的迫害,膝下也无子,于是这一支便断了血脉。
胡太后原本想毒死亲子,扶植姘头临洮王元宝晖三岁的儿子元钊为皇帝,宗室断绝、胡太后伏诛后的消息传到临洮王府后,懦弱的临洮王竟将儿子掐死以示忠诚。
于是仅剩的宗室血脉为了皇位又开始内斗,不但秘不发丧,还封锁了洛阳,担心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在外地镇守的诸多宗室那里。
元诩经历过元叉、元爪的宗室之乱后,根本不信任现在的宗室,所以洛阳城里的元姓王室谁也不知道元诩曾经发过密诏让豪酋勤王,那些来护驾的豪酋走到洛阳附近听说皇帝死了,也不管是不是胡太后毒死的,直接就打着“诛逆贼”的名号攻打起洛阳来。
一时间魏国大乱,六镇兵马也趁势而起,战争让魏国的道路断绝,消息更难传递,几个月后梁国才接到消息,现在还不知洛阳情况如何,又究竟是谁当了魏国皇帝。
就在情报传来后没几天,洛阳又传回了消息。
魏国的豪酋尔朱荣拥兵数万,诈开洛阳城门后血洗洛阳,洛阳内外的魏国宗室与王公百官被杀死上千人……
萧综被困洛阳,生死不知。
第424章 意气之争
北魏一乱, 朝中突然就多了许多希望能“北伐”的声音。
当初元法僧献了徐州, 原本局势已经大好, 可二皇子萧综流落魏国后士气低落,徐州原本就属于魏国, 一时间, 除了曹仲景所在的彭城外,其他的城池纷纷倒戈,梁帝萧衍担心几万梁国大军在徐州会被包围,便下令让他们班师回朝, 于是徐州得到手还没有几个月, 就又重新回到了魏国人手里。
洛阳城是北方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 在孝文帝当年的汉化下已经几乎没有了胡族的痕迹, 然而杀入洛阳的并不是鲜卑人, 而是依旧保持着部落习俗的杂胡豪酋, 他们一入城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烧杀抢掠,洛阳城中只有小半官员逃出洛阳,更多没有家兵的只能任人宰割。
魏国的习俗是宗室掌兵权镇守四方,所以内乱一起, 各地的宗室将领就纷纷赶往洛阳, 一来是为了平乱, 二来如今宣武帝一支已死, 只要成功平定了内乱, 他们未必没有登位的可能。
这就造成了原本用来防御南方大军的魏国南境, 突然一下子就兵力空虚起来,唯一能对抵挡南方北上的,就只剩镇守寿阳的萧宝夤的军队。
“陛下,臣并不同意此时北上。”
朝会上,以谢举为首的文臣官员反对着北伐的建议。
“洛阳虽乱,但魏国根基尚在,军队并没有太大损失,一旦诸州元姓将领包围洛阳,乱局很可能马上就被平定,现在还不是北伐的时候。如果这时贸然北伐,很可能就会和徐州一样,最后无功而返。”
“臣认为,正因为现在魏国大军都在赶往洛阳,才是趁虚而入的时候。”
东宫一派的官员据理力争,“大军开拔,粮草先行,只要我们占据魏国在南方的诸州,他们平乱后便无法通过城池获得补给,只能选择逗留在洛阳,这样一来,就为我们获得了一步步蚕食北地的时机。”
“臣也建议再等一阵子,每到北方内乱之时,总有魏国人南投,说不得就有和徐州刺史元法僧一般率部南投的,到了那个时候,再北伐也不迟。”
朱异作为和魏国降将打交道最多的官员之一,非常理解魏国人的心理。
“自文帝改制后,留在洛阳的鲜卑人和汉人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中原正朔,他们情愿南投我梁国,也不会愿意被他们看不起的山胡、杂胡统治,更何况现在魏国北方也乱着,他们想要保有曾经的名声和地位,只能选择南附。”
朱异这话一出,朝中争执之声倒是停了一会儿,开始思考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可能性。
这时候,一直在一旁没有出声的萧统突然开了口。
“父皇,如今是北方内乱,并非国中起了动乱,我们想要北伐,也得师出有名。”
他犹豫了一下,在众多大臣惊讶的表情中,硬着头皮开口:“一旦要打仗,便会增加赋税、征役百姓,如果师出无名便是不义之师,国中百姓要承担如此重的赋税和征役,儿臣怕若久攻不下,我国倒要被托出事端。”
梁国经过萧衍这么多年的治理,百姓虽然很苦,但比起前几朝来却安定了许多,至少只要勤奋,还能养家糊口,如同五馆这样的地方甚至还能让寒门学子免费读书。
然而几年前为了征夫修建浮山堰,使得南徐州、南兖州和东扬州的青壮男子被征调一空,后来一场大水淹死淹没军民几十万,几年过去了,这几地至今没有恢复生息,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妇孺和幼子,如果再起刀兵,就只能从富庶的南方诸郡征调了。
可三吴之地豪族林立,一旦向这些地方征兵,就怕百姓干脆投往高门寻求庇护,到时候兵没征到,反倒壮大了这些豪族的势力,变成尾大不掉之势。
除此之外,也有萧统心地仁善,不愿为了争夺疆土而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缘故。
萧衍好不容易才等这来这个机会,人人都看得出他想派兵北上,只是正如谢举、朱异等大臣所说,时机还未成熟,还可以再等一阵。
可太子萧统在这个节骨眼上说这样的话,就等于直接说“为了北方那些不属于我们的土地牺牲我们的百姓不值得”,这便是在打皇帝的脸了,朝臣们吃惊也是因为如此。
其实殿上不少官员心中也认同太子的想法,尤其梁国和魏国对峙这么多年,双方都互不能跨过长江天险,早就已经有了偏安一隅的惰性,对于什么“北伐大业”没有多少野心。
但上位者一心想要北上,他们也只能出谋划策,设法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利益。
果不其然,萧衍被太子“劝说”过之后脸色便难看起来,再点谁发问时,那些被点中的公卿大臣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想法敷衍,就是不明确地表明态度。
萧衍原以为有这样好的机会,百官即使不会群情激奋的想要立刻北伐,至少也会出声附和、献策献计,却没想到太子一句话后,大半官员都顾左右而言他起来,让他颜面尽失。
怒意之下,萧衍语气凶狠地说: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太子一心只想着‘名声’、‘义气’,简直是可笑!百姓想要理由,给他们一个理由便是!那徐州刺史元法僧还在大梁当个安乐侯呢,既然魏国的宗室都被杀了个七七八八,我们可以扶植起元法僧,打着‘借兵’的名义送他回国嘛!”
茅山的上清派是陶弘景一手创立, 虽然没有皇家支持的佛门发展的那么快, 但也正因为如此,能上茅山的都是狂信者,在忠诚上远超佛门。
佛门那些僧人, 大半与其说是为了精修佛法的, 不如说是知道加入佛门会有好处, 而成为僧人的投机分子。
如今道门弟子成千上万,而茅山上的更是有着真本事的,只要不再抑制提防他们,任由他们下山传道,怕是短时间内就会发展出数十倍的信徒。
要知道从古至今,无论是东汉时的黄巾之乱,还是百年前的孙恩造反,全都是打着道门的旗号发展出来的。
这种情况下,道门的掌教其实能掌握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陆修远是陶弘景定下的下任掌教,可陶弘景还没死,事情会不会有变化都很难说。
能养成不拘小节的性子,理所当然是被那位师尊宠爱信任着的吧?
马文才自己是个步步为营惯了的人,此时就有些同情起这个明明管理茅山上下内务,却还不自信、处处提防的陆真人,摇头道:
“没有,祝郎也是一样天真烂漫之人,两人相处就像是孩子似的,外人看来有些幼稚,他们自己倒挺开心的。”
陆修远来之前就知道祝英台如今还未加冠,这个年纪有如此炼丹天赋已经是烁古震今,如果再是个老谋深算又有野心的,得了师尊的信任后怕是搅得道门上下不安,如今听说性格却好像并不稳重,反倒松了口气,真心实意地露出笑容来。
“道家讲究清静无为,祝小郎这样的性子,也许正合了‘道’的真意。”
那你还这么操心做什么?
马文才心里腹诽着陆修远的心口不一,却对和道门合作有了几分满意。
他并不是个理想主义的人,如果道门上下都和孙进之一般是个疯狂的“技术党”,那他就没有什么和道门合作的必要,因为但凡狂热的信徒脑子都不太清楚,容易绑着人一起倒霉。
但这位陆修远语气说起来是个道士,不如说是个合格的政客,接人待物冲淡谦和、恂恂儒雅,颇有出尘脱俗之风范,但脑子却清醒务实,被人轻看时不会故作谦虚,也会回击回去。
他也许成不了陶弘景那样的人,却能成为道门合格的掌教者,这怕也是陶弘景选他作为继承人的原因。
“自己没有天赋有什么关系,掌权者难道还得什么都会不成?只要能用人、能识人,便足够了。”
想到这里,马文才晒然一笑,和陆修远定下了再见的日子和地点。
他与道门这边的初次“邂逅”皆大欢喜,马文才甚至还得了两把陶弘景亲手铸造的绝世神兵,自然是心满意足。
回到宅中时,皇帝赐下的宝刀已经送到了,他拿手边最坚硬的玉玦试过,两把刀随意斩下就能砍断玉玦,且刀口毫无痕迹,断玉削锋之说果真名不虚传。
但大概是因为之前皇帝说下“有你认为是英雄的转赠了也无妨”这样的话,接下来的几天里,来拜访马文才的人多如过江之鲫,这些人有些事高门的公卿,有些是世代将种的将门,还有些纯粹是有些名声来沽名钓誉,巴望着马文才脑子坏掉了突然把他们当成英雄,双手奉上宝刀的。
一开始来的人还自持身份,只是想要近距离渐渐这两把刀,可后来随着来拜访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干脆就直接有了“你连刀都举不起来不配用这把刀”的意思,言语中颇有逼迫献刀的意思。
将门出身的要刀的手段也大多简单,就大喇喇地坐着不走,看着刀不撒手,马文才被这些人弄得烦不胜烦,再加上也不是喜欢亲自上阵厮杀的性格,对这两把刀也没什么看重,干脆对外宣称“已经为刀选好了主人”,直接躲了出去,不再回自己的宅邸。
他离了宅邸,旁人就去牛首山大营或裴家客店找他,想要碰碰运气,搞得马文才也不敢回大营或去裴家,只好躲去了祝英台和江无畏的宅子,眼不见心不烦。
马文才住进祝家的事情只有几个人知道,皇帝听闻后还哈哈大笑,以为马文才是为了将刀留给儿子,心里赞许他“上道”的同时,也准了他休沐几日。
于是这几日的时间,马文才都用来和道门、或者说和陆修远一行人谈判了。
明面上,道门想要的是祝英台、要支持的也应该是祝英台,但长久以来,祝英台都以淡泊名利的形象出现,而且私下里她为马文才冶铁炼金,敛财发家,道门自然也能联想出祝英台是将马文才当做主公的,为了表示对二人的尊重,并没有抛开马文才和祝英台谈判。
很显然,道门的“尊重”让陆修远多出了很多麻烦。
马文才和道门合作,最大的目的是让祝英台能摆脱掉性别和身份的桎梏,获得新的自由,所以很快就摆出了她最大的秘密,让陆修远和孙进之差点惊掉了眼睛珠子。
“什么?祝郎君是女人?是祝,祝娘?”
孙进之望着面前笑得狡猾的祝英台,打了个寒颤,指着她哆哆嗦嗦,“这,这不可能,他,她可是能丢得出鬼粉的人……”
哪有这么凶残的女人!
马文才看着陆修远又惊又喜的表情,心中把握更甚了几分。
一个身为女子的道士,固然能凭借出色的丹术获得道门上下的尊敬,但想要借此掌权,却不能服众。
对于有着壮大道门野心的陆修远来说,有着这样的身份和性别却是他最好的助力。
为了让祝英台的筹码更重些、在道门中更受重视,马文才干脆抛出了之前和梁山伯商议好的鬼话,笑着说:
“而且,英台和茅山是有渊源的。她的传承不是来自别人,正是上清派的仙人魏夫人。”
话音刚落,陆修远已经震惊地站起身来,颤抖着问祝英台:“敢,敢问上师,从哪里得了魏夫人的传承?宝籍在哪儿?”
难道是失传已久的《八素隐书》或是《上清经》重新出世了?
这种问题祝英台完全没办法回答,总不能把现代化学给他们默写出来吧?
好在随着这么多天她和孙进之的接触,她也大致知道了现在的宗教有多神神叨叨,又有多么盲目崇拜,所以只是微怔了一会儿,便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开口道:
“在我脑子里。”
说完,又看了马文才一眼,见到他鼓励的眼神,继续说:“至于哪里得了传承嘛……”
她眼睛都不眨地说:
“当然是在梦里啦!”
都说她羽化升仙了,难道还能下凡来教啊!
****
马文才和道门的谈判成果十分喜人,没有几天,祝英台就随着献刀的道人回了茅山,同行的还有马文才为祝英台调派的十几位护卫。
离京时,祝英台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马文才知道,一旦她得到了道门的认可,陶弘景为她请封加冠的文书就会递到御前。
到时候,便是祝英台名扬天下之时。
也许确有“天意”一说,因为就在陶弘景借天意献出“宝刀”后不久,萧衍派出在北魏查探的探子们也陆陆续续回了国,并带回来一个让世人震惊、却让梁国欣喜若狂的消息。
那位魏国的少帝,确实是死了。
消息被封锁了一个多月,直到诸地的豪酋前往洛阳“勤王”,在半路上便打成一团后,少帝元诩已死的消息才真正传了出来。
当初胡太后鸩杀了洛阳城中大半有权的宗室,之后便立刻前往皇帝住处,想要强行给他灌下毒药,毒死他后另立幼主。
虎毒尚且不食子,然而胡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竟要亲手鸩杀自己的儿子。
胡太后设宴的当天,少帝就发现了情况的不对,趁着消息还没有完全封锁,命信任的宫人将衣带诏送出宫外,又借着来宫中讲经的胡僧发了密诏,让洛阳附近的豪酋入京勤王。
宫人送衣带诏出宫时被禁卫发现,但那日花夭恰巧入宫,得知后果断杀了那个禁卫,一边指引宫人去任城王府找小任城王,一边乔扮成禁卫入宫护驾。
只是她毕竟来回波折了一番,又是孤军作战,待杀入皇帝寝宫时皇帝已经被灌入了半杯毒酒。
她奉诏杀了胡太后,又即是召来了太医,可鸩毒太烈,少帝硬生生在床上痛苦了七八日,直到肠穿肚烂无药可医,才活活痛死。
元诩是宣武帝的独子,元诩并无兄弟姐妹,因为胡太后的对后宫的迫害,膝下也无子,于是这一支便断了血脉。
胡太后原本想毒死亲子,扶植姘头临洮王元宝晖三岁的儿子元钊为皇帝,宗室断绝、胡太后伏诛后的消息传到临洮王府后,懦弱的临洮王竟将儿子掐死以示忠诚。
于是仅剩的宗室血脉为了皇位又开始内斗,不但秘不发丧,还封锁了洛阳,担心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在外地镇守的诸多宗室那里。
元诩经历过元叉、元爪的宗室之乱后,根本不信任现在的宗室,所以洛阳城里的元姓王室谁也不知道元诩曾经发过密诏让豪酋勤王,那些来护驾的豪酋走到洛阳附近听说皇帝死了,也不管是不是胡太后毒死的,直接就打着“诛逆贼”的名号攻打起洛阳来。
一时间魏国大乱,六镇兵马也趁势而起,战争让魏国的道路断绝,消息更难传递,几个月后梁国才接到消息,现在还不知洛阳情况如何,又究竟是谁当了魏国皇帝。
就在情报传来后没几天,洛阳又传回了消息。
魏国的豪酋尔朱荣拥兵数万,诈开洛阳城门后血洗洛阳,洛阳内外的魏国宗室与王公百官被杀死上千人……
萧综被困洛阳,生死不知。
第424章 意气之争
北魏一乱, 朝中突然就多了许多希望能“北伐”的声音。
当初元法僧献了徐州, 原本局势已经大好, 可二皇子萧综流落魏国后士气低落,徐州原本就属于魏国, 一时间, 除了曹仲景所在的彭城外,其他的城池纷纷倒戈,梁帝萧衍担心几万梁国大军在徐州会被包围,便下令让他们班师回朝, 于是徐州得到手还没有几个月, 就又重新回到了魏国人手里。
洛阳城是北方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 在孝文帝当年的汉化下已经几乎没有了胡族的痕迹, 然而杀入洛阳的并不是鲜卑人, 而是依旧保持着部落习俗的杂胡豪酋, 他们一入城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烧杀抢掠,洛阳城中只有小半官员逃出洛阳,更多没有家兵的只能任人宰割。
魏国的习俗是宗室掌兵权镇守四方,所以内乱一起, 各地的宗室将领就纷纷赶往洛阳, 一来是为了平乱, 二来如今宣武帝一支已死, 只要成功平定了内乱, 他们未必没有登位的可能。
这就造成了原本用来防御南方大军的魏国南境, 突然一下子就兵力空虚起来,唯一能对抵挡南方北上的,就只剩镇守寿阳的萧宝夤的军队。
“陛下,臣并不同意此时北上。”
朝会上,以谢举为首的文臣官员反对着北伐的建议。
“洛阳虽乱,但魏国根基尚在,军队并没有太大损失,一旦诸州元姓将领包围洛阳,乱局很可能马上就被平定,现在还不是北伐的时候。如果这时贸然北伐,很可能就会和徐州一样,最后无功而返。”
“臣认为,正因为现在魏国大军都在赶往洛阳,才是趁虚而入的时候。”
东宫一派的官员据理力争,“大军开拔,粮草先行,只要我们占据魏国在南方的诸州,他们平乱后便无法通过城池获得补给,只能选择逗留在洛阳,这样一来,就为我们获得了一步步蚕食北地的时机。”
“臣也建议再等一阵子,每到北方内乱之时,总有魏国人南投,说不得就有和徐州刺史元法僧一般率部南投的,到了那个时候,再北伐也不迟。”
朱异作为和魏国降将打交道最多的官员之一,非常理解魏国人的心理。
“自文帝改制后,留在洛阳的鲜卑人和汉人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中原正朔,他们情愿南投我梁国,也不会愿意被他们看不起的山胡、杂胡统治,更何况现在魏国北方也乱着,他们想要保有曾经的名声和地位,只能选择南附。”
朱异这话一出,朝中争执之声倒是停了一会儿,开始思考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可能性。
这时候,一直在一旁没有出声的萧统突然开了口。
“父皇,如今是北方内乱,并非国中起了动乱,我们想要北伐,也得师出有名。”
他犹豫了一下,在众多大臣惊讶的表情中,硬着头皮开口:“一旦要打仗,便会增加赋税、征役百姓,如果师出无名便是不义之师,国中百姓要承担如此重的赋税和征役,儿臣怕若久攻不下,我国倒要被托出事端。”
梁国经过萧衍这么多年的治理,百姓虽然很苦,但比起前几朝来却安定了许多,至少只要勤奋,还能养家糊口,如同五馆这样的地方甚至还能让寒门学子免费读书。
然而几年前为了征夫修建浮山堰,使得南徐州、南兖州和东扬州的青壮男子被征调一空,后来一场大水淹死淹没军民几十万,几年过去了,这几地至今没有恢复生息,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妇孺和幼子,如果再起刀兵,就只能从富庶的南方诸郡征调了。
可三吴之地豪族林立,一旦向这些地方征兵,就怕百姓干脆投往高门寻求庇护,到时候兵没征到,反倒壮大了这些豪族的势力,变成尾大不掉之势。
除此之外,也有萧统心地仁善,不愿为了争夺疆土而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缘故。
萧衍好不容易才等这来这个机会,人人都看得出他想派兵北上,只是正如谢举、朱异等大臣所说,时机还未成熟,还可以再等一阵。
可太子萧统在这个节骨眼上说这样的话,就等于直接说“为了北方那些不属于我们的土地牺牲我们的百姓不值得”,这便是在打皇帝的脸了,朝臣们吃惊也是因为如此。
其实殿上不少官员心中也认同太子的想法,尤其梁国和魏国对峙这么多年,双方都互不能跨过长江天险,早就已经有了偏安一隅的惰性,对于什么“北伐大业”没有多少野心。
但上位者一心想要北上,他们也只能出谋划策,设法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利益。
果不其然,萧衍被太子“劝说”过之后脸色便难看起来,再点谁发问时,那些被点中的公卿大臣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想法敷衍,就是不明确地表明态度。
萧衍原以为有这样好的机会,百官即使不会群情激奋的想要立刻北伐,至少也会出声附和、献策献计,却没想到太子一句话后,大半官员都顾左右而言他起来,让他颜面尽失。
怒意之下,萧衍语气凶狠地说: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太子一心只想着‘名声’、‘义气’,简直是可笑!百姓想要理由,给他们一个理由便是!那徐州刺史元法僧还在大梁当个安乐侯呢,既然魏国的宗室都被杀了个七七八八,我们可以扶植起元法僧,打着‘借兵’的名义送他回国嘛!”